沁园春/长沙[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沁园春/长沙[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3-11 18: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立 志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
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农民运动蓬勃开
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运,建
立了农民协会,创建了党支部,1925年
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
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
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
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背景:“独立寒秋”图:1、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
2、请展开想象,用散文诗的语言把这幅“独立寒秋”图富有诗意地描绘出来。
3、 “独立”能否改为“直立”、“站立”?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看远眺 近观 俯瞰 仰视 静景动景1、“看”这一领字管到哪里?
2、景物描写的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是怎样的?
4、写景诗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5 、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毛泽东笔下的“湘江秋景”。
6 、由景生情,诗人发出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慨和疑问,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和疑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湘江秋景”图: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 《登高》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曹雪芹 《红楼梦》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欧阳修《秋声赋》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玉《九辩》谈谈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和中国传统诗词中的秋景在感彩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研究性思考:“峥嵘岁月”图:1、上阕提出“谁主沉浮”这一问题,下阕回答了吗?哪些话是回答。
2、“同学少年”有 读下面所选的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做的三首词,谈谈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咏 蛙 1910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课内练习:
诗歌语言往往具有很大的跳跃性,语序往往倒装,成分也常省略。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用极富诗意的语言将全诗内容改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情景交融的散文。1、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2、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3、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4、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5、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6、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里。
7、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8、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 1935年《忆秦娥 娄山关》背诵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