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课题 1.1种群的数量特征 课型 讲授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和种群的数量特征两大部分。在“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部分,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种群密度的概念、调查种群密度的必要性,然后重点介绍了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
教学目标 1.列举种群的数量特征,说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与种群密度的关系。2.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主要方法,运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教学 重难点 重点:(1)种群的数量特征。(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难点: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教学准备 PPT、练习册 授课教师 姚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旁批
播放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视频,介绍东方白鹳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1. 什么是功能性灭绝? 2. 回顾种群的概念并思考种群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阅读与思考】 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章引言中种群的概念,总结归纳调查种群密度有哪些调查方法,引导学生用公式表示出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说明种群密度调查具有什么意义。 【教师总结】 对学生回答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同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种群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表达式: 调查种群密度意义:濒危动物保护、农田杂草状况调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等。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境:为了满足东方白鹤冬、春季节的食物需求,保护区曾考虑引入植物新物种,但是受到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南方多地生物入侵的教训,科学家在这件事上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问题: 1.假设已知A、B、C三地—枝黄花的数量分别是8000株、20000株、30000株,你能判断哪个地区加拿大—枝黄花生物入侵现象更严重吗? 不能判断 在A、B、C三地面积未知的情况下,种群数量多少不足以作为判断依据,只有通过调查种群密度才能对入侵程度进行判断。 2.下列草地(5m2),其中O代表加拿大—枝黄花.则种群密度为_6.4___株/m2,如果是5000m2还能这样调查吗?_不能__ 过渡:如何研究某地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密度呢? 【任务一:研究某地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密度】 1. 样方法的实施的一般步骤 (1)准备;(2)确定调查地点、调查对象;(3) 确定样方 ;(4)计数;(5)计算种群密度。 2. 样方法的选材 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 丛生或蔓生的 ,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而双子叶草本植物的个体数目则 易于辨别 。 3. 样方大小的确定 向学生提供取样数据,引导学生根据数据进行思考与推理,并且完成下面两题,明确样方大小确认的方法。 问题(1):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确定合适的样方大小。 应该选择1 m×1 m的样方,个体在该样方内的分布相对稳定,又可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 问题(2):如果所调查物种个体较大,样方大小应该怎样设置?如果调查物种数目比较稀疏,样方大小应该怎样设置? 如果所调查物种个体较大,样方面积应该适当扩大。如果调查物种数目比较稀疏,样方面积也应该适当扩大。 4.取样方法的确定 向学生提供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图片信息选择合适的取样方法,并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1): 调查对象总体分布为近方形地块时,适宜用五点取样法。 ②调查对象总体分布为长条形地块时,适宜用等距取样法。 问题(2):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 强调随机取样是为了使调查结果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5. 计数和确定种群密度 向学生提供调查数据,引导学生根据信息回答相关问题,并学会种群密度的统计: 某兴趣小组调查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结果,其中,第四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问题(1):如何计数第四个样方的植株数量?该样方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5+2+1)÷1=8(株/m2) 若正好在边界线上,应“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2)该植物种群密度是多少? 8株/m2 过渡:东方白鹳的种群密度如何计算呢?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境: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东方白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越冬地。第一次捕获东方白鹳106只,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东方白鹳91只,其中有标记的为25只,由此估算该地区中共有多少只东方白鹳? 约有386只。 【任务二:调查东方白鹳的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的原理 请分析标记重捕法的原理(M、m均为标记数,N、n为不同范围内的总数) 原理:在 个体随机分布 的前提下,整体与局部的相关比例相等,即有 。 2.标记重捕法主要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个体,为什么活动能力差的个体不宜用? 活动能力差的动物被标记后不能与其他动物充分混合,会导致重捕时误差较大。 3.误差分析 请分析在利用标重捕法调查过程中,下列各情况可能会带来的误差: ①标记物意外脱落 ②被标记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机会降低 ③标记物导致被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 ④被标记个体放回后还未充分融入该种群中就再次被捕获且在被标记个体稀少处被捕获 ⑤被标记个体放回后还未充分融入该种群中就再次被捕获且在被标记个体密集处被捕获 ⑥标记物影响被标记个体的活动,使其被再次捕获的机会增大以上__①②③④___估算吲等偏大, __⑤⑥_____估算值将偏小。 4.注意事项 ①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 ②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能影响标志对象正常的生理活动; ③标志物不易脱落; ④标志个体需与未标志个体混合均匀后再重捕,保证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 ⑤确保调查期间没有个体的出生入死; 【归纳与概括】
教学反思
思备三年成名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