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课题 1.2种群的数量变化(第三课时) 课型 讲授
学情分析 “探究实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一项有着多方面意义和价值的探究活动。这项探究在写法上给学生留出了较大的自主探究空间,包括讨论探究思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教材中只给予了必要的提示,以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能够独立阐述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计算。
难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计算。
教学准备 PPT、练习册 授课教师 姚莹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旁批
【情境回顾】 酵母菌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如酿酒、做馒头等,具有哪些优点,哪种呼吸类型呢? 兼性厌氧型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 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易于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分析】 提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 酵母菌生长周期短,增殖速度快; 可用含糖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液) 培养; 采用抽样检测法,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随时间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作出假设:①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一开始呈“J”形增长; ②随着时间推移,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 pH的改变,酵母菌数量呈“S”形增长。 实验设计: (1)变量分析:自变量为 时间 ;因变量为 酵母菌数量 ;无关变量为__培养液的体积__等。 (2)怎样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①方法: 抽样检测 法。 ②用具: 试管、滴管、血细胞计数板 、显微镜等。 ③步骤:先将 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_用吸管吸取培养液___→ 滴于盖玻片边缘 →让培养液自行渗入→用滤纸吸去多余的培养液→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显微镜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的总数。 【任务五:如何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资料1. 血细胞计数板是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它由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 资料2. 血细胞计数板它由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它的中间被一个短横槽隔为两半,每个半边上刻有一个方格网(如图A)。每个方格网上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供计数用。 25×16型: 即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 16×25型: 即大方格内分为16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25小格。 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其每一大方格都是16×25=25×16=400个 小方格组成。 问题1:计数室的长和宽各为 1 mm,深度为 0.1 mm,容积为 __0.1_____mm3。 问题2:盖盖玻片和滴加培养液哪个步骤在前? 先盖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用滤纸吸去多余的培养液。 如果先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那么盖玻片可能由于已加入液滴的表面张力而不能严密地盖到计数板表面先盖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还能避免因直接滴加培养液时,在计数室内产生气泡,导致计数室相对体积减小而造成误差。使计数室内部液体增多,导致计数结果偏高。 问题3: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这是为什么? 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以减少误差。 问题4:滴加培养液后要稍等片刻,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请分析原因。 如果酵母菌未能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通过显微镜观察时,就可能出现以下现象:要么能看清酵母菌但看不清格线,要么能看清格线但看不清酵母菌。 问题5.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当小方格中的酵母菌过多时,可以增大稀释倍数然后再计数,即计数前应摇匀→取样→稀释→计数。 问题6.计数的酵母菌都是活的吗?怎样分辨是否为活菌? 不都是,计数的酵母菌包括活菌和死菌。可以用台盼蓝染液对菌体进行染色,被染成蓝色的是死菌,没有染色的是活菌。 问题7.对于压在计数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 对于压在计数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一般是左上边界及其夹角)的酵母菌。 问题8:8.若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 mm×1 mm×0.1 mm)每个计数室分为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为16个小方格,将样液稀释100倍后计数,发现计数室四个角及中央共5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总数为20个,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为__ 20×(25÷5)×100×10 000=1×108个/mL________________。 【任务六: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资料1.对照原则是中学生物实验设计中最常用的原则。除了自变量的因素外,其余因素(无关变量)都保持一致并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的实验叫作对照实验。 1.探究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吗?需要做重复实验吗? 酵母菌在不同时间内的数量可以相互对照,不需另设对照实验。需要做分组重复实验获取平均值,以保证计数的准确性(对每个样品可计数三次,再取平均值)。 2. 设计记录表记录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图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增长曲线的总趋势是 先增加再降低 ,原因是在开始时培养液的 营养充足 、空间充裕、条件适宜,因此酵母菌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剧增,随着酵母菌数量的不断增多,营养消耗、pH变化、 有害产物 积累等,使生存条件恶化,酵母菌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种群数量下降。 (2)根据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曲线,作出对应增长速率的曲线图。 4.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影响。 资料:实验设计如表所示: 每天同一时间,各组取出试管,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计数酵母菌个数并记录,连续观察7天种群的密度变化如曲线图所示: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温度、营养物质 。 (2)A曲线对应的培养条件是什么? 10 mL培养液中28 ℃下培养(试管1)。 (3)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_温度和营养物质均会对酵母菌种群数量产生影响,温度较低时种群增长缓慢,营养缺乏时种群几乎不增长。
教学反思
思备三年成名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