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课题 《草船借箭》
教材分析 《草船借箭》是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课文以“借”为主线,写了诸葛亮是怎样利用草船借箭的,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本文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而来,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不但要让学生在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我国语言文字和表达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传承民族文化。《草船借箭》中的人物形象性格鲜明,通过引导学生品读,体会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也为后面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于本篇课文,学生完全可以读得通、读得懂。但要真正透过文字看清人物的性格特点,清清楚楚地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教学目标 1.能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2.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自读课文理清故事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课文理清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并概括课文内容。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课件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在中国文学这条文化长河中,四大名著始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们分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节选自《三国演义》的一篇课文《草船借箭》。 2.简介《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简介作者与《三国演义》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三国演义》,章回体小说,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惊心动魄,《草船借箭》就是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 2.朗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 (2)看拼音写词语,并对照答案改错。 (3)强调 易错字“寨”的写法。 3.默读课文,理清顺序 理解了词语,我们可以开始读课文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按照什么顺序将故事串接起来的?(事情发展顺序。) 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主要人物?(曹操、周瑜、鲁肃、诸葛亮。)你对这些人物有什么了解?想一想。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些人物。 细读课文,了解起因。 1.教师简介“草船借箭”的时代背景: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2.自由读课文,说说“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如何? 边读书边做批注。 起因: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 经过: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3.将起因、经过、结果连接起来,简要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周瑜妒忌诸葛亮,设计让诸葛亮三天造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将计就计,巧妙计划,周密安排,向曹操“借箭”。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心服口服,自叹不如诸葛亮。 对于这种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故事,我们可以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串联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请同学们默读第2段,思考以下问题: 周瑜要害诸葛亮,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了解到的?(他们的对话。) 我们来仔细推敲一下周瑜说的话:周瑜说“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这样说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出诸葛亮的回答“都督委托,当然照办”。这正中周瑜下怀,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 当他听到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时,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 从这段对话中你觉得周瑜是个怎样的人?(周瑜是个具有险恶用心的人。) 周瑜知道在当时,三天肯定造不出十万枝箭,既已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是要杀头的。周瑜以为他的计谋要成功了。 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的任务,还要立下军令状,说三天造好十万枝箭呢?从中可看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不计个人得失。诸葛亮是个胸有成竹,顾全大局的人。) 教师小结:学了这部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顾全大局;而周瑜却妒忌诸葛亮,心胸十分狭窄,阴险狡诈。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读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如读出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读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从课文第1~2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周瑜想害诸葛亮,他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而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的计划得逞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精彩的事情呢?我们下节课一起赏析。
七、教学特色 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与合作学习,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学生在读读、说说、思思、中不知不觉理解了课文。整个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