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1 岳阳楼记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1 岳阳楼记 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2 19:4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岳阳楼记
素养目标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朗读、背诵全文。
2.理解并评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3.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第1课时
  ◎重点: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理解特殊句式。
2.疏通课文大意,了解课文内容。
情境预设
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就留下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令人钦佩。《岳阳楼记》是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今天,就让我们共同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吧!
·导学建议·
教师引导学生自行梳理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播放岳阳楼的风景图片或相关视频,引入《岳阳楼记》,带入问题情境。
【预习导学】
  【走近作者】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却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谥号“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背景介绍: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今河南省邓州市)。第二年六月,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的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淫雨(yín)  朝晖夕阴(huī)
B.皓月(hào) 霏霏(fēi) 汀兰(dīng)
C.骚人(sāo) 潜形(qián) 冥冥(mínɡ)
D.怒号(háo) 舟楫(jí) 心旷神怡(yí)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2)增其旧制( )
(3)予观夫巴陵胜状( )
(4)沙鸥翔集( )
3.用课文原句填空。
(1)  ,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
【答案】1.B
2.(1)做州郡的太守 (2)规模 (3)美好 (4)停息
3.(1)至若春和景明 锦鳞游泳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
朗诵文章,疏通积累。
·学习小助手·
对照课下注释,试着翻译全文,注意积累重点文言知识。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1)观
(2)极
(3)或
(4)空
(5)一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横无际涯     古义:
今义:
(2)气象万千 古义:
今义:
(3)前人之述备矣 古义:
今义: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古义:
今义:
(5)微斯人 古义:
今义:
4.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用法。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翻译。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这是一个  句,“则”“也”连用表判断。意思是  。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是一个  句。“物喜”“己悲”互文见义。意思是  。
(3)微斯人,吾谁与归
这是一个  句,“吾谁与归”就是“  ”。意思是  
·导学建议·
疏通文义并翻译课文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摒弃自己讲一句学生记一句的教学陋习,要大胆地把翻译课文的任务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运用工具书翻译课文。学生翻译不准时教师再给予点拨。
【答案】1.(1)“具”同“俱”,全、皆
(2)“属”同“嘱”,嘱托
2.(1)看 景象
(2)至,到达 穷尽
(3)或许 有时
(4)天空 消散
(5)一片 全
3.(1)宽阔 与“竖”相对
(2)景色,景象 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3)详尽 准备
(4)曾经 品尝
(5)如果没有 微小
4.判断词,是,就是 副词,就 连词,那么
5.(1)判断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
(2)互文 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3)倒装 吾与谁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任务驱动二
整体感知,如果把课文划分成三部分,该怎样划分 请写出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
第二部分(第2~4段):
第三部分(第5段):
【答案】由叙事入手,交代了写作背景,叙述了重修岳阳楼与作记缘由。
描写与抒情相结合,概写岳阳楼的壮丽景象,详写登楼览悲景、喜景时的不同心情。
将这种情怀与“古仁人之心”对比,引出议论,点明主旨,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最后点明作记时间。
任务驱动三
结合写作背景,指出课文的主题思想。
·学习小助手·
归纳课文主题思想,重点探究文章议论、抒情的段落,分析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导学建议·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齐读、自读、男女生赛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答案】课文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记述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一课一法
分析文言语段中蕴含的情感
①在疏通文义、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找出语段的中心句或关键句。
②根据语境,体会关键句丰富的内涵,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③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再联系相关的背景资料,结合作品主旨,体会语段中蕴含的人物情感。
备选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1)通
(2)和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南极潇湘 古义:
今义:
(2)则有去国怀乡 古义:
今义:
(3)至若春和景明 古义:
今义:
  3.解释下列出自课文的成语。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气象万千:
浩浩汤汤:
波澜不惊:
心旷神怡: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答案】1.
(1)通
(2)和
2.(1)古义:向南面到达
今义:地球地轴的南端
(2)古义:国都
今义:国家
(3)古义:日光
今义:景色,景物
3.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百废具兴:许多被废置的事业又都兴办起来。现在写作“百废俱兴”。
气象万千: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浩浩汤汤:形容水势浩大。现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人流声势浩大。也写作“浩浩荡荡”。
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风浪。现比喻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或曲折。
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呈现“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是指“古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的影响,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2课时
  ◎重点:体会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的写作方法。
情境预设
同学们,范仲淹以宏大的手笔描写了“岳阳楼之大观”,然后妙笔一转,由写景转为抒情,面对浩浩汤汤的长江水、宏伟的岳阳楼,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让我们继续深入课文,去感受他的情怀和精妙的写作手法吧!
·导学建议·
这一堂课的重点应放在文章的写作细节和情感的深入探究上,可以多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探讨,然后教师再引导、点拨、解惑。
【预习导学】
1.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
(1)概括描写岳阳楼上所见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  ”。揭示作者对岳阳楼景色不作具体描写的原因的句子是“  ”。
(2)借鸟欢鱼跃、花茂草盛描绘晴明所现之景的句子是“  ”。
(3)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部与群众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  ”啊!(用课文中两个相连的四字短语填写)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贬官)
B.越明年,政通人和(到)
C.属予作文以记之(写文章)
D.至若春和景明(景色)
3.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或异二者之为。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衔远山,吞长江。
4.读过《岳阳楼记》以后,这里的景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答案】1.(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前人之述备矣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D
3.C
4.示例:总体来说,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铺满阳光,夜晚湖上映出莹莹月色,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
赏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1.作者为什么略写“巴陵胜状”,详写“览物之情”
·导学建议·
该题考查文章选材的详略,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文章主题分析考虑。
2.小组讨论:课文是如何把记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导学建议·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读一读,议一议”的方式,探讨四种表达方式在课文中的运用情况。应先辨析出各段的表达方式,再分析其作用。
3.“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上也许并不存在,那作者为何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可能并不存在的人物
4.课文语言骈散结合,富有韵律, 请举例并加以赏析。
·导学建议·
该题是对文章构思的考查,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思考作答,并予以适时点拨。
【答案】1.写景不是本文的目的,作者的真正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因此略写巴陵胜状,详写览物之情。
2.作者由事入景,因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一开头以叙事为主,记述了重修岳阳楼的事件及作记缘由,然后由事入景,写在岳阳楼所观,对湖光水色进行描写(第2段是总写景,第3、4段是以情造景,为了写出不同览物之情而特设两段景),同时引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又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从而揭示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者层层推进,把记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3.结合作者当时被贬谪的时代背景,显然“古仁人”在某种情况下也是作者的理想所在。作者所提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想境界,也应和了“古仁人”拥有的坚定意志和不为外界所动摇的品格,表明了这一类人的境界是不为自己的进退而悲喜的。所以议论“古仁人”是为了与“以物喜”“以己悲”的迁客骚人形成对比,从而引出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
4.这篇记以单行散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散句、骈句的运用,依文章内容而变化。如开头和结尾处的叙述文字用散句,庄严而质朴;中间写景状物的语句多用骈句,辞彩华美,音韵和谐;议论抒情语段(“嗟夫”一段)也用散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样,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备选问题
课文在构思立意上有什么奇妙之处
【答案】因“岳阳楼之大观”“前人之述备矣”,所以范仲淹在为岳阳楼作记时,避熟就生,独辟蹊径。文题为“岳阳楼记”,看似写楼,却巧妙地避楼不写,进而去写洞庭湖的浩渺与磅礴,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产生的悲喜情感,用以衬托后文中“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如此,作者不仅以“记”为名,抒写了自己的远大理想,而且隐含着对滕子京的安慰和砥砺。这种立意别出心裁,让古今文人无不颔首折服。
思维导图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答案】感极而悲者矣 其喜洋洋者矣
写景抒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议论抒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