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猴王出世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围绕着“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编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编排意图试图通过整组教学,带领学生走进中国古典名著,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本单元的重点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是小学第一次集中安排古典名著学习,学生理解内容有一定难度,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有助于减轻其畏难情绪,让阅读变得顺畅。《草船借箭》的课后练习第一、二体引导学生把握故事主要内容,通过人物的行为推测内心的想法。《景阳冈》一课中引导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可以用多种方法猜一猜,猜读词语的意思。 《猴王出世》是本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只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本课中作者采用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简洁的语言特点巧妙的将动物特性与聪明勇敢的人格化个性和谐地融为一体,使这个形象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学生分析: 本文文言词汇较多,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在阅读提示中提到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语句时只要能大致猜懂就可以继续往下读,或者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猜测语句意思。
教学目标: 1.认识“芝、遂”等1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 2.默读课文,遇到不太明白的语句,能用联系上下文,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的方法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 3.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石猴勇敢无畏的形象特点。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石猴勇敢无畏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语句能联系上下文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的方法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1.导入部分插入图片元素。目的在于借助影视资料和学生熟悉的动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2.动画元素使用。在关于作者吴承恩和他的作品《西游记》材料交流部分采用微课动画视频,简洁,有趣,目的在于用最简练的形式让学生更好的吸收关于作品的相关材料。 3.视频元素使用。在讲述猴王出世和石猴称王两部分我都插入了视频资料,目的在于借助影视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 4.音频元素使用。在猴王出世部分,引导学生感受石猴出世的与众不同后,插入了本段的朗诗音频,目的在于通过老师的范读,学生想象画面,理解文本内容。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调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技术融合应用
游戏激趣, 揭示课题。 1.PPT出示游戏规则,学生根据句子猜人物,看谁猜得又快有准。 2.大家发现了吗?刚才我们猜的都是我国古典名著里面的人物。这些经典的人物形象早已刻在我们的脑海中,经久不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名著单元第七课《猴王出世》。出示课题。 看句子猜谜语 学生读课题。 插入影视剧相关人物的图片资料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一)交流背景。老师出示搜集的关于作者吴承恩和它的作品《西游记》的相关资料,学会对照预习单上自己搜集的资料交流。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1.同桌交流预习单,关注易读错字。 2.全班交流易读错字。 (1)重点关注“石窍、石碣的意思”。 (2)重点关注“耶、呵”的读音。 (3)能用抓关键字的方法理解“拖男挈女、抓耳挠腮、瞑目蹲身”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阅读提示。 2.根据阅读提示猜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观看微课视频 按下暂停键,学生读预习单词语 学生按下暂停键,自己说词语意思 按下暂停键,学生自己说说 资料呈现形式:动画。
默读课文, 读懂大意。 (一)交流“石猴出世”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分了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事?尝试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2)用“---”划出石猴出世的语句。 2.全班交流。梳理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分为3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内容。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归纳课文内容。 3.交流石猴出世。 (1)读的时候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2)读完这句你能猜出这句话是石猴的什么吗? (3)方法点拨:其实,碰到这种名著文章,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来猜一猜语句的意思。 (4)老师范读这一句。 4.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 5.观看影视资料。结合刚才看的影视资料,自己再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吧? 6.方法点拨:联系影视剧,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课文。这是读名著的一种好方法,我们在以后读名著的时候可以有选择的用上这种方法。 7.出示石猴生活句子。 8.方法总结: (1)联系上下文猜猜意思 (2)借助影视资料帮助理解 (3)实在难懂的词句,在不影响我们阅读的基础上,我们甚至可以跳过去接着往下读,就像冰心奶奶在忆读书一文中告诉我们读名著可以“囫囵吞枣”地读。 (二)自学石猴称王。 出示学习任务单二。 1.交流第2自然段。 (1)学生理解众猴发现水帘洞。 (2)学生理解石猴称王的约定。 (3)读句子,感受石猴勇敢的形象。 2. 石猴是否顺利的完成了“钻进去寻个源头”的任务? 3. 众猴跟石猴一起进洞了吗? 4.体会“供扶无、序齿排班”的意思,理解石猴称王部分。 5. 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成为猴王的?在说的时候注意表述清楚、情节完整、大方自然。 6. 老师也找到了“石猴称王”这部分的影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 7.感受石猴的形象。 按下暂停键,学生默读课文 学生读描写石猴出世的句子。 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画面。 学生自己说 学生观看视频 按下暂停键,学生自己读 学生观看视频 用学过的方法默读2-4自然段。划出相关语句,思考:石猴是如何成王的呢? 学生读“只……水帘洞洞天” 学生读“那些猴…… 也都进去了。”模仿动作做一做。 学生自己说。 学生观看视频 播放朗读音频 播放《西游记》石猴出世影视资料 播放视频微课动画 插入石猴成王的视频资料
总结学法、 拓展阅读 梳理学习方法:学习词语部分,我们知道可以借助字词典、抓关键字理解等理解词语的方法。学习课文时,我们又运用了联系上下文猜语句、想象画面理解语句、联系影视剧理解课文的方法帮助我们读懂名著,实在难懂的词句,在不影响我们阅读的基础上,我们甚至可以跳过去接着往下读。 2.补充《西游记》三借芭蕉扇原著文。 学生观看微课动画 学生读原著片段,读完后讲讲这个故事 插入动画元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用今天学的方法读一读《西游记》这本书。从书中挑选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听,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按下暂停键,学生自己读。
七、教学特色: 1.略读课文,重视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策略,使用之前学过的阅读策略进行自学,调动学生读名著的兴趣。 2.教学视频改变单一的ppt讲授形式,采用动画,视频,音频相结合的方式,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