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青山处处埋忠骨》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听闻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的消息后极度痛苦的心情,以及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作者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突出了性格特点。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语言感知能力,对正面描写并不陌生,能够发现文字背后的知识。但他们在描写内容的选择和描写方法的运用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另外,文章涉及到抗美援朝这一历史背景,学生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
三、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彭、拟”等 14个生字,理解踌躇、黯然等词语的意思。读准课文中难读的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来体会人物内心,尝试把这些方法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3.了解毛泽东作为父亲的凡人情怀,感受他作为一代领袖的超乎常人的伟人胸怀。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来体会人物内心,尝试把这些方法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导入部分的音乐,营造氛围,过程中的PPT使用,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展开学习,同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易于学生清楚地把握。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调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技术融合应用
导入新课 同学们,忆往昔,毛泽东主席带领着千千万万革命志士救中国人民于水火之中,他是开国领袖,是伟人。游诗海,毛主席笔下的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句句诗词豪气冲天,他是诗人。可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毛主席,却有着凡人的情怀。要读懂主席的这份情怀,我们先要读懂一段历史。课前已经让同学们搜集了与抗美援朝有关的资料,这是老师搜集到的,按下暂停键,自己了解一下吧。 边听边感悟。 PPT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检查预习 (一)字音 课前我们借助自学任务单对课文做过预习,下面请同学们读读出示的词语,老师标出的读音要多关注,先跟老师一起来读一遍, (二)字形 本课共有十四个生字,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好好认认他们的字形。老师重点强调一下“锻”和“炼”的写法 锻:把金属放在火里烧,然后用锤子打,所以是金字旁。从段声 炼:用火烧制或用加热等方法使物质纯净、坚韧、浓缩,所以是火字旁。要注意“炼”的右边不要写成“东”,主笔是横折钩,自己书空一遍。 按下暂停键,调整坐姿,把这两个字在本子上各写两遍吧。 按下暂停键,自己读一读 记字形 PPT出示字形 PPT出示呈现重要的笔划
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共分两部分,你能说说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吗?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关于毛岸英同志牺牲消息的电报,毛主席看到电报后的极度悲痛。 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毛主席面临_儿子遗体的安葬 问题,经过艰难抉择,最终作出_将儿子安葬在朝鲜 的决定。 现在,把两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就可以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自己试试吧。 总结: 像这种条理清楚的文章,用串联段意的方法就能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梳理结构,明了段意。 记方法 PPT出示梳理的内容,直观。
研读赏析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4自然段,用“ ”划出文中描写毛主席听到儿子牺牲后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用简洁的语言批注自己的阅读体会。 (一)感悟悲痛,领略慈父情怀 你是否和老师一样,关注到这些描写了呢 1.片段一: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描写要真实而典型) 2.说起毛岸英,我们在预习时已经了解了他的生平,请你按下暂停键,读读老师搜集到的资料。 从资料中,我们知道:毛岸英幼年丧母,童年历经磨难,与父亲聚少离多;想起岸英曲折的童年,想起父子聚少离多的日子,作为一个父亲,毛主席心中更是多了一些愧疚与心疼。同学们,结合背景学习,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人物。 3.片段二:“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读读这个小段落,看看作者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小姑娘怎样的内心世界。同样是内心充满悲痛(外在表现却是不同的)。所以说,进行描写时,还要注意人物身份和性格。 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 “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再见了,亲人》 (二)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抓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深切地体会到了毛泽东失去爱子时悲痛欲绝的心情。课文读到这儿,你对毛泽东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呢? (毛泽东也和普通人一样,也有丧子之痛,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他让我们感受了一个慈父的情怀。) 现在请你注入自己的情感,读读3.4自然段,感受慈父情怀。 找描写方法。 学习如何用好描写方法。 筛选资料 课外片段对比阅读 总结人物形象 PPT出示重要段落及从中总结出的方法 PPT出示人物资料,帮助理解人物形象 PPT出示片段,直观对比 PPT出示人物形象
教学特色: 1.重视引导学生各种学习方法的积累,帮助学生细化描写方法的使用策略。 2.对比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描写方法的运用技巧。 3.利用文中资源进行的当堂小练笔,让学生学以致用,巩固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