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卷·历史(一)参考答案
1,D考查先秦时期的艺术与生产。根据材料“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玄瑟以来阴气”,意思是
万物散解,果实难以成熟,故士达做五玄瑟,以招来阴雨,稳定众生;“遂草木”是祝愿草木生长;“奋五谷”是祝
愿五谷丰登。据此可知,原始时代的先民艺术活动与生产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D项正确。其余选项不符
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2.C考查汉代的统治。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击败匈奴、攻占西南夷,并在这些地方设置郡,此举扩大了西汉
的统治疆域,巩固并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地方制度发生变革,故排除A项:
由材料中的信息“设·郡”可知,汉武帝在新征服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与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体制,故
排除B项;D项中“消除了”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故排除。
3.B考查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农耕经济。壁画中“牛耕”形象的出现见证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多元文化格局与
文明传播,河西走廊出现铁犁牛耕壁画,这证明了西北地区受到了中原地区先进农耕技术的影响,故B项正
确。最先出现铁犁牛耕的是中原地区,故排除A项:材料中反映的是魏晋时期我国使用的直辕型,耕犁技术
尚未完善和成熟,唐代出现的曲辕型,标志着耕型技术的完善和成熟,故排除C项:魏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
北方地区,并不是开始转到西北地区,故排除D项。
4.A考查宋代政治。根据材料“不宣制”“盖上意未欲令居正等与普(率相赵普)齐也”等可知,宋太祖在设置
参知政事的同时限制其权力,只让其成为宰相赵普的副手,到宋太宗时期,赵普仍旧掌握着决策权,总的来
说,宋太祖最初设置参知政事主要是为了让其协助宰相赵普处理政务,当时参知政事是没有实权的,故A项
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分权机制的建立以及冗官现象,故排除B、C两项:中国古代决策权在皇帝手中,故排除
D项。
5.C考查王阳明思想。根据材料可知,王阳明说子夏十分相信圣人的言论,相反曾子则选择相信自己。相信
圣人固然不错,但远不如反省探求来得深人。由此可知,王阳明强调发挥人本身主观能动性去探究正确答
案,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王阳明对程朱理学不足之处的弥补以及对传统伦理道德标准的否定,故排
除A,D两项:王阳明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探求事物是一种进步的表现,故排除B项
6.D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经济侵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餐马关条约》规
定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办厂,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也获得这一特权,因而甲午中日战争
后外国在华企业迅速增加,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列强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故排除A项:材料是外资
在华工厂投资的增加,并不是金融业近代化进程加快,放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前后,中国
国际地位并未得到提高,故排除C项。
.A考查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白话文承载着新思想、新观念走向民间的历史使命,白话文和通
俗文学以其通俗易懂的特点,容易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播,启民智和改造国民,以进行数亡图存,国共在舆论
上合作,旨在以此进行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故A项正确。提倡白话文有利于培养新式人才,但不是综合
发展的人才,这不是国共在奥论上合作的最终目的,故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况
且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辛亥革命时已被推翻,故排除C项:材料中未涉及教育体制,故排除D项。
8.A考查抗日战争。根据材料“中国士兵头戴钢盔,形象坚定而威严,背后是我方的飞机和工业设施:画面下
方则是在火焰中举起双手和负伤的日寇”可知,宣传画非常鲜明地传达了抗战必胜的信念,其目的在于增强
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故A项正确。我国建国后“一五”计划的完成才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
础,故排除B项:材料宜传的是抗战必胜,并未涉及全民抗战,故排除C项:宣传画是国际反侵路运动中国分
会印制发行的,但中国抗战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抗战,国际支持只是重要的外部原因,故排除D项
9.D考查改革开放与城市化。从1949一2011年我国城乡人口变化的趋势可得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
人口所占比重迅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这主要得流于改革开放的推行,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
城乡人口的变化,更体现不出城乡经济差距的变化,故排除A项;材料是关于城镇人口的变化,并未涉及产
业迁移,故排除B项:根据示意图可知,20世纪60年代初,城市人口有所下降,故排除C项。
10.A考查新时期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根据材料可知,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保障各民族的文化习俗
以及教育习惯,这是国家对民族习俗的尊重及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举措,因此①②符合题意,故A项正
确。材料中未涉及具体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以及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教育进行垄断不符合史实,且不
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其余选项。
11.A考查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根据材料可知,古代印度《摩奴法典》规定遗产的继承中实行高级种姓长子
优先原则,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高种姓在继承财产权力方面的特权地位,故A项正确。树立法律权
威和社会教化不是材料内容的目的,故排除B、D两项;材料中一个婆罗门可以娶不同等级的妻子,可见并
未遏止不同种姓通婚,故排除C项。
B
【冲刺卷·历史(一)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辽宁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一)》
历
史
好人
h
注意事项:美,本音下
雪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
发自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升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城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城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幽
1,《吕氏春秋·古乐》中有“昔古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
长
达作为五玄瑟以来阴气(雨水),以定群生(促使万物生存)…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
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三日遂草木(祝愿草木生长),四曰奋五谷(祝愿五谷丰登)”。这可
用于印证
A.“敬天保民”思想开始出现
B.文献记载必须与文物考证相互一致
数
C.礼乐文化推动了文明进步
D.先秦艺术活动与生产劳动关系密切
2.汉武帝统治时期,先后三次出击匈奴,在匈奴故地设置朔方、九原、酒泉和张掖等郡,还派兵攻
杯
占西南夷,置牂牁、沈黎等那。汉武帝的这些举措
A.致使地方制度发生重大的变革
B.反映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戡
C.巩周并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D.消除了各区域间存在的差异
3.河西走廊魏晋十六国幕葬壁画遗存中有诸多的“牛耕”图像。下图所示是甘肃高台苦水1号
墓(魏晋时期)壁画一《二牛抬杠》。这一壁画可用于佐证魏晋时期
A西北地区最先出现铁犁牛耕方式
B.中原地区农业耕作技术的传播
C.我国耕犁技术已相当成熟和完善
D.经济重心已开始转到西北地区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载:“乙丑(公元966年),以枢密直学士、兵部侍郎薛居正、吕庆文并本
官参知政事。不宣制…只令就宣徽使庭上事,殿廷别设专位于宰相后,敕尾署衔降宰相数
【2024年冲刺压轴卷(一)·历史第1页(共6页)】
辽宁
字,月俸杂给皆半之。盖上意未欲令居正等与普(宰相赵普)齐也”。据此可知,宋初等华
A设置参知政事以协助宰相处理政务,英B.建立分权机制以制约相权
C,冗官加重财政负担并造成积贫局面共
D.集体决策维护了皇帝权威
5.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指出:“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
1在心里还没有弄清楚的时候,“安可狃于旧闻”,而不自己想办法去探究正确的答案呢?据此
可知,王阳明僻龄路杂兼嘉贡民终种意自
A.弥补了程朱理学的不足之处些意传B.具有强烈的保守主义倾向界茶
C.强调发挥人本身主观能动性D.否定了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6.甲午中日战争前五十年间,外资在华工厂共191家,其中资本在十万元以上的有23家,设立
时资本共7631000元。甲午战后二十年间,资本在十万元以上的外资在华企业增加了136
家,设立时资本共达103153000元。这一变化
A.表明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B.反映出晚清金融业近代化进程加快
C.体现出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D.缘于列强在华侵略权益的不断扩大
7.1921年,胡先骕的《学衡》杂志、章士钊的《甲寅》周刊,先后对白话文进行攻击。随后中国共
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在文化上以《向导周报》、上海的《民国日报》等为阵地,共同反对文言文,
提倡白话文。国共在舆论上的合作旨在
6
A.进行文化上反封建斗争
B.培养综合发展的新式人才
好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批判封建教育体制的弊端
8.抗战时期,国际反侵略运动中国分会印制发行了一幅宜传画一《我愈战愈强,敌愈战愈弱》,
画面上的中国士兵头戴钢盔,形象坚定而威严,背后是我方的飞机和工业设施:画面下方则是
66
在火焰中举起双手和负伤的日寇。该宣传画
不A旨在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元家细
B.说明我国已经初步实现工业化
C.揭示了全民抗战的重要性
D.彰显国际支持是抗战胜利之本
9.下图所示是1949~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及城镇化率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趋势体现出我国
工自一内类单位:%
单位:亿人
601949-1957年
1964-1978年
1979-1996年
1997至今
缓慢起步阶段
停滞阶段
快速发展阶段
加速发辰阶段50,57
501958963年
6
40
调整阶段
来出出自
30
4
20
17.76
190
3
10.64
1539
10.
根洞中保林会
0
1949
19571963
1978
996
2011年份
城镇人口来一城领化率
R(S
A.城乡经济的差距不断缩小
B.产业迁移促进了城市工业化进程
C.城市人口呈现出持续增长
D,政策调整对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
10.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
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保持或者改革自已风俗习惯的自由: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大通过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在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
语言文字进行教学。这些举措
【2024年冲刺压轴卷(一)·历史第2页(共6页)】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