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期“五环四互”教学模式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期“五环四互”教学模式语文导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第一组 自然奇观
1、观 潮(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学习重、难点】
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自学互助】
我能积累。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天下奇观 若隐若现 浩浩荡荡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人山人海 山崩地裂 水天相接
我会拼写。
kuān kuò lǒng zhào fèi téng yī jiù huī fù bó wù
( ) ( ) ( ) ( ) ( ) ( )
我的疑惑。
通过预习,我了解了 ,我还不明白的是
。
【展示互导】
班内朗读展示,要求字正腔圆,停顿清楚,非常流利。(小组比赛,互评)
2、通过自学,我们还有这些问题要探究。(小组成员互助释疑,提出尚未解决的疑惑。)
【质疑互究】
1、我们能理解这些词语。
笼罩 屹立 奇观 人声鼎沸 若隐若现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我们来讨论讨论:课文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我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先自己分,分好后,和同学交流交流,讨论一下谁的分法最合理。)
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先在组内说说,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班内说说。)
关于本课你还有什么问题,大声提出来,请同学们为你解答,你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检测互评】
根据课文内容及资料袋填空。
(1)钱塘江大潮奇观在我国的( )省,每年的农历( )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2)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潮来之时,只见( ),浪潮越来越近( );那声音( )。潮过之后,江面上( )。看看堤下,( )。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 ),我们为之( ),为之(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堤岸( dī tī ) 恢复(huī fēi) 风号浪吼(hào háo)
【总结提升】
这堂课的学习让我知道了课前预习的一些方法,如: ,
我还有这些收获: ,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1、观 潮(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第三、四自然段背下来。
我会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我可以感受大自然的壮观,还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学习重、难点】
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自学互助】
一、读第一段,查字典“天下奇观”与“观潮”的“观”各是什么意思?
二、文中有很多打比方的句子,我能找出一两句并抄写下来。
三、我的疑惑。
我还想弄明白
【质疑互究】
一、我能和同学讨论弄明白这些问题:(在老师规定时间内逐一讨论汇报)
1.大潮从远处出现,人们看到了什么?这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
2.“横贯”是什么意思?
3.“形成一道白色城墙”是什么景象?这样比,说明了什么?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是怎样的景象?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表现出什么?
5.刚听到大潮的声音时人们是什么心情?刚看到大潮的样子时,人们是什么心情?大潮越来越近时,人们闻其声、见其形后心情又怎样?
关于本课你还有什么问题,大声提出来,请同学们为你解答,你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展示互导】
1、读了课文,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幅画面,我要和同学交流交流。
2、背诵展示。(可以单独展示,也可以和同桌一起展示,还可以小组成员一起展示。)
【检测互评】
一、补充成语。
人( )人( ) 人声( )( ) 若( )若( )
风( )浪( ) 山( )地( ) ( )天( )地
二、读第一段并联系全文,第一段中“人山人海”说明 了( ), “昂首东望”一词体现人们观潮时( )的心情。这个侧面描写衬托出钱塘江大潮( )。
三、全文是围绕“奇”字来写的。你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到“奇”?
【总结提升】
这堂课的学习让我知道了学习课文的一些方法,如: ,
我还有这些收获: ,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2*、雅鲁藏布大峡谷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会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我可以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我要学习收集资料。
【学习重、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自学互助】
我可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读完之后能初步了解课文写了什么。)
我能读准下列词语,还可以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加点的词语。
珠穆朗玛峰 咫尺为邻 堪称 平均 马蹄形 不容置疑
郁郁苍苍 神秘莫测 涓涓细流 滔滔江水 千姿百态
皑皑雪山 神来之笔 人迹罕至 固态 山脉 呈现
凌空 花卉 美誉 秘鲁
三、我的疑惑。
通过预习,我了解了 ,我还不明白的是
。
【展示互导】
朗读欣赏。(各组比赛,看谁读得字正腔圆,停顿充分,语气优美。能背诵更好。)
2、通过自学,我们还有这些问题要探究。(小组成员互助释疑,提出尚未解决的疑惑。)
【质疑互究】
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海拔:3000米;长:5044米;平均深:2268米;最深:6009米。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 )
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再读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准备一次精彩的发言!)
关于本课你还有什么问题,大声提出来,请同学们为你解答,你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检测互评】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西藏(zàng cáng) 躲藏(zàng cáng)秘密(mì bì) 秘鲁(mì bì)
我能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子,并把它抄在我的“好词好句本”上。
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 ,一个是 。
B、不同高度的 ,犹如 。这句话把 比作 。
四、拓展延伸:世界之最我知道。(比比谁的知识面更广)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达成的学习目标有: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3、鸟的天堂(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我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等词语,积累文中佳句。
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能在朗读时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掌握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画面。
【自学互助】
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添字、读通课文。)
我想提醒同学这些字的写法:
3、熟读课文,并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红霞 ( )的颜色 ( )地看着
( )的榕树 ( )地照耀 ( )地移动
4、查字典,和小伙伴讨论,完成词语解释,并能使者选择其中几个词语说一说话。
陆续: 照耀:
颤动: 留恋:
不可计数: 应接不暇:
5、通过自主学习,我还有些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展示互导】
我在预习中的收获。(组内展示,可以是自己在文中积累的好词佳句,也可以是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等。)
2、课文朗读欣赏。(各组比赛,看谁读得字正腔圆,语气优美。)
3、通过自学,我们还有这些问题要探究。(小组成员互助释疑,提出尚未解决的疑惑。)
【质疑互究】
作者游览了“鸟的天堂”有什么感受?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疑问?
2、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各在什么时候去的?分别见到了什么景物?请用“ ”在书上画出相关的句子。(先独立完成再在组内讨论交流)
关于本课你还有什么问题,大声提出来,请同学们为你解答,你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检测互评】
一、读拼音,写词语。
sān zhī jiǎng jiū zhèng bù jīn pāo kāi
( ) ( ) ( ) ( )
bī jìn zhǎng cháo yìng jiē bù xiá
( ) ( ) ( )
二、缩句。
太阳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
2.我回头看见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3、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
【总结提升】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 ,我的疑问是 。
3、鸟的天堂(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我能情感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我可以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我要反复阅读,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想象大榕树上众鸟纷飞壮观的景象;同时感受文中描写的人、鸟、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环保意识,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难点】
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和众鸟纷飞时的语句。
【知识链接】
鸟的天堂原名“鸟墩”,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独木成林。婆娑的榕叶笼罩着20多亩的河面,树高约15米,榕树枝干上长着美髯般的气温根,着地后木质化,抽枝发叶,长成新枝干。新干上又长成新气生根,生生不已,变成一片根枝错综、扑朔迷离的榕树丛。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
鸟的天堂利栖息着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灰麻鹤朝出晚归,灰鹤则夜作昼息,它们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鸟的世界”。
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来到这里游览后,有感而发,写出了脍炙(kuài zhì)人口的散文——《鸟的天堂》。如今,“鸟的天堂”已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点,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客。
【自学互助】
再读课文,思考:
1、“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又是什么意思?
课文中几次提到“鸟的天堂”,找出相关语句。
3、通过自主学习,我还有些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质疑互究】
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作者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找出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画出来做上批注。
作者再次来到“鸟的天堂”,又看到了什么?作者当时又有何感想?摘抄能表达作者想法的句子。
我能找出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我要和同学讨论讨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提示:从榕树和附近的居民入手)
小组讨论课后第二题。(语文书第13页)
【展示互导】
我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展示,比一比谁背得更准确、更流利。)
关于本课你还有什么问题,大声提出来,请同学们为你解答,你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检测互评】
填空。
1、《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 )的作品,我们还学过他的《 》。本文重要写作者( )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是在( ),没有看见( );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是在( ),这次看到了( )。
2、那么多的绿叶,一簇( )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 )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 )。这两句话写出了榕树叶子的( )、( ),富有( ),写出了榕树的( )美。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4*、火烧云
【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课文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我要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自学互助】
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添字,读通课文。
我会认并在加点字上面注音:
紫檀色 高寿 笑盈盈 葡萄 凶猛
秒钟 一模一样 恍恍惚惚 红彤彤
三、我能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并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
1) 火烧云:
2) 威武:
3) 镇静:
4) 恍恍惚惚:
三、通过自主学习,我还有些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展示互导】
1、课文朗读欣赏。(各组比赛,看谁读得字正腔圆,语气优美。)
2、通过自学,我们还有这些问题要探究。(小组成员互助释疑,提出尚未解决的疑惑。)
【质疑互究】
什么是火烧云?为什么用“烧”而不用“红”?
2、火烧云的霞光有哪些奇妙的地方?人们的心情怎样?
3、火烧云的颜色有什么特点?表现在什么地方?
4、“还有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你能说出来吗?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火烧云的色彩?
5、你觉得作者写这火烧云美吗?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
6、你还有什么问题,大声提出来,请同学们为你解答,你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检测互评】
读短文,完成练习。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满满地盖住了天空;有的像山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转眼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像天上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这段话的中心句是 。
找出描写云“姿态万千”的语句,用横线标出。
找出描写云“变化无常”的语句,用波浪线标出。
【总结提升】
这堂课,我已达成的学习目标有: ,未达成的目标有: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我要积极参与口语交际,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我能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还要练习修改习作。
3.我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我会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5.我要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学习搜集资料。
【学习重、难点】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自学互助】
我要静心回忆自己平时的生活经历,想想哪些景物让自己感到惊奇。(例如:在放学路上,山坡田野,家里的庭院,有没有发现过奇特的花草树木?有没有观察过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天象······外出旅游时,看到过什么奇特的景象?)
回忆之后再确定自己所说的自然景物。
【质疑互究】
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说出自己所讲的自然景观的奇特之处,也可以说说这种自然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和自己的内心感受。讲述中一定要口齿清楚,仪态自然。
听的同学要认真,用笔记下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或有疑问的地方,等别人讲完再提出问题,并给与公正评价。
我要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交流。(要求:积极发言,用心倾听、点评。)
【展示互导】
各小组推荐一名说得好的组员,与其他小组推荐的同学在全班演说,看谁讲得最好。(给讲得好的小组和个人加分奖励)
你还有什么问题,大声提出来,请同学们为你解答,你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检测互评】
今天口语交际中,我印象最深的是( )同学介绍的(
)。通过这位同学的介绍,我知道你关于这处景观的(
)。
我可以用一段话描写这处景观: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第二、三课时)习作
【自学互助】
我一定要想想:我要写什么景物,这个景物有什么奇妙的地方,打算分几方面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理清思路后,简要记下来。
2、我积累了的哪些好词能用在这次的习作中。
我还有这些疑惑:
【质疑互究】
1、写景作文首先必须要顺序清楚,别人才能读得明白。我想按( ) 顺序写。
2、我能认真完成习作。(提示: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还要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
【展示互导】
修改习作。(小组内互相修改,还可以小组间交换评议,写上评语。)
小组推荐一篇优秀习作班内展示,一起点评。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趣味语文
【自学互助】
通过预习,我发现了
,积累了
,还不明白的是
。
【展示互导】
组内交流自己的自学收获,推荐一名同学在班内交流。
2、通过自学,我们还有这些问题要探究。(小组成员互助释疑,提出尚未解决的疑惑。)【质疑互究】
和同桌分角色读《我的发现》,谈谈自己的发现。
《我的发现》还告诉我们一种好的读书方法,我要和同学交流交流。
我读了《日积月累》,了解了对联的一些特点,我要和小组内同学讨论讨论。
我要和同学讨论《趣味语文》中对联的读法、意思?
你还有什么问题,大声提出来,请同学们为你解答,你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检测互评】
我能试着对出下列对联。
白云观中观白云 流水河里( )2、洞帘水挂水帘洞 山果花开( )
香山碧云寺云碧山香 黄山落叶松( )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积累的学习方法是: ,我还有这些收获: ,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第二组 观察与发现
5、古诗两首(第一课时)题西林壁
【学习目标】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2、我可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及蕴
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重、难点】
1、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2、体会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知识链接】
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题壁”是唐宋时期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唐宋时期虽然已经发明了雕版印刷,但由于当时印刷能力很有限,还有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题壁”就成为一种“发表”诗作的最佳方式。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见而读之,就可传播开来。
【自学互助】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字音。
借助工具书先试着理解古诗意思,如果遇到疑难问题,请做好标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所说明的道理与下面哪句话相近?( )选项: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还有这些疑惑:
【展示互导】
我给大家介绍苏轼这位伟大的诗人。题壁诗的由来。
我能给大家朗诵古诗。互相指正字音,注意停顿,用/做标记。
通过自学,我们还有这些问题要探究。(小组成员互助释疑,提出尚未解决的疑惑。)
【质疑互究】
1、小组内交流诗句意思,小组汇报诗意。(小组要说明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2、重点赏析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A、请你找出描写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几个字,诗人在不同角度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B、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我可以运用简笔画描述。
c、你能说出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呢?那怎样才能看到它的真面目呢?
关于本课你还有什么问题,大声提出来,请同学们为你解答,你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检测互评】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题西林壁( )A做题 B书写,题写 C题目
(2)只缘身在此山中( )A缘由 B缘分 C因为
2、小练笔: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结合实际举例)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学到了感知诗词大意的方法: ,我还有这些收获: ,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5、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游山西村
【学习目标】
我能认识课后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3、我可以朗读理解内容,译读理清思路,品读感悟哲理。
【学习重、难点】
1、理解诗歌内容,体悟诗歌意境。
2、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美。
【自学互助】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字音。
2、借助工具书先试着理解古诗意思,如果遇到疑难问题,请做好标记。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包含什么哲理?
4、注音并组词: 莫 ( )腊 ( )
浑 ( ) 疑 ( )
5、通过自主学习,我还有些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展示互导】
1、我能给大家朗诵古诗。互相指正字音,注意停顿,用/做标记。
2、通过自学,我们还有这些问题要探究。(小组成员互助释疑,提出尚未解决的疑惑。)
【质疑互究】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题西林壁》,我们来总结一下学习方法。
2、自由读诗,大体说说诗句写了什么内容?
3、小组内交流诗句意思,小组汇报诗意。重点品味“莫笑”、“足”等词。
4、重点赏析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B、 你们也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吗?从那件事中,你明白到了什么道理?
作者怎样写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6、关于本课你还有什么问题,大声提出来,请同学们为你解答,你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检测互评】
辨析同音字填空。
mò ( )非 期( ) ( )写
là ( )月 ( )烛 ( ) 椒
hún ( )身 ( )魄 ( )饨
yí ( )式 怀( ) ( )动
二、学习了《游山西村》,我懂得了
的道理。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6、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我能学会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空隙、痕迹、触角”等词语。
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背诵下来。
我要积累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学习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知识链接】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他中学毕业后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他先后创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
爬山虎:也称“巴山虎”“地锦”“常青藤”,葡萄科植物。夏季开花,花小,黄绿色,浆果紫黑色。常攀缘在墙壁或岩石上,广见于我国各地。
【自学互助】
读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正确。碰到不认识的字,查阅字典并读准字音。
仔细阅读课文后,我知道了爬山虎的生长位置以及它的叶子的形态。
3、读了课文,我还不明白的有:
【展示互导】
多种形式朗读描写爬山虎叶子的段落,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2、通过自学,我们还有这些问题要探究。(小组成员互助释疑,提出尚未解决的疑惑。)
【质疑互究】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知道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哪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感悟第二自然段,品读爬山虎叶子的美。(结合爬山虎实物,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可以谈感受、画画等形式。)
3、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得这么美呢?
4、你还有什么问题,大声提出来,请同学们为你解答,你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检测互评】
一、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嫩绿的( ) 嫩红的( )
灰色的( ) 鲜红的( )
灰黑的( ) 蔚蓝的( )
二、填空。
本文先写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再写( ), 然后写( ),以及( ) 。
比一比,再组词。
休( ) 迹( ) 曲( ) 经( )
体( ) 弯( ) 田( ) 茎( )
【总结提升】
这堂课,我已达成的学习目标有: ,未达成的目标有: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6、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要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弄清它是如何一步步向上爬的;以及它与墙的关系。
2、我要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地描写事物。
【学习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自学互助】
1、朗读3、4、5自然段,试着说一说每一段分别讲了什么?
2、对照课文,结合爬山虎实物或图片仔细观察脚的形状、颜色。
3、找出爬山虎的脚的关键句子,读一读。
4、通过自主学习,我还有些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展示互导】
1、段落朗读欣赏。(各组比赛,看谁读得字正腔圆,语气优美。)
2、通过自学,我们还有这些问题要探究。(小组成员互助释疑,提出尚未解决的疑惑。)
【质疑互究】
爬山虎的脚长在哪?
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儿的?(结合课件、实物, 在书上画出有关词语,句子,可采取读、划、填、画的方法)
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4、爬山虎的脚力气有多大?
讨论完成课后第二题。
你还有什么问题,大声提出来,请同学们为你解答,你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检测互评】
请你为爬山虎的脚画一张简笔画,并展开
想象,以爬山虎的口气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本领。
大家好,我是爬山虎,我的本领可大啦!
知识延伸:
我课余时间在家里要种大蒜,生豆芽,随时观察,记录它们生长变化过程,并写出观察日记。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7、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我会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学习重、难点】
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知识链接】
蟋蟀 又名蛐蛐,是一种昆虫,身体黑褐色,触角很长,后腿粗大,尾部有尾须一对,善于跳跃。吃植物的根、茎和种子,对农业有害。雄的蟋蟀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出声音。课文中提到蟋蟀会唱歌,实际上蟋蟀是不会鸣叫的,那“口瞿口瞿口瞿”的声音是依靠翅膀摩擦发出来的。雄蟋蟀的右翅覆盖在左翅上面,细细观察它背上的翅膀,下面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翅球。如果把翅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上面有锯齿状的突起,这个突起叫做“弓”。蟋蟀举起背上的左右翅,用右翅上的“弓”摩擦左翅上的细脉,便发出悦耳的鸣声,这就是蟋蟀“唱歌”的秘密。
【自学互助】
一、我会自学生字词。
二、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
三、通过预习我知道了
,我的疑问是 。
【展示互导】
1、段落朗读欣赏。(各组比赛,看谁读得字正腔圆,语气优美。)
2、通过自学,我们还有这些问题要探究。(小组成员互助释疑,提出尚未解决的疑惑。)
【质疑互究】
我会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
2、讨论词义。
隐蔽 慎重 粗糙 简朴 宽敞(联系课文,你理解哪个就请在小组内讲哪个词。)
3、重点探究学习“随遇而安”。
(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
(2)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来的?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在文中勾画出来)
4、你还有什么问题,大声提出来,请同学们为你解答,你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检测互评】
一、选择正确读音。
洞穴(xuè xué)粗糙(zào cāo)慎重(shèn sèn) 即使(jí jì )
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柔弱--- 明显--- 光滑--- 潮湿--- 热闹---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积累的学习方法是: ,我还有这些收获: ,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7、蟋蟀的住宅(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我能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我要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学习重、难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自学互助】
一、我能读课文,写出蟋蟀住宅的选址、外部和内部的特点。
选址:
外部:
内部:
二、通过自主学习,我还有些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质疑互究】
1、把蟋蟀的住宅的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例:在朝着阳光的堤岸,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向阳)
2、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房的,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言,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朗读课文中直接称赞蟋蟀住宅的句子,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体会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敬佩赞扬的思想感情。
(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2)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展示互导】
1、换角色,说话训练。 (各小组准备后,派代表发言。)
请“蟋蟀工程师”介绍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点等。
你还有什么问题,大声提出来,请同学们为你解答,你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检测互评】
一、比一比,填一填。
隐蔽 隐藏
①在朝着阳光的堤岸,青草丛中( )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②潜伏部队( )草丛里,纹丝不动。
慎重 郑重
③老师( )对我们说:“这次的拔河比赛同学们一定要齐心协力,争夺冠军。”
④我们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要( ),不要轻信花言巧语。
知识延伸: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段话,写出这种小动物最大的特点。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我能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交流。
【学习重、难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知识链接】
魏格纳(1880-1930)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1915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全面论证了大陆漂移学说。在书中,他综合地貌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事实,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关于大陆漂移的观点和论据,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进一步论证大陆漂移的假说,他先后4次赴北极的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并于第4次考察时不幸遇难。
【自学互助】
积累一些好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思考:魏格纳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
4、通过自主学习,我还有些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展示互导】
1、朗读欣赏。(各组比赛,看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通过自学,我们还有这些问题要探究。(小组成员互助释疑,提出尚未解决的疑惑。)
【质疑互究】
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独立概括后与同学交流)
默读课文第7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看看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理解大陆漂移)
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谈读后感受)
复述这个故事。
你还有什么问题,大声提出来,请同学们为你解答,你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检测互评】
1、划去错误的读音。
地质( zhǐ zhì ) 兴奋( xìng xīng) 转移( zhuǎn zhuàn )
比较( jiǎo jiào )召开( zhāo zhào ) 崭新( zhǎn zàn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年,( )在病房的( )上发现,( )( )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讲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 )的假说。
【总结提升】
这堂课,我已达成的学习目标有: ,未达成的目标有: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语文园地二
【学习目标】
我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我要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的写下来。能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我会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我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我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
【学习重、难点】
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的写下来。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自学互助】
自己先看看语文书第36页上的三幅图,有什么发现?还看到过这样的图片吗?
我的疑惑:
【展示互导】
我要在组内说说,我第一次看图都发现了什么。(人人发言,可以说几幅,也可以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幅。)
2、通过自学,我们还有这些问题要探究。(小组成员互助释疑,提出尚未解决的疑惑。)
【质疑互究】
1、再次看图,讨论:这三幅图除了带给你视觉上的享受之外,还带给你什么。
(人人发言,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班内交流。)
讲讲自己第一次看图和第二次看图的不同发现和感受,还可以讲讲自己和小伙伴就某一幅图的争论过程。
3、你还有什么问题,大声提出来,请同学们为你解答,你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检测互评】
考考你的眼力(在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第二、三课时)习作
【自学互助】
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作者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给我们留下来深刻的印象。最近,你观察过什么事物?是在哪里观察和怎样观察的?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有趣?仔细回忆一下,简单记下来。
通过自主学习,我还有些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质疑互究】
小组内汇报一下“自主学习”成果,互评。
交流一下自己想用哪种形式写。(可以是观察日记,也可以是记叙文。)
讨论本次习作需要注意些什么。
自主完成习作。
【展示互导】
修改习作。(自己修改、同桌互改、小组修改等多种方式修改习作。)推荐优秀习作在班内展示。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积累的习作方法有: ,我还有这些收获: ,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成语故事
【自学互助】
通过预习,我发现了 ,
知道了 ,
我的疑惑是 。
【质疑互究】
读“我的发现”,谈发现。(同桌互说,组内交流。)
交流:我用什么方法来记住“日积月累”?(提示:这首歌谣按照农历的月份对十二种花进行了介绍,表现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读了故事,我明白“胸有成竹”的意思。(组内交流)
你还有什么问题,大声提出来,请同学们为你解答,你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展示互导】
展示背诵“日积月累”。(单独背诵、同桌互背等)
【检测互评】
1、填空。
我苦苦地思索着解决的办法。忽然,我想到了一个好点子,这真是“
, 。”
用成语“胸有成竹”写话。
【总结提升】
这堂课,我已达成的学习目标有: ,未达成的目标有: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第三组 中外童话
9、巨人的花园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我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我能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我能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法指导】:
独立读文,找出生字,注上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易混易错的多读多认几遍。
【自学互助】:
一、读了课文题目,我想到了这些问题:
二、我能多读几遍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难写的字做上标记。
三、我能正确书写下列字词,还要写美观。
洋溢 告示牌 隆冬 孤独 狂风大作 草翠花开 训斥 覆盖 凝视
火辣辣 冷酷 愉快 拆除
四、通过自学,我还有这些疑惑:
【展示互导】
一、我要展示自己通过自读课文了解到的知识。
二、我要说说自己记字的好方法。
三、从课文中,我找到了我最喜欢的新词语,我能用它来说话。
四、课文朗读我最棒:我要将喜欢的段落读准确、读流利,请大家评一评。
五、我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巨人旅行归来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于是他在花园四周 ( ) 。从此,花园里( ) 。一天,孩子们从围墙的破损处爬进来,花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可是,巨人再次把孩子们赶出花园,花园又 ( ) 。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拆除围墙,花园变成 ( ) 。
【质疑互究】
一、我要画出巨人回来前、巨人回来后、巨人醒悟后花园里的情景,多读几遍,做上批注。
二、我要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三、关于本课,我有问题要提出来,请同学们解答。
四、通过讨论,我们组还想弄明白:
【检测互评】
1、读拼音写词语。
yáng yì zēng tiān lěng kù fù gài
( ) ( ) ( ) ( )
níng shì huǒ là là gào shì pái
( ) ( )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凋谢( ) 温暖( ) 破损( )
3、根据意思写出相关词语:
(1)聚精会神地看 。 ( )
(2)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 )
3、学习伙伴给我的评价是: (好一般还要加油哦)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明白了: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9、巨人的花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边读边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分享。
2、我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学习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分享
【学法指导】:
阅读、思考、讨论、交流。
【自学互助】:
1、我要弄明白:
(1)巨人外出,孩子们进园玩耍时,花园是怎样的?
(2)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进园玩耍时,花园里什么样?
(3)孩子们偷偷钻进花园玩耍时,花园有什么变化?
(4)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时,花园又怎么样?
2、我要在描写巨人的动作、语言的地方画上横线,多读几遍,体会这些句子表现了巨人是个怎样的人。
3、通过自学,我还有这样的疑惑:
【质疑互究】
一、我能和小组同学一起轮读课文,并讨论:
1、探究花园变化的原因
(1)同样是一座花园,为什么有孩子时和没有孩子时,却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2)巨人看到了孩子们到他的花园里玩,很生气,大声叱责孩子们,我能从文中勾画出能看出巨人很生气词句。并能读给小组伙伴听。
从这些句子,我能感受到巨人是一个 的人。
(3)孩子再也不来这里了,可是,巨人的花园里再也没有欢乐了,没有了笑声,花园也不漂亮了,那花园是怎么样的景象呢?
(4)这时候,巨人的心情是怎样的?联系上下文思考,巨人这时候在想什么呢?
(5)巨人后来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我能请在文中找出来。多读读,读出巨人高兴的心情。
我还能想象感悟:
巨人说这些话时心里可能是这样想的:
他说话时可能是这个样子的:
他的动作、神情还可能是这样的:
二、我还要在组内提出我的疑惑,请同学帮忙解惑。
三、通过讨论,我们组还有疑惑:
【展示互导】
我要选择自已喜欢的部分进行再次朗读体会。
2、我要谈谈自己对巨人的看法:
3、我要谈谈从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4、我要展示课余搜集的童话故事,并用一句话说说读后感受。
【检测互评】
一、比一比,再组词
溢( ) 允( ) 舔( ) 牌( ) 墙( )
益( ) 充( ) 添( ) 脾( ) 强( )
二、仔细读课文,完成习题:
1、小男孩没有拔腿就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凝视"是指___________。巨人从小男孩的眼睛里读出了_____,读出了_____。
2、唤来寒冬的,是我那任性、冷酷的心啊!
“任性”是指___________;“冷酷”是指___________。
这是巨人醒悟后的说的一句话,他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园里来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太_____,一次次赶走了_____;更是因为自己太_____,一次次______________。他想自己独自享有花园里的一切,结果得到的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小伙伴给我的评价是: (好一般还要加油哦)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要注意的是: 。
10*、幸福是什么
【学习目标】:
1、能认识6个生字;能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2、能搜集处理信息,丰富学习资源,丰厚感悟的能力;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3、能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难点:能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学法指导】:
1、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多读几遍读文之前的导读部分会对你学习有帮助,别忘了借助字典、词典自读自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搜集关于幸福的名言警句
【自学互助】:
一、我用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课文多读几遍,扫清字词障碍。
1、我能读准下列词语:
彼此 铁锹 树杈 诧异 麦子 义务
2、我能理解理解词语:诧异 彼此
3、我会画出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哪些人物?
二、我要带着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再次默读课文。
三、我能借助下面的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童话是按照 的顺序记叙的。先讲三个牧童 。再讲智慧的女儿让他们自己弄明白幸福是什么。接着讲十年后,三位青年再次井边相遇,他们各自回顾十年的生活经历。最后,智慧的女儿告诉他们:
四、通过读课文,我的疑惑是:
【质疑互究】
一、我会和小组同学一起读课文,并讨论:文中的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幸福的?他们又是怎样认识幸福的?然后,完成以下的表格。
人物 寻找幸福 认识幸福
第一个牧童
第二个牧童
第三个牧童
二、我要找出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在文中画出来)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三、我会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下面的问题:
我对幸福是这样理解的:
四、通过讨论,我们小组还想知道
【展示互导】
一、课文朗读我最棒:我要朗读让我感受最深的部分,请同学们评一评。
二、我要与同学合作演一演课文内容。
三、我要说说自己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
四、我要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幸福的名言警句。
【检测互评】
一、我会填:
1、对雷锋来说,幸福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的快乐;
对农民来说,幸福是:
对母亲来说,幸福是:
对警察来说,幸福是:
对我来说, 幸福是:
二、给下面的句子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1.( )到那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我( )告诉你们。
2.他们( )只做了一件小事,( )给别人带来了多大的好处啊!
3.我( )当过消防队员,( )做过花匠。
三、学习伙伴给我的评价是: (好一般还要加油哦)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
今后,我还要注意的是: 。
11、去年的树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写“融”、“剩”、“伐”、“煤”这4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这几个词,我还能正确认读“鸟儿、哪儿、细条条儿、一会儿”这几个儿话音节。
2、通过查字典的方式我能理解“煤油灯”这个词语。
3、我能运用抓住课文的叙述顺序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理。
【学法提示】:
这篇课文的题材与上两篇相同,也是写人记事的文章。可参考以下学习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通过什么事表现人物的什么品质?
2、运用学习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方法学懂本篇课文。
【自学互助】:
1、我能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完成练习。
(1)给画线的字加上拼音,并多读几遍。
融化( ) 切成细条( ) 剩下( ) 煤油( )
( 2 )我要仔细观察,把“融、剩、伐、煤”多写两遍
2、我要再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鸟儿和树是______,鸟儿天天____________。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____________。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于是它四处寻访,问了______和______,知道___________。最后,鸟儿____________。
3、通过读课文,我弄不明白的是:
【展示互导】
一、通过自学生字,我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些字的读音和写法:
二、我能选择喜欢的段落读通顺,读准确。请同学们评一评。(全班互评互读。)
三、从课文中,我找到了我最喜欢的新词语,还能用它说话。
四、我要给大家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读了课文,我知道了:
【质疑互究】
一、我们会读对话:
1、我能找出四处对话,用“ ”划出鸟儿说的话,用“~~”划出树根、大门、小姑娘的话。
2、我要和小组同学一起分角色朗读,并体会感情:
(1)读了小鸟和( )的对话,我感觉到小鸟和树分别时( )的画面。
(2)读了小鸟和( )的对话,让我到小鸟此时的心情( )。
(3)读了小鸟和( )的对话,让我体会到小鸟此时的心情更加( )。
(4)读了小鸟和( )的对话,我体会此时小鸟情越来越( )。
二、我要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弄不明白的地方。
三、通过再读课文,我们组还有这些问题要探究。(小组提出自己尚未解决的疑惑)
【检测互评】
一、看拼音写词语。
róng huà shèng xià fá mù méi yóu dēng
( ) ( ) ( ) ( )
二、量词练习:
一( )树 一( )斧子 一( )眼睛 一( )火柴
三、学习伙伴给我的评价是: (好一般还要加油哦)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
今后,我还要注意的是: 。
11、去年的树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准确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我能带着感情分角色朗读。
4、我能通过读文明白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重点: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情感和童话揭示的道理。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方法推荐】:
阅读、思考、讨论、交流。
【自学互助】:
一、我想仔细读课文,读准“鸟儿、哪儿、细条条儿、一会儿”这些儿化韵,并体会这些词加上儿化韵后,在语气和感彩上发生的变化。
二、课文中很多次出现了“好朋友”这个词,我要找出能真正体现她们是好朋友的地方,反复读几次。
三、仔细读课文,我知道了 ,
我不明白的是: 。
【质疑互究】
一、小组内交流:
1、小组内再次分角色朗读鸟儿与树、树根、大门和小女孩的对话,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
2、课文几次写到鸟儿唱歌给它的朋友听?请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读后有何感受?
3、想象鸟儿两次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的内心活动:
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我要提出我的问题,请伙伴们帮忙解答。
我们组还不明白的是:
【展示互导】
一、我要说说:
读了这篇感人的童话,我有很多话要说:
我想对小鸟说:
我想对大树说:
我想对伐木人说:
我想对 说:
二、我要有感情地朗读最受感动的地方。
三、我要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四、这个感人的童话故事,让我想到了很多,我要和大家交流交流:
【检测互评】
一、把下列句子写成拟人句。
1、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星一闪一闪地挂在天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练笔:
我有很多话要对鸟儿说,有安慰的、有赞美的、还有祝福的,我要写下来。
二、学习伙伴给我的评价是: (好一般还要加油哦)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还要注意的是: 。
12*、小木偶的故事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拽、茸、副”等6个生字。
2、我会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并在反复的朗读当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我能学习续编故事。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
难点:朗读长句子,理解词义。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木偶的资料,了解什么是木偶。
【知识链接】
《小木偶的故事》发表于2002年,原题为《木偶的眼泪·外二篇》,后来选入《2002年中国年度最佳童话》,改名为《小木偶的故事》,里面包含三篇童话故事:《只有笑是远远不够的》《我不是一段普通的木头》和《我喜欢做我自己》。课文是根据《只有笑是远远不够的》改编的。
【自学互助】
一、我能自主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二、我能给带横线的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A 小木偶拽(zhuài zhài )住了小红狐毛茸茸的大尾巴。
B 嗨(hài hēi )!真漂亮!
C 小兔子龇(zī zhī)牙咧嘴做了个痛苦的表情。
D 小红狐一背(bèi bēi )上背(bèi bēi )包就拼命地逃跑。
我知道这篇童话是以“笑”为线索展开的,我要理顺文章的脉络。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通过读课文,我不明白的是: 【质疑互究】
我要和小组伙伴一起分角色读课文,交流:
1、在小木偶的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 理解:“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3、假如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那会是怎样呢?请在括号里给小木偶填上体现他真实的表情或心情的词语。
①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 )地尖叫。
② “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 )地回答。
③ “脑袋很疼。”小木偶是一副( )的表情。
④“是,而且越来越疼了。”小木偶( )地说。
二、通过讨论,我们组还有疑惑:
【展示互导】
一、我要把喜欢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
二、本课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很丰富,我积累了这些:
三、从这个故事中,我受到了这样的启发:
四、我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木偶的资料。
五、我要接着把故事编下去:
【检测互评】
你看过下列童话吗?请将作者与作品用线起来。
《稻草人》 孙幼军
《宝葫芦的秘密》 叶圣陶
《一直想飞的猫》 张天翼
《小布头奇遇记》 陈伯吹
四、学习伙伴给我的评价是: (好一般还要加油哦)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还要注意的是: 。
语文园地三
(第一、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2、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难点: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表演所需的道具、音乐。
【自学互助】:
1、我会反复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了解童话的特点。
2、我要认真读读下面的这个童话片段,看看故事中哪个地方最有趣?
小蜈蚣那一百双丁丁鞋穿在脚上立刻便响起了美妙的音乐,乐得它一会儿伸伸这条腿,“丁丁丁──”一会儿跺跺那只脚,“当当当──”它兴奋地说:“我的鞋子会唱歌!我的鞋子会唱歌!”一群小鸭子正好走过,也跟着音乐的节奏,左摆一下,右摇一下,还哼起歌来:“嘎──嘎嘎!嘎──嘎嘎!”隔壁的狗熊大婶听见了,也一边扭着她那肥肥的腰,一边挥着她那厚厚的掌。大象可羡慕了,对小蜈蚣说:“你那么多双鞋,给我两双行吗?”不等小蜈蚣回答,狗熊大婶接过去说:“能把你的一个脚趾头塞进去就谢天谢地喽!”
3、我也能根据童话的特点和读过的童话故事,选择喜欢的动植物或人物、事物展开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
4、在构思故事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质疑互究】
和小组成员一起说说,上面的童话片段有趣在哪里?
演演上面的童话片段。
2、小组成员讲讲自己课外看过的童话故事。
3、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总结童话故事的特点:
4、根据下面的要求,修改自己的童话故事。
写作特点:
(1)童话中的主人公采用拟人的手法,把物当成人来写——拟人化。
(2)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采用夸张的手法,并且想象要大胆而有趣。
(3)童话中蕴含一定的道理。
4、组内互读互改,选出最佳故事大王。
5、组内排练,演优秀的童话。
6、交流:通过这一单元对童话故事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7、我们组还有疑惑:
【展示互导】
1、我要有感情地读自编故事。
2、我要用情地讲童话故事。
3、我们组要出色地演童话故事。
【检测互评】
1、 修改并誊抄自己的童话。其他同学边听边看看故事中的童话人物说起来没有,动起来没有。
2、小组创编童话故事集。
3、学习伙伴给我的评价是: (好、一般、还要加油哦!)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还要注意的是: 。
语文园地三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我的发现:
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2、日积月累:
积累诗中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展示台:
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
1、背诵“日积月累”的内容。
2、开展综合性学习,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课前准备】:
课前收集关于童话的资料。
【自学互助】:
我要仔细读“我的发现”想想: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我会将诗歌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3、通过自学,我还有疑惑;
【质疑互究】
1、组内对读“我的发现”,回顾读过的童话书,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2、在小组内读诗歌,相互正音,比比谁读得棒?
3、讨论:读了这首诗歌,有什么收获?
4、组内推选主编、编委、美编。收集学习成果。
5、组员相互评价,然后把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6、组员将自己的稿件交给主编,大家共同修改、分类。
7、我们组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展示互导】:
我能流利地读诗歌,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我能想象诗歌中呈现出的雨中山林的画面。
3、我要展示我们小组的成果。
4、我要向朋友推荐课外阅读的童话是:
【检测互评】
1、学习完这个单元后, 你有什么具体收获呢?
下列成语中,都缺少两种动物请补充完整。
( )背( )腰 ( )立( )群 ( )心( )肺
( )( )不宁 ( )假( )威 ( )( )为奸
( )头( )尾 ( )腾( )跃 ( )死( )悲
3、学习伙伴给我的评价是: (好一般还要加油哦)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还要注意的是: 。
第四组 作家笔下的动物
13、白鹅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掌握本课出现的多音字“角、供、调。”
2、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习重难点】:
熟读课文,学会运用部分词语。。
【学法指导】:
积累一些好词、好句。熟读课文,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
知识链接:
走进作者: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桐乡人。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自学互助】:
一、我要把课文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画出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和难读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完成练习:
1、我能正确地读一读下列词语。
高傲 郑重 奢侈 窥伺 倘若 侍候
左顾右盼 严肃郑重 厉声呵斥 引吭大叫 局促不安
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 毫不相让 一日三餐 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 昂首大叫 从容不迫 扬长而去 空空如也
供应不周 不胜其烦 架子十足
2、我能给多音字注音。
净角( ) 供养( ) 步调( )大模( ) 大样
二、初读了课文后,这只白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要画出相应的语句。
初读课文后,这只白鹅给我留下的初步印象是 (填词语)
三、预习中,我遇到的问题是:
【展示互导】
我要提醒大家一些字的读音:
我要提醒大家写一些字时应该注意的是:
我要告诉大家,读了课文,我知道了:
四、我要在文中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在小组内展示读,请同学们评一评。
【质疑互究】(小组内合作完成)
一、我要和组内同学一起轮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1、想一想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出相关语句。
课文是从 、 、 这些方面来写白鹅的特点的。
2、文章第 自然段是写白鹅的
文章第 自然段是写白鹅的
文章第 自然段是写白鹅的
二、下面的句子写得生动有趣,课文里这样的句子很多,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三、通过再读课文,我们组还有这些问题要探究。(小组提出自己尚未解决的疑惑)
【检测互评】
1、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做事不慌不忙 。 ( )
(2)空荡荡的样子。 ( )
(3)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 ( )
(4)向四处张望或向左右两边看 。 ( )
2、比一比,组词。
侍( ) 厉( ) 剧( ) 颈( ) 脾( )
待( ) 历( ) 据( )劲( ) 碑( )
3、学习伙伴给我的评价是: (好一般还要加油哦)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3、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学习重难点】:
1、从文中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3、拟人和对比的写作手法。
【学法指导】:
阅读、思考、讨论、交流。
【自学互助】:
一、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喜欢的段落。
二、我知道作者善于用对比来突出鹅的特点:
作者在写白鹅的叫声时,将之与_____比较,突出它的叫声“_______”;写它的步态,与_____比较,突出白鹅的____。
三、通过再读课文,我还有疑惑:
【质疑互究】:
一、讨论交流:
1、你从哪里知道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找出文中能概括这一特点的句子,并完成下列填空:
这句话是文章的 句,又是一个 句,起着 的作用。
2、作者是怎样通过写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来体现它的高傲的?找出句子读一读,说说那些词作者用得生动形象、幽默有趣。
3、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比如:
“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我们要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交流交流:
这些看似贬义的词语表现了鹅的个性,表达了作者对鹅什么样的感情?
二、通过交流, 我们还想知道:
【展示互导】:
1、我要品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2、课文里生动、传神的四字词语特别多,我要读好这些词,读出它的趣味来。
3、我要将喜欢的部分背给大家听。
4、我发现作者一直把白鹅当人来写,它像这样一个人:
5、学了这一课,我受到了这样的启发:
【检测互评】
1、 根据课文填空:
第六自然段中,“鹅老爷”这个词太形象了,白鹅的确像个“老爷”,吃饭时必须有人侍候,摆老爷架子,因为它总是踏着( )去( )、( )、吃草,狗来偷吃,饭被狗吃净了,它( ),似乎责怪人们( )。
真是耍( )脾气。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3、学习伙伴给我的评价是: (好 一般 还要加油哦 )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还要注意的是: 。
14*、白公鹅
【学习目标】:
1.认识“腔”“掂”“涟”“漪”“虑”“属”“宰”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掂量、涟漪、无忧无虑、耀武扬威、主宰、慢条斯理”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日常活动两方面进行描写的写作特点。
3.了解白公鹅的行为、习性,感受动物的可爱,培养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白公鹅的特点。
2、比较《白鹅》和《白公鹅》在表达上的异同,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学法指导】:
默读课文,想想白公鹅的特点。
【自学互助】:
1、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真是“架子十足”,高傲得很。俄国作家叶.诺索夫描写的白鹅又是怎样的呢?我要把课文多读几遍,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
2、我能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腔调(qiāng qiàng ) 考虑(lù lǜ) 勾 当(dāng dàng )
涟漪( qí yī) 掂量( diān diàn ) 奔 跑( bēn bèn )
3、我要勾画出印象最深的词、句、段多读几遍,并注上批注。
4、在自学中,我弄不明白的是:
【质疑互究】
一、默读课文,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交流:
1、白公鹅的海军上将派头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2、说说自己发现了白公鹅有什么特点?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二、《白鹅》和《白公鹅》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我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
相同点:1、抓特点,围绕特点来写。
2、描写方法上,都用了拟人手法。
3、都善于用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
不同点: 语言风格的不同。
三、我要提出我的疑惑,和组员们交流交流。通过交流,我们组还未解决的疑惑是:
【展示互导】:
1、我要将喜欢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
2、从课文中,我积累到一些好词,要与大家分享。
3、课文里有两处出现了“-----”,我要给大家介绍介绍它的作用。
4、学了这一课,我的收获是:
【检测互评】:
1、阅读理解:
当白鹅在浅水滩里挺直身子、扇动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芦苇也会沙沙作响。
(1)用“△”画出描写白鹅动作的词语。
(2)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
2、指出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
A、表示注释说明 B、表示声音延长 C、表示话题转移
(1)它要是知道了连它自己也属于村里的少年斯焦普卡——他愿意的话,就可以把它抓起来,交给母亲,用它和鲜白菜一起熬汤喝——那可就要大吃一惊。( )
(2)大白鹅“嘎——嘎——”地叫着。( )
4、学习伙伴给我的评价是: (好一般还要加油哦)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然后还明白了: ,今后,我还要注意的是: 。
猫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本课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猫的特点来描写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习重点】
掌握生字、词语。
【学习难点】
通过理解和朗读重点词句,了解作者是抓住猫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学法指导】
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老舍,1899年-1966年,享年67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人民艺术家。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代表作有话剧《茶馆》、《龙须沟》、《四世同堂》,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自学互助】:
1、读了课题,我想知道:
2、我能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圈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自己解决不了的,标注在书上请教别人。
3、通过查字典我知道了“古怪“的意思:
4、读了课文,我知道:
(1)《猫》是著名作家( )先生的一篇文章,我能把概括课文内容的两个关键语句找出来( )和( )。
(2)我能找出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词句,填空:
这只大花猫既( )又( ),既( )又( )。真是( )。猫的老实表现在( )贪玩表现在( ),尽职表现在( )。
5、初读课文后,我不明白的是:
【展示互导】
1、我能读准下列词语,并把它们积累下来。
性格 任凭 贪玩 尽职 稿纸 跌倒 开辟
古怪 屏息凝视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无忧无虑
2、我要提醒同学们:值得注意字音、字形的字:
3、我要推荐本课中所适用的识字方法:
4、我要将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5、我要说说,初读课文后,我知道了:
【质疑互究】
1、我要提出我的问题:
2、我要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轮读课文,并评一评,谁读得最棒。还要交流交流:
通过读第一自然段,我知道大猫( )、( )、( )(温馨提示: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句,圈画出来,边读边想这是只怎样的猫?写出自己的思考)从中看出猫的性格( )。
通过读第二自然段,我又能够抓住重点的词句感受到猫高兴时( ),不高兴时会( )。
从第三自然段中,我感受到了大猫性格古怪还表现在( )和( )。
3、通过轮读,交流,我们组还有这些不明白:
【检测互评】
1分辨加点的字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面画横线。
的 (de dí dì) 确 暖和((hē hè huo huò)
枝折花落 (zhé shé zé )
2、学习伙伴给我的评价是: (好一般还要加油哦)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今后,我还要注意的是: 。
15、猫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我能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蕴含的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学习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淘气可爱。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和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
【学法指导】
朗读、思考、讨论、交流。
【自学互助】:
1、我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忆一忆:
课文主要写了成年大猫性格的( )和满月小猫的( ),猫的这两个阶段都非常的( ),课文表达了老舍爷爷对猫的( )之情。
2、我能自学完成:
(1)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用“---------------”画出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画出描写大花猫性格古怪的句子。
(2)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词句
3、通过学习,我的疑惑是:
【质疑互究】
1、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自学成果,请伙伴们评一评。
2、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交流讨论:
① 想一想: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又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呢?
② 自由说说:满月时的小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在作者的心里和笔下,家中的猫就像个既可爱又顽皮的孩子一样。文中有许多语句真实地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我要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并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体会。
4、说一说作者为什么把猫写得如此逼真?
5、通过朗读感受,我还有疑惑:
【展示互导】
1、我要把表现作者喜欢猫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我要为大家读一读课文后面的那两只猫,并说说它们的不同。
3、我要把喜欢的部分背给大家听。
4、我要学习作者运用具体事例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方法,说说我喜欢的小动物。
5、我不光感受到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猫也是非常亲近他的。我从这些地方看出来的。
6、学了课文,让我明白了:
【检测互评】
一、我会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
1.任凭……也……
2.……非……不可
3.无论……也……
二、课堂检测:
今天,我学习了课文《猫》,知道了老舍爷爷家的大花猫( )。 它既( )又( ),既( )又( )。高兴时( ), 不高兴时( )。它有时很( ),有时很( )。小猫( )。可以看出老舍爷爷对猫的( )之情。
三、体会句子的感情,在正确说法的括号里打上“√”。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天夜不回家呢?
1、责备猫贪玩,说明作者很生气。( )
2、表面上是责备的话,实际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
五、学习伙伴给我的评价是: (好一般还要加油哦)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今后,我还要注意的是: 。
16* 母鸡
【学习目标】
1、我会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会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和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我会感受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经历。
4、我能学习课文抓住特点,用事实说话,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2、学习课文,抓住特点,用事实说话,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学法指导】
找出重点词句,反复朗读、理解,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自学互助】
1、我能根据阅读提示,反复读课文,读准生字和多音字,做到正确、流利。
2、我会正确读下列生词 :
如怨如诉 趁其不备 颤颤巍巍 警戒
欺侮 凄惨 慈爱 辛苦 成绩
3、我能读准下列多音字的读音。
似的 可恶 差不多
4、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老舍先生对猫从始至终都充满了 之情,而对母鸡,则写了由 到 的情感变化。
5、通过自学,我弄不懂的是:
【质疑互究】
一、小组合作交流: 了解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变化过程
(1)快速浏览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找出两句表示老舍对母鸡情感态度的话来。
(2)根据老舍先生对母鸡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把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3)“我”一向( )母鸡,现在( )母鸡。
(4)找出相关句子,在书上做出批注。
“我”一向讨厌母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现在喜爱母鸡的原因:
“我”赞美母鸡的句子是:
二、母鸡具有哪些优秀品质?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找出相关的自然段、句子并有感情的读一读。
三、通过合作学习,我们组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是:
【展示互导】
1、我要和大家交流从课文里积累的好词好句。
2、我要将自己感动的地方读给同学听。
3、我找到了作者讨厌母鸡的句子,我要读出这种感情来。
4、我还会将请三个自然段任意改写一段,让人读了不再感到母鸡讨厌,而是觉得它可爱。
5、我是这样理解:“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检测互评】
1、我会填。
母鸡它负责、( )、( )、( ),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 ),是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 )。
2、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课文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事例写出了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优秀品质,赞美了英雄的母鸡。让我们也来联系自己的母亲,说说妈妈爱自己的2个事例,赞美自己亲爱的母亲!
事例1;
事例2:
赞美:
3、学习伙伴给我的评价是: (好一般还要加油哦)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今后,我还要注意的是: 。
语文园地四
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点进行口语交际,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良好的习惯。
2、积累词句,发现新的描写动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点进行口语交际。
【学法指导】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观察时注意抓住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自学互助】:
一、我会仔细阅读课本78页的“口语交际 习作”,再填空:
1、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说说( ),主要说这种动物的特点:可以讲它的( )、( ),也可以讲它怎样( )、怎样( )、怎样( )等。
2、抓住特点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
3、我遇到的问题是:
【质疑互究】
1、组内自由交流:
讲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再讲它的外形,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等。
2、组员评议:谁表现最优秀?
(从态度大方、口吃清楚、声音响亮、普通话标准、表达完整、发言积极等方面评价)
3、共同探讨:抓住动物特点把话说通顺连贯.
4、各组评出最佳组员,在全班汇报。
5、我们组遇到的问题是:
【展示互导】
1、我要展示课前积累的描写动物的好词。
2、我们已经学过几篇写小动物的文章,我要简单说说它们的特点,
【检测互评】
1、同桌互相介绍喜欢的动物。
2、学习伙伴给我的评价是: (好、一般、还要加油哦!)
【总结提升】
这堂课中,我最大的收获是: ,
今后,我还要注意的是: 。
习作
【学习目标】
1、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2、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3.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