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卷·历史(二)参考答案
1,B考查眷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材料中“毋忘宾旅”“毋遏籴”即保护客商,不阻碍粮食流通;“为诸侯之商贾立
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指为外商建立馆舍,提供食宿、牲口的草料和服务人员;
“定陶(南北水运交通枢纽)”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重要的商货集散中心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
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展的兴盛时期,商业起到富国强兵的作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中影响巨
大,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生产力进步”,故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判断关税是否成为各诸侯国的主
要财源,故排除C项材料主要侧重于商业,材料并未反映“社会结构的变迁”,故排除D项。
2.A
考查西汉至隋朝的政治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地区两汉时人口最为兴盛,隋朝次
之,而刘宋与西晋最少,这是因为该时期中央集权的消长有重大变化。两汉时期园家统一,中央对地方能够
进行有效的控制,刘宋和西晋时期国家政局混乱,人口流动频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相对较弱,故A项正确
材料并未反映基层管理体制是否成熟,放排除B项;到隋朝时期国家对地方的统治又增强了,“对农民的人身
控制日益诚弱”不符合材料,故排除C项;西汉汉武帝以后,我国的主流思想一直都是儒家思想,故排除
D项。
3.B考查唐代监察制度。根据材料“凡有制救付台推者,则按其实状以奏;若寻常之狱,推讫断于大理”“与给
事中、中书舍人同受表理冤讼,送知一日,谓之三司受事”“则诏下尚书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同案之,亦谓此为
三司推事”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监察与司法审判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司法审判的公平公正,从而
提高统治效能,同时也体现了监察宜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故B项正确。②项材料并未反映,故排除A、C两
项仅从材料无法判定“冗官现象”,故排除D项。
4.D考查王阳明思想。根据材料“食味之美恶,必待人口而后知,岂有不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耶”“路
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歧之险夷者耶”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王阳明从人的本性出发,说明人在行的过程中才会真正的知,知和行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强调了个体
意识自觉性和实碳性的关系,故D项正确。仅从王阳明的这一思想,无法判断出需学的恳辨化与哲理化是否
得到强化,故排除A项:B项并不是王阳明这一思想所反映的主旨,故排除;材料并未涉及“探究世间万物的
本源”,故排除C项。
5.D考查明朝时期的经济。根据材料“多以铁货与虏交易,村井居民亦相率犯禁”“豪门巨室,间有乘巨舰贸
易海外者,奸人阴开其利窦,而官人不得显收其利权”“在福建者,则于广东之高等处造船,新江之宁绍等处
置货,纠党人番”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明代中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空前扩大,边镇商人
与沿海商人因此活跃起来,边境和海上走私贸易日益猖獗,同时中国的海商私自造船出洋贸易日益增多,冲
击了明朝的“边禁”和“海禁”政策,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排除A项;材料仅仅
涉及到边镇和沿海的商人,“民众的价值取向发生根本变革”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材料的重点并不是
“官商勾结”,且“统治黑暗”材料并未反映,故排除C项
6。A考查传统文化对近代国人的影响。根据材料“所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无论政治大小,委经议院受
酌”“欲张国势,莫要于得民心…莫要于设议院”“君民共主者权偏其平”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传
统民本思想的影响下,近代早期改良派认为唯有采纳西方的议会制度才能解决“君民之隔”的状况,他们看到
了西方国家在民主政治制度上的优越性,但是他们用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来解读和诠释西方的民权思想和
宪政制度,这使近代早期改良派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认识流于片面,缺乏深刻而全面的认识,故A项正确。民
本和民权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故排除B项;并不能因为早期改良派对西方政治有一定认识,就说明当时整
个知识精英群体具有了领先时代的思想见识,故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群众基础”,故排除D项。
7.
考查辛亥革命。根据材料“要求立即成立贵任内阁、即开国会,与请愿运动互为声援”“信赖北京政府势将
亡国,高城湖南为湖南人之湖南,欲独自借款经营铁路”“劝该令(县令)投诚”“由本县自动组织”等信息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督抚和士绅对清政府行为的反对及在武昌起义爆发后主张独立,这些客观上有利于推动民
主革命形势的发展,故C项正确。清末新政并未重塑中央集权,故排除A项:材料主要集中于督抚和士绅,
“坚实的群众基础”材料并未反映,故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到“民族矛盾”:故排除D项。
8.D考查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经济。根据材料“国民政府增加中国银行的官股495万元,占总股份的1/5”
“国民政府又对交通银行强行加入官股2成,占总股份的1/10,并把两行总管理处由北京迁到上海”“1927年
到1931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就发行了105800万元的公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爆发前,国
民政府为加强统治,通过政治手段强化对全国的经济控制,故D项正确。这些举措旨在加强国民党统治,且
国民革命是在1924~1927年,故排除A项:B、C两项材料并未涉及,散排除。
9.B考查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根据材料“现学现卖”“注意调研了解群众情况”“领导群众参与根据地的各项建
设”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在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落实群众路线的方针,故B项正确。
材料并耒体现“工农联盟”“民主政治”,故排除A,C两项;材料侧重于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开展根据地建设,并
未体现群众政治觉悟是否得到提高,故排除D项
10.A考查中国经济体制改草。根据材料“实行集体承包经营”“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开辟和扩大了租赁、调
剂物资等业务,并对部门物资实行了承包配套供应”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改革试点立足于增强
企业活力,迎合了国家经济改革的需要,故A项正确。B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排除;材料并未涉及
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故排除C项;D项材料并未反映,故排除。
11,C考查古希腊政治。根据材料“公元前8世纪”“从母邦的神庙中取出圣火去点燃殖民者的圣灶,代表一个
④B
【冲刺卷·历史(二)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辽宁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二)
历
史
n
学合状辣(
图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
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最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如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敢
1,公元前651年,齐、周、宋、许等国诸侯盟于葵丘,其中两条盟约为“毋忘宾旅”“毋遏籴”。《管
长
子·轻重乙》记载:“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战国
时期,各大国展开了对定陶(南北水运交通枢纽)的争夺战。这可用于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生产力进步推动了社会观念更新
B.商业在社会变革中具有重要地位
C.关税已成为各诸侯国的主要财源
D.社会结构的变迁受政治强势干预
2.下表所示为西汉至隋朝南方各省(以现在行政区划为标准,并以之对古代州郡进行切割)官府
都
控制下的户数(以万户为单位)。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杯
省
安微
江苏
湖北
四川
湖南
浙江
江画
卡广东
广西
黄州
朝
云南
西汉
76
53
30
70
10
17
6
4
2
14
东汉
58
43
391
124
53
20
42
16
11
2
32
西晋
13
7
21
23
12
9
6
2
5
0.7
8
刘宋
18
10
9
2
0.5
0.4
隋朝
40
26
5
8
8
1
0.1
4
8
A,国家治理受中央集权消长的影响
B.基层管理体制逐渐成熟
C.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日益减弱
D社会主流思想发生嬗变
3.唐代由御史台官员负责和参与推鞠(审问)。规定:“凡有制敕付台推者,则按其实状以奏;若寻
常之狱,推讫断于大理。”“又分直朝堂,与给事中、中书舍人同受表理冤讼,迭知一日,谓之三司受
事。”“其事有大者,则诏下尚书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同案之,亦谓此为三司推事。”这体现出唐朝
①监察官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
②中枢机构权力的再整合
③注重利用监察提高统治效能
④司法部门冗官现象严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年冲刺压轴卷(二)·历史第1页(共6页)】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