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学习目标】
1.概述洋务运动的背景,说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及口号。
2.说出洋务运动的目的,列举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3.阐明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作用,归纳其失败的原因。
◎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作用。
【预习导学】
课堂导入
教师通过PPT展示图片:
鸦片战争中清军战舰 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战舰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两场战役中清军的战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继续引导)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清军的装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一向夜郎自大的清朝统治者为什么会一反常态,运用西方的军事装备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第4课《洋务运动》的学习。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20—25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本上作好标记并完成导学案“重点梳理”部分的填空。(时间:10分钟。)
1.洋务运动兴起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2.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有何重要作用
3.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重点梳理
知识点一 洋务运动
1.兴起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主张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 的统治
代表 洋务派:在中央以 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 、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口号 “自强”“求富”
2.近代工业
项目 军事工业 民用企业
时间 19世纪60年代开始 19世纪70年代开始
口号 “ ” “ ”
主要 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 、湖北织布局等
3.文化教育: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等。
4.建立新式海陆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 等海军初步建成。1885年,清政府成立 统一协调指挥。
5.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1)性质:清朝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 运动。
(3)意义:在客观上促进了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4)局限性: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答案】1.清王朝 奕? 李鸿章
2.自强 求富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汉阳铁厂
4.北洋 海军衙门
5.(2)第一次近代化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知识点二 美、日侵略台湾
1.19世纪中期以后,列强觊觎中国边疆地区是从 开始的。美国很早就有侵略台湾的野心。19世纪60年代,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遭到台湾人民坚决抵抗,大败而归。
2.19世纪70年代,日本借口琉球船民在台湾被杀,向清政府提出交涉。清政府强调 和 均为中国“属土”,与日本无关,日本政府随即决定武力侵台。
【答案】1.东南海疆
2.台湾 琉球
知识点三 收复新疆
1.背景:19世纪60年代,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 率兵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19世纪70年代,俄国还直接出兵侵占新疆 地区。
2.经过: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第二年,左宗棠命 入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先收复了 及其附近地区,然后攻克了达坂城等地,挺进南疆。1878年,清军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领土。1884年,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地区建立行省。新疆建省,巩固了 ,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答案】1.阿古柏 伊犁
2.刘锦棠 乌鲁木齐 西北边防
知识点四 中法战争
1.中法战争: 年年底,法国攻击驻守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法军突然袭击马尾军港,福建水师全军覆没;不久,法军进攻台湾,督办台湾军务大臣 率部抵抗,击退法军;1885年3月, 取得镇南关大捷,扭转了整个战局。
2.台湾建省的意义:加强了 ,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答案】1.1883 刘铭传 冯子材
2.东南海防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 洋务运动兴起背景及失败原因
·导学建议·
引导学生回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探究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原因。借助漫画、史料,揭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内忧外患】
图一 西方列强侵略 图二 太平天国运动
(1)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原因。
【失败原因】
图三 漫画 材料一 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发展迅速……所获利润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民间有‘宰相(李鸿章)肥,天下瘦’的说法。 材料二 洋务运动期间,雇用洋匠。他们大都挟技居奇,刻意延长工期,唯利是图;核心技术独立完成,回避中国工匠。
(2)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洋务运动难以摆脱破产厄运的原因。
【答案】(1)原因:清政府内外交困(内忧外患)。内忧指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外患指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均遭失败。
(2)直接原因:重技术,轻制度,管理落后,官僚腐败,外国势力的挤压。根本原因:洋务派只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备选问题 如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
·导学建议·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所学知识,指出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材料 洋务运动三十年,没能实现洋务派自己提出的求强、求富的目的,没能让中国摆脱屈辱地位,但也有得有失,给中国历史留下了长远影响。……洋务派引进了大机器生产,为中国创建了近代的工矿、交通事业;编练了新式海军,使得中国开始走上军事现代化道路,增强了中国的军事力量;培养出了一批现代化专业人才。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有人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是成功的;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 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是失败的。你对此有何看法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观点一: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成功的。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的发展;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培养出了一批近代化专业人才,促进了科技的近代化。
观点二: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是失败的。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求强未强,求富未富;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其主观目的具有反动性;洋务企业管理落后,官员贪污腐败。
观点三: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可以结合观点一和观点二中的理由加以说明。
认识: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不能改变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归纳总结
1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先后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发起了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洋务运动。这一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使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