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学习目标】
1.说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和过程,以及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分析义和团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
2.复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过程和结果,说出义和团和清军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认识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是义和团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3.说出《辛丑条约》的内容,并结合内容归纳这一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认识到腐败妥协的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重点: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预习导学】
课堂导入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右边的漫画,并介绍20世纪初列强再次发动了侵华战争,腐朽的清王朝又一次遭受到无情的鞭挞。由此导入新课。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34-38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本上作好标记并完成导学案“重点梳理”部分的填空。(时间:10分钟。)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其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为什么会爆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义和团运动有何意义 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如何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重点梳理
知识点一 义和团运动
背景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兴起 兴起于山东、直隶一带,后逐渐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 组织
发展 清政府由“剿灭”变为“ ”,义和团得到迅猛发展,到1900年夏,已经控制了 地区
口号 “扶清”:反映出义和团对 的本质认识不清
“灭洋”: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 的斗争意志,但具有 的落后性
【答案】反帝斗争 招抚 京津 清政府 帝国主义 盲目排外
知识点二 抗击八国联军
1.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组织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发动了侵华战争。
2.抗击八国联军
史实 义和团在 一带阻击敌人;在北京,清军和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在天津,义和团与侵略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激战,并炮轰紫竹林租界。天津保卫战中 壮烈殉国
结果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影响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答案】2.廊坊 聂士成
知识点三 《辛丑条约》的签订
1.签订: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
2.内容
经济 清政府赔款白银 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政治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 活动
军事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外交 划定北京 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3.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辛丑条约》内容可用“兵民禁赌”来记忆。“兵”指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至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民”指把东交民巷辟为使馆界;“禁”指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赌”与钱有关,指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答案】2.4.5 反帝 东交民巷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影响
·导学建议·
指导学生分析历史图片、文献史料,通过史料实证的方法说明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通过分析《辛丑条约》的条款,归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
【图说历史】
炮火下燃烧的北京城法国抢来的耕牛俄军在屠杀中国百姓
(1)结合图片,请你指出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的暴行。从中你得出了怎样的认识
【条款分析】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项目 内容 危害
经济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①
政治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②
军事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清政府丧失军事自主权
外交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使东交民巷成为“国中之国”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③
(2)分析表格中的条款,完成危害一列中的空格部分。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丑条约》对我国造成的影响。
【答案】(1)暴行:八国联军在中国烧、杀、抢、掠,对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中国的文明发展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认识:八国联军的暴行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2)危害:①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加大了列强控制我国经济命脉的力度;②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③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地位);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备选问题 正确评价义和团运动
·导学建议·
教师用PPT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通过分析名人名著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使学生得到正确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曾说:义和团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伤亡枕藉,还是前仆后继,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
材料二 瓦德西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把“华人置诸德国官吏治理之下”,实在是“一种困难”,对中国实行瓜分实为下策。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
【答案】战斗中,义和团成员展示出非凡的勇气、视死如归的精神以及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义和团运动带有迷信、落后、盲目排外色彩,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归纳总结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的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暴露出清政府的腐朽没落。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清政府不再抱有幻想,决心以武力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革命的风暴即将到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