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3 07:0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习目标】
  1.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2.明确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背景,概述中共七大的内容和意义。
3.概括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认识到全民族抗战的实现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重点:中共七大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预习导学】
课堂导入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了一次酒会,并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结果出现以下几个谜底:
(1)屈原:指日本屈服于美国投下的两颗原子弹。
(2)苏武:苏联出兵东北,一举击溃日本关东军。
(3)蒋干:蒋介石政府正面战场组织抵抗的结果。
(4)毛遂:毛泽东领导的抗日武装坚持敌后抗战的结果。
(5)共工:共产党、国民党、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等共同努力的结果。
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 日本侵略者是怎样失败的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又有哪些呢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6—110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本上作好标记并完成导学案“重点梳理”部分的填空。(时间:10分钟。)
1.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为什么改变侵华策略 这给中国抗战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它的召开有何意义
3.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促使其投降的因素有哪些
4.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抗战胜利有何意义
重点梳理
知识点一 全民族坚持抗战
  1.日本侵华策略的改变
(1)原因: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
(2)内容:对国民政府进行 ,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 ;加强对 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3)影响: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头子 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 ,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2.全民族抗战的表现
(1)国民党:在 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上将壮烈殉国。
(2)共产党: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 将军血洒疆场。
(3)各界民众:各地青年学生、广大妇女、内迁工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文艺界等通过不同方式参与抗战。
【答案】1.(2)政治诱降 抗日根据地 占领区
(3)汪精卫 皖南事变 大生产运动
2.(1)枣宜 张自忠
(2)左权
知识点二 中共七大
  1.召开:1945年4月至6月, (地点)。
2.内容
(1)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 ,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 的中国。
(2)中央机关: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 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3)指导思想:确立 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意义:为争取 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答案】1.延安
2.(1)发动群众 新民主主义
(2)毛泽东
(3)毛泽东思想
3.抗日战争
知识点三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 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红军出兵中国东北;8月9日,毛泽东发表《 》声明。
2.抗战胜利:1945年 月 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月 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也回到祖国怀抱。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答案】1.广岛 苏联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2.8 15 9 2 台湾
知识点四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2)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3)中国共产党高举 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
(4)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 的希望。
(5)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 和 的坚强核心。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1)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 。
(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 和 奠定了重要基础。
(3)对 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答案】1.(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中华民族救亡图存
(5)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2.(1)民族解放斗争
(2)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 客观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导学建议·
  教师出示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75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辨析史料,探究问题。
材料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摘编自亨利·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1)材料中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2)你是否认同作者的分析 请说明理由。
【答案】(1)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
(2)观点:不同意。原因:作者对日本战败的原因分析不全面,只分析了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而忽视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作用(或回答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备选问题 客观认识全民族抗战
·导学建议·
  教师出示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以弱胜强的雄浑史诗,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
辨析史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5万余人,毙伤日军277余人,日军自报伤亡11984人。中方战役指挥是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的是哪次战役的情况 该战役属于哪一战场的抗战 请列举该战役所属战场的其他两个著名战役。
材料二 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次战役所取得的战果 它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哪一战场
材料三 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摘编自赵箭平《谈谈屏幕上的国军抗日英雄》
(3)材料三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说说抗战期间中国军民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关系及作用的认识。
【答案】(1)战役:台儿庄战役。战场: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或正面战场)。例子: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
(2)战役:百团大战。战场:敌后战场。
(3)条件: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实现(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品质: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等。
(4)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归纳总结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反攻阶段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局部反攻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1945年4至5月召开的中共七大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战后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尤其是在中国人民的英勇抗击下,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