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3 07:0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学习目标】
  1.掌握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时间、内容及意义;复述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的史实,分析这一军事行动在解放战争中的重要战略意义。
2.说出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时间、参战部队及结果;掌握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的史实。
3.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重点: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预习导学】
课堂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相关图片(如下图所示)。
  并介绍:这首诗是毛泽东在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南京后写的。诗中不仅表明了人民解放军锐不可当地使中国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表达了统一中国和维护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心声。那么,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怎样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呢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16—120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本上作好标记并完成导学案“重点梳理”部分的填空。(时间:10分钟。)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改革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2.刘邓大军为什么要跃进大别山 这一军事行动有何历史意义
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发起战略大决战 三大战役的胜利有何重要意义
重点梳理
知识点一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将抗战时期的 政策改为实行 的土地政策。
2.内容: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 》,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
3.意义:激发了 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答案】1.减租减息 耕者有其田
2.中国土地法大纲
3.农民
知识点二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千里跃进大别山
(1)时间:1947年夏。
(2)概况: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 、武汉。
(3)影响:揭开了人民解放军 的序幕。
  2.三大战役
(1)背景:人民解放军先后歼灭国民党军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
(2)概况
战役 时间 军队(指挥) 地位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至11月 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 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 解放了 以北的广大地区
平津 战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东北野战军与聂荣臻指挥的华北人民解放军 基本解放
  (3)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 在全国的胜利。
3.渡江战役(南京解放)
(1)概况: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
(2)意义: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答案】1.(2)南京
(3)战略进攻
2.(2)长江中下游 华北全境
(3)人民解放战争
3.(1)台湾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 探究解放区土地改革与解放战争的关系
·导学建议·
  引导学生分析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意义,揭示土地改革与解放战争胜利之间的关系。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 (1947年10月 10日)
(1)分析材料,请你指出中国土地制度存在什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解决的
(2)解放区民谣唱道:“最后一把米,用来作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结合以上问题的解答,请谈谈你对这段歌谣的理解。
任务驱动二 探究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导学建议·
  引导学生归纳分析人民解放战争的重要史实及影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的支持、军队的英勇作战等角度,归纳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有一位海外学者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库存的黄金、白银、美钞的价值空前未有,并且拥有400万兵力的军队,配有飞机千架,舰艇如云,但为时不过3年就被“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打得落花流水。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占有明显优势,但为时不过3年就被“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打得落花流水,究其原因有哪些 针对这一结果,你有何感想
【答案】任务驱动一
(1)问题:土地占有不均衡,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解决: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2)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任务驱动二
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实行土地改革,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作战方针明确,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感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归纳总结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中国共产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违背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也违背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意愿,不得人心,必然走向失败。经过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南京获得解放,国民党反动政权被推翻,残余势力退往台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能在3年多的时间里打败国民党军队,再一次用事实向世人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