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秋季学期开学学情调查
八年级语文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40分)
(一)君子笃志
20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dān①精竭虑,带领人民开启
崎qū②_艰难的创业征程,掀起气壮山河的建设,闯出波1án③_壮阁的政革之路,创造
了人民翘④首以待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奇迹。
1.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汉字或拼音(4分)
dan①精竭虑
崎qi②
波1n③壮阔翘④首以待
2022年,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捉出:“志存高远方能
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可见,在我们成才的道
路上,立志至关重要。
2.结合材料,针对“成才与立志”的关系,写一段小议论。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楚。字数在80
字以内。(4分)
班级开展了以“我的志向”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3.下面是小君同学的演讲稿,其中有一处语病,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①如果一艘船不知道该驶去哪个港口,那么任何方向吹来的风都不会是顺风。②清代学者金缨
在自己编著的《格言联壁》“学问”类中写道: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③意
思是说,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④这句话用极其浪漫的笔
法,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⑤我们不仅要为自已定下-一个眼前的“小目标”,但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因为我们青春正值、有志无畏、奋斗正好。
(1)有语病的句子是(填序号),修改意见:
(2)标点使用不当的句子是
(填序号,应改为:
4.请你从下列句子中,选出符合此次演讲活动主题的一副对联,誊抄在横线上。(2分)
①自强不息怀壮志以长行②应立鸿鹄高远志
③自古成功归志士
④先行砥砺苦勤功
⑤厚德载物携梦想而抚凌
⑥从来报国见仁人
上联:
下联: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班级开展“读名著·学榜样·立志向”阅读活动,推荐以下几本文学名著,请完成以下任务。
5.阅读文段,结合示例,在横线上填上相应作品或者评述,(2分)
作品
作者
文段
关键词评述
单业,自然大家都盼望的,但一到毕业,却又有些爽然
若失。爬了几次桅,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
讲,下了几回矿洞,就能掘出金、银、铜、铁、锡来么?
《①》
鲁迅
实在连自已也茫无把握,没有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
示例:政变志向,
器论》的那么容易。爬上天空二十文和钻下地面二十丈,
寻找出路
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
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
傅雷
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
《傅雷家书》
傅聪
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多少过分的谀词与
②
朱梅馥
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
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6.当一个人坚守自己的志趣,就会沉浸在钻研的乐趣中。请将下图深究昆虫“装死”现象的科学实
验过程补充完整,感受法布尔的实证精神。(2分)
黑步甲是否会因地表环境
①
提出假设
的改变而采取假死之外的
办法逃生
实验过程
不停刺激黑步甲,记录黑
②
步甲假死时长
业
实验结果
假死时问一次比一次长
还是假死
业
结论
假设成立
假设不成立
7.请你说说在《昆虫记》中,你最喜欢的昆虫是什么?为什么?(2分)
示例:我最喜欢的昆虫是螳螂。虽然螳螂很凶残,在生命的初期甚至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妈
蚁的魔爪下,但它机警,生活能力强。
(二)厚德明理
8.根据内容理解,在横线上准确地默写出相应的句子。(10分)
(1)“得志,与民由之;①
②
。”(《富贵不能淫》)人心怀远大
志向,有着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正如“
③
(4)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2022~2023学年度秋季学期开学学情调查
八年级语文
(本试卷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积累与运用 (共40分)
(一) 君子笃志
2021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 百年来, 中国共产党人d ān ① 精竭虑, 带领人民开启崎q ū ② 艰难的创业征程, 掀起气壮山河的建设, 闯出波l án ③ 壮阔的改革之路, 创造了人民翘 ④ 首以待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奇迹。
1.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汉字或拼音(4分)
dān ①精竭虑 崎q ū② 波lán ③ 壮阔 翘 ④首以待
2022年,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 习近平主席提出: “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 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 ”可见, 在我们成才的道路上,立志至关重要。
2.结合材料,针对“成才与立志”的关系,写一段小议论。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楚。字数在80字以内。 (4分)
班级开展了以“ 我的志向 ”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3. 下面是小君同学的演讲稿, 其中有一处语病, 一处标点使用不当, 请找出来并改正。 (4分)
①如果一艘船不知道该驶去哪个港口,那么任何方向吹来的风都不会是顺风。②清代学者金缨在自己编著的《格言联壁》 “学问”类中写道: 志之所趋, 无远勿届,穷山距海, 不能限也。 ③意思是说,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④这句话用极其浪漫的笔法,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⑤我们不仅要为自己定下一个眼前的“小目标”,但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因为我们青春正值、 有志无畏、 奋斗正好。
(1)有语病的句子是 (填序号) , 修改意见:
(2)标点使用不当的句子是 (填序号) , 应改为:
4.请你从下列句子中, 选出符合此次演讲活动主题的一副对联, 誊抄在横线上。 (2分)
①自强不息怀壮志以长行 ②应立鸿鹄高远志 ③自古成功归志士
④先行砥砺苦勤功 ⑤厚德载物携梦想而抚凌 ⑥从来报国见仁人
上联: 下联: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1页 (共6页)
班级开展“读名著·学榜样·立志向”阅读活动, 推荐以下几本文学名著, 请完成以下任务。
5.阅读文段,结合示例,在横线上填上相应作品或者评述。 (2分)
作品 作者 文段 关键词评述
《①》 鲁迅 毕业, 自然大家都盼望的, 但一到毕业, 却又有些爽然 若失。爬了几次桅,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 讲,下了几回矿洞,就能掘出金、银、铜、铁、锡来么 实在连自己也茫无把握, 没有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 器论》的那么容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 结果还是一无所能, 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 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示例:改变志向, 寻找出路
《傅雷家书》 傅雷 傅聪 朱梅馥 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 没有止境的进步, 为更 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 的创痛, 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多少过分的谀词与 夸奖, 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 众人的掌声、拥抱, 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_②_
6.当一个人坚守自己的志趣,就会沉浸在钻研的乐趣中。请将下图探究昆虫“装死”现象的科学实验过程补充完整,感受法布尔的实证精神。 (2分)
7.请你说说在《昆虫记》中,你最喜欢的昆虫是什么 为什么 (2分)
示例: 我最喜欢的昆虫是螳螂。 虽然螳螂很凶残, 在生命的初期甚至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但它机警,生活能力强。
(二)厚德明理
8.根据内容理解,在横线上准确地默写出相应的句子。 (10分)
(1) “得志, 与民由之; ① , ② 。 ” ( 《富贵不能淫》 )人心怀远大志向,有着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正如“ ③ , ④ ”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2页 (共6页)
(杜甫《望岳》);然而夜深人静时, 就容易有喷涌而出的“故园东望路漫漫, ⑤ ”(岑参《逢入京使》) 的思乡情。
(2)中华汉字是一种独特的文明,是从未间断的文化传承。如“望”字,甲骨文中“发”,下面是人身, 上面是放大的眼睛, 字形像人举目仰望的样子。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 诗人远赴西北边塞慰问途中,举目远眺塞外奇特壮美之景,咏出“ ⑥ , ⑦ ”这千古壮观之名句,遂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抑郁之情,融化在雄浑阔达的大漠之境。后来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加“月”, 写成 “· ”, 表示月圆之夜, 身处异地之人隔空相望,以示思念。崔颢登上黄鹤楼望古抚今,思绪绵绵,发出“ ⑧ ?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感慨; 李白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途中, 眺望着美景, 也发出 “ ⑨ , ⑩ ” 这深沉的思乡之叹(李白 《渡荆门送别》 ) 。
9.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幽州台, 即蓟北楼, 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 故址在今北京西南。
B. 古代春分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古人在春社日这天祭社神(土地神),祈求丰收。
C. 《梦溪笔谈》是记载科技知识的笔记作品, 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
D. 梁启超, 字卓如, 号任公, 别号饮冰室主人。 他的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10.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某中学组织“孝亲敬老”活动, 请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活动一: 【明“孝”义】 “孝”字的汉字构成, 上为老、 下为子, 意思是子能承其亲, 并能顺其意。殷商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孝”字。请你根据“孝”的演变图和图例,解释“孝”的本义和内涵。
(2分)
(2)活动二: 【扬“孝”道】请你以“孝亲敬老”为主题, 完成手抄报余下的部分。 (3分)
版块一:“孝”的文化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主要 包含敬亲、奉养、恃疾、立身、谏诤、善终。 版块二:_①_(1分)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版块三:“孝”的行动(2分) 1.采纳父母合理化的建议,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2. ② 版块四:“孝”的故事 1.子路借米孝顺父母。 2.陈毅侍奉久病母亲。 3.许世友五跪慈母
3. ③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3页 (共6页)
(3)活动三: 【说“孝”理】现在不少青少年沉迷电子产品, 以致精神萎靡,不思学习,严重者或有伤害自己、他人的行为。结合以下两则孝亲名言,对这一类青少年进行劝说。 (3分)
A. 子曰: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孝至始也。 ” (《孝经·开宗名义章》)
B.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诗经·小雅·蓼莪》)
二、阅读理解(共30分)
(一) 古诗阅读:阅读《野望》和《春望》, 完成下面小题。 (6分)
野 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A.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B.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11.登高怀远,所登之地,所登之时皆含情感。 《野望》中,诗人王绩首联便点出了“望”的时间是 ① , 地点在“ ② ”, 流露出自己欲从田园中寻求慰藉而不得的孤寂之情; 而杜甫的《春望》在题目即点出了“望”的时间,但整首诗找不到“望”的确切地点, 意在表明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下, 诗人 ③ 之感。 (3分)
12. 阅读画线诗句, 从中任选一句, 发挥想象, 用自己的话描述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3分)
选择: ,画面: 。
(二)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文言文, 完成问题。 (14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 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始龀, 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 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 孙又生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4页 (共6页)
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 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13.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6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 ( ) ②相与步于中庭 ( ) ③盖竹柏影也 ( )
④年且九十 ( ) ⑤毕力平险( ) ⑥虽我之死( )
14.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2处) (2分)
汝 心 之 固 固 不 可 彻 曾 不 若 孀 妻 弱 子
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6.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荷担者三夫”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 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衬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
B.邻人京城氏的男孩尽管才七八岁,却能热情地帮助移山,写出了愚公移山这一行动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支持。
C.愚公之妻质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尽管他们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山持否定态度。
D.愚公不畏艰难、子孙相继挖山不止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10分)
坐姿里,有灵魂的样子
①有一次,作家周晓枫到河北作协开讲座。 开讲前,主持人先做介绍,周晓枫坐在台下第一排座椅上,我就坐在她身后,此时的我,作为听众,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极为放松,可我前面的周晓枫,却没将身体向后椅靠,她自始至终将身体离开椅背两个拳头的距离,正襟危坐,从后面看,她的双臂应该是整齐地叠放于胸前, 绝对是那种芭蕾舞演员的身姿, 朴素安然, 雕像般一动不动。
②这种坐姿,显现的是一种自律。 这种自律唤醒我记忆深处的一个“孩子” 。
③那个“孩子” ,当时是西安某大型集团总裁助理,27岁,清瘦、 文弱,眼神悠悠淡淡,声音细细微微, 神情羞羞涩涩,一举一动, 生怕惊动了什么。 扎在叔叔阿姨辈的人堆里,特别是在那群德高望重的行业老前辈面前, “乳臭未干”这个词,像是为他定制。
④在周一例会上,我所带的实习团队一律坐到后排,观摩并等待集团为我们举行的欢迎仪式。那“孩子”与那群久经沙场的老前辈一起围坐,研讨上周工作,总结一周得失,言谈举止间,仍是静悄悄的青涩模样。
⑤如果不是仪式后他坐到后排时那个腰板笔直的姿势, 我至多仅记住这样一个安静谦恭的背影。例会结束,欢迎会开始,我们的实习团队围坐到会议桌前,那“孩子”与集团领导则退居会议桌后面, 只留三两个中层领导致欢迎词。
⑥前一分钟,他们还在汇报上周各自分管的工作,谁都明白,这一次的例会大有不同,因为后面坐着我们这些外人,他们虽非首次“登台” ,可是有“观众”在场,毕竟有别于平时的“例行公事” ,每人都极为 “重视” ,一板一眼,生怕在外人面前出错,此刻坐到后面,可以稍事放松,允许紧绷的状态分神懈怠。
⑦然而, 我还是从会议桌对面一眼看到了他: 就在一片静悄悄的松懈中, 那“孩子”依然像国旗班士兵一样身姿挺直。 能够让我牢记并心有所感, 是因为这个姿势的唯一和抢眼。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5页 (共6页)
⑧起初,我还以为他有过军旅经历, 他的坐姿真的很“军人”,曾见过部队官兵们持帽端坐,那神情令人不由自主地心生庄严与敬畏, 此刻的他,双腿笔直并拢,笔记本平摊其上,目光平视,而腰板和脊柱,就那么直直地挺立,自始至终,纹丝不动。
⑨这个坐姿, 将我狠狠地“蜇” 了一下。
⑩在我心中,如此一坐, “泄露” 了自励与自持、 功力与涵养,为一个初涉职场男孩的一生提供了一套绅士密码, 这个姿势所涉极多: 砥砺、 坚韧、 卧薪尝胆, 还有表象背后不为人知的心灵熬炼和那些看得见、看不见的成长。
这样的坐姿,看起来似乎缺少那么一点倜傥、 洒脱,十足的青涩、 懵懂,可是谁又敢说,青涩曾缺席自己的成长?只有青涩才不为世俗所圈滞, 才能秉持梦想的鲜纯与清俊,他就是以这个姿势迎向未来, 挺拔的身姿中, 蕴含着令人心动的青春的蓄势待发。
十年后, 我遇到几位西安作家, 向他们打听那“孩子”。那大型集团在全国已如雷贯耳,而那“孩子”已成功甩掉“助理”二字, 升任总经理。
不知他现在是否显得成熟了,但是, 有一点我可以肯定: 他的坐姿肯定一如既往。
是的,他和周晓枫的坐姿透露出的是自律。残忍的自律!我有时想, 有这个必要吗?但同时我又明白: 自律, 让他们有一种“时刻准备”的姿势; 自律以一种水滴石穿的韧性, 成就其人生的辉煌。
而且,这样的坐姿,给人的感受,正与身陷绵软沙发时那种昏昏沉沉的感觉相反,那样正襟危坐的人, 其心灵是清澈灵透的,其灵魂则是可以飞翔的。
17.请你朗读下面的句子, 哪个词要重读 为什么 (2分)
这个坐姿,将我狠狠地“蜇” 了一下。
【甲】
那个“孩子”, 当时是西安某大型集团总裁助理,27岁,清瘦、 文弱,眼神悠悠淡淡,声音细细微微,神情羞羞涩涩,一举一动, 生怕惊动了什么。 扎在叔叔阿姨辈的人堆里,特别是在那群德高望重的行业老前辈面前, “乳臭未干”这个词,像是为他定制。
(选自《坐姿里,有灵魂的样子》)
【乙】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宽宽的、 两孔朝天的狮子鼻, 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乱蓬蓬的头发,怎么也遮不住两只难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
(选自《列夫·托尔斯泰》)
三、写作(50分)
20.幸福是父母给你的一杯清茶,老师给你赞许的目光, 同学给你的一块橡皮;幸福是你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功,亲近自然的经历, 战胜自我的心路……同学们,你心中珍藏的幸福是什么呢
请以“珍藏的幸福”为题,叙写生活故事。
要求: (1)将题目誊抄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2)不得抄袭、套作, 不少于600字; (3)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