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调查报告的写法和调查问卷的设计。
2.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作家作品
简历:沈杰,云南昆明人,社会学博士,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学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国际社会学协会会员。论文《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凝聚力建构》获国际社会学协会举办的“世界青年社会学家论文竞赛”优胜奖。
代表作:《社会心理学理论》《现代应用社会心理学》
字词广场
★字音识记
哺育(bǔ) 氛围(fēn)
弘扬(hóng)
★字形辨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词义辨析
节俭·勤俭
“节俭”形容用钱等有节制,俭省。“勤俭”除了有节俭的意思之外,还有勤劳、勤奋的含义。例:
※他生活非常节俭。
※妈妈等上一辈人都是勤俭持家。
突出·凸出
“突出”指超出一般。“凸出”指高出周围。例:
※他学习很优秀,成绩突出。
※岸边的石头凸出河面。
★熟语积累
勤俭节约:勤劳而节俭。形容工作勤劳,生活节俭。
※中国是一个底子薄的国家,勤俭节约是建国以来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方针。只有勤俭节约,国家才能集中优势办大事,才能不断地为人民排忧解难。
研读揣摩
①倾向:偏于赞成(对立的事物的一方)。也指事物发展的方向。
②提倡:指出事物的优点,鼓励大家使用或实行。
③价值观念:又叫“价值观”,是人们对经济、政治、道德、金钱等所持有的总的看法。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价值观也有所不同。
④攒钱:积攒钱。
⑤消费心理:进行消费时的想法和理念。
⑥弘扬:同“宏扬”,发扬光大。
[1]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文三项数据。
[2]本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列数字。数字往往比文字介绍更加简洁、确切,使人觉得更具体、可信。
[3]作者在这里增加了这样一个议论性语段,有什么表达作用?
不仅是调查报告文体的需要,也是作者情感的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流露。对青少年中绝大多数人能在生活富裕的今天保持“勤俭节约”这种传统美德持肯定态度。另外,这一个语段,也是这一部分文字的中心,从这一部分的小标题“勤俭节约尚未过时”也不难发现。
[4]将人生价值和享受并列,这个调查题目具有怎样的意义?
具有双层的意义:一是检测青少年中人生价值的标准问题;二是引导学生在富裕情况下,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享受”。
[5]“大学生……最高,高中生居中,初中生最低”说明了什么?
这种情况显示的是市场经济转型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1.调查与报告之间有何关系?
提示:调查报告是“七分调查,三分报告”。“调查”是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报告”是反映“调查”成果的“发言形式”。
2.调查有哪些方式?各有何特点?本课采取了哪种方式?
提示:调查有表格调查、问卷调查、访问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话调查、文案调查、实地调查等。表格调查和问卷调查较为便捷,访问调查真实可信,电话调查省时省力,文案调查易于操作,实地调查现场感强。本课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