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风来满眼春(节选)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掌握通讯的写法。
2.学习本课选材和标题的特点。
3.训练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作家作品
简历:陈锡添,广东新会人。中共党员。19 ( http: / / www.21cnjy.com )6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曾获韬奋新闻奖、广东省第六届宣传文化精品奖个人奖、中国人民大学校友特别奖。
代表作:著有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报 ( http: / / www.21cnjy.com )告文学《历尽坎坷志未磨》《梦里依稀丹青墨》《突破》等,文学评论《假如是毒草》《冷处理漫笔》,人物传记《他的一生在燃烧——记饶彰风》,主编报告文学集《改革者的风采》等。
课文背景:1992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头,由于受姓“资”姓“社”问题的束缚,每出台一个新举措都显得步履维艰。先行尝试进行经济运作的深圳在这方面遇到的阻力就更大了。不少人对开放的前途深表担忧。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同志再次亲临深圳视察,并以他一贯坚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有的放矢地发表了一系列讲话,理清了人们思想上姓“资”还是姓“社”的模糊观念,指明了改革开放的方向,坚定了改革者的信心。
字词广场
★字音识记
葱茏(lóng) 踱步(duó) 神采奕奕(yì)
颁布(bān) 鳞次栉比(zhì) 侃侃而谈(kǎn)
荟萃(huì cuì) 喇嘛寺(lǎ ma) 亲昵(nì)
面颊(jiá) 萦绕(yíng)
★字形辨析
★词义辨析
鼓舞·鼓励
两者都是动词,都含有“使振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的意思,二者的使用对象不同,“鼓舞”多指“人心”“士气”等,后面一般不直接跟人作宾语;“鼓励”后面直接跟人作宾语。
※30日,世界银行行长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非常令人鼓舞。
※老师鼓励大家积极参加这次野外生存训练。
敏捷·迅速
“敏捷”除含有迅速、快的意思外,还有灵敏的含义。而“迅速”单指动作速度快。
※杨振宁参加了白天的论坛,90高龄的他依旧思路清晰、反应敏捷。
※“抗遗忘快速记忆法”轻松有趣,寓娱乐于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迅速掌握更多知识。
决策·决定
“决策”指决定策略或方法。“决定”对如何行动作出主张。可见,“决策”的对象多指重大事情,“决定”的对象多指具体事情。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决策者。
※这件事怎么办,最好是由大家来决定。
试验·实验
“试验”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从事某种活动。“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试验中用来检验的是已经存在的事物,是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通过使用、试用来进行。实验中被检验的是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通过实践操作来进行。
※改革开放的试验告诉我们:只有改革才能调动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只有开放才能开拓市场进而开阔心胸。
※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了这一设想的合理性。
★熟语积累
舟车劳顿:形容旅途疲劳困顿。舟车,船与车,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劳顿,劳累疲倦。
※9月25日晚,刚结束美国之行返回韩国的鸟叔Psy,不顾舟车劳顿前往韩国京畿大学,为大学生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鳞,鱼鳞。栉,梳篦的总称。比,整齐地排列。
※河的两岸是鳞次栉比的酒吧、餐厅、酒店,还有各种用途的古罗马式建筑,每一处都适合停下脚步慢慢欣赏。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WTA总决赛赛前发布会上,李娜侃侃而谈,显得信心十足。
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诗人李白用优美的诗歌表达了中华民族对酒的热爱,同时也表现了华夏大地酿酒业的源远流长。
研读揣摩
①鹏城:深圳市的别称。
②领一代风骚:原意为一代诗坛之首,这里指一代领袖人物。
③“三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的总称。
④“四小龙”:指新加坡、韩国和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
⑤“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这篇通讯开头写景,简洁而富有感染力。文中主要是通过哪些词语来表现南国之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头情文并茂,描写南国早春,主要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葱茏”和“荡漾”两个词来表现一月深圳的特点。“葱茏”写花木之繁茂旺盛,“荡漾”写出春意之生机勃勃。这两个词写出了深圳当时的春意盎然和勃勃生机,作者在此以情衬景,烘托出了深圳特区的旺盛生命力与勃勃生机,抒发了对特区快速发展的自豪感。同时也为小平同志的到来张本,暗示了小平同志的这次深圳之行,又一次带动了改革开放春潮的涌动,点出小平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视察深圳的重要意义。
开头交代了自然时令、政治形势,为全文定下了春意盎然的基调。
[2]这里的时间为什么要如此精确?
精准的时间,揭示了邓小平南巡的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表达了深圳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期盼。
[3]人物描写有何特点?
“炯炯的眼神”“慈祥的笑脸”以及朴素随意的衣着,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风采:敏锐的洞察力,慈祥的面貌,平常人的心态。
[4]这一段的插叙有何作用?
介绍新闻背景。插入深圳经济特区的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补充交代邓小平同志和深圳的特殊关系,这也是上文小平不顾舟车劳顿要到处去看看以及深圳官员和百姓对小平同志热切期待的原因。
[5]如何理解“血路”的含义?
“血路”意味着背水一战,意味着流血牺牲,意味着成败在此一举。表现了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的气魄和对深圳改革开放的决心。
[6]如何理解这一细节描写?
这一细节既表现了小平同志超强的记忆力,又表现了他对深圳的关注。
[7]这一段插叙有何作用?
介绍新闻背景。在深圳遇到困难的时候,小平同志及时肯定成就,坚定方针,给了深圳人民信心,表现了一个政治家敢想敢做的气魄。
[8]这里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通过深圳八年前后的对比,突出了改革开放给深圳带来的巨大变化。
[9]如何理解“深情”一词的含义?
“深情”一词准确地表达了小平同志对香港回归祖国的殷切希望。
[10]作者为什么要突出介绍国贸中心大厦?
因为国贸中心大厦是“深圳速度”的象征,是代表邓小平同志经济发展思想的一大成果,突出这一建筑更能体现出小平同志思想的伟大与正确。
[11]从这一段谈话可以看出作为改革开放设计师的小平同志有什么特点?
对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对未来的高瞻远瞩,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缜密思考,同时具有务实的指导思想和工作作风。
[12]这里的场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场面描写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快乐与兴奋,表达了人民对小平同志的爱戴。
[13]为什么要详细描写邓小平的游览活动?
一是证实了深圳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绩,二是表现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与人民心连心的高尚情怀。
[14]这一细节的描写有何意义?
祖孙相亲的细节温馨感人,小平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也是和蔼可亲的爷爷。这一细节描写,使邓小平同志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15]从小平同志对共同富裕的构想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特点?
思考问题全面深入,思维敏捷严密。
[16]如何理解这个句子的含意?
这是一个比喻句,用“小脚女人”比喻做事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小平同志鼓励深圳领导要解放思想,敢闯敢干。语言生动幽默。
[17]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小平同志的这句话表现了他不居功、谦虚博大的胸怀。
[18]此处借用李贺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照应了题目和开头,点明了小平同志深圳之行带来的深远影响。
1.本文虽是一篇人物纪实性的通讯,但文中多处实录了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文章是怎样将人物的行踪与重要的理论阐述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提示:本文记录了小平同志在深圳视察时发表的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的重要论述。对于这些重要论述,作者没有将其集中起来发表,而是把它们还原到小平同志谈这些话时的地方发表。使读者能够真实、准确地了解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是在什么地方谈的,是在一种什么情况下谈的,从而对小平同志的谈话精神领会得更好,更深刻。作者在组织材料时,全部是按小平同志在深圳视察时的时间、行程安排来谋篇布局的,看似简单平淡,实则独具匠心,将人物通讯与消息的功能结合在一起,既有突出新闻主体真实性的概述,又有对事物的铺垫,对一些精彩动人的场面也进行了一些描写。这样使读者在平实的记述中能够感受到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为我国经济的繁荣稳定、国家的富强昌盛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感受到了这位伟人可敬可爱、富有人情味的一面。读来真切、自然,认识深刻。
2.如何认识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的重要意义?
提示: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意义在于解决了当时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总结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澄清了特区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指明了方向;鼓励改革开放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加快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些重要论述不仅对深圳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