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植树的牧羊人
素养目标
1.默读课文,抓住标志事件发展的词语,梳理故事情节。
2.分析重点语句,体会文章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深入文本,理解人物的光辉人格和蕴含的精神力量。
第1课时
◎重点:快速默读课文,了解牧羊人的故事,理清文章思路。
知识链接
牧羊人的橡树林
《天空》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能够登上《天空》杂志封面的,不是社会名流,就是风云人物。然而,登上2010年第7期封面的却是一位满脸皱纹、皮肤黝黑的乡下老人——贾斯汀。
贾斯汀是伦敦西南部德文郡巴德里小镇的农民。18岁那年,从父亲手中接过牧羊鞭的贾斯汀成为一名职业牧羊人。巴德里小镇的南面,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山。每当贾斯汀赶着羊群路过这里时就想:“如果能把这片荒山全部种上橡树该有多好啊!”
他的想法很快遭到了家人的反对,毕竟那片荒山有6000多亩,这可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事。很多同乡也非常不解,觉得贾斯汀的想法太荒谬了,可贾斯汀还是觉得要实现这个梦想。从26岁开始,贾斯汀一边牧羊,一边实施自己的伟大构想。他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每天出门前,数好100粒橡树种子放在随身携带的袋子里,到了山上,他先把羊群安顿好,然后再把这些橡树种子一粒一粒地种下去,浇水,用羊粪施肥……
他一干就是30年,每天他都坚持种下100粒橡树种子。2010年,英国国家森林学会的科学家来到巴德里小镇,当他们看到这片6000多亩的橡树林时,无不为之惊叹。科学家们决定采访这位老人,但是他已经去世。感动不已的科学家们找到了他的一张相片,连同他的事迹一同送到了《天空》杂志社。
情境预设
曾经,那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荒野,狂风肆虐,村落废弃,只有一个老人孤独地在那里,把一粒又一粒的树种种在毫无生机的土地上。许多年后,这里变了,变成了流淌着奶和蜜的田园。这个普通的老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奇迹!他用自己的双手和坚毅将荒芜的大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让我们走进这个老人的世界,看看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
导学建议
截取动画片《植树的牧羊人》的相关片段,配合播放,增强感染力。
一课一法
勾画关键语句
所谓关键语句,主要是指文中那些能揭示题意、点明主旨、归纳要点、承转前后的语句。①开头、结尾常常会出现直接点明文章主题的句子;②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句子;③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句子,如蕴含深意、句式特别、引用的句子;④抒情、议论、描写的句子;⑤总领、总结、过渡的句子。把握了关键语句,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预习导学】
【走近作者】
让·乔诺(189.5—19.70),法国作家、电影编剧。曾应征入伍,经历了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坚定和平信念。其作品获过很多奖项,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1.重点字音。
干涸( ) 坍塌( ) 呼啸( )
流淌( ) 微薄( ) 刨根问底( )
拓展:“薄”字另一个字音读“báo”,可组词为“薄饼”,还有一种字音读“bò”,仅用于“薄荷”;“刨”字另一个字音读“bào”,可以组词为“刨平”。
2.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3.重要词语。
(1)慷慨:
(2)琢磨:
(3)坍塌:
(4)呼啸:
(5)沉默寡言:
(6)不毛之地:
(7)刨根问底:
拓展:“琢磨”当读作“ ”时,指雕刻和磨制玉、石;在文中读作“ ”,指思考问题。
4.《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荒原的 工作中,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 变成了 的故事。
导学建议
在处理形近字注音组词题时,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将字义和字形联系起来进行识记的方法,以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
【答案】
1.hé tān xiào tǎng bó páo
2.dòng 栋梁 jiǎn 挑拣 chuō 戳一下 lù 杀戮
kǎi 慷慨 gài 概率 péng 帐篷 péng 蓬勃
3.(1)大方,不吝惜。
(2)思索,考虑。
(3)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4)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5)形容性情沉静,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6)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7)比喻追究底细。
拓展:zhuó mó zuó mo
4.植树 荒芜之地(不毛之地) 人们安居乐业的田园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初读,理清文章思路。
1.把握大意,了解结构。
·学习小助手·
本文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文章,先总起议论,奠定“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的叙述基调,然后展开叙事,最后又以议论升华主题。
导学建议
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做些圈点勾画。可以圈出关键词语,画出重点语句,标出段落层次。然后,划分段落,概括大意,了解结构,理清文章思路。由学生自主完成后,交流讨论,最后总结。
2.课文首尾两段分别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何作用
·学习小助手·
议论部分,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第1段用“慷慨无私,不图回报”“难得的好人”对下文出现的“牧羊人”这一人物形象进行高度概括,起到了开宗明义、提挈全篇的作用。尾段用“毅力”“伟大”“无私”高度评价,照应首段,用“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抒情,高度赞美。
个性备课
1.默读课文,勾画关键句,并说说你勾画的理由。(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的句子、议论的句子、抒情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段首的总起句、互相照应的句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总结全文的句子、反复出现的句子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教师依据同学们的判断,小结关键句要具备的条件。
任务驱动二再读,了解人物故事。
1.课文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况及高原上的变化。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
·学习小助手·
先圈点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我”与牧羊人见面的时间、描写环境的句子和描写牧羊人的句子;然后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时间 相见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19.13年 初遇牧 羊人 ① ②
19.20年 再见牧 羊人 ③ ④
19.45年 6月 最后一 次相见 ⑤ ⑥
导学建议
学生提取要点时容易遗漏,教师应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概括。
2.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导学建议
指定学生复述故事,其他学生补充。
个性备课
1.“我”与牧羊人的三次相遇中,牧羊人和高原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分组展示梳理成果,突出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
【素养检测】作者是如何描写高原变化的
【答案】
任务驱动一
1.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见山,写作者对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的评价。
第二部分(第2~20段):以时间为顺序,写作者和牧羊人的三次见面及高原上的变化。
第三部分(第21段):赞美植树老人坚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对牧羊人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2.本文结构上首尾照应。首段运用议论,起到总领全文,并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的作用;结尾段运用议论、抒情,抒发了作者对牧羊人的敬佩之情,赞美了牧羊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在内容上突出了本文的中心,在结构上照应开头段。
任务驱动二
1.①独自生活;不太爱说话;显得自信,平和;放羊,种树 ②到处荒芜,村庄废弃,毫无生气;泉水干涸;狂风呼啸 ③身体还很硬朗;还是那么沉默寡言;不再放羊,改养蜜蜂;一直种树 ④橡树成林,生长茂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看到了溪水 ⑤已经87岁;舒适地生活在热闹的乡村 ⑥一切都变了:飘着香气的微风;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人们搬了回来,生活得幸福、舒适
2.示例一:本文以时间为顺序,采用第一人称,重点讲述了“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及高原上的变化,赞美了牧羊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示例二: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在荒漠中默默无闻、坚持不懈、慷慨无私地种树创造绿荫的故事,赞美了牧羊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牧羊人的无限敬佩之情。
【素养检测】
①写地:无边无际的荒野;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②写水:在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③写风:干燥的呼啸的狂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④写人: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还吸引了城里人来这安家。⑤写村子:废弃的村子重建起来,有了青春和活力。
示例:临别的那天,我又去了那个长满了香樟树的校园。“再去看一眼吧。”我对自己说。
舞台搭在操场中央,黑色的天幕像一张大网罩着整个操场,隐约的星星在夜空中闪亮,红色的地毯被灯光照射得熠熠生辉,舞台背景上那一只只洁白的小鸽子正准备振翅飞翔。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台下坐满了小伙伴。
导学建议
让学生找出作者三次去高原,描写高原变化的句子,感悟体会,相互补充。
【答案】
①写地:无边无际的荒野;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②写水:在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③写风:干燥的呼啸的狂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④写人: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还吸引了城里人来这安家。⑤写村子:废弃的村子重建起来,有了青春和活力。
核心写作
文中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环境,或推动情节发展,或揭示人物性格,或突出深刻的主题。请你运用此法写一段话。
【答案】示例:临别的那天,我又去了那个长满了香樟树的校园。“再去看一眼吧。”我对自己说。
舞台搭在操场中央,黑色的天幕像一张大网罩着整个操场,隐约的星星在夜空中闪亮,红色的地毯被灯光照射得熠熠生辉,舞台背景上那一只只洁白的小鸽子正准备振翅飞翔。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台下坐满了小伙伴。
备选问题文中用第一人称叙事,有什么好处
【答案】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植树的牧羊人的见证人,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又通过“我”的所想所感,对牧羊人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个性备课
1.捕捉关键句,学会阅读方法。(通观关键句,准确判断凸显中心思想的句子,紧扣关键词,准确深入解读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拓展训练:运用“圈点勾画关键语句+简单批注”的默读方式阅读文章,把握文意,梳理清楚文章思路。
3.课堂总结:从关键句的勾画,核心句的明确,到关键词的品析,明白了解阅读叙事性文体的方法。
思维导图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植树的牧羊人
【答案】议论 总结全文、揭示主旨
13.植树的牧羊人
第2课时
◎重点:品味语言,把握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
知识链接
树木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食物、木材、住房和工作,更重要的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具有重大的生态效益。这是任何其他事物都做不到的,是任何其他事物都不能代替的。人类如果毁坏树木,那就是在毁坏自己的家园。
一棵树的实际身价究竟有多大 印度加尔各答大学的一位教授曾做过科学的计算。一棵中等大小的树,按生长50年计算,其创造的直接与间接价值:
生产的氧气价值31250美元;
防止空气污染,价值62500美元;
保持水土,价值37500美元;
防止水土流失增加肥力,价值31250美元;
为牲畜挡雨遮风提供鸟巢,价值31250美元;
制造的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
总计19.6250美元。
情境预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牧羊人将荒地废墟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田园的故事。他几十年如一日,在毫无生机的土地上默默种树,将那里变成了流淌着奶和蜜的田园。那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文中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呢 下面,让我们继续去文中寻找答案吧!
【预习导学】
1.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
(1)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
(2)不声不响,很少说话。比喻人性格内向。( )
(3)形容追究底细。( )
(4)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如果他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
(2)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姆指粗的铁棍。( )
(3)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州。( )
3.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1)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棵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2)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1)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2)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5.下列关于文章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其阅读兴趣。
B.第2段中,作者细致描绘“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为后面写牧羊人植树做铺垫,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出的奇迹。
C.第3段“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有三十来只羊,懒懒地卧在滚烫的山地上”中“卧”字生动地写出了羊群懒散、毫无生气的样子,侧面突出了环境的恶劣。
D.第4段作者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
【答案】
1.(1)坍塌
(2)沉默寡言
(3)刨根问底
(4)不毛之地
2.(1)“康”应为“慷”
(2)“姆”应为“拇”
(3)“州”应为“洲”
3.(1)“轻轻地”写出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仔细”写出牧羊人盖泥土的认真劲儿,写出他一心一意种下种子的情态,表现他做事认真的特点。
(2)通过数字的对比,说明树苗成活的不易,侧面表现牧羊人种树工作的艰辛,也表现出他坚忍执着的特点。
4.(1)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那个曾经废弃的荒凉的地方现在已经是满目绿色,像地毯一样覆盖在地面的景象。
(2)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喻为“笔直站立的少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牧羊人在谷底种的白桦树充满生机的壮观的景象。
5.D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人物形象分析。
找出课文中直接描写牧羊人的语句,并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 的人,从‘ ’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个性备课
1.为了宣传报道价值,要拍一期“传奇人物短片”,如果你来拍摄,最想拍摄制作的是故事中的哪个镜头 并说说拍摄理由。
2.揣摩细节描写,说出理由,充分交流。
【素养检测】文中除了直接描写牧羊人,还通过间接描写来表现牧羊人,请分析文章是如何通过间接描写表现牧羊人的。
导学建议
引导学生先对圈点出的表现人物的句子进行归纳整理,再从如何通过间接描写来表现人物的角度来思考。
任务驱动二身边的“种树人”。
牧羊人在荒凉的高原上种下了树种,也种下了希望,他靠一个人的双手与毅力改变了荒原的面貌。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种树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 试写一段文字,记录他(她)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学习小助手·
这里的“种树人”指的是像牧羊人一样播撒希望,通过个人努力改变环境或生活的人。“树”也可以有多种含义。
导学建议
这一环节活动可以分为四步:(1)教师展示,播放课件;(2)学生从表达方式的运用角度进行分析;(3)学生写事迹、评价和感受;(4)组内、班内互相交流。
【答案】
任务驱动一
示例:他是一个对劳作和生活都极为认真的人。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中可以看出,他工作起来心无旁骛,认认真真;从“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等细节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也一丝不苟,不愿马马虎虎过日子。
【素养检测】
(1)借助环境描写来表现牧羊人。
①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
突出室内环境整洁,从侧面表现牧羊人的勤劳能干,做事认真仔细、干净利落的特点。
②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阿尔卑斯山地恶劣的环境,为“我”继续向前走,寻找水源做铺垫,同时从侧面说明牧羊人植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衬托了牧羊人慷慨无私、坚忍执着等特点。
③“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
写阿尔卑斯山地环境越来越美丽的变化,突出牧羊人慷慨无私、坚忍执着的特点,也表现出牧羊人工作的伟大,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重、赞美之情。
(2)借“我”的评价和感受来表现。
①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②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
③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打乱他的生活。
④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
⑤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
⑥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⑦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
还有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也都是借“我”的评价和感受来给牧羊人定位的。
任务驱动二
示例: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李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上班仅十几天的他就响应学校号召扎进太行山,搞起了山区开发研究,这一扎就是34年。其间,他在当地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纯增收28.5亿元,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带动了全省板栗、苹果、核桃产业的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太行山10万群众脱贫奔小康,他被村民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2016年4月10日凌晨,李保国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58岁。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向李保国学习,就要学习他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向李保国学习,就要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人活着就要有价值,有人重于泰山,有人轻于鸿毛。人的价值须以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大小来体现。
个性备课
1.作者在文中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你觉得老人是靠什么创造奇迹的 在创造奇迹的过程中,他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2.抓住关键句,深入理解和领会文章主题,学生分享感受启示。
3.教师在课前搜集一些“种树人”的图片(可以从历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中寻找素材),配上音乐和简短的文字,播放给学生看,一方面是为学生提供一些素材,另一方面也是为学生写作营造氛围。
一课一法
侧面描写的概念及类别
侧面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所描写的对象,使其鲜明突出。它和正面描写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描绘、刻画描写对象的任务。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或烘托。
侧面描写有多种:(1)景物烘托:通过对与描写对象有关的时令、气候、地点、花鸟草虫等自然景物的描绘,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2)背景衬托:借助写作背景的介绍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3)他人反应、别人介绍。(4)借人写人。(5)对比映衬。(6)以虚衬实。(7)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备选问题1.文章为什么要写“我”与牧羊人第二次见面的情形
2.学习了《植树的牧羊人》后,你有何感想或启示 请你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答案】
1.“我”与牧羊人第二次见面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说明不管外界环境怎样变化,牧羊人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并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去完成它。叙述第二次见面的情形,使得情节更加丰富,更能突出牧羊人凭一人之力创造的这个奇迹感人之深。
2.示例:①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②以平和、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③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共建美好家园。
④水是生命之源,请珍惜每一滴水。
⑤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环保习惯。
个性备课
1.梳理人物事迹,汲取人生智慧。
2.拓展训练: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并说出两条具体的做法。
思维导图
再读课文,完成思维导图。
植树的牧羊人心存善念
幸福他人
【答案】荒芜 种橡树、放羊 种树、养蜜蜂 荒地变绿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