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2 21:0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走一步,再走一步
素养目标
1.默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朗读全文,品析重点句子,学习课文的动作和心理描写。
3.理解“我”的脱险经历带来的人生启示,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内涵。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的细节和心理描写。
知识链接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任务肯定无法完成,想象着飞机座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的情景。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告诉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诉自己,现在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示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他不断告诉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需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他就是——莫顿·亨特。
情境预设
暮色降临,朋友们都走了,只剩下一个小男孩孤零零地趴在悬崖的岩石上,吓得一动也不敢动,神情麻木。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小男孩后来怎么样了 今天,我们跟着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回到他的童年,看他面对令他浑身发抖的悬崖是怎样成功脱险的。
【预习导学】
【走近作者】
  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美国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代表作:《自杀》《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灼人(    )   晕眩(    )
呻吟(    )    恍惚(    )
附和(    )    突兀(    )
哄然大笑(    )    参差不齐(    )
2.重点词语。
(1)恍惚:    
(2)呻吟:    
(3)抽噎:    
(4)小心翼翼:    
(5)参差不齐:    
(6)惊慌失措:    
3.阅读文章,填写下表。
时间 ①    
地点 ②    
人物 ③    
起因 ④    
经过 ⑤    
结果 ⑥    
【答案】
1.zhuó xuàn yín huǎnɡ hū hè wù hōnɡ cēn cī
2.(1)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2)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3)一吸一顿地哭泣。
(4)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5)参差,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6)指害怕、慌张,吓得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
3.①七月的一天 ②悬崖上 ③“我”、小伙伴们 ④小伙伴们玩游戏玩厌了,觉得很久没爬悬崖了 ⑤“我”爬上后不敢下来,经过父亲的启发,终于战胜困难 ⑥“我”顺利爬下悬崖
一课一法
理解标题的含义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都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多重的意思。分析标题的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
  ①结合文章内容解释表层含义,即字面含义;
②结合全文的内容、主旨来分析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它常常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态度;
  ③标题如果是比喻句,文章往往就不只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展开叙述,这就要我们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才能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作答时,一般答两点或者三点,由浅到深,由表及里。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理清思路,把握心路历程。
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一次悬崖历险的经历。阅读文章,完成表格。
历险 过程 “我”打算去爬悬崖 “我”开始爬悬崖 ③     在爸爸的帮助下爬下悬崖
心理 活动 ①     ②      恐惧、  绝望 ④    
个性备课
1.默读课文,圈出能帮助我们理清文章思路的关键语句。(表示变化的句子:时间、空间、情感)
2.学生交流评议,老师适当点拨。学生在课本上标注出全文结构。
任务驱动二重点品析,分享心得启示。
  1.找出“我”爬下悬崖的具体动作以及刻画“我”心理活动的词语,揣摩“我”的心理变化,并说说这些词语的作用。
时间 动作 心理活动
最初 大哭、怒吼 毫无信心
随后 ①     ②    
后来 ③     ④    
最后 ⑤     ⑥    
【素养检测】文章在刻画“我”当时的心理状态时,还用了什么方法 作用是什么
核心写作
  文中的心理描写真实、细腻,一些动作、环境描写实际上是从侧面写出了人物的心理。请你也运用此法写一段心理描写。
2.说说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并交流读了本文所获得的启示。
·学习小助手·
可以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谈谈感受,注意一定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答案】
任务驱动一
①犹豫 ②吓坏了 ③“我”爬上了悬崖下不来了
④有成就感
任务驱动二
①挪动、踩、移动、找到 ②信心萌发 ③照做 ④信心大增 ⑤落脚、爬、踩到 ⑥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侧面表现了父亲的引导给“我”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力量,说明父亲教育有方。
【素养检测】
环境描写,突出了“我”当时紧张和害怕的心理。
核心写作
示例:落叶,慢慢地落到了地上,等到它落地的那一瞬间,我所期待的事情、思念的人,也许就将出现在我的面前。这时候,自己仿佛是一个如愿以偿的小公主。落叶飘落的姿态多美啊!它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多么想把落叶寄给远方,让不能回家的人感受大地的厚重。我伸开手掌,发现虽然可以接住落叶,可是一旦用力落叶就会破碎。我真想让落叶永远停留在这一刻,不会随着微风离开自己的家乡。
任务驱动三
含义: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多了。
启示示例:①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变得耳聪目明。凡事要想一想其中包含的道理,如果悟到哲理它就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就会成为我们的精神财富。善于感悟,发掘平常不起眼的材料,也能写出好文章。
②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起点。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以后人生道路上要面对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都能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并且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个性备课
1.默读课文,勾画出“我”身处悬崖时心里表现的词语。
2.引导学生从“我”的动作描写入手,圈点勾画。小组讨论,推选代表投影展示。
备选问题1.谈谈你对文中父亲这一形象的理解和认识。
2.“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岩石,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答案】
1.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善于引导孩子,懂得教育、帮助孩子成长的好父亲。父亲懂得怎样训练孩子,怎样给予孩子指导、鼓励,从而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父亲让“我”认识到,路要自己走,不能总是让大人扶着走,在自己走的过程中,要从大人那里接受经验。父亲看到“我”在悬崖上下不来,明知“我”一不小心就会摔下来,可他并没有爬上去救“我”。因为父亲深知,如果自己去救“我”,“我”的能力就会毫无长进。父亲让“我”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事实证明,“我”确实获得了永生难忘的经验。
2.答案略。
提示:这个问题讨论时也许有争议,但应该倾向于文中父亲的做法,因为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老师其实也给了我们很多类似的指导。
个性备课
1.议论结尾,画龙点睛,讲解深化思想感情的写法。
2.叙议结合,以小见大。
3.拓展训练:你遇到过什么困难 你是如何战胜的 由此你得到了哪些感悟 用以上方法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思维导图
阅读课文,梳理思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