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沁园春。长沙[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9-19 08: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2张PPT。长沙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立志长 沙1 9 2 5 年
毛 泽 东沁 园 春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不但是伟
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理论家,而且堪称杰出的文学家、
诗人。他的诗词,风格豪迈,气
势磅礴,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
图景,表现了一代伟大革命家的
崇高情怀。 背景:本词作于1925年,时毛泽东32岁,正是风华正茂一生最有作为的年龄。其时他从上海回到韶山,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四处缉捕他。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独立于橘子洲头,感慨万千,遂作此词。诗人身处险境而能“独立寒秋”,坦荡从容,足见其胸襟气度。1、给下列红体字词语注音
橘子洲 百舸争流 怅寥廓
峥嵘 挥斥方遒 浪遏飞舟预习情况检查2、请区分下列字词
沁—泌 洲—州
漫—蔓—曼—谩
寥—廖—缪—谬
舸—诃—呵—荷
峥嵘—狰狞—铮铮铁骨—挣扎、挣揣2、辨析下面两组近义词
(1)意气 义气
今天的中国,正努力走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今天的中国人 风发,未来五年我们将努力实施“十一五”规划,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从犯罪动机来看,许多未成年人都是因为一时冲动、将哥们 而走上犯罪道路的。
(2)遏止 遏制
我们如果不能 商业贿赂,将会使营商环境恶化,令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作用失灵,很多经济领域将从市场经济褪变为关系网经济。
尽管孙雯只打了30分钟,但却策动了几次猛烈攻势,并两次险些攻破对方球门,正是她在前场的策应 住了对方的攻势。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因为词的每行字数不等,所以又把词称为“长短句”。 词牌,是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局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即所谓“词有定阙,阙有定句,句有定字”。后来主要是依调填词,所以曲调的名称和词的内容就不一定联系。
中长调按音节一般分两部分,称为上阙和下阙(阙是音乐终止的意思)。
词以字数多少为标准可分为
小令;中调;长调。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思考:
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可以根据内容给各幅画加个小标题吗? 独立寒秋图 湘江秋景图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独立寒秋图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湘江秋景图 湘江秋景图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山红遍 远眺 近观 仰视: 俯瞰: 静动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
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
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
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俯看,鱼儿
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
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
舒展,蓬勃生长。
色彩斑斓充满生机1、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2、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4、秋风秋雨愁煞人
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怀、性格、
身份等有关。毛泽东与众不同。
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
志;他有博大的胸怀,崇高的风
范,有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
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
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气势磅
礴,充满豪情,笔下的秋景也绚
丽多姿,充满生机。 上阕:写景,描绘了一幅多姿多
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
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
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
的问题。读上阕,思考下列问题:1、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
2、一个“看”字管到哪里?
3、景物描写的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是怎样的?
4、写景诗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5、写景诗句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提出有什么联系?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峥嵘岁月图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中流击水图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诗词分析
见景生情上阕:生机勃勃之景济世沧桑之情远眺静 近眺动 仰视俯视携来百侣同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忆当年革命情景感往昔壮 志豪情感怀忆旧下阕:讨论:下阕写人,塑造了一群怎样的革命青年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年青、有朝气、有才华有抱负、有热情、有力量关心评论国家大事,写激浊扬清的文章视军阀如粪土,蔑视反动统治者下阕追忆往事,描写一群革命青年形象,表现诗人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抱负。1、上阕提出“谁主沉浮”这一问题,下阕回答了吗?哪些话是回答?
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两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
3、下阕中的哪个字是领字,一直管到哪里?
4、“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一句是在问谁?“击水”一词有何深意?
上片“看”字和下片“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顿,
突出领字作用。
“看”所控七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
“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
“恰”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慷慨激昂、充满自信,语速稍快。朗 读 指 导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楚辞》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登高》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 《红楼梦》读下面两组描写秋景的诗句,试着说说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和中国传统诗词中的秋景在感彩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1929.10)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清平乐.六盘山》(1935.10)情 感 体 验咏 蛙 1910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全词小结:上阕:主要写景,但景中含
情,景中寓情,那绚丽
多彩的秋色美景与作者
昂扬激越的情调和奋发
乐观的精神融为一体。 下阕:主要抒情,但情中带景,
情中见景,那壮志凌云、
气吞山河的青年恰似展
翅翱翔、搏击长空的雄
鹰。 3、? 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作特点:1、 写壮景,抒豪情。2、? 对比手法的运用。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 1 、“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 2、“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 主要是动作的对比 3、“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与明处对比 4、“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诗词鉴赏 意象:文学作品中渗透了审美主体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情感的物象,是精神内容的“意”和物质形式的“象”的结合体,是艺术家用来传达感情、暗示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
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气势磅礴,画面壮阔,意象壮美,意境高远。 如果从意象美的角度去赏析这首词,对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也许能准确把握。毛泽东诗词欣赏菩萨蛮 大柏地
七律 长征
念奴娇 昆仑
清平乐 六盘山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蝶恋花 答李淑一
七律 答友人
卜算子 咏梅
大昌中学 谌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