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1.知道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产生氧气。
2.知道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3.重点: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知识点一: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
1.用品和材料:金鱼藻(或黑藻等沉水植物)、玻璃漏斗一个、比 漏斗的直径 稍宽大的烧杯一个、试管一只、火柴、细木条。
2.实验原理:氧气能助燃。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实验过程:将装有水和 金鱼藻 的试管放在 光 下。
4.实验现象:有 氧气 产生。
证明这种气体是氧气:将气体收集到试管中,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口内,可见到木条 重新燃烧起来 ,说明这种气体是氧气。
5.实验结论: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
知识点二: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1.实验变量:二氧化碳;实验现象:A中的叶片经脱色→冲洗→滴碘液后变蓝色,B中没有这种现象;实验结论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
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经过叶表皮上的 气孔 进入叶肉细胞,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 气肥 ”。
1.绿叶通过光合作用,除了能产生淀粉外,还能产生什么物质
氧气。
2.小明想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金鱼藻在光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否产生氧气。他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氧气不溶于水,但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为此,他设计了以下探究方案。
A.把装置移到光下
B.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
C.把金鱼藻放在烧杯里,用漏斗和试管依次反扣
D.将搜集到一定量气体的试管取出
(1)该实验的正确顺序是什么
C→A→D→B。
(2)观察漏斗和试管中出现的变化,想一想,产生了什么物质,怎样证明。
试管中产生了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说明产生的是氧气。
4.阅读课本中“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分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把同一植株的两片同样大小的叶片分别置于盛有氢氧化钾溶液和清水的两种环境中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在盛有氢氧化钾溶液的锥形瓶B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钾溶液吸收,没有二氧化碳。
(2)实验前需要进行暗处理吗 为什么
需要暗处理48小时,耗尽叶片中的有机物。
(3)经过暗处理后的叶片还要经过哪些实验步骤
暗处理48小时→整个装置置于阳光下照射2小时→取锥形瓶A、B中的两片叶进行脱色处理→冲洗→滴碘液→冲洗→观察。
(4)实验现象是什么 通过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A中的叶片滴碘液后变蓝色,B中没有这种现象。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5.回答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基本过程的问题。
(1)植物光合作用原料是什么
水和二氧化碳。
(2)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哪些 光合作用在什么场所进行
有机物(淀粉)和氧气,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3)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光照。
(4)写出光合作用的公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