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 1.进行野外考察并利用图文资料,描述家乡典型的自然与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归纳家乡地理环境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形成过程及原因。 2.与他人交流各自对家乡的看法并说明理由,感悟人们在不同体验和感知背景下对家乡形成的不同看法。 3.举例说明家乡环境及生产发展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并尝试用绿色发展理念,对家乡的发展规划提出合理建议,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
[体系架构]
课时29 广东乡土地理
考点1 广东省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5年1考)
1.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地处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贯穿广东省中南部。
(2)海陆位置:南临南海,海域面积广大,是我国大陆海岸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区域。
(3)相对位置:地处我国大陆最南部,陆域东邻福建省,西邻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接湖南省、江西省,东南毗邻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西南端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
2.行政区划
(1)广东省,简称粤,省级行政中心是广州市。
(2)三大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
(3)四大地理区域及所包括的地级市。
①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
②粤北: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
③粤东:汕头、汕尾、潮州、揭阳。
④粤西:湛江、茂名、阳江。
考点2 广东省的自然环境(5年2考)
1.地形、地势:广东省北依南岭,南临南海,地势大体是北高南低;地貌复杂,北部多为山地、丘陵,南部多为平原和台地。大致分为珠江三角洲平原,粤东山地、丘陵,粤北山地和粤西山地、台地四个地形区。其中珠江三角洲平原是广东省最大的平原。东西走向的南岭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也起到抵御寒潮南下的作用。
2.气候
(1)类型: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2)主要特征:雨量充沛,雨热同期,雨季长;4—6月为前汛期,7—9月为后汛期,4—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夏秋沿海多台风、暴雨,冬春易受寒潮影响。
(3)常见气象灾害:寒潮、冰雹、低温霜冻、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干旱等。
3.河流
(1)广东省河流众多,主要有珠江(珠江是广东最大的水系,最终汇入南海)、鉴江、漠阳江、潭江、韩江、榕江等,都具有径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和水能资源丰富的特点。
(2)水能资源丰富:北江的飞来峡水利枢纽是目前广东省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3)咸潮:多发于河流的枯水期(10月至次年3月)。
(4)珠江:是我国的第四长河,年径流量约占全国径流量的13%,仅次于长江,位居全国第二位;主要由西江、北江和东江组成,其中西江为最主要的支流;汛期为4—10月,河流水量大,流域内易发生洪涝灾害。
4.珠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1)流域内进行梯级开发,修建水库,综合利用水资源(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灌溉等)。
(2)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利用山地发展立体农业,提高居民经济收入。
(3)利用水电,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4)大力治理水污染,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后再排放;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5.自然资源
(1)水资源: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水系密集、水资源丰富。
(2)生物资源: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华南虎、云豹、中华白海豚等。
(3)海洋资源:珠江口外海域油气资源丰富,沿海滩涂众多,红树林广布。
(4)矿产资源:有“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之乡”之称,但煤、磷、铜等资源比较短缺。
考点3 广东省的人口、城市与环境问题(5年2考)
1.人口与民族
(1)人口分布特征:全省人口稠密的区域主要是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及西南沿海地区,人口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全省人口密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少数民族:主要有壮族、瑶族、畲族、回族、满族等。
(3)华侨:广东是著名的侨乡,海外侨胞约占全国总数的2/3。
2.城市
(1)分布特征:临海濒河,城市密度由东南沿海向西北递减。
(2)城市群:广东已初步形成珠江三角洲、粤东沿海、粤西沿海三大城镇密集区,其中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
3.环境问题
(1)水污染:广东省工业发达,人口众多,大量工业、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及海洋。
(2)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大量植被遭到破坏,雨水冲刷侵蚀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
(3)赤潮:海洋养殖和陆源污染物对入海口及近海海域的污染愈来愈严重,导致赤潮多发。
4.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1)工业、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2)植树造林,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3)加强对红树林等植被的保护,合理、适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促进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考点4 广东省的经济发展(5年2考)
1.概况:广东省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2.农业
(1)主要农作物:广东省是水稻和甘蔗的主要产地;荔枝、香蕉、木瓜、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水产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海洋水产大省。
(2)农业发展条件: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3)特色农业。
①独特的立体农业(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等)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农业模式。
②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③观光农业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农业。
3.工业
(1)特点:工业高速发展,工业产值居全国第一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成为广东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
(2)工业类型。
①轻工业占主导,但近年来工业内部结构趋向信息产业。
②新型工业发展模式,即高新技术产业、循环经济、节约型经济。
4.交通
(1)交通发达:以广州为中心的海、陆、空运输网四通八达。
(2)跨海大桥。
①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内,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②南沙大桥:是广东省境内一座连接广州市南沙区与东莞市沙田镇的跨海大桥,位于珠江狮子洋上。
③深中通道:是连接广东省深圳市和中山市的大桥,是世界级超大的“桥、岛、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
(3)修建意义。
①各大桥分流车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②提高了交通通达度,加强了海洋两岸城市的联系,推动了海洋两岸城市的经济交流与发展。
考点5 广东省的区域合作与发展(5年1考)
1.泛珠三角区域: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从2004年6月正式开始启动,范围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级行政区域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模式。广东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主核心区,广东要将资金、技术、市场优势与泛珠三角内陆省级行政区域的资源、劳动力、能源优势相结合,通过区域合作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2.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2014年12月,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广东自贸区”),广东自贸区涵盖三个片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广州南沙自贸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深圳前海自贸区和深圳蛇口自贸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珠海横琴自贸区),总面积116.2平方千米,广东自贸区立足面向港澳深度融合。
3.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祖国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粤港澳大湾区指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更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考点6 广东省的文化与旅游
1.语言文化:主要方言有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
2.建筑文化:骑楼、围龙屋等传统民居特色鲜明;开平碉楼是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3.岭南饮食文化:粤菜是中国四大名菜之一,享誉海内外;广东点心是中国三大特色面点之一;潮汕工夫茶令人回味无穷。
4.旅游资源:广东青山绿水,气候宜人,名胜古迹众多。比较著名的有广州的白云山和西汉南越王墓,肇庆的鼎湖山和七星岩,惠州的西湖,佛山的西樵山,博罗的罗浮山,仁化的丹霞山,清远的飞霞山,韶关的南华寺,河源的万绿湖等。
要点 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和意义
1.战略定位:一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二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四是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五是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2.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义
(1)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
(2)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与合作。
(3)利于发挥港澳的独特优势,提升该地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
(4)利于发挥其对全国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
典例 (2022·广东)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机器人制造业基地之一,全球多家著名机器人企业在此投资研发和生产。下图为“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企业数量地市比例图”。据此完成(1)~(3)题。
(1)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是( )
A.广州 B.珠海
C.深圳 D.东莞
(2)全球多家著名机器人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研发中心是因为大湾区( )
A.科技力量雄厚 B.土地资源丰富
C.消费市场广阔 D.矿产资源丰富
(3)多家著名机器人企业进驻,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海洋资源开发
B.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
C.增加劳动力成本
D.减少原材料供应
答案 (1)C (2)A (3)B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是深圳。第(2)题,机器人的研发和制造属于电子信息类,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是要有雄厚的科技力量或众多的高科技人才,其次是交通、市场等;粤港澳大湾区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等数量有限,且与设立研发中心关系不大;机器人企业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当地消费市场不是主要影响因素。第(3)题,机器人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多家著名机器人企业的进驻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海洋资源开发、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供应影响不明显。
考点 广东乡土地理
(2021·广东)研究发现,近四十年来珠江入海口地区岸滩面积扩大,海岸线向海推进显著。如图示意1980—2018年珠江入海口部分地区岸滩面积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3题。
1.广州市岸滩面积增加最多的时期是( )
A.1980—1990年
B.1990—2000年
C.2000—2010年
D.2010—2018年
2.1980—2018年,岸滩面积增加最多的是( )
A.广州 B.深圳 C.珠海 D.香港
3.该地区海岸线向海推进的原因是( )
A.近海养殖 B.海平面上升 C.围海造陆 D.径流量减少
答案 1.B 2.C 3.C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广州市岸滩面积增加最多的时期是1990—2000年,仅次于珠海市。第2题,读图可知,1980—2018年,岸滩面积增加最多的是珠海,尤其以 1980—1990年和1990—2000年增加最多。第3题,读图可知,该地区海岸线向海推进的原因是围海造陆。由于珠江入海口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该地区不断地围海造陆,导致岸滩面积扩大,海岸线向海推进显著。
(2020·广东)东江是珠江水系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全长562千米。读“东江水系示意图”(图甲)和“东江流域月均降水量柱状图”(图乙),完成4~6题。
4.历史上东江流域洪涝与干旱灾害频繁,其中( )
A.旱灾多发生在4—6月 B.旱灾多发生在7—9月
C.洪涝多发生在4—9月 D.洪涝多发生在10—12月
5.东江流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①防洪 ②发电 ③供水 ④灌溉 ⑤美化环境 ⑥调节气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⑤
6.20世纪60年代建成的东深供水工程,主要向香港供水,工程沿线有6座拦河闸坝和8级抽水站。修建闸坝和抽水站的作用是( )
A.利用地势,由北向南自流 B.逐级提升水位,越过丘陵地形
C.提高东江水能梯级开发效率 D.防御东江流域洪涝与干旱灾害
答案 4.C 5.A 6.B
解析 第4题,据图可知,东江流域4—9月降水较多,故洪涝多发生在4—9月。第5题,水库可以在东江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调节东江水量的变化,给沿岸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水库利用水能发电,保证沿岸生产和生活用能。水库可改善局地小气候,但对该流域整体气候影响不大。美化环境不是修建水库的目的。第6题,东深供水工程沿线修建闸坝和抽水站的作用是逐级提升水位,越过丘陵地形,向香港供水。
(2019·广东)2019年4月2日,南沙大桥正式通车,这将进一步促进广州南沙自贸区的发展。南沙大桥是跨径世界第一的钢箱梁悬索桥,高出水面60米。读“珠江三角洲公路路线示意图”,完成7~9题。
7.南沙大桥连接的两个城市是( )
A.佛山与东莞
B.广州与东莞
C.珠海与东莞
C.广州与深圳
8.大桥主跨距水面高度达60米,主要目的是( )
A.便于大型船只通过 B.减少大风对桥身的影响
C.降低海浪对桥身的影响 D.司机过桥视野广阔
9.修建南沙大桥的意义是( )
①缓解虎门大桥堵车的问题 ②缩短深圳到中山的距离 ③带动南沙自贸区的经济发展 ④促进港澳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7.B 8.A 9.B
解析 第7题,由图可知,南沙大桥连接了广州市的南沙区和东莞市的沙田镇。故选B。第8题,南沙大桥距水面高度达到60米,其主要目的是方便大型船只通过,该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区,运输量大,航运发达。故选A。第9题,修建南沙大桥的意义在于缓解虎门大桥堵车的问题,带动南沙自贸区的经济发展,不能缩短深圳与中山的距离,与促进港澳地区文化交流与合作关系不大。故选B。
(2018·广东)深茂铁路是连接珠三角核心城市与粤西地区的第一条快速铁路。近日,一座长2千米、投资1.8亿元的拱形全封闭屏障在深茂铁路新会“小鸟天堂”段顺利完工。读图,完成10~11题。
10.深茂铁路新会“小鸟天堂”段,全封闭屏障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沙尘暴 B.防晒防雨 C.防噪声 D.防台风
11.深茂铁路建成后,将会( )
A.推动广东省各地经济均衡发展
B.促进珠三角人口向粤西地区迁移
C.加速珠江三角洲的矿产资源开发
D.带动广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答案 10.C 11.D
解析 第10题,在深茂铁路新会“小鸟天堂”段的拱形全封闭屏障主要是为了减少高速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保护著名景区“小鸟天堂”。故选C。第11题,深茂铁路建成后,将会带动广东省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故选D。
(2017·广东)我国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读如图,完成12~14题。
12.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范围包括广东省中南部和香港、澳门
B.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C.南临东海
D.北接湖南和江西
13.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具备的优势有( )
①全免费、全覆盖的无线网 ②海陆空交通便捷 ③创新能力、制造能力强大 ④有香港、澳门发展经验可借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能体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特色的是( )
A.语调丰富的粤语 B.酸辣可口的粤菜
C.典雅的中山装 D.高耸林立的摩天大楼
答案 12.A 13.D 14.A
解析 第12题,由图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省中南部和香港、澳门。第13题,全免费全覆盖的无线网不符合实际;该地海陆空交通便捷,富有创新力、创造力,制造能力强,有香港、澳门丰富的发展经验可以借鉴。第14题,该地区鲜明的文化特色是粤语;粤菜以清淡为主,不是酸辣的口味;典雅的中山装和高耸林立的摩天大楼不能体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特色。
(2023·湖南张家界)2023年4月11日下午,习近平到“荔枝之乡”——广东省茂名市视察工作。读如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关于茂名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濒临东海
B.与江门市相邻
C.受台风风暴潮影响严重
D.发展荔枝产业,有助于当地乡村振兴
16.茂名市的新鲜荔枝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创汇,主要得益于( )
①农业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 ②储存、保鲜技术的运用 ③荔枝加工产业的发展 ④现代交通的高速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15.D 16.C
解析 第15题,茂名市濒临南海;茂名市与江门市之间隔着阳江市;由图例可知,茂名市受台风风暴潮影响相对较小;茂名市纬度低,气温高,气候适宜发展荔枝产业,有助于当地乡村振兴。故选D。第16题,茂名市的新鲜荔枝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创汇,主要得益于科技以及交通对农业的影响,农业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和储存、保鲜技术的运用以及现代交通的高速发展有利于新鲜荔枝销售到全国各地,①②④正确;荔枝加工产业生产销售的是以荔枝为原料进行加工后的工业产品,与新鲜荔枝销售无关,③错误。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