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6课 外国诗歌四首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6课 外国诗歌四首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6 17:5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外国诗歌四首》 学案
作者简介
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身贵族。俄国近代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高尔基称他为“俄国文学之始祖”。从小受文学熏陶,15岁开始公开发表作品。18岁在黄皇村中学毕业后进入外交部任职,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写下了一些歌颂自由、反对专制的充满激情的诗篇。1820年到1826年两次被流放,1837年在决斗中被杀害。他的诗感情真挚,语言晓畅,风格优雅,洋溢着明朗、健康的情绪。其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其主要作品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小说《上尉的女儿》,历史悲剧《鲍利斯·戈东诺夫》,长诗《茨冈》、《青铜骑士》等。
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社会活动家。泰戈尔出生在一个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的家庭,15岁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长诗《野花》,获得好评。1877年写出第一篇短篇小说《女乞丐》。1913年,他的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泰戈尔在印度的加尔各答市逝世,享年80岁。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
其重要作品有诗集《园丁集》、《新月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采果集》、《飞鸟集》、《吉檀迦利》、《爱者之礼物》、《歧道》,剧本《牺牲及其他》、《邮局》、《暗室之王》、《春之循环》,论文集《生之实现》、《人格》,杂著《我的回忆》、《饿石及其他》、《家庭与世界》等。
呼唤雪人的希姆博尔斯卡
希姆博尔斯卡,波兰著名女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生于波兰波兹南省克尔尼克县布宁村,曾在克拉科夫雅盖沃大学攻读波兰语言文学和社会学。199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诗歌在形式和风格上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态势,想象力丰富,富于哲理性和思辨性。
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我们为此而活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生活提问》、《呼唤雪人》、《盐》、《一百种乐趣》、《各种情况》、《大数字》、《桥上的人》和《结束和开始》等。
幸运的旅客——沃尔柯特
沃尔柯特,西印度群岛文学家。他有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非洲和荷兰血统,会英语、克里奥耳英语和克里奥耳法语(本地土语)、以及西班牙语,使用英语写作。他在多种文化交错下成长,然而他的国家——1979年才获得独立的国家——没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使沃尔柯特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精神“分裂”者和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在诗风上,沃尔柯特是传统诗与现代诗相结合的诗人,他不随俗,独树一帜地表现出丰富华美的诗风。
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海难余生》、《海葡萄》、《星苹果王国》、《幸运的旅客》、《仲夏》;自传性叙事长诗《另一生》;史诗体叙事长诗《荷马》等。
背景回放
1.《致 大 海》
这首诗写于1824年。182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2.《我一无所求》
作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泰戈尔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影响是全球性的。他的创作更带有东方诗人对人生、对自然、对爱的感悟的特点。他早期的诗以写“爱”为主题。然而这种“爱”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甜言蜜语式的男欢女爱,而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景观。他的诗带有民歌的色彩,单纯,宁静,和谐。他善于选择小景小物,如黄鸟、羔羊、麦田、蜜蜂、溪流、挤奶的女人等,当他将这些乡村小景零零星星地摆在一起的时候,一种纯真、和谐的乡间爱情便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我一无所求》正属于这样的作品。
3.《底 片》
希姆博尔斯卡,是一个波兰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在地下秘密学校完成了中学的学业,随后不得不在铁路部门工作谋生。她和同时代的其他波兰人一样, 刚刚步入豆蔻年华,就尝到了法西斯战争的折磨和痛苦。战争结束后,她选入克拉科夫的雅盖沃大学攻读波兰语言文学和社会学,同时开始显示出了她的诗歌才华。她也像二战后步入文坛的大多数青年诗人一样,充满了对法西斯的憎恨和对战后新生活的美好憧憬。她这一时期的诗歌富于政治色彩:反对冷战,反对帝国主义,呼唤和平,歌颂党和祖国,歌颂新的建设事业。
4.《黑 八 月》
在被写作危机笼罩的五六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代,沃尔柯特的作品很少受到关注。他通常置身于激奋的时尚之外。但是像他那样的能力和手艺绝不会被永远放逐出诗歌的舞台,正如诗歌离开它的主要养分——格律,结构就绝不会再进一步发展一样。沃尔柯特时常尝试着对题材进行约束。虽然这种约束是格律诗的体式本身固有的。诗歌,像说话一样,是对声音和意义的一种复合性的认可。抒情诗的理想状态是二者被紧密无隙地结合在一起。在其中可以清晰地感知到声音是意义的一种,意义也是声音的一种,因为意义对应于心智,声音对应于心境。沃尔柯特尽可能多地削减或剔除诗歌中浮华的意旨,以使得声音和意义的结合能够自我呈现。
识记知识必备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迷惘(wǎng)  (2)喑哑(yīn)    (3)山脊(jǐ)
(4)溢出(yì) (5)钏镯(chuàn) (6)柔嫩(nèn)
二、写准字形
(1) (2)
(3) (4)
三、用准词语
词语解释
1.词义理解
(1)喜怒无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发怒。形容人情绪变化不定。
(2)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造成灾害。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3)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疑不决;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4)国度:指国家(多就国家区域而言)。
(5)喜怒无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发怒。形容人情绪变化不定。
(6)束手无策:策,办法。遇到问题,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2.辨析正误
面对一个喜怒无常的人,大家都感到束手无策。
辨析:“喜怒无常”、“束手无策”在这里的运用是正确的。
探究文本研读
1.《致 大 海》
诗篇以大海象征自由精神,借赞美大海抒发了诗人追求自由的强烈情感。
2.《我一无所求》
这是一首爱情诗,抒发了对爱人一往情深却一无所求的心意。
3.《底 片》
这首诗以“底片”为写作对象,指出了底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景物和人,及底片和其所反映的真实事物的关系,发人深思。引发人们对生活中真实与虚假、感觉与世界、问候与提问的思考。
4.《黑 八 月》
本诗写了抒情主人公情感态度的变化,从前只爱光明的日子,现在也爱如“黑八月”一样的黑暗的日子。
文本层析
《致 大 海》
赏形象
1.《致大海》中,大海有什么象征意义?诗歌开头是如何体现的?
提示: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诗歌第一句“再见吧,自由的原素”即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
赏内容
2.诗人面对自由奔放的大海为什么又感到悲伤痛苦?
提示:自由奔放的大海,勾起了诗人对坎坷人生历程的回忆。这实际上是诗人失去自由后的内心独白。
3.诗人在诗中为什么联想到了拿破仑和拜伦两个人?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①拿破仑和拜伦,一个是给世界永恒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自由者,一个是自由的歌唱者。他们都有大海般召唤自由的品质,诗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这里,诗人、大海和逝去的英雄三者融为一体,难解难分。②诗人借此,一方面反映了他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反映了他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时的彷徨与失望。
《我一无所求》
赏形象
4.找出诗歌中描写“你”的诗句,说说“你”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提示:“你”是美丽的,理由是“乳油 ( http: / / www.21cnjy.com )般”、“钏镯丁当”这两个词虽是描写女子手的漂亮,实际上是衬托出女子的美丽。“乳油”在印度文化背景下是美好的、圣洁的。用“乳
油”修饰女子手就如同在中国诗歌中用“素洁”修饰女子手一样。而“钏镯”是印度女子流行的饰物,她们在干活时“钏镯”丁当作响。
赏技巧
5.“倦意还逗留在黎明的眼上,露润在空气里。湿草的懒味悬垂在地面的薄雾中。”这几句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这几句诗描绘了一幅幅静态的美丽的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画。句中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诗人有意把描写人的词语用在了描写景物上,包括“倦意”、“懒味”,使诗的语言更丰富,表达更加生动,而且把无情的自然万物变得富有人情味,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6.诗人自始至终是“站立着”,“没有走近你”,为什么诗人没有走近“你”?
提示:通过强调动作表达诗人内心感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人沉浸在黎明的景色中,“提着空桶”,看着他的女人,沉浸在幸福中,所有的一切他都已经拥有了,也是一无所求的。
《底 片》
赏技巧
7.作者写到了底片左右位置的互换,黑白对比,产生了怎样的一种效果?
提示:左右位置的互换。底片从正面和反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她所反映的影像是一样的,但是左右刚好相反,而看底片的人很难分清哪一面是正确的,这样就把内心的感觉与真实的世界融为一体了。黑白色的对比,真实的世界是五颜六色的,反映到底片中却只有黑白两色,这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既显得真实又不真实,模糊了真实与虚假的界限。
《黑 八 月》
赏形象
8.“黑八月”象征了什么?
提示:“黑八月”象征了晦暗的生活,充满痛苦、矛盾的生活。
9.第二节中的“地狱”、“她”分别象征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①“地狱”象征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她”象征了当时的政府。②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局势的焦急心情和对政府的谴责。
10.诗中的“雨季”和“太阳”象征什么?
提示:“雨季”和“太阳”是对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意象,可理解为:①人生的灰暗和人生的阳光;②生活中的挫折和转机;③社会的黑暗和光明;④内心情绪的忧郁和开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