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夜间飞行的秘密》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夜间飞行的秘密》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12 17:4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夜间飞行的秘密
根据鲸鱼发明了潜水艇
引你入情景
《自然之道》 告诉我们应该尊重自然,尊重自然中的规律,否则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其实自然中还有很多规律有待我们去发现,值得我们去学习。下面就请大家跟随科学家的试验,看看科学家们从蝙蝠身上学到了什么?
本课学法
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与课内标注,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接着,复读课文,思考科学家是如何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最后,反复朗读课文,分析思考,与同桌交流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
课文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夜行?飞机在夜间安全航行是从哪儿得到的启示?
吸引读者
引出问题
飞机夜航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设问
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里安全飞行?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夜里
飞蛾
蚊子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
..
..


第一次实验
第一次实验
哈!没撞到!
第一次实验
第二\三次实验
第二\三次实验
第一次试验
目的 方法 结果 结论
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眼睛 在屋子里拉很多绳子,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 里飞 铃铛一个 也没响 蝙蝠夜行探路与眼睛无关。
第二次试验
目的 方法 结果 结论
蝙蝠夜行探路是否 靠耳朵 把蝙蝠的耳 朵塞上,让它在屋里飞 蝙蝠就像没头的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行探路与耳
朵有关
第三次试验
目的 方法 结果 结论
蝙蝠夜行探路是否 靠嘴 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 在屋里飞 蝙蝠就像没头的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行探路与嘴
有关。
一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二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比较句子:
Page 19
  丢掉“配合”是不科学的,因为第二次和第三次两次实验,分别塞住耳朵,封住嘴,也就是说单独将耳朵或嘴露在外面,但蝙蝠都失去了暗中探路的本领,这说明探路时靠的是这两种器官同时发挥作用,所以课文上用上“配合”是科学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从反复和终于这两个词语,我们可以体会到人们要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和创造不是三两天就能实现的,往往要付出艰辛的代价,甚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
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Page 22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
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

嘴里发出的超声波
耳朵
Page 24


超声波
蝙 蝠 探 路 的 方 法
反射
障碍物
蝙 蝠
Page 25
天线
荧光屏
无线电波
雷 达 探 测 器
反射
障碍物
雷 达
科学家根据蜻蜓的特点发明了直升机
课后作业
1.试着以《蝙蝠的自述》为题写一段话,采用
第一人称。
2.课下找一找与动植物秘密有关的书籍读一读,
了解我们的大自然,做一个爱好科学的好学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