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17课 与妻书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17课 与妻书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6 18:1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与 妻 书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通过诵读感悟文中的至情至性。
2.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中有深刻内涵的句子。
3.体悟作者为天下人谋幸福的革命豪情。
●重点: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中有深刻内涵的句子。
预习导学
1.下面是关于作者的知识卡片,请你补充完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  林觉民(1886—1911),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 意洞 ,号 抖飞 ,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县(今福州市)人。黄花岗 七十二 烈士之一。13 岁时,他受父命参加科举童子试,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后掷笔离去。15 岁考入全闽大学堂,后来入读福州高等师范学堂。后加入了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同盟会,与资产阶级保皇改良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如晤( wù)     婉解( wǎn)     嗟夫( jiē)
虐民( nüè) 肖我( xiào) 相和( hè)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完毕        (2)谓吾忍舍汝而死  忍心,狠心  
(3)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无喜怒哀乐之情 (4)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但,但是 
(5)吾家后日当甚贫 将,将要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尊敬 
(7)即此爱汝一念 念头 (8)即可不死  即使
4.整体感知。
(1)知内容:《与妻书》是作者写给妻子陈意映的绝笔信,表现了作者 为革命事业甘愿牺牲的高尚情操和对妻子的深厚感情。
(2)知写法:本文在表达方式上,以 抒情 为主,兼用记叙、议论。
5.结构梳理: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合作探究
  问题一:整体感知。
请概括一下这封信的内容与主旨。
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诚挚地表达了对革命事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热诚和对妻子的至爱,同时也深刻地阐明了个人的爱情和幸福同革命事业、全体人民的幸福紧密相连,有主有从的辩证关系;表明了他作为一名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志士的革命人生观;体现了作者舍身为人民的崇高精神。
  问题二:词义疏通。
1.写出下面词语在句子中的不同含义。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含义。
模拟 古义: 想象、揣摩。      今义: 模仿。     
后日 古义: 日后,以后的日子。 今义: 指明天的下一天。
3.指出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词类活用的类别,并解释。
汝幸而偶我 名词用作动词,婚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名词用作动词。老,尊敬;幼,疼爱 
汝泣告我 名词用作状语,哭着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动词使动用法,使……完毕 
当尽吾意为幸 动词使动用法,使……尽 
卒不忍独善其身 形容词用作动词,完善 
  问题三:深层品析。
1.本文语言情真意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2.作者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妻子,希望与妻子“相守以死”,甚至希望妻子先自己而死,但为什么最终决意离妻别子、慷慨赴死
作者并非希望先于爱妻而死,是清朝的血腥统治迫使有志之士走上起义的道路。
3.本文不光感人至深,语言也备受赞誉,请简要评析。
示例:(1)语言朴实无华,情真意切。本文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处处流露出对妻子的深情厚谊。(2)信中用了许多典故,如“太上忘情”“望夫化石”“破镜重圆”等等,但都融入通俗的语言之中,既增强了语言表现力,又没有冗赘艰深的毛病。
  问题四:拓展延伸。
如果要你在林觉民的墓碑上写上几句评价的话,你想写些什么 (60字左右)
示例:林觉民既是一个革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斗士,又有着感人的丈夫柔肠。他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而英勇赴义,他的精神是崇高的,他将被永远铭记在中国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