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享受生活》导学案
一、目标导航
1、学会在叙述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
2、了解本文中作者对美的追求的感情了解作者的审美感受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驾驭( ) 膂力 ( )颠簸( )哑然失笑 ( )携手 ( ) .....
挚友 ( )侏儒( )消弭( )疲惫( ) 滑稽 ( ) .....
(2)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作者是( ),是( )国女作家和演说家。文章选自她的自传《 》。
(3)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不解之缘: 义正词严:
惟妙惟肖: 哑然失笑:
(4)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2.二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用一句话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
(2)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作者得活动的?
明确: 疑问摘要: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了解性阅读,整体了解课文。
1.文章到底描写了作者的哪些乐趣?
明确:
2.作者从这些事中感受到了怎样的乐趣呢?试用原文的词句来回答。
3.作者是通过哪些事情来实现的艺术享受?她为何能享受到多姿多彩的生活?
明确:
4.本文是一篇散文。文章写了很多看似毫不相干的事情,但它们之间却有一根主线,这根主线是
什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散文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散文的这一特点?
(三)精读语段,理解感情
1.阅读课文第13-15段,回答问题
(1)“我对他庄严的额上每一道皱纹都了如指掌——如同他生命的年轮,刻着忧患的印迹。”作者
为什么在抚摸荷马的额头时,能感受他的“庄严”和“忧患”?
明确:
(2)选文中引用的歌词反映了荷马怎样的心情?这四行歌词在课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
(3)“我能充分了解他一生的遗憾”。荷马一生的遗憾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能“充分了解”这遗憾?
明确:
(4)作者认为:“触觉比视觉更能对曲线的节奏感体会入微”你认为她能有如此体会,除了触摸雕
像外,还靠什么?
(四)再读课文,思考:
1.在海伦 凯勒朴素的语言美背后,到底蕴藏着她怎样的精神境界和追求呢?
2.从海伦 凯勒的思想境界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试结合海伦 凯勒的生平事迹和你的生活实
际来谈谈你的启发。
《享受生活》导学案答案
二、预学导学
1.(1)yù lǚ bǒ yǎ xié zhì zhū mǐ bèi jī
(2)海伦凯乐 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哑然失笑——见到或听到好笑的事,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
不解之缘——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号,非常逼真。
义正词严——理由正当充足,言词严正有力。
(4)第一段(1)开宗明义地讲述自己的乐趣是丰富多彩的。
第二段(2——30)具体写了“我”的丰富多彩的趣事以及从中感受得到的乐趣。
第三段(31——32)告诉我们要学会满足,忘我就是快乐。
2.(1)写了海伦 凯勒的丰富多彩的乐趣
(2)身体和心灵
三、互动探究
(二)了解性阅读,整体了解课文。
1.田野漫步和户外活动,具体包括划船、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泳、乘船远航、骑双人自行车兜风、亲近树木花草、和狗交朋友、编织、看书、下棋、玩纸牌游戏、和孩子们嬉戏、参观博物馆和艺术馆、看歌剧等。
2.划船——心旷神怡
乘船远航——奇妙、有趣极了、不能忘怀
幽静乡村——迷人可爱、回味无穷、尽情享受
骑自行车兜风——惬意、飘飘然而心旷神怡
和孩子们嬉戏——快乐不过,时间也过得很快
参观博物馆和艺术馆——灵魂充满了喜悦
看歌剧——比读剧本要有趣味得多、身临其境、不能忘怀、高兴得几乎跳起来
3.(1)通过抚摸雕塑、欣赏戏剧与演员接触交流等。
(2)因为她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有拥抱生活的热情。
4.“我”的趣事(乐事);形散而神不散。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谓“形散而神不散”,实质就是指散文的各则材料(即“形”)之间可以有时空上的巨大跨越,但是它们都必须同服务于文章的中心(即“神”)
(三)精读语段,理解感情
1.阅读课文第13-15段,回答问题
(1)因为作者对荷马十分了解,并对他怀有崇敬的之情。
(2)反映了荷马作为一个盲人看不见周围世界的悲痛以及作为一个爱国者对祖国命运的担忧之情。
(3)是遭遇黑暗,而且这是永无光明希望的黑暗。作者与荷马同是盲人,他们心灵相通,所以能“充分了解”这遗憾
(4)作者有高度的文学艺术修养,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与雕像有心灵的沟通
(四)再读课文,思考:
1.(1)对生活无比的热爱、乐观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追求精神,在追求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2)对一切生物的热爱(同情、视为朋友),对周围的人怀着极其真挚的友爱,善良、博爱; (3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对乡村生活的眷念和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