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盛唐气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盛唐气象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2 17:1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科目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三课 盛唐气象 课时 1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3课。不仅承接唐朝的“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一课,还为下一节课讲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做了铺垫,因此本课在本单元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共分四个子目: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子目之间既紧密联系又有所区别,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唐朝的盛世景象。本课主要介绍了唐前期农业、商业、手工业经济繁荣的表现;与少数民族交流、交融的基本史实;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主要体现在唐朝女性社会地位较高和尚武风气;文学艺术上所取得的以唐诗为典型的一系列的多彩成就及其代表人物。条理清晰,逻辑紧密。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通过上半年和本单元第二节课的历史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历史思维,这些都为本节课学习打下基础。但七年级学生的历史辩证思维的能力仍然较弱,未形成系统的唯物史观、全球史观,需要教师的展示和多途径的引导来帮助学生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系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此外,本课内容中有大量的历史图片,需要教师发挥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2022年新课标:通过了解隋朝的兴亡、"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知道隋朝速亡和唐朝兴盛的原因;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了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局面,认识唐末五代的社会危机。 基于2022年新课标设置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情况,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融合情况和社会风气,以及多彩的文学艺术,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通过对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阅读和鉴赏,了解盛唐气象,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历史解释) 3.了解盛唐气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在学习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进程中,了解各民族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唐前期经济繁盛、民族融合、社会开放和多彩文学艺术的基本史实。 2.难点:从盛唐社会的各个方面认识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繁荣与开放的关系。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境创设法。 2.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材料分析法、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小组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出示河南卫视元宵奇妙游之“大唐盛世篇”视频剪辑)同学们,请大家欣赏大唐的舞蹈视频,感受盛唐的恢弘气象。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唐朝盛世,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呢?当时的民族关系如何呢?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什么样的辉煌局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盛唐气象》。
新课讲授 第一篇 经济的繁荣 知识点一:农业的发展 【教师行为】(出示材料和历史图片)请同学们完成【学习任务一】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P11第1段,归纳唐朝农业发展的表现。 材料1:唐初田地荒芜的很多,后来逐渐垦辟,至天宝年间,经过一百余年,许多高山深谷地带也开垦出来,垦田面积达八百五十万顷。 ——张传玺主编《中国古代史纲(下)》 材料2:在唐前期130多年中,兴修水利工程达160多项,分布于全国广大地区。这些工程多为中小型,小的可灌田数十顷,大的可灌田上万顷。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敦煌莫高窟壁画《雨中耕作图》) 【学生回答】①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②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教师举例】(出示它山堰图片)简要介绍它山堰水利工程,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材料3: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灌溉) 材料4:曲辕犁由 11 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P11相关史事 材料5:筒车的最大优点是不用人工。筒车一昼夜能灌田百顷,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直辕犁、直辕犁、筒车) 【学生回答】③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 知识点二:手工业的发展 【教师行为】(出示材料和历史图片)请同学们完成【学习任务二】阅读材料并结合教
材内容,归纳唐朝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材料1:唐代蜀锦技术有很大发展,远销到日本、波斯。唐代蜀锦保存到现代的有团花纹锦、赤狮凤纹蜀江锦等多种,其图案有团花、龟甲、莲花、对禽、对兽、斗羊、翔凤、游鳞等。 材料2:成都蜀锦,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 【学生行为】结合教材和材料,回答:①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品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南青北白: 材料3: 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邢窑白瓷类雪似银。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材料4: 唐三彩:一种低温铅釉陶,釉彩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故称“唐三彩”,多见用于陪葬品。唐三彩兴于初唐,盛唐时达到极盛。 (唐三彩旗驼乐舞俑、唐三彩女乐俑) 【学生行为】结合教材和材料,回答:②制瓷业陶瓷器生产水平高,例如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知识点三:商业的发展 【教师行为】(出示材料和历史图片)请同学们完成【学习任务三】阅读P13教材内容,归纳唐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材料1:二百二十行(行业),邸(货栈)、肆(店铺)鳞次栉比(排列紧密),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材料2:天下诸津(码头),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 ——《旧唐书·崔融传》 材料3: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qí。 ——白居易 【学生行为】教师引导下答:①商业十分繁荣,水路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②唐出
现了繁华的大都市,长安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会。 【教师提问】同学们,结合材料和地图,都城布局有何特点? 【学生行为】教师引导下答: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市坊分离,商业繁荣。 第二篇 民族交往与交融 知识点一:民族政策 “自古皆贵中华(汉族),贱夷狄(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教师行为】(出示历史地图和史料)自主学习:观察P7地图,说说唐朝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以下材料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 【学生回答】西突厥、吐蕃、回纥、东突厥、室韦、靺鞨,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知识点二: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教师行为】(出示历史地图)自主阅读教材P14,概括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 【学生行为】自主阅读课本,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生1回答: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 生2回答:朝廷中也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生3回答: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生4回答: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教师行为】对学生表现给予肯定,从不同方面归纳。唐朝处理民族关系可以用“恩威并施”四个字来形容。主要方式包括:(1)战争:唐太宗发兵击败东、西突 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2)设置机构: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置北庭都护府。(3)联姻: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杂居、通婚。(4)任职:很多重要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5)册封: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知识点三:唐与吐蕃 【教师解释】(出示地图)吐蕃[bō]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延续两百多
年。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创立了一套优 秀的集权制度和军事制度,将松散的部落联合体改造成了组织严密的军事国家。 (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 【教师讲授】(出示唐蕃和亲图片)唐太宗时,吐蕃的最高统治者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松赞干布为了更好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请求唐朝给予蚕种及派遣工匠。同学们,想一想:唐蕃和亲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教师拓展】(出示布达拉宫图片)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据史料记载,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布达拉宫东门外有松赞干布的跑马场。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归纳思考:继文成公主入藏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的史实 【学生行为】自主阅读课本,概括相关史事部分,举手发言。 (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唐蕃会盟碑) 【教师行为】(出示历史图片)对学生表现给予肯定,并进行归纳: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赤德祖赞);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称: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唐穆宗时,“唐蕃会盟碑”唐蕃两个政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由此我们也能从中体会到“和同为一家”的道理。 第三篇 开放的社会风气
【教师讲授】(出示历史图片)唐朝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昂扬进 取、积极向上。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合作探究:唐开放社会风气的形成原因 【教师提问】请大家结合所学知识和朝代特征,合作探究:唐开放社会风气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下回答:唐朝辽阔的疆域、强盛的国力、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广泛的对外交流,都为开放与兼容并包社会风气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古代名为离婚协议书,区别于休书,唐宋朝称之为和离书,应载明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教师行为】(出示图片和材料)帮助学生通过图片感知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教师提问】(出示图片)请小组讨论:上面哪一张是唐朝服饰,比较分析其特点。 【学生行为】围绕图片进行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行为】对学生表现给予及时的积极反馈,并归纳: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具体表现在充满活力,昂扬进取,积极向上,妇女地位提高;兼容并包;尚武风气浓厚。 多彩的文学艺术 知识点一:唐诗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作诗在那时最文雅、时髦的事,上至帝王、公卿,下到平民百姓,旁及僧、道,各个阶层的人都喜欢。一首好诗出来,在不长的时间就可以传到很多地方。除了传抄,还有传唱、题壁等多种传播方式。很多好诗都是即兴之作……《全唐诗》辑录的诗歌就有近5万首,搜集到2200多位诗人,他们身份不同,说明唐朝是诗歌大普及的时代。 ——任世江《初中历史 课程“点-线”解析》 【教师行为】(出示材料和图片)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盛世,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今天,我们就在课堂上举办一场诗词大会,看谁会背的诗词多! 唐朝诗人·诗仙李白篇 【教师提问】同学们,李白所写诗词中,歌颂山河/昂扬进取/充满想象/蔑视权贵的有
哪些诗句? 【学生行为】思考问题,举手发言抢答。 【教师举例】(展示课件)教师举例,学生齐诵诗句。 2.唐朝诗人·诗圣杜甫篇 【教师提问】杜甫一生历经坎坷,其诗句也多能够反映历史真情实况,你们能说出他的哪些诗句呢? 【学生行为】思考问题,举手发言抢答。 【教师举例】(展示课件)教师举例,学生齐诵诗句。 【教师提问】通过李白、杜甫诗歌风格对比,启发式提问:为什么李白和杜甫差异巨大?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 3.唐朝诗人·白居易篇 【教师提问】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平易近人,通俗易懂。你们能说出他的哪些诗句呢? 【学生行为】思考问题,举手发言抢答。 【教师举例】(展示课件)教师举例,学生齐诵诗句。 知识点二:书法 【教师行为】(出示书法图片)结合课本和图片,哪位同学能尝试为大家介绍唐朝书法? 【学生回答】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等。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柳公权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知识点三:绘画 【教师提问】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位博物馆讲解员,请你结合课本和屏幕,上前来为大家讲解唐朝绘画。
【学生行为】阅读课本,尝试发言,学生上前一边播放课件,一边讲解: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等。阎立本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知识点四:歌舞音乐石窟艺术 【教师讲授】(出示音乐和石窟图片)这一时期,以歌舞音乐吸收了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还涌现出一批技艺超群的舞蹈家、歌唱家和乐器演奏家。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共同“穿梭”到唐前期,学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了解了唐朝与边疆各族,尤其是与吐蕃的关系,认识到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感受了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多彩的文学艺术。 唐朝时期,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紧密相连。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应该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勤劳勇敢、团结务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板书设计
随堂训练和作业设计
1.随堂训练:(出示四道选择习题)随堂检测,检验提升。 2.作业设计:课堂教学至此,学案同步教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