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 专题07 现代文阅读
1. 能准确筛选、提炼、概括、运用文章的主要信息。
2. 把握文章结构,理清写作思路。
3.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 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
5. 把握文体特点,了解常见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并体会其作用。
6. 能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对文中某一问题进行探究,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1.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就是说通过具体的事件叙述、形象的人物活动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立场,读后使人受到其人其事的感染和影响。记叙文必须写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与文学作品塑造典型环境、典型人物有本质不同。
2.记叙文六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些要素在文中既可以直接交代,也可以间接交代。间接交代的要素,读者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悟出。掌握记叙的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发生、发展的脉络。
3.记叙文结构:记叙文选材广泛,形式多样,结构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按时间先后安排结构;
第二,按人物的活动、地点的转移安排结构;
第三,按事件情节的发展阶段,即: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安排结构;
第四,按事件的一定关系安排结构。
另外,记叙文中的过渡段,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过渡段落大多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过渡自然,浑然一体。同时,过渡段及时对上文的小结,点明了主要内容,又是对下文的提示。
4.记叙文表达方式: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议论,兼有抒情。在记叙文中这几种表达方式往往结合在一起运用。
1.记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必要交代和说明。
2.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的、细致的描绘与刻画。按内容分,主要有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从角度分,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
3.议论:是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的态度及对问题的看法等。主要起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
4.抒情:指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一是间接抒情。其作用是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5.记叙文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物,还可以是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也可以时空转移为线索,有的记叙文则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找出线索,有利于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6.记叙顺序:记叙的顺序主要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这种方法叫顺叙。
倒叙,即先写事物的结果,或把事件发展的过程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再用顺叙写出整个过程。作用有:开篇点题;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出下文;使文章结构紧凑。
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根据情节表达上的需要,插入另一些相关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作用有:交代了……内容;解释了……的原因;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突出人物性格(形象);突出文章主题;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完整;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7.记叙中心:记叙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件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意思贯穿着文章的始终,贯穿在对具体材料的叙述、描写之中。
概括记叙性作品的中心常用的格式是: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概括段意可抓住段落中的关键句和关键词语来加以综合、归纳。
8.记叙详略:凡是对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即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中心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次要材料虽不能详写,但也不能不写,因为涉及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点(详写),体现了文章的深度,突出中心思想;面(略写),体现了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有时,在安排详写材料时,还应注意前后呼应。
9.记叙文阅读的考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和层次;
(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主题思想;
(3)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
(4)推敲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把握文中关键语句,并根据表达方式及常用修辞手法等,体会其深层含义及作用;
(6)提炼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及情感倾向,并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鉴赏
10.答题策略:
(1)有整体意识、语境意识和“统观”意识
对字、词、句、段、篇的分析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结合语境理解分析,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2)捕捉材料信息
①捕捉“重点词”,理解和品味语言。
②捕捉“重点句”,深入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和特殊作用。
③捕捉“中心句”和“议论句(段)”,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
④捕捉“文本性”,把握各种文体的基本常识。
(3)排除干扰选项
①排除法(筛选法)。②比较法(对比法)。③还位法(复位法)。
(4)逐层深入
分析字、词、句、段的深层含义时,要从表面意思的分析开始,逐层深入,理解它们的深层含义;不能一步就写出它们的深层含义。
(5)一准二全三简明
在回答主观简答题时,表达力求做到“一准二全三简明”。
(6)紧扣文本
在回答开放题时,必须先从阅读的文本出发,再联系生活实际或自己的经历谈看法,不能凭空臆想,随便发挥。
例1.(2020七上·德惠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柳和折柳赠别
①中国古人送别时,常常折一截青青的柳枝送给远行的友人。《三浦黄图 桥》有这样的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后来,人们经常用“折柳”作为送别之词。在中国古代抒写离情别绪的文艺作品中,“折柳”是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如“ 甲 ”,甚至一些惜别怀远的乐曲,也以“折柳”为曲名,比如“ 乙 ”。
②古人为什么要在送别时折一段又轻又软的柳枝呢 一是因为“柳”与“留”谐音,含“留恋”“留别”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 小雅 采薇》里“
丙
”,借柳条随风飘扬,似牵衣人,来表达难分难离,依依不舍的心情。二是因为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里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三是因为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所以古人折柳相送,也寓意友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
③其实,古人折柳赠别,赋予柳树种种感情,其文化源头是他们对于柳的崇拜。
④在中国古人看来,青青的柳树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界的植物,而且还是一种象征物。中国古代的神话中,太阳西沉的地方叫柳谷。古人认为太阳正是在有柳树的山谷里得到了生气,获得了力量,第二天早上才能那么新鲜、光明、温暖,从东方升起。另外中国古代棺材盖上的装饰,送葬的灵车都可以称作“柳”。这也曲折反映了古人希望死者能像“柳”一样,获得再生。
⑤柳树在中国古代还经常被用作消灾祈福的工具:正月里,门前插一枝杨柳,可以挡住百鬼;有些地方认为柳枝可以驱除蛇蝎等毒虫;满族的巫师萨满们用柳枝祛除鬼怪;白族新婚的家庭以柳驱邪。很多地方有清明戴柳的习俗,认为这样可以使全家安康;满族祭祖时还用柳枝蘸水洒在儿童头上,这是向孩子赐福。
⑥由于中国古人对柳有这样的认识,所以,他们送给远行之人的一段柳枝,虽然谈不上尊贵,却包含着殷切而深远的祝福——祝远去的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顽强而蓬勃地生存和发展;祝远去的人一路平安,来日幸福。
(1)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诗句依次应该是( )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②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2)文章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古人折柳赠别的原因是什么
(4)第⑥段加点词“这样的认识”是指什么
(5)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 请具体阐明理由。
为什么呢 这要从柳树本身的特点说起: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柳树断了可以重新生长,倒着插,横着插都可以存活。每到冬去春来,柔弱的柳树总是最先吐出小小的嫩芽。柳树顽强的再生力、旺盛的生命力给十分重视草木的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答案】(1)D
(2)既起到强调的作用,又承上启下,使得文章脉络清晰。
(3)①“柳”与“留”谐音,含“留恋”“留别”之意;②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可传达“春常在”的祝愿;③柳条插土就活,希望友人到新的地方,能很快生根发芽。
(4)柳树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柳树是消灾祈福的工具。
(5)第④段。这段文字说明了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柳树有顽强的再生力这一特点,很好地解释了第④段的中国古代神话、棺材盖上的装饰以及灵车都与“柳”密切相关的原因。(言之成理即可)
【知识点】文章过渡及其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1)考查根据对古诗词的理解衔接上下文。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②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多用为赠别或送别之词;③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语境“在中国古代抒写离情别绪的文艺作品中,‘折柳’是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如甲”,这里用第②句;乙处语境“甚至一些惜别怀远的乐曲,也以‘折柳’为曲名,比如乙”,应用③句;丙处“借柳条随风飘扬,似牵衣人,来表达难分难离,依依不舍的心情。”应是①句。故选D。
(2)考查段落作用。中间段的作用大致有: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或铺垫作用;插叙,补充交代与文章内容有关的信息。本文第③段“古人折柳赠别,赋予柳树种种感情”承接上文,“其文化源头是他们对于柳的崇拜”引出下文的相关内容,所以是承上启下,强调“古人折柳赠别,……其文化源头是他们对于柳的崇拜”,使得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概括能力。文章第②段解释了“古人为什么要在送别时折一段又青又软的柳枝呢”这一问题,可结合文章内容“一是因为“柳”与“留”谐音……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进行分析,重点注意该段的三点内容。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4)本文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说明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根据问题内容在上下文定位关键信息概括作答即可。“这样”指代前文内容,应在前文寻找信息,文章④⑤段说明了古人对柳的崇拜,由第④段注意关键词“获得再生”,第⑤段可结合“柳树在中国古代还经常被用作消灾祈福的工具”进行分析,重点注意柳树的作用。以上这两点即为古人对柳的认识。
(5)考查内容的衔接。解答时,需结合题干材料和文章内容进行分析,题干中所给材料主要内容是在解释柳树具有生命力旺盛的特点,找寻文章信息可知这与第④段“古人认为太阳正是在有柳树的山谷里得到了生气,获得了力量,第二天早上才能那么新鲜、光明、温暖,从东方升起”“另外中国古代棺材盖上的装饰,送葬的灵车都可以称作‘柳’。这也曲折反映了古人希望死者能像‘柳’一样,获得再生”的部分相一致。所以放在第④段后。其理由可从内容的关联性方面考虑,重点注意对柳树生命力旺盛这一特点的表述。据此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⑴ D
⑵ 既起到强调的作用,又承上启下,使得文章脉络清晰。
⑶ ①“柳”与“留”谐音,含“留恋”“留别”之意;②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可传达“春常在”的祝愿;③柳条插土就活,希望友人到新的地方,能很快生根发芽。
⑷ 柳树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柳树是消灾祈福的工具。
⑸ 第④段。这段文字说明了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柳树有顽强的再生力这一特点,很好地解释了第④段的中国古代神话、棺材盖上的装饰以及灵车都与“柳”密切相关的原因。(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衔接上下文的能力。要求考生注意对诗句意思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诗句。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作用的理解。解答此题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进行回答。考生要童平时的学习掌握基本的答题要点:结构: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等,具体作答时要结合语段的具体位置和内容进行作答。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考生要熟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题干的要求,确定答题范围,找关键语句进行概括理解。
⑷本题的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问题要求,结合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语境及上下文的内容进行理解。
⑸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衔接,解答时,需结合题干材料和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要求考生熟读文段,理解文段的内容,注意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结合主题进行判断。
例2.(2020七上·舒兰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使的失误
①一天,一个盲人带着他的导盲犬过街时,一辆大卡车失去控制,直冲过来,盲人当场被撞死。他的导盲犬为了守卫主人,也惨死在车轮底下。
②主人和狗一起到了天堂门前,一个天使拦住他俩,为难地说:“对不起,现在天堂只剩下一个名额,你们两个中必须有一个去地狱。”
③主人一听,连忙问:“我的狗又不知道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能不能让我来决定谁去天堂呢 ”
④天使鄙夷地看了这个主人一眼,皱起了眉头,她想了想说:“很抱歉,先生,每一个灵魂都是平等的,你们要通过比赛决定谁上天堂。”
⑤主人失望地问:“哦,那么什么比赛呢 ”
⑥天使说:“这个比赛很简单,就是赛跑。从这里跑到天堂的大门,谁先到达目的地,谁就可以上天堂。不过,你也别担心,因为你已经死了,所以不再是瞎子,而且灵魂的速度跟肉体无关,越单纯善良的人速度越快。”主人想了想,同意了。
⑦天使让主人和狗准备好,就宣布赛跑开始。她满心以为主人为了进天堂,会拼命往前奔。谁知道主人一点也不忙,慢吞吞地往前走着。更令天使吃惊的是,那条导盲犬也没有奔跑,它配合着主人的步调在旁边慢慢跟着,一步都不肯离开主人。
⑧天使恍然大悟:原来,这条导盲犬多年来已经养成了习惯,永远跟着主人行动,在主人的前方守护着他。可恶的主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胸有成竹,稳操胜券,他只要在天堂门口叫他的狗停下,就能轻轻松松赢得比赛。
⑨天使看着这条忠心耿耿的狗,心里很难过,她大声对狗说:“你已经为主人献出了生命,现在,你这个主人不再是瞎子,你也不用领着他走路了,你快跑进天堂吧!”
⑩可是,无论是主人还是他的狗,都像是没有听到天使的话一样,仍然慢吞吞地走着,好像在街上散步似的。
果然,离终点还有几步的时候,主人发出一声口令,狗听话地坐下了,天使用鄙夷的眼神看着主人。
这时,主人笑了,他扭过头对天使说:“我终于把我的狗送到天堂了,我最担心的就是它根本不想上天堂,只想跟我在一起。所以我才想帮它决定,请你照顾好它。”天使愣住了。
主人留恋地看着自己的狗,又说:“能够用比赛的方式决定真是太好了,只要我再让它往前走几步,它就可以上天堂了。不过它陪伴了我那么多年,这是我第一次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着它,所以我忍不住想要慢慢地走,多看它一会儿。如果可以的话,我真希望永远看着它走下去。不过天堂到了,那才是它该去的地方,请你照顾好它。”
说完这些话,主人向狗发出了前进的命令,就在狗到达终点的一刹那,主人像一片羽毛似的落向了地狱的方向。他的狗见了,急忙掉转头,追着主人狂奔。满心懊悔的天使张开翅膀追过去,想要抓住导盲犬,不过那是世界上最纯洁善良的灵魂,速度远比天堂所有的天使都快。所以导盲犬又跟主人在一起了,即使是在地狱,导盲犬也永远守护着它的主人。
天使久久地站在那里,喃喃说道:“我一开始就错了,这两个灵魂是一体的,他们不能分开……”
(1)第④、 段中天使“鄙夷”的内容是什么
(2)你如何理解第⑩段中盲人和狗都是“慢吞吞地走着”
(3)结合全文,说说你认为天使的失误在哪里?并谈谈你的启发。
【答案】(1)天使认为盲人用各种伎俩好让自己去天堂。
(2)狗陪伴了盲人多年,盲人第一次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着它,所以忍不住想要慢慢地走,多看它一会儿。狗则是忠实于自己的主人,心甘情愿地陪着主人走。
(3)围绕“猜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回答即可。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鄙视”是轻视,看不起的意思。第四段中的“鄙视”是因为天使认为盲人想自己进入天堂,所以瞧不起他;第十一段的“鄙视”是因为天使认为盲人想再一次欺骗他的导盲犬,自己跑入天堂,更加瞧不起他。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根据文中的“这是我第一次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着它,所以我忍不住想要慢慢地走,多看它一会儿”可知,盲人和导盲犬慢吞吞的走着的原因是盲人想和自己的导盲犬多呆一会儿。狗则是因为忠诚成为了习惯,心甘情愿地陪着主人慢慢走。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盲人在只有一个名额能进入天堂的时候,毅然地把机会让给了陪伴自己多年的导盲犬,导盲犬选择了始终和主人在一起,即便是在地狱,他们的灵魂都是善良的,但是天使却无端的猜忌别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让善良的灵魂堕入地狱。启发可以围绕“不要无端的猜忌别人”出发,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 天使认为盲人用各种伎俩好让自己去天堂。
⑵ 狗陪伴了盲人多年,盲人第一次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着它,所以忍不住想要慢慢地走,多看它一会儿。狗则是忠实于自己的主人,心甘情愿地陪着主人走。
⑶天使却无端的猜忌别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让善良的灵魂堕入地狱。启发可以围绕“不要无端的猜忌别人”出发,有理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结合题干的要求,确定答题的范围,结合语句理解词语的含义。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要求考生熟度文章,理解文意,结合文段的的内容和重点语句进行分析,理解句子的意思。
⑶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阅读的感悟。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情节等进行分析理解,注意归纳要准确。
1.(2020七上·吉林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是一盏灯
崔立
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
原本,他们不该迷路。
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儿子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
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
儿子想哭,说:“爸,我害怕。”
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父亲说着话,拾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
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
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
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
但既然父亲说看见了灯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
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
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急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
父亲说:“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
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黑手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继续走,父亲在前面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
走在前面的父亲忽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
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赶紧走吧。
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
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
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
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开门的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
“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快进来吧。”
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刚刚差点儿绊倒时,扭伤了脚踝。
那是儿子14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个: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
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儿子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忽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
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欠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带自己付的款呢?
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
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
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
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
父亲说:“别想了,一个人住这里也挺好的。”
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
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
(选自《2017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①骇人
②瞬时
③摔倒
④ 哽咽
(2)下面两个句子分别使用了哪种描写手法,通过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①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
②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3)小说主要写了父子之间发生的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文章结尾儿子问父亲“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父亲没有回答。你认为父亲看到灯光了吗?讲说明理由。
(6)文章标题采用哪种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效果。
(7)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将会怎样和父亲相处?
【答案】(1)hài;shun;shuāi;yè
(2)①(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了儿子害怕的心理。
②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带领儿子走出森林后内心的轻松。(或:外貌描写。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带领儿子走出森林的艰辛。)
(3)①儿子(14岁时)贪玩(在森林中)迷路,在父亲带领下走出森林。②儿子无力还贷,父亲卖房帮助他走出困境。
(4)①沉着镇定。面对困境,父亲并没表现出惊慌,而是一直安慰儿子。②充满智慧。迷路后,父亲用善意的谎言激励着儿子跟着他走出森林。(或:乐观坚强、有担当、对儿子有着深沉的爱)(要求:答出两点,结合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5)父亲没有看到灯光。理由:父亲说看到了灯光,不过是对儿子的安慰。①父亲的身高只比儿子高半个头;②从迷路到小木屋的漫长过程中,儿子多次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都是黑乎乎的;③父亲进小木屋时,长舒了一口气,表明他心里一直没有底。
(6)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父亲在儿子成长困境中的引领作用,如一盏灯,照亮儿子一路温暖前行,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7)多关心父亲,遇到事情多与父亲沟通,孝顺父亲,自己努力工作,挣钱改善父亲的居住环境等。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动作描写;自然环境描写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注意“yè”不要误拼为“yàn”。
(2)阅读句①,这句话是对当时父子二个所处的环境描写,“微弱的月光”“只能隐约看出两只手”“漆黑”都表现了森林的黑暗,以此来渲染恐怖的气氛,表现儿子内心的恐惧。②句,“长舒了一口气”是对父亲的一个动作描写,“脸上满是汗珠”则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在带儿子走出森林是艰辛的,走出后心情轻松无比。
(3)本题考查文中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本文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十四岁的儿子过于贪玩,父子两人在森林中迷路,后来在父亲的带领下走出了森林;二是若干年后,儿子无力偿还供贷款,父亲毅然卖房帮助他走出了困境。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文中的父子二人在森林中迷路了,儿子无比的恐慌,但是父亲却一直安慰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沉着冷静的人;从迷路后,父亲用他看见灯光的谎言来安慰并鼓励儿子,儿子欠债后,父亲卖掉房子为儿子还债,表现了他是一个聪明的父亲,并且无比的爱自己的儿子。
(5)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根据文中的“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着,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可判断当时看不到灯光;根据父亲在走进那个陌生人家后“长舒一口气”,可判断父亲心里是没底的,可以看出父亲并没有看到灯光;根据“但既然父亲说看见了灯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可判断他之所以说谎,是想给儿子以安慰,平复他慌乱、恐惧的心。
(6)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本文的标题“父亲是一盏灯”,将父亲比作明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在儿子成长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以此来突出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7)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父亲是一盏灯”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所以以后应多关心父亲;根据“儿子忽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可反思以后对待父亲态度要恭敬;根据“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可得出以后应努力工作,攒钱给父亲买个房子,改善父亲的居住环境。
故答案为:⑴ hài 、 shun 、 shuāi 、yè
⑵ ①(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了儿子害怕的心理。 ②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带领儿子走出森林后内心的轻松。(或:外貌描写。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带领儿子走出森林的艰辛。)
⑶ ①儿子(14岁时)贪玩(在森林中)迷路,在父亲带领下走出森林。②儿子无力还贷,父亲卖房帮助他走出困境。
⑷ ①沉着镇定。面对困境,父亲并没表现出惊慌,而是一直安慰儿子。②充满智慧。迷路后,父亲用善意的谎言激励着儿子跟着他走出森林。(或:乐观坚强、有担当、对儿子有着深沉的爱)(要求:答出两点,结合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⑸ 父亲没有看到灯光。理由:父亲说看到了灯光,不过是对儿子的安慰。①父亲的身高只比儿子高半个头;②从迷路到小木屋的漫长过程中,儿子多次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都是黑乎乎的;③父亲进小木屋时,长舒了一口气,表明他心里一直没有底。
⑹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父亲在儿子成长困境中的引领作用,如一盏灯,照亮儿子一路温暖前行,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⑺ 多关心父亲,遇到事情多与父亲沟通,孝顺父亲,自己努力工作,挣钱改善父亲的居住环境等。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字音的识记析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掌握。
⑵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的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方法、描写方法、写作手法、遣词造句等方面入手,结合语境来品析。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感知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⑶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⑷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要了解文章的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的事件,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
⑸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通读文章,把握文章的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内容,确定答题的范围,找出相关的语言文字、内容进行概括。
⑹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能力。考生要注意对标题的审读,结合文章的内容、主旨、结构等进行分析。注意平时对标题的认识积累,掌握理解标题的方法,在阐述时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进行分析。
⑺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概括,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重点语句进行分析理解。
2.(2020七上·舒兰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火车六年不到站
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祸住进医院。“你弟弟住院多久了 ”“六年。”“六年 ”我震惊。
他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哥哥。
半夜,我听到弟弟说:“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知道了。”
这样的对话,一晚上至少有五次。第二天,我问起这事,他告诉我,弟弟是在六年前春节回家时被车撞的,出事时,刚下火车,所以醒来后,一直以为自己还在火车上。
他总是趁弟弟睡着的时候,默默地踱到外面抽会儿烟。他从 25 岁到现在,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全耗在这个医院。
这天,弟弟吃了药,睡得很沉。他找到我,说:“你去不去逛街 ”我惊讶地问:“这里有街吗 ”他兴冲冲地说:“我带你去。”
从医院走出来,他兴奋地说,他要去买件衣服,很久没有买新衣服了。这里是开发区,很荒凉,过了河才有集市。我们乘船过去,那里只有十几家商铺,他却来来回回逛了好几趟。最后,他买了只烧鸡,说他弟弟从小就爱吃烧鸡。
准备往回走的时候,他看着手表惊呼:“下午 4 时了,弟弟一定醒了。”我们飞快地往回跑,到了江边,发现一只船停在岸边。他扯开喉咙喊:“开船的呢 ”旁边的商店老板说,那人回家吃饭去了,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回来。他很着急,我安慰他:“你弟弟醒来,护士会照顾他的。”他不听,开始脱衣服。
我惊呼:“你干吗 ”“我游过去。”“天这么冷,你会冻坏的!”
他挣脱我的手,跳进河里。那可是冬天啊!
街上的人全跑来看热闹:“有人跳河了……”
我看着河面,他把衣服和烧鸡顶在头上,一点一点地向对岸游去。直到他上岸,我才松了口气。他在对岸向我挥挥手,然后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
两小时后,我回到医院,看到他换了衣服,坐在床上看着弟弟吃烧鸡。弟弟好像哭了很久,一边抽泣,一边吃烧鸡:“哥,我以为你先下车了呢。”“怎么会呢 要下车,我一定会喊你一起的。”
弟弟点点头:“那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可以下车 ”他肯定地说:“明天就到了。”
我转过头,泪流满面。这路真长,火车一坐就是六年,也许,还要坐很多年……
(1)文章重点描写了哥哥担心弟弟醒来,着急赶回医院的情形。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作描写,依次填写在横线上。
惊呼—→ —→脱衣服—→ —→向对岸游去—→
(2)文中两次写到“弟弟”和“哥哥”的对话,试分析第二次对话描写的作用。
(3)对本文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线索明晰,情节简单。
B.本文运用了对话、动作等描写方法,人物形象生动感人。
C.文中的“哥哥”非常善良,富有责任感,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D.本文通过刻画“哥哥”这个人物,赞美了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真诚、善良等美好品德。
(4)有人认为将题目改为“那车一开,就是六年”更贴切,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飞快地往回跑(或“跑”,或“扯开喉咙喊”);跳进河里(或“跳”);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或“跑”)
(2)内容上表现出哥哥对弟弟的悉心呵护,不离不弃,突出人物品质,使文章主题更鲜明;结构上与前文第一次对话相呼应(或前后照应)。
(3)A
(4)示例 1:原标题好,因为对弟弟的照顾并未完结,强调这种责任的持久性,突出了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深情和高度的责任感。
示例 2:改后的题好,突出了哥哥六年如一日付出的艰辛,强调“不容易”,难能可贵。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提取。根据文中的“我们飞快地往回跑,到了江边,发现一只船停在岸边。他扯开喉咙喊”的“飞快地跑”“扯开喉咙喊”可知,当他发现弟弟快要醒来时非常着急。根据“他挣脱我的手,跳进河里”。他脱了衣服之后,跳下了河。“他在对岸向我挥挥手,然后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游过了河,他依旧在跑。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了他内心的着急。
(2)本题考查情节的作用。第二次对话是在哥哥匆忙地赶回去后与弟弟的对话,通过哥哥和弟弟之间的对话可知,这样的对话天天都在进行,表现出哥哥对弟弟的悉心呵护。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在结构上,与第一次的对话“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相照应。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本文通过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文章更加真实可信。所以选项中的“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说法错误。故选A。
(4)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火车六年不到站”强调了这辆火车还会继续往前开,含有这辆火车还会继续往前开,强调了哥哥还会继续照顾弟弟,赞美了哥哥对弟弟的不离不弃。“火车一开就是六年”强调了时间,表达出了哥哥对弟弟的耐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照顾弟弟的不容易,两者表达的侧重点不一样,突出的重点不一样。学生自由表达观点,据此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 飞快地往回跑(或“跑”,或“扯开喉咙喊”);跳进河里(或“跳”) ; 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或“跑”)
⑵ 内容上表现出哥哥对弟弟的悉心呵护,不离不弃,突出人物品质,使文章主题更鲜明;结构上与前文第一次对话相呼应(或前后照应)。
⑶A
⑷ 示例 1:原标题好,因为对弟弟的照顾并未完结,强调这种责任的持久性,突出了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深情和高度的责任感。 示例 2:改后的题好,突出了哥哥六年如一日付出的艰辛,强调“不容易”,难能可贵。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信息的提取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题干的提示,确定答题范围,找关键语句提取信息进行作答。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故事情节作业的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理解语句的意思,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分析,注意从内容和结构方面进行阐述。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辨析,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全面把握文章,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辨析。
⑷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能力。考生要注意平时对标题的认识,掌握理解标题的方法,在阐述时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进行分析。
3.(2020七上·永吉期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浇
花
张丽钧
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得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
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着几株杂草。她笑了,在心里对那杂草说:“几天没搭理你们,偷偷长这么高了?想跟我的杜鹃抢春光,你们的资质差了点!”这样想着,俯下身子,拔除了那些杂草。
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的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他跑到阳台上,却忍不住哭叫起来:“妈妈,妈妈,我的花儿哪里去了?”
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待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妈妈于是说:“儿子,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
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
妈妈见儿子绝望地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就明白了。说:“儿子,那哪儿是花呀?那是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草!妈妈把它拔掉了。”
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浇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
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杂草从垃圾桶里翻捡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来的植物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我怎么没有意识到呢?她的心温柔地动了一下,俯下身子抱起孩子。
“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儿子,你真可爱!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他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妈妈还要替妈妈的花儿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沾了光!”听了妈妈的一番夸奖,儿子挂满泪珠的小脸上漾出了笑意。
后来,妈妈惊讶的发现,这个世界上被忽略的花儿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狗尾草的花儿就是毛茸茸的一条“狗尾”,连蒺藜都顶着柔软精致的小花儿与春风逗弄……上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并且,他会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抹浅笑……
(1)通读全文,结合所给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人物 情节
妈妈 妈妈浇花 妈妈拔掉花盆中的草 ② 妈妈夸奖、感谢儿子
儿子 儿子也浇花 ① 儿子说明原因 ③
(2)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待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一句进行评析。
(3)文中儿子的表现让妈妈“心温柔的动了一下”,这个“动”是什么意思?妈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4)你从文章结尾一段读出了什么深意?
【答案】(1)儿子哭泣;妈妈不解;儿子露出微笑
(2)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杜鹃花依然开得很美丽的样子,表达了妈妈对儿子哭泣的不解疑惑。
(3)动是感动;理由围绕“儿子能够关注到那些被人忽略的花,很有爱心(平等的心)”回答即可。
(4)结尾段深意围绕“我们也应该像文中的孩子那么样公平地对待所有的花,他们都是平等的”(或我们要像文中的孩子一样去关注弱小的生命)回答即可。
【知识点】梳理、概括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感悟文章意境;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阅读文章可知,文章第2段妈妈用微笑、歌声和清水浇灌美丽的杜鹃花;第3段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给花浇水;第4段妈妈发现了杜鹃旁的杂草并把它们拔掉;第5、6段儿子浇花时发现自己的花不见了而哭泣,妈妈不明白儿子为什么哭;第7、8段儿子说明了那些杂草就是自己的花,妈妈恍然大悟;第10段妈妈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第11段妈妈给儿子道歉,并替杜鹃和儿子的花向儿子表示感谢,使儿子脸上露出了笑容;据此结合题干所给的相关内容作答即可。
(2)考查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由句中“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可知,该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举”写出了杜鹃依旧很好的开着,然后结合前文的内容,体现了妈妈对儿子哭着说花不见了的疑惑;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3)考查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儿子浇花时,看到了自己的花不见了而哭泣,但是杜鹃花明明还在,在妈妈问明原因之后知道了原来自己拔掉的杂草就是儿子珍爱的花,儿子对它们的关心程度不亚于自己对杜鹃的关心,从儿子的行为中妈妈看到了儿子并没有杂草的渺小而忽略了它的存在,这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儿子平等对待每一个生命的行为让妈妈感动,因此这个“动”是感动的意思。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4)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文章通过母子二人浇同一盆花而关注的花却有所不同的事件,告诉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弱小的生命,不能因为它的渺小了放弃对它的关注。结尾描写了妈妈发现世界上这种被忽略的花很多,而上帝却没有因为它们的渺小而丢弃它们,他和孩子一样会用心对待每一个不起眼的事物,我们也应该像上帝和孩子那样公平的对待每一样事物,尤其是弱小者更是我们关心和保护的对象。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 儿子哭泣;妈妈不解 ;儿子露出微笑
⑵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杜鹃花依然开得很美丽的样子,表达了妈妈对儿子哭泣的不解疑惑。
⑶ 动是感动;理由围绕“儿子能够关注到那些被人忽略的花,很有爱心(平等的心)”回答即可。
⑷ 结尾段深意围绕“我们也应该像文中的孩子那么样公平地对待所有的花,他们都是平等的”(或我们要像文中的孩子一样去关注弱小的生命)回答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结合题干的提示,理清层次,梳理情节,抓关键语句进行作答。
⑵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的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方法、描写方法、写作手法、遣词造句等方面入手,结合语境来品析。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感知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⑶本题的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
⑷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阅读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自己的观点,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阐述,注意语言简洁,有创意的表达。
4.(2020八上·吉林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谁将成为新的杀手?
①就在我们不断攻克现有的疾病时,将在21世纪时刻陪伴我们左右的一颗颗新定时炸弹已经悄然准备就绪,它们就是天然或者人造的新型病菌。
②我们面临的21世纪无疑将是一场血腥的捉虫大赛。可以肯定的是,各种古怪恐怖的新传染病将此起彼伏,针对这些新病魔的战斗将令我们今日与艾滋病所作的艰难斗争显得微不足道。届时,我们手中早已有了艾滋病疫苗,人们只需花几美元或者根本不用付钱就可以得到疫苗。
③今天,新病毒正走出大自然,“发现”人类。在医院和丛林诊所里,异常强大的变异细菌不断出现,人类根本来不及找出对付它们的抗生素。仅从1994年以来,已有30多种新病毒现身,它们之中像艾博拉出血热、F和G型肝炎、安第斯病毒、法基病毒、比利多病毒、白水旱谷病毒等等已经令医学界一筹莫展。而2003年春季出现的SARS冠状病毒,由于易于传播,严重的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和生活。
④病毒越来越易于侵入人体的原因之一便是人口膨胀。在病毒看来,我们人类无异于一顿越来越丰盛的午餐。在自然界,当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过高、并且过于集中时,由病菌引发的疾病势必爆发,有效地减少该种群的数量。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人类就可以逃过这条自然法则。
⑤推动大自然着手实施这项法则的因素之一便是我们正在兴建的超级城市,它们通常都建立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联合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到公元2015年,地球上将有26个这样的超级城市,其中的22个将出现在并不发达的地域。到2030年,世界上60%的人口都将住进城市,届时,一些巨型城市的固定人口将超过3000万。可以设想一下,把所有这些人都塞入一座城市,撤走绝大部分医生,只留下几座医院,而且连最基本的卫生设施也不复存在。这样你得到的就是一颗随时都可能发作的生物炸弹。现在你要复制8到10枚这样的炸弹,然后把它们分别安放在世界各地。
⑥更糟糕的是,这些炸弹之间是有导火索相连的。人们乘坐飞机四处旅行,把病毒迅速有效地带往世界各地。人类已经结成了一个高速严密的生物互联网,下个世纪,这个生物互联网的运行速度只会更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日益频繁地外出旅行,结果自然加快了疾病的传播。
⑦除此之外,令人心悸的还有生物武器。20世纪80年代,原苏联曾运用最基本的基因工程技术制造了可以抵抗一切传统药物的黑死病系列病毒,并将这种病毒装入导弹弹头。随着生物技术日臻完善,人类将解开越来越多的生物基因密码,生物学家们也将学会怎样混合不同病毒的基因,从而制造出致命的、非天然的病毒系列,最终用于弹无虚发的新式武器。
(1)第⑥段中的“人类已经结成了一个高速严密的生物互联网”一句中的“生物互联网”指什么?
(2)文中第②③段分别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以此来说明哪方面的内容?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④段是从“病毒越来越易于侵人人体的原因之一便是人口膨胀”的角度进行说明的。
B.第⑤段是从“人口的集中也会导致病毒的大量侵人”的角度进行说明的。
C.第⑥段是从“人类的交往来说明人类易于新病菌的传播”的角度进行说明的。
D.第⑦段是“从生物学家们怎样混合不同病毒的基因”的角度进行说明的。
【答案】(1)指人类相互交往
(2)第②段采用了作比较说明方法;说明与新病菌做斗争之艰难;第③段采用举例子(列数字)说明方法;说明新病毒出现之多。
(3)D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说明对象特征;作比较;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1)本题考查信息提取能力。根据前文中的“这些炸弹之间是有导火索相连的。人们乘坐飞机四处旅行,把病毒迅速有效地带往世界各地”可知,不同地区的人类之间的交往形成了“生物互联网”。据此回答即可。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第②段中把将来针对新病魔的战斗与今日对抗艾滋病毒的战斗进行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将来战斗的艰难;第③段中通过列举1994年以来的病毒名称,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新生病毒数量之多。
(3)根据“除此之外,令人心悸的还有生物武器”可知,是从人造病菌来进行说明的,选项错误;故选D。
故答案为:⑴ 指人类相互交往
⑵ 第②段采用了作比较说明方法;说明与新病菌做斗争之艰难;第③段采用举例子(列数字)说明方法;说明新病毒出现之多。
⑶ D
【点评】⑴本题是信息筛选能力的考查。认真阅读文章,根据问题和提示,在上下文中筛选出关键信息。
⑵常见的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②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③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④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⑤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和理解。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
5.(2020八上·吉林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时间的人
①人到中年,越来越容易看见时间的维度。
②居然也认同了时间是一棵树。当叶子掉得所剩无几,一年便真到头了。风带走尘埃,大把大把的时间,如同叶子婆娑腐烂,多少情感被大地堆积。对于美的追随者,时间注定是不死的美。
③时间之美,永远保存在收藏时间的人眼里。他眼里的时间鲜活、生动、营养、唯美、不加化肥,不打激素。
④他收藏的时间不为自己,只用来送人。
⑤送时间的人,年年出现在日历的尾巴上。他先是给我打电话,继而约定好不超过上午十点,他要把精心准备的时间送到我手上。当时,我正从二环高架线上下来。那些擦肩而过的人,行色匆匆的表情,丝毫不在乎丁酉年的时间即将用完。想着这些,我心里既慌张又空茫,兴奋的手,仿佛攥有一千颗饥饿的沙粒。
⑥他终于到了,嘴里哈着冷空气。
⑦远远地,我站在残留着几片叶子的银杏树下,朝他挥手。他看见了我,把手高高地举在空中,轻轻地舞动。然后,两手匆忙地提着时间向我奔来。
⑧那辆跟随他的脚踏车静静地停在文化馆门口。
⑨近了,他取下灰色的毛线手套,微笑着与我的手紧握。很快,他从塑料口袋的空气里掏出时间,交到我手上——那是一帧2018农历戊戌年挂历,那是他用心打造的时间。
⑩你瘦了!我说。
他说,你胖了。
这是时间接头的唯有见证,如同一个暗号,却难以违背时间的真理。时间不愿说出来的话,我们彼此都替时间说了。我们不怕得罪时间,时间却怕得罪我们。
我欣赏他送我的时间。画面上,他用100毫米微距镜头查看时间的表情,用300毫米长焦镜头伸缩时间的每一个毛孔与心跳。这些时间的碎片,取材于他楼顶的菜园子:小白菜、香葱、南瓜花蕊、莴笋叶、四季豆藤蔓、二荆条、洋姜茎、西红柿、佛手瓜、丝瓜、泡青菜、金瓜、半豆红、大青虫、蜗牛、小蜜蜂、蚊子等时蔬与微生物。当然,还有露珠、斜阳、正午的阳光、冰块等多种时间物语,它们构成了天然的光和影,自然的轮回与生命真相的袒露,尽在他的时间秘密里呈现。
谁能想到挂历的每一张时间表情,代表了送时间的人一千零一夜与时间过招的勇气?最终,他从一千多张时间底片里,筛选出十三张满意的时间答案,送人。
每年到了撕挂历的日子,我就会望着他送我的时间发呆。他每年送的时间主题都不一样,他总变幻着革新时间的审美,努力发现时间不同的维度与格调,总想带给受领他时间的人惊喜、震撼。即使时间一页页被岁月翻过,我也不能撕掉他送我的时间,因为那是时间之心啊!
他不仅送我时间,还把画面上亲自栽种的菜也送我。总是在时间的背后想送时间的人,我拿什么送他?似乎能拿出手的都不够格。新年伊始,悄悄给自己种了一个简单愿望,我要像送时间的人那样,做一个有情怀的人,让生活有滋味又有诗意。
(1)文中送时间的人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出其中两点。
(2)第⑤段中岁未将至那些行色匆匆的人与“我”在对将时间这个同题上,有着怎样的不同?
(3)将文题“送时间的人”改为“送挂历的人”,是否可以?为什么?
(4)文章结尾写道:“做一个有情怀的人,让生活有滋味又有诗意。”你从“我”这一愿望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1)是美的追随者,眼里永保时间之美;愿意将时间之美与人分享;通过日历来体现时间之美;用镜头精准地记录时间的美;是有格调、有审美、有情怀的人。
(2)那些行色匆匆的人们对待即将逝去的时间却毫不在乎;“我”则内心慌张又空茫。
(3)不可以;两文题的侧重点不同:“送时间的人”强调的是时间,而“送挂历的人”则强调的只是挂历,与本文内容不符。两个文题内含不同:文题中的“时间”特指挂历中的画面,记录了所送之人一年四季中的日常生活,有回忆,有人情味;而“送挂历的人”直白,缺少内涵,与本文要表达的主旨不符。
(4)要珍惜时间,在有限的宝贵的时间里,要亲近、热爱身边的人与物,全身心地投入生活,并把温馨的生活场景铭记心中,做一个无愧于时间,无愧于生活的有心人。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提取和概括。根据“时间之美,永远保存在收藏时间的人眼里。他眼里的时间鲜活、生动、营养、唯美、不加化肥,不打激素。”可知,送时间的人眼中收藏中鲜活生动的时间之美,是美的追随者。根据“他收藏的时间不为自己,只用来送人。”可知,送时间的人乐于和别人分享时间之美。“很快,他从塑料口袋的空气里掏出时间,交到我手上——那是一帧2018农历戊戌年挂历,那是他用心打造的时间。”在挂历上用心打造时间。“画面上,他用100毫米微距镜头查看时间的表情,用300毫米长焦镜头伸缩时间的每一个毛孔与心跳。”用镜头记录和呈现时间之美。“他每年送的时间主题都不一样,他总变幻着革新时间的审美,努力发现时间不同的维度与格调,总想带给受领他时间的人惊喜、震撼。”他年年都在变幻时间的审美。“我要像送时间的人那样,做一个有情怀的人,让生活滋味又有诗意。”他是一个有情怀的人。
(2)根据文中的“那些擦肩而过的人,行色匆匆的表情,丝毫不在乎丁酉年的时间即将用完。想着这些,我心里既慌张又空茫,兴奋的手,仿佛攥有一千颗饥饿的沙粒。”可知,擦肩而过的人行色匆匆,不在乎时间的流逝;而“我”却因为用完了一年的时间而感到慌张又迷茫。
(3)这篇文章主要内容并不是描写挂历,而是感悟时间,文章是围绕“送时间的人”赠送承载在自己对生活的情怀表达珍惜时间,热爱生活的感悟。“送时间”并不只是赠送一本挂历,挂历只是时间的载体,“送时间的人”所送的挂历上的照片是他对生活的记录,是他与时间过招的勇气,表达了文章“在有限的时间里,享受生活,热爱生活的”的主旨,而“送挂历”则太直白,反而缺少了作者想要表达的蕴藏在挂历中内涵。所以不可以。
(4)根据文章当中的“新年伊始,悄悄给自己种了一个简单愿望,我要像送时间的人那样,做一个有情怀的人,让生活滋味又有诗意。”可知,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要做一个有情怀的人,热爱生命,让生活充满诗意,这样才会无愧于时间,无愧于生活。有理皆可。
故答案为:⑴ 是美的追随者,眼里永保时间之美;愿意将时间之美与人分享;通过日历来体现时间之美;用镜头精准地记录时间的美;是有格调、有审美、有情怀的人。
⑵ 那些行色匆匆的人们对待即将逝去的时间却毫不在乎;“我”则内心慌张又空茫。
⑶ 不可以;两文题的侧重点不同:“送时间的人”强调的是时间,而“送挂历的人”则强调的只是挂历,与本文内容不符。两个文题内含不同:文题中的“时间”特指挂历中的画面,记录了所送之人一年四季中的日常生活,有回忆,有人情味;而“送挂历的人”直白,缺少内涵,与本文要表达的主旨不符。
⑷ 要珍惜时间,在有限的宝贵的时间里,要亲近、热爱身边的人与物,全身心地投入生活,并把温馨的生活场景铭记心中,做一个无愧于时间,无愧于生活的有心人。
【点评】⑴本题是信息筛选能力的考查。认真阅读文章,根据问题和提示,在上下文中筛选出关键信息。
⑵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注意抓住关键句子的理解作答。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在首段与末段,寻找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双关含义,分析表面含义即是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⑷本题考查对文中的主旨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及画龙点睛的句子的理解作答。
6.(2020八上·九台期末)阅读雷抒雁《最后的牵手》,回答问题。
①这一次,是他的手握在她的手里。
②这是一双被岁月的牙齿啃得干瘦的手:灰黄的皮肤,像是陈年的黄纸,上边满是渍一般的斑点;不安分的筋,暴露着,略略使皮与指骨间,有了一点点空隙。那些曾经使这手显得健壮和有力的肌肉消失了。这是长年疾病的折磨所雕凿出来的作品。
③可是,母亲仍然紧紧地握着这手。很久都是相对无言。突然,她感到那手在自己心动了一下,便放松了它。那手立即像渴望自由的鸟,轻轻地转动一下,反握住她的手。
④要喝水吗?她贴近他的脸低声地问。
⑤A父亲不回答,只是无力地拉着母亲的手。母亲知道,他实在是没有力量了,从那手上她已感到,生命准备从这个肉体上撤离。不过依着对五十多年来共同生活的理解,她随着那手的意愿,追寻着那手细微的指向,轻轻地向他身边移动着。到了胸前,她感觉到父亲的手指还在动。又移到颈边,那手指似乎还在命令:前进!不要停下来。
⑥母亲明白了,全力握紧那干枯的手,连同自己的手,一齐放在他的唇上。那干枯的手指不动了,只有嘴唇在轻轻嚅动。有一滴浑浊的泪从他灰黄多皱的脸颊上滚落下来。
⑦许多记忆一下子涌上她的心头。从这两双手第一次牵在一起的时候,父亲就这样把母亲纤细的手握在自己手里。那时,父亲的手健壮、红润而有力量。母亲想挣脱他的手,但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冲不破那手指的门,直到她心甘情愿地让自己的手停留在他的手里。
⑧这两双手相牵着,走过一年又一年,直到他们的子女一个个长大,飞离他们身边。贫困的时候,他们坐在床边,父亲拉过母亲的手放在自己的手里;苦难的时候,他拉起她的手放在自己的手里。手指好像是一些有灵性、会说话的独立生命,只要握在一起,就如同魔术师神奇的吹了一口气,什么就都有了。信心、勇气、财富,一切都有了。
⑨难道就是这两双手一相牵,就能相守一生?或许这只是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
⑩可是,他们彼此听得懂这手的语言:关切、思念、幽怨、歉意、鼓励、安慰现在,生命就要首先从他的一双手中滑落。曾经有过的共同的幸福记忆,都将从这一双手首先远去了。母亲的手在父亲的唇上只停留了短暂一瞬,便感到那只干枯的手不再动了,失去了温度。屋子里突然一片静寂,原来那咕咕作响的氧气过滤瓶不再作声了。时间到了!
B母亲没有落泪,站起身来。望着那一张曾经无比熟悉、突然变得陌生的脸,她慢慢抓起父亲的手,轻轻地贴在自己唇边。她觉得沿着手臂的桥,那个人的生命跑了过来,融汇在自己身上。
她相信自己不会孤单,明天,依然会是两个生命、两个灵魂面对这同一世界。
(选自《读者》2018年第8期,有册改)
(1)给下面词语中的划线字注音。
①渍
②暴露
③嚅动
④脸颊
(2)文章线索有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选文有两条线索,请说说明线、暗线分别是什么。
明线:
暗线: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的妙处。
那手立即像渴望自由的鸟,轻轻地转动一下,反握住她的手。
(4)选文第⑦⑧两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1)zì;lù;rú;jiá
(2)父母的)牵手;父母相伴一生的深情(父母之间的深厚感情)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的手比喻成渴望自由的鸟,表现出弥留之际的父亲对母亲深深的依恋和不舍(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4)插叙,补充交代了父母从第一次牵手起,便一直双手相牵共同面对生活的幸福记忆,写出了父母的牵手具有使他们一起战胜贫困、苦难等的神奇的力量,表现了父母之间具有深厚的感情。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文章线索;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叙述
【解析】(1)渍,读音是zì,油的沉淀或渣滓或造成污迹的东西。暴露,拼音是bào lù,是指露在外面,无所遮蔽。嚅动,拼音rú dòng,意思是嘴想说话而微动。脸颊是汉语词汇,拼音为liǎn jiá,指的是眼睛下部,鼻子周围到左右耳的表面部分。
(2)本题考查文章线索。明线指文学作品中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暗线指未直接描述而间接呈现出来的人物活动或事件的线索。由“他的手握在她的手里”“母亲仍然紧紧地握着这手” “她慢慢抓起父亲的手,轻轻地贴在自己唇边”等句子可知,本文直接写(父母的)牵手,且贯穿文章的始终,是文章的明线。而(父母的)牵手所蕴含的内在情感则是“她相信自己不会孤单,明天,依然会是两个生命、两个灵魂面对这同一世界”,即父母相伴一生的深情,这是文章的暗线。
(3)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解答这种问题,首先对句子进行定性,看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次结合该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和句子的含意分析作用,即写出了什么。如“那手立即像渴望自由的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然后依据比喻修辞的答题模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xx的……特点,表达人物……的情感”进行答题。这里要写的对象是“父亲”,“渴望”“轻轻地转动一下,反握住” 表现出弥留之际的父亲对母亲深深的依恋和不舍。
(4)本题考查插叙。第⑦⑧段,是母亲回忆过去和父亲在一起的情景,是运用了插叙的记叙顺序。作此判定后,再结合内容答出插叙部分的作用。先回答内容上的作用:插入父亲的回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从这两双手第一次牵在一起的时候,父亲就这样把母亲纤细的手握在自己手里”“贫困的时候,他们坐在床边,父亲拉过母亲的手放在自己的手里;苦难的时候,……”等句子补充交代了父母从第一次牵手起,便一直双手相牵共同面对生活的幸福记忆,“只要握在一起,就如同魔术师神奇的吹了一口气,什么就都有了。信心、勇气、财富,一切都有了”写出了父母的牵手具有使他们一起战胜贫困、苦难等的神奇的力量,表现了父母之间具有深厚的感情。
故答案为:⑴ zì;lù;rú;jiá
⑵ 父母的)牵手;父母相伴一生的深情(父母之间的深厚感情)
⑶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的手比喻成渴望自由的鸟,表现出弥留之际的父亲对母亲深深的依恋和不舍(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⑷ 插叙,补充交代了父母从第一次牵手起,便一直双手相牵共同面对生活的幸福记忆,写出了父母的牵手具有使他们一起战胜贫困、苦难等的神奇的力量,表现了父母之间具有深厚的感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线索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要求考生掌握理解线索的基本知识,熟读文章,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找出文中出现频率较多的词语或语句,逐仔细体会文章的内容自动。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题意,结合语句的特点,从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方面进行作答。注意平时对此类题型的试题掌握基本的答题模式。
⑷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表达方式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对涉及的段落,理解其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行作答,平时要多积累,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判断。
7.(2020八上·九台期末)阅读佚名《周庄的桥》,回答问题。
①中国第一水乡——周庄,至今已有九百余年的悠远历史,它旖旎的水乡风光,特有的人文景观,传统的建筑格局,淳朴的民间风情,令人神往,令人流连,无愧于江南水乡古镇的典范。
②水镇之古,古在水。围绕全镇有澄湖、白岘湖、淀山湖、南湖和三十多条大小河流,镇上有四条主河道,因此周庄自古有“水乡泽国”之称,总面积36平方公里。圆圆小镇,四面环水,宛如漂在水面上的一朵睡莲。周庄人家,因水而筑,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雕梁画栋的临河水阁,比比皆是。周庄的水,源远流长,波光粼粼的“井”字形河道,构成了水乡神韵。条条水巷游人如织,条条河道轻舟荡漾,坐在船上游览,穿桥过洞,颇有情趣。
③水乡之美,美在桥。周庄是水的世界,狭窄的青石板街道两侧,错落有致的是明清时代留下来的民居,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富安桥、双桥、贞丰桥等古桥,将老镇连为一体。周庄至今仍保存着的14座石桥,大多建自元、明、清三代,它们古意朴拙,形态各异,耐人寻味。最古老的一座是富安桥,修建于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桥身四周都建有桥楼,并且保存完整,这在江南水乡十分罕见,另外,有五块江南一带罕见的武康石,石面布有细小的蜂窝眼,颜色深赭,不易磨损。几百年来不知走过了多少脚步,仍基本保持原状,雨雪天也不打滑。
④而周庄的双桥,则是一首立体的诗。双桥,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联袂而筑,显得十分别致。因为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它为“钥匙桥”。这两座石桥,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入街巷;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桥栏由麻条石建成,最能体现古镇神韵。碧水泱泱,绿树掩映,只只小船在桥洞中穿过,牵着牯牛的老农走上桥阶,谁家的主妇在桥边的河埠搓衣洗菜。临河的小楼粉墙黛瓦,虚掩的蠡壳窗中飘出弦乐叮咚……
⑤1984年,旅美画家陈逸飞以周庄双桥为素材,创作了一幅题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连同他的多幅作品,在纽约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所属的画廊展出。当年11月,阿曼德·哈默访问中国时,将《故乡的回忆》高价购下,并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次年,这幅油画又成为当年世界联合国协会的首日封。钥匙桥不是钥匙胜似钥匙,它开启了国际交往的友谊之门。
⑥从此,周庄在恬静地沉睡了千年后,以优雅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让越来越多的人领略到了“中国第一水乡”——周庄的旖旎风情。
(1)阅读选文③~⑤段,思考作者在介绍周庄的桥时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2)阅读全文回答:周庄的桥有哪些特征?
(3)选文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圆圆小镇,四面环水,宛如漂在水面上的一朵睡莲。
(4)“周庄至今仍保存着的14座石桥,大多建自元、明、清三代,它们古意朴拙,形态各异,耐人寻味”一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案】(1)逻辑顺序
(2)历史悠久、造型优美、牢固耐用和与周围景色搭配极为和谐、优美。(或古意朴拙,形态各异,耐人寻味)(意思对即可)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周庄地形的特点。(意思对即可)
(4)不能。“大多”是限定副词,表示不是全部的桥都建于元、明、清三代,去掉后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
【知识点】说明文语言分析;分析说明对象特征;逻辑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1)本题考查说明顺序。说明文有三大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⑤段,作者在介绍周庄的桥时所采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由单桥写到双桥,很符合逻辑顺序。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关键句子回答。“富安桥、双桥、贞丰桥等古桥,将老镇连为一体”“周庄至今仍保存着的14座石桥,大多建自元、明、清三代,它们古意朴拙,形态各异,耐人寻味”“最古老的一座是富安桥,修建于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桥身四周都建有桥楼,并且保存完整”“碧水泱泱,绿树掩映,只只小船在桥洞中穿过,牵着牯牛的老农走上桥阶,谁家的主妇在桥边的河埠搓衣洗菜。临河的小楼粉墙黛瓦,虚掩的蠡壳窗中飘出弦乐叮咚”,据此可整理为:历史悠久、造型优美、牢固耐用和与周围景色搭配极为和谐、优美。
(3)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判断能力。划线句子把“小镇”比作“一朵睡莲”,因此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圆圆”“四面环水”“漂在水面”说明了周庄地形的特点,答题模式: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生动形象或突出)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4)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特点的把握能力,往往考查一些限制性词语,如“可能”“大概”“主要”“大多”等词语,这些词语一般不能删除,如果删除就会改变句意,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了。答题时,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及作用,再说明用了该词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说明删去后该句意思的改变,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本句中的“大多”指“大部分”,起限制作用,句意是“14座石桥,大部分建自元、明、清三代”,如果删去,则表示“14座石桥,全部建自元、明、清三代”,说法太绝对,与事实不符。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
故答案为:⑴ 逻辑顺序
⑵ 历史悠久、造型优美、牢固耐用和与周围景色搭配极为和谐、优美。(或古意朴拙,形态各异,耐人寻味)(意思对即可)
⑶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周庄地形的特点。(意思对即可)
⑷ 不能。“大多”是限定副词,表示不是全部的桥都建于元、明、清三代,去掉后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说明文说明顺序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掌握说明顺序的基本知识,对文段进行理解,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判断。
⑵本题考查上课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考生熟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抓关键语进行回答。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说明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对说明方法知识的积累,要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理解,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文段的内容进行分析。
⑷本题考查考生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特点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积累此类题型的答题模式,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理解。
8.(2020八上·舒兰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向生命鞠躬
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②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③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④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⑤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⑥“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⑦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
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⑧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⑨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⑩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1)第②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的哪一个细节最能表现蚂蚱生命力的顽强
(3)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
答:对害虫轻视→ → →鞠躬
(4)怎样理解小说结尾“鞠躬”一词的含义
(5)在“我”看来,蚂蚱是害虫,专吃庄稼,因此用草秆穿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你对“我”的做法是否赞同 为什么
【答案】(1)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这么冷清的环境蚂蚱求生的不易,更加让人震撼。
(2)⑦⑧段,描写蚂蚱拼命求生的坚强毅力时候的细节。
(3)难以想象;被强烈震撼
(4)鞠躬既是作者对蚂蚱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毅力的钦佩也是对蚂蚱的歉意,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对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乃至生命的代价教育了作者父子的敬意。
(5)不完全赞同。首先蚂蚱是害虫这是人类从自己角度对它进行的界定,有其合理性,但是任何生物在世界上都有其生存的权利,也是大自然的一员,特别是求生的本能对作者父子也起到了震撼教育作用。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自然环境描写
【解析】(1)景物描写作用有铺垫情节、衬托人物心情、突出人物形象、表达主题,要具体根据文章来分析,比如本文写蚂蚱的求生,那么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就与此有关。“初冬”点明了时间,“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写出了环境的荒凉,突出了蚂蚱求生的不易,也为后文蚂蚱拼命求生做了铺垫。(2)“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都是对蚂蚱逃生时的细节描写,蚂蚱为了逃生,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可以看出它生命力的顽强。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题可认真读文,提取体现“我”思想感情的词语作答。抓住关键语句第②段“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第⑤段“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第⑦段“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第⑨段“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第 段“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第 段“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这些语句中的关键词语展现了“我”思想感情的脉络。可据此回答。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这必须要联系文章的内容考虑,要有原文意识。鞠躬,就是深深地经一个鞠躬礼的意思,表达一种敬意或一种愧意,联系文章内容“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可知,我是表达对蚂蚱坚强的毅力的钦佩,是表达对自己伤害蚂蚱的一种愧疚,对蚂蚱带给我的教育表达敬意。
(5)本题考查阅读表达。开放性试题,没有唯一答案。但一定要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围绕文章主旨“生命力的强大和值得敬畏”来谈联想和启发。答案示例:不赞成,“蚂蚱是害虫”这是人类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对它进行的界定,但是任何生物在世界上都有其生存的权利,蚂蚱也是大自然的一员,特别是蚂蚱求生的本能对作者父子也起到了震撼教育作用,所以我们也应该尊重这一生命。
故答案为:⑴ 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这么冷清的环境蚂蚱求生的不易,更加让人震撼。
⑵ ⑦⑧段,描写蚂蚱拼命求生的坚强毅力时候的细节。
⑶ 难以想象 ; 被强烈震撼
⑷ 鞠躬既是作者对蚂蚱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毅力的钦佩也是对蚂蚱的歉意,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对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乃至生命的代价教育了作者父子的敬意。
⑸ 不完全赞同。首先蚂蚱是害虫这是人类从自己角度对它进行的界定,有其合理性,但是任何生物在世界上都有其生存的权利,也是大自然的一员,特别是求生的本能对作者父子也起到了震撼教育作用。
【点评】⑴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的考查。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思路:这句话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⑵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抓住 能表现蚂蚱生命力的顽强 细节描写概述。
⑶本题考查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注意结合表示 “我”对蚂蚱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填写。
⑷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重点词语理解的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语言组织:这个词语意思是……,强调(突出、写出)了……,表达了……的情感,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为下文叙事描写提供合理的依据。
⑸本题考查阅读表达能力。开放性试题,没有唯一答案。但一定要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围绕生命力的强大和值得敬畏来谈联想和启发。
9.(2020九上·舒兰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走散的炊烟
唯一不变的是炊烟。
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
炊烟可以自由散去,但根是散不去的。它的根无处不在,在故乡的天空中,在故乡的大地上,在那浓得化不开的云彩下,在一块鹅卵石与另一块鹅卵石的缝隙里。
天空是不会散的,大地也不会散,就像母亲,那么忠贞,那么坚韧,在游子的心中,在鱼尾纹的最深处。
就是那一地的炊烟哟。从树梢上绕出来,从房脊上站起来,爬上草垛上的几片枯叶,轻轻淡淡地笼住天空的几声鸟鸣,然后就走了。
只留下鸟鸣,只留下草垛,只留下房脊,只留下树梢。
还有母亲,还有一村的房子。就像我一样走了,走得缠绵悱恻,走得荡气回肠,走得脚底越来越虚,越来越浅。我知道,这是我和炊烟所无法把握的,因为我和炊烟都把根丢了。把根丢在了村庄。
其实,只要我摸着炊烟回去,我就会找到我的村庄,我的房子,还有那一地的鸟声,还有站在大门口,手搭凉棚,向远方遥望的白发苍苍的母亲。
我无法活得像浮萍一样潇洒,它可以连根都不要,但是我无法做到。
九岁那一年,母亲让我好好学习,她手指炊烟,她说人活着就要像这炊烟,要不停地向上走。那一年我就记住了炊烟,记住了头顶湛蓝的天空,记住了母亲的话,记住了炊烟的方向。于是,我就发奋读书,我知道自己很笨,但我仍坚韧不拔地向前走,冥冥之中被一种东西手臂一般地召唤着。
后来,我就考上了。后来,我就游走了,就像一缕炊烟一样,从村庄的上空,从母亲的眼神里,从我所钟爱的鸟声中,游走了。
从此,我在村庄的那一片天空的背影里,寂静地消失。
但草垛上的一片枯叶,自家院里的一块土坷垃,以及村旁近头的一棵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悄悄地扔一些东西过来。咔的一声,打得我生疼。解开上衫,我发现,打疼我的全是乡愁。
一缕缕飘得太远的炊烟,远过了母亲呼唤的声音,远过了村庄的温暖,远过了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距离。
从村庄走出去,你就是在漂泊,你就注定是在漂泊了。走自己的路,却是在别人的土地上,说自己的话,却包围在陌生的方言中,除了被村庄捂热的心,你正在一点一点地被融化,被异地的风,被异地的水。可是,我却无法学得像浮萍一样,可以随遇而安,可以随意地在一处地方驻扎下来,并且把它作为自己的家园。
所以,我还是村庄的,我只能是我的村庄的。
我不过是那一缕走散了的炊烟哟。
(选自北方文艺出版社《生活对爱的奖赏》一书)
(1)文章前五节,抓住了炊烟的什么特点写的?有什么象征意?
(2)文中第十节,母亲手指炊烟向儿子诉说的一段,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3)文中两次提到没有家、没有根的浮萍,其用意是什么?
(4)“但草垛上的一片枯叶,自家院里的一块土坷垃,以及村旁近头的一棵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悄悄地扔一些东西过来。”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结合全文,试分析结尾句“我不过是那一缕走散了的炊烟哟”的作用和含义。
【答案】(1)不变(散不去);象征美好宁静的故园生活。
(2)人应该像炊烟,要不停地向上走,要坚韧不拔地向着梦想前行。
(3)与浮萍做对比,体现自己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4)本句运用了细节描写,并变换角度,将自己思念家乡,说成家乡扔过来一些东西,体现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5)作用:卒章显意,照应标题,总括全文,升华意境;含义:抒发了“根在故土,志在四方”的游子复杂的情怀。
【知识点】文章开头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前五段,“唯一不变的是炊烟”是围绕炊烟的“不变”特点来写的。结合“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炊烟可以自由散去,但根是散不去的。它的根无处不在,在故乡的天空中,在故乡的大地上,在那浓得化不开的云彩下,在一块鹅卵石与另一块鹅卵石的缝隙里”“在游子的心中,在鱼尾纹的最深处”理解,炊烟象征着美好、温馨、宁静、朴实的故园生活。
(2)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反复阅读第⑩段,母亲手指炊烟所说的话“人活着就要像这炊烟,要不停地向上走”,表达了“人应该像炊烟,要不停地向上走,要积极向上,顽强地向着目标前行”的哲理。
(3)“没有家、没有根的浮萍”是漂泊无依的,是没有故乡的。文中两次提到没有家、没有根的浮萍,与自己做对比,“我却无法学得像浮萍一样,可以随遇而安,可以随意地在一处地方驻扎下来,并且把它作为自己的家园。所以,我还是村庄的,我只能是我的村庄的”,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恋与思念之情。
(4)“草垛上的一片枯叶,自家院里的一块土坷垃,以及村旁近头的一棵树”运用细节描写,作者转换了角度,说“家乡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悄悄地扔一些东西过来”,其实是作者在怀念家乡的一草一木,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与怀念。
(5)本题考查对语句的含义与作用的理解。文章结尾“我不过是那一缕走散了的炊烟哟”,把“我”自己比作“走散的炊烟”,总结全文,卒章显意。“炊烟可以自由散去,但根是散不去的。它的根无处不在,在故乡的天空中,在故乡的大地上”,深深扎根于村庄,而“我”就如同这炊烟,无论漂泊在何方,情总是在故乡,不会随时空的改变而改变。表明作者如炊烟漂泊不定却始终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故答案为:⑴ 不变(散不去);象征美好宁静的故园生活。
⑵ 人应该像炊烟,要不停地向上走,要坚韧不拔地向着梦想前行。
⑶ 与浮萍做对比,体现自己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⑷ 本句运用了细节描写,并变换角度,将自己思念家乡,说成家乡扔过来一些东西,体现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⑸ 作用:卒章显意,照应标题,总括全文,升华意境;含义:抒发了“根在故土,志在四方”的游子复杂的情怀。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筛选和概述,注意抓住前五段内容概述。
⑵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注意结合 文中第十节 内容的理解,体会句意。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体会对比写法及表达的感情。
⑷本题考查对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 专题07 现代文阅读
1. 能准确筛选、提炼、概括、运用文章的主要信息。
2. 把握文章结构,理清写作思路。
3.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 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
5. 把握文体特点,了解常见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并体会其作用。
6. 能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对文中某一问题进行探究,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1.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就是说通过具体的事件叙述、形象的人物活动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立场,读后使人受到其人其事的感染和影响。记叙文必须写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与文学作品塑造典型环境、典型人物有本质不同。
2.记叙文六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些要素在文中既可以直接交代,也可以间接交代。间接交代的要素,读者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悟出。掌握记叙的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发生、发展的脉络。
3.记叙文结构:记叙文选材广泛,形式多样,结构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按时间先后安排结构;
第二,按人物的活动、地点的转移安排结构;
第三,按事件情节的发展阶段,即: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安排结构;
第四,按事件的一定关系安排结构。
另外,记叙文中的过渡段,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过渡段落大多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过渡自然,浑然一体。同时,过渡段及时对上文的小结,点明了主要内容,又是对下文的提示。
4.记叙文表达方式: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议论,兼有抒情。在记叙文中这几种表达方式往往结合在一起运用。
1.记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必要交代和说明。
2.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的、细致的描绘与刻画。按内容分,主要有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从角度分,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
3.议论:是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的态度及对问题的看法等。主要起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
4.抒情:指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一是间接抒情。其作用是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5.记叙文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物,还可以是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也可以时空转移为线索,有的记叙文则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找出线索,有利于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6.记叙顺序:记叙的顺序主要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这种方法叫顺叙。
倒叙,即先写事物的结果,或把事件发展的过程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再用顺叙写出整个过程。作用有:开篇点题;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出下文;使文章结构紧凑。
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根据情节表达上的需要,插入另一些相关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作用有:交代了……内容;解释了……的原因;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突出人物性格(形象);突出文章主题;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完整;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7.记叙中心:记叙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件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意思贯穿着文章的始终,贯穿在对具体材料的叙述、描写之中。
概括记叙性作品的中心常用的格式是: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概括段意可抓住段落中的关键句和关键词语来加以综合、归纳。
8.记叙详略:凡是对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即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中心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次要材料虽不能详写,但也不能不写,因为涉及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点(详写),体现了文章的深度,突出中心思想;面(略写),体现了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有时,在安排详写材料时,还应注意前后呼应。
9.记叙文阅读的考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和层次;
(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主题思想;
(3)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
(4)推敲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把握文中关键语句,并根据表达方式及常用修辞手法等,体会其深层含义及作用;
(6)提炼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及情感倾向,并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鉴赏
10.答题策略:
(1)有整体意识、语境意识和“统观”意识
对字、词、句、段、篇的分析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结合语境理解分析,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2)捕捉材料信息
①捕捉“重点词”,理解和品味语言。
②捕捉“重点句”,深入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和特殊作用。
③捕捉“中心句”和“议论句(段)”,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
④捕捉“文本性”,把握各种文体的基本常识。
(3)排除干扰选项
①排除法(筛选法)。②比较法(对比法)。③还位法(复位法)。
(4)逐层深入
分析字、词、句、段的深层含义时,要从表面意思的分析开始,逐层深入,理解它们的深层含义;不能一步就写出它们的深层含义。
(5)一准二全三简明
在回答主观简答题时,表达力求做到“一准二全三简明”。
(6)紧扣文本
在回答开放题时,必须先从阅读的文本出发,再联系生活实际或自己的经历谈看法,不能凭空臆想,随便发挥。
例1.(2020七上·德惠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柳和折柳赠别
①中国古人送别时,常常折一截青青的柳枝送给远行的友人。《三浦黄图 桥》有这样的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后来,人们经常用“折柳”作为送别之词。在中国古代抒写离情别绪的文艺作品中,“折柳”是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如“ 甲 ”,甚至一些惜别怀远的乐曲,也以“折柳”为曲名,比如“ 乙 ”。
②古人为什么要在送别时折一段又轻又软的柳枝呢 一是因为“柳”与“留”谐音,含“留恋”“留别”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 小雅 采薇》里“
丙
”,借柳条随风飘扬,似牵衣人,来表达难分难离,依依不舍的心情。二是因为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里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三是因为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所以古人折柳相送,也寓意友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
③其实,古人折柳赠别,赋予柳树种种感情,其文化源头是他们对于柳的崇拜。
④在中国古人看来,青青的柳树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界的植物,而且还是一种象征物。中国古代的神话中,太阳西沉的地方叫柳谷。古人认为太阳正是在有柳树的山谷里得到了生气,获得了力量,第二天早上才能那么新鲜、光明、温暖,从东方升起。另外中国古代棺材盖上的装饰,送葬的灵车都可以称作“柳”。这也曲折反映了古人希望死者能像“柳”一样,获得再生。
⑤柳树在中国古代还经常被用作消灾祈福的工具:正月里,门前插一枝杨柳,可以挡住百鬼;有些地方认为柳枝可以驱除蛇蝎等毒虫;满族的巫师萨满们用柳枝祛除鬼怪;白族新婚的家庭以柳驱邪。很多地方有清明戴柳的习俗,认为这样可以使全家安康;满族祭祖时还用柳枝蘸水洒在儿童头上,这是向孩子赐福。
⑥由于中国古人对柳有这样的认识,所以,他们送给远行之人的一段柳枝,虽然谈不上尊贵,却包含着殷切而深远的祝福——祝远去的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顽强而蓬勃地生存和发展;祝远去的人一路平安,来日幸福。
(1)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诗句依次应该是( )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②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2)文章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古人折柳赠别的原因是什么
(4)第⑥段加点词“这样的认识”是指什么
(5)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 请具体阐明理由。
为什么呢 这要从柳树本身的特点说起: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柳树断了可以重新生长,倒着插,横着插都可以存活。每到冬去春来,柔弱的柳树总是最先吐出小小的嫩芽。柳树顽强的再生力、旺盛的生命力给十分重视草木的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2.(2020七上·舒兰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使的失误
①一天,一个盲人带着他的导盲犬过街时,一辆大卡车失去控制,直冲过来,盲人当场被撞死。他的导盲犬为了守卫主人,也惨死在车轮底下。
②主人和狗一起到了天堂门前,一个天使拦住他俩,为难地说:“对不起,现在天堂只剩下一个名额,你们两个中必须有一个去地狱。”
③主人一听,连忙问:“我的狗又不知道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能不能让我来决定谁去天堂呢 ”
④天使鄙夷地看了这个主人一眼,皱起了眉头,她想了想说:“很抱歉,先生,每一个灵魂都是平等的,你们要通过比赛决定谁上天堂。”
⑤主人失望地问:“哦,那么什么比赛呢 ”
⑥天使说:“这个比赛很简单,就是赛跑。从这里跑到天堂的大门,谁先到达目的地,谁就可以上天堂。不过,你也别担心,因为你已经死了,所以不再是瞎子,而且灵魂的速度跟肉体无关,越单纯善良的人速度越快。”主人想了想,同意了。
⑦天使让主人和狗准备好,就宣布赛跑开始。她满心以为主人为了进天堂,会拼命往前奔。谁知道主人一点也不忙,慢吞吞地往前走着。更令天使吃惊的是,那条导盲犬也没有奔跑,它配合着主人的步调在旁边慢慢跟着,一步都不肯离开主人。
⑧天使恍然大悟:原来,这条导盲犬多年来已经养成了习惯,永远跟着主人行动,在主人的前方守护着他。可恶的主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胸有成竹,稳操胜券,他只要在天堂门口叫他的狗停下,就能轻轻松松赢得比赛。
⑨天使看着这条忠心耿耿的狗,心里很难过,她大声对狗说:“你已经为主人献出了生命,现在,你这个主人不再是瞎子,你也不用领着他走路了,你快跑进天堂吧!”
⑩可是,无论是主人还是他的狗,都像是没有听到天使的话一样,仍然慢吞吞地走着,好像在街上散步似的。
果然,离终点还有几步的时候,主人发出一声口令,狗听话地坐下了,天使用鄙夷的眼神看着主人。
这时,主人笑了,他扭过头对天使说:“我终于把我的狗送到天堂了,我最担心的就是它根本不想上天堂,只想跟我在一起。所以我才想帮它决定,请你照顾好它。”天使愣住了。
主人留恋地看着自己的狗,又说:“能够用比赛的方式决定真是太好了,只要我再让它往前走几步,它就可以上天堂了。不过它陪伴了我那么多年,这是我第一次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着它,所以我忍不住想要慢慢地走,多看它一会儿。如果可以的话,我真希望永远看着它走下去。不过天堂到了,那才是它该去的地方,请你照顾好它。”
说完这些话,主人向狗发出了前进的命令,就在狗到达终点的一刹那,主人像一片羽毛似的落向了地狱的方向。他的狗见了,急忙掉转头,追着主人狂奔。满心懊悔的天使张开翅膀追过去,想要抓住导盲犬,不过那是世界上最纯洁善良的灵魂,速度远比天堂所有的天使都快。所以导盲犬又跟主人在一起了,即使是在地狱,导盲犬也永远守护着它的主人。
天使久久地站在那里,喃喃说道:“我一开始就错了,这两个灵魂是一体的,他们不能分开……”
(1)第④、 段中天使“鄙夷”的内容是什么
(2)你如何理解第⑩段中盲人和狗都是“慢吞吞地走着”
(3)结合全文,说说你认为天使的失误在哪里?并谈谈你的启发。
1.(2020七上·吉林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是一盏灯
崔立
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
原本,他们不该迷路。
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儿子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
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
儿子想哭,说:“爸,我害怕。”
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父亲说着话,拾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
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
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
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
但既然父亲说看见了灯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
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
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急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
父亲说:“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
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黑手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继续走,父亲在前面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
走在前面的父亲忽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
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赶紧走吧。
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
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
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
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开门的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
“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快进来吧。”
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刚刚差点儿绊倒时,扭伤了脚踝。
那是儿子14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个: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
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儿子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忽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
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欠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带自己付的款呢?
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
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
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
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
父亲说:“别想了,一个人住这里也挺好的。”
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
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
(选自《2017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①骇人
②瞬时
③摔倒
④ 哽咽
(2)下面两个句子分别使用了哪种描写手法,通过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①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
②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3)小说主要写了父子之间发生的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文章结尾儿子问父亲“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父亲没有回答。你认为父亲看到灯光了吗?讲说明理由。
(6)文章标题采用哪种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效果。
(7)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将会怎样和父亲相处?
2.(2020七上·舒兰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火车六年不到站
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祸住进医院。“你弟弟住院多久了 ”“六年。”“六年 ”我震惊。
他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哥哥。
半夜,我听到弟弟说:“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知道了。”
这样的对话,一晚上至少有五次。第二天,我问起这事,他告诉我,弟弟是在六年前春节回家时被车撞的,出事时,刚下火车,所以醒来后,一直以为自己还在火车上。
他总是趁弟弟睡着的时候,默默地踱到外面抽会儿烟。他从 25 岁到现在,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全耗在这个医院。
这天,弟弟吃了药,睡得很沉。他找到我,说:“你去不去逛街 ”我惊讶地问:“这里有街吗 ”他兴冲冲地说:“我带你去。”
从医院走出来,他兴奋地说,他要去买件衣服,很久没有买新衣服了。这里是开发区,很荒凉,过了河才有集市。我们乘船过去,那里只有十几家商铺,他却来来回回逛了好几趟。最后,他买了只烧鸡,说他弟弟从小就爱吃烧鸡。
准备往回走的时候,他看着手表惊呼:“下午 4 时了,弟弟一定醒了。”我们飞快地往回跑,到了江边,发现一只船停在岸边。他扯开喉咙喊:“开船的呢 ”旁边的商店老板说,那人回家吃饭去了,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回来。他很着急,我安慰他:“你弟弟醒来,护士会照顾他的。”他不听,开始脱衣服。
我惊呼:“你干吗 ”“我游过去。”“天这么冷,你会冻坏的!”
他挣脱我的手,跳进河里。那可是冬天啊!
街上的人全跑来看热闹:“有人跳河了……”
我看着河面,他把衣服和烧鸡顶在头上,一点一点地向对岸游去。直到他上岸,我才松了口气。他在对岸向我挥挥手,然后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
两小时后,我回到医院,看到他换了衣服,坐在床上看着弟弟吃烧鸡。弟弟好像哭了很久,一边抽泣,一边吃烧鸡:“哥,我以为你先下车了呢。”“怎么会呢 要下车,我一定会喊你一起的。”
弟弟点点头:“那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可以下车 ”他肯定地说:“明天就到了。”
我转过头,泪流满面。这路真长,火车一坐就是六年,也许,还要坐很多年……
(1)文章重点描写了哥哥担心弟弟醒来,着急赶回医院的情形。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作描写,依次填写在横线上。
惊呼—→ —→脱衣服—→ —→向对岸游去—→
(2)文中两次写到“弟弟”和“哥哥”的对话,试分析第二次对话描写的作用。
(3)对本文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线索明晰,情节简单。
B.本文运用了对话、动作等描写方法,人物形象生动感人。
C.文中的“哥哥”非常善良,富有责任感,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D.本文通过刻画“哥哥”这个人物,赞美了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真诚、善良等美好品德。
(4)有人认为将题目改为“那车一开,就是六年”更贴切,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3.(2020七上·永吉期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浇
花
张丽钧
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得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
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着几株杂草。她笑了,在心里对那杂草说:“几天没搭理你们,偷偷长这么高了?想跟我的杜鹃抢春光,你们的资质差了点!”这样想着,俯下身子,拔除了那些杂草。
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的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但他跑到阳台上,却忍不住哭叫起来:“妈妈,妈妈,我的花儿哪里去了?”
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待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妈妈于是说:“儿子,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
儿子哭得更厉害了:“呜……那是你的花儿!我的花儿没有了!”
妈妈见儿子绝望地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就明白了。说:“儿子,那哪儿是花呀?那是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草!妈妈把它拔掉了。”
不想儿子却说:“我天天浇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呜呜……”
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杂草从垃圾桶里翻捡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来的植物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妈妈心想: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我怎么没有意识到呢?她的心温柔地动了一下,俯下身子抱起孩子。
“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儿子,你真可爱!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他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妈妈还要替妈妈的花儿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沾了光!”听了妈妈的一番夸奖,儿子挂满泪珠的小脸上漾出了笑意。
后来,妈妈惊讶的发现,这个世界上被忽略的花儿真多!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狗尾草的花儿就是毛茸茸的一条“狗尾”,连蒺藜都顶着柔软精致的小花儿与春风逗弄……上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并且,他会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抹浅笑……
(1)通读全文,结合所给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人物 情节
妈妈 妈妈浇花 妈妈拔掉花盆中的草 ② 妈妈夸奖、感谢儿子
儿子 儿子也浇花 ① 儿子说明原因 ③
(2)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待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一句进行评析。
(3)文中儿子的表现让妈妈“心温柔的动了一下”,这个“动”是什么意思?妈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4)你从文章结尾一段读出了什么深意?
4.(2020八上·吉林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谁将成为新的杀手?
①就在我们不断攻克现有的疾病时,将在21世纪时刻陪伴我们左右的一颗颗新定时炸弹已经悄然准备就绪,它们就是天然或者人造的新型病菌。
②我们面临的21世纪无疑将是一场血腥的捉虫大赛。可以肯定的是,各种古怪恐怖的新传染病将此起彼伏,针对这些新病魔的战斗将令我们今日与艾滋病所作的艰难斗争显得微不足道。届时,我们手中早已有了艾滋病疫苗,人们只需花几美元或者根本不用付钱就可以得到疫苗。
③今天,新病毒正走出大自然,“发现”人类。在医院和丛林诊所里,异常强大的变异细菌不断出现,人类根本来不及找出对付它们的抗生素。仅从1994年以来,已有30多种新病毒现身,它们之中像艾博拉出血热、F和G型肝炎、安第斯病毒、法基病毒、比利多病毒、白水旱谷病毒等等已经令医学界一筹莫展。而2003年春季出现的SARS冠状病毒,由于易于传播,严重的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和生活。
④病毒越来越易于侵入人体的原因之一便是人口膨胀。在病毒看来,我们人类无异于一顿越来越丰盛的午餐。在自然界,当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过高、并且过于集中时,由病菌引发的疾病势必爆发,有效地减少该种群的数量。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人类就可以逃过这条自然法则。
⑤推动大自然着手实施这项法则的因素之一便是我们正在兴建的超级城市,它们通常都建立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联合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到公元2015年,地球上将有26个这样的超级城市,其中的22个将出现在并不发达的地域。到2030年,世界上60%的人口都将住进城市,届时,一些巨型城市的固定人口将超过3000万。可以设想一下,把所有这些人都塞入一座城市,撤走绝大部分医生,只留下几座医院,而且连最基本的卫生设施也不复存在。这样你得到的就是一颗随时都可能发作的生物炸弹。现在你要复制8到10枚这样的炸弹,然后把它们分别安放在世界各地。
⑥更糟糕的是,这些炸弹之间是有导火索相连的。人们乘坐飞机四处旅行,把病毒迅速有效地带往世界各地。人类已经结成了一个高速严密的生物互联网,下个世纪,这个生物互联网的运行速度只会更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日益频繁地外出旅行,结果自然加快了疾病的传播。
⑦除此之外,令人心悸的还有生物武器。20世纪80年代,原苏联曾运用最基本的基因工程技术制造了可以抵抗一切传统药物的黑死病系列病毒,并将这种病毒装入导弹弹头。随着生物技术日臻完善,人类将解开越来越多的生物基因密码,生物学家们也将学会怎样混合不同病毒的基因,从而制造出致命的、非天然的病毒系列,最终用于弹无虚发的新式武器。
(1)第⑥段中的“人类已经结成了一个高速严密的生物互联网”一句中的“生物互联网”指什么?
(2)文中第②③段分别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以此来说明哪方面的内容?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④段是从“病毒越来越易于侵人人体的原因之一便是人口膨胀”的角度进行说明的。
B.第⑤段是从“人口的集中也会导致病毒的大量侵人”的角度进行说明的。
C.第⑥段是从“人类的交往来说明人类易于新病菌的传播”的角度进行说明的。
D.第⑦段是“从生物学家们怎样混合不同病毒的基因”的角度进行说明的。
5.(2020八上·吉林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时间的人
①人到中年,越来越容易看见时间的维度。
②居然也认同了时间是一棵树。当叶子掉得所剩无几,一年便真到头了。风带走尘埃,大把大把的时间,如同叶子婆娑腐烂,多少情感被大地堆积。对于美的追随者,时间注定是不死的美。
③时间之美,永远保存在收藏时间的人眼里。他眼里的时间鲜活、生动、营养、唯美、不加化肥,不打激素。
④他收藏的时间不为自己,只用来送人。
⑤送时间的人,年年出现在日历的尾巴上。他先是给我打电话,继而约定好不超过上午十点,他要把精心准备的时间送到我手上。当时,我正从二环高架线上下来。那些擦肩而过的人,行色匆匆的表情,丝毫不在乎丁酉年的时间即将用完。想着这些,我心里既慌张又空茫,兴奋的手,仿佛攥有一千颗饥饿的沙粒。
⑥他终于到了,嘴里哈着冷空气。
⑦远远地,我站在残留着几片叶子的银杏树下,朝他挥手。他看见了我,把手高高地举在空中,轻轻地舞动。然后,两手匆忙地提着时间向我奔来。
⑧那辆跟随他的脚踏车静静地停在文化馆门口。
⑨近了,他取下灰色的毛线手套,微笑着与我的手紧握。很快,他从塑料口袋的空气里掏出时间,交到我手上——那是一帧2018农历戊戌年挂历,那是他用心打造的时间。
⑩你瘦了!我说。
他说,你胖了。
这是时间接头的唯有见证,如同一个暗号,却难以违背时间的真理。时间不愿说出来的话,我们彼此都替时间说了。我们不怕得罪时间,时间却怕得罪我们。
我欣赏他送我的时间。画面上,他用100毫米微距镜头查看时间的表情,用300毫米长焦镜头伸缩时间的每一个毛孔与心跳。这些时间的碎片,取材于他楼顶的菜园子:小白菜、香葱、南瓜花蕊、莴笋叶、四季豆藤蔓、二荆条、洋姜茎、西红柿、佛手瓜、丝瓜、泡青菜、金瓜、半豆红、大青虫、蜗牛、小蜜蜂、蚊子等时蔬与微生物。当然,还有露珠、斜阳、正午的阳光、冰块等多种时间物语,它们构成了天然的光和影,自然的轮回与生命真相的袒露,尽在他的时间秘密里呈现。
谁能想到挂历的每一张时间表情,代表了送时间的人一千零一夜与时间过招的勇气?最终,他从一千多张时间底片里,筛选出十三张满意的时间答案,送人。
每年到了撕挂历的日子,我就会望着他送我的时间发呆。他每年送的时间主题都不一样,他总变幻着革新时间的审美,努力发现时间不同的维度与格调,总想带给受领他时间的人惊喜、震撼。即使时间一页页被岁月翻过,我也不能撕掉他送我的时间,因为那是时间之心啊!
他不仅送我时间,还把画面上亲自栽种的菜也送我。总是在时间的背后想送时间的人,我拿什么送他?似乎能拿出手的都不够格。新年伊始,悄悄给自己种了一个简单愿望,我要像送时间的人那样,做一个有情怀的人,让生活有滋味又有诗意。
(1)文中送时间的人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出其中两点。
(2)第⑤段中岁未将至那些行色匆匆的人与“我”在对将时间这个同题上,有着怎样的不同?
(3)将文题“送时间的人”改为“送挂历的人”,是否可以?为什么?
(4)文章结尾写道:“做一个有情怀的人,让生活有滋味又有诗意。”你从“我”这一愿望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6.(2020八上·九台期末)阅读雷抒雁《最后的牵手》,回答问题。
①这一次,是他的手握在她的手里。
②这是一双被岁月的牙齿啃得干瘦的手:灰黄的皮肤,像是陈年的黄纸,上边满是渍一般的斑点;不安分的筋,暴露着,略略使皮与指骨间,有了一点点空隙。那些曾经使这手显得健壮和有力的肌肉消失了。这是长年疾病的折磨所雕凿出来的作品。
③可是,母亲仍然紧紧地握着这手。很久都是相对无言。突然,她感到那手在自己心动了一下,便放松了它。那手立即像渴望自由的鸟,轻轻地转动一下,反握住她的手。
④要喝水吗?她贴近他的脸低声地问。
⑤A父亲不回答,只是无力地拉着母亲的手。母亲知道,他实在是没有力量了,从那手上她已感到,生命准备从这个肉体上撤离。不过依着对五十多年来共同生活的理解,她随着那手的意愿,追寻着那手细微的指向,轻轻地向他身边移动着。到了胸前,她感觉到父亲的手指还在动。又移到颈边,那手指似乎还在命令:前进!不要停下来。
⑥母亲明白了,全力握紧那干枯的手,连同自己的手,一齐放在他的唇上。那干枯的手指不动了,只有嘴唇在轻轻嚅动。有一滴浑浊的泪从他灰黄多皱的脸颊上滚落下来。
⑦许多记忆一下子涌上她的心头。从这两双手第一次牵在一起的时候,父亲就这样把母亲纤细的手握在自己手里。那时,父亲的手健壮、红润而有力量。母亲想挣脱他的手,但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冲不破那手指的门,直到她心甘情愿地让自己的手停留在他的手里。
⑧这两双手相牵着,走过一年又一年,直到他们的子女一个个长大,飞离他们身边。贫困的时候,他们坐在床边,父亲拉过母亲的手放在自己的手里;苦难的时候,他拉起她的手放在自己的手里。手指好像是一些有灵性、会说话的独立生命,只要握在一起,就如同魔术师神奇的吹了一口气,什么就都有了。信心、勇气、财富,一切都有了。
⑨难道就是这两双手一相牵,就能相守一生?或许这只是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
⑩可是,他们彼此听得懂这手的语言:关切、思念、幽怨、歉意、鼓励、安慰现在,生命就要首先从他的一双手中滑落。曾经有过的共同的幸福记忆,都将从这一双手首先远去了。母亲的手在父亲的唇上只停留了短暂一瞬,便感到那只干枯的手不再动了,失去了温度。屋子里突然一片静寂,原来那咕咕作响的氧气过滤瓶不再作声了。时间到了!
B母亲没有落泪,站起身来。望着那一张曾经无比熟悉、突然变得陌生的脸,她慢慢抓起父亲的手,轻轻地贴在自己唇边。她觉得沿着手臂的桥,那个人的生命跑了过来,融汇在自己身上。
她相信自己不会孤单,明天,依然会是两个生命、两个灵魂面对这同一世界。
(选自《读者》2018年第8期,有册改)
(1)给下面词语中的划线字注音。
①渍
②暴露
③嚅动
④脸颊
(2)文章线索有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选文有两条线索,请说说明线、暗线分别是什么。
明线:
暗线: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的妙处。
那手立即像渴望自由的鸟,轻轻地转动一下,反握住她的手。
(4)选文第⑦⑧两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2020八上·九台期末)阅读佚名《周庄的桥》,回答问题。
①中国第一水乡——周庄,至今已有九百余年的悠远历史,它旖旎的水乡风光,特有的人文景观,传统的建筑格局,淳朴的民间风情,令人神往,令人流连,无愧于江南水乡古镇的典范。
②水镇之古,古在水。围绕全镇有澄湖、白岘湖、淀山湖、南湖和三十多条大小河流,镇上有四条主河道,因此周庄自古有“水乡泽国”之称,总面积36平方公里。圆圆小镇,四面环水,宛如漂在水面上的一朵睡莲。周庄人家,因水而筑,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雕梁画栋的临河水阁,比比皆是。周庄的水,源远流长,波光粼粼的“井”字形河道,构成了水乡神韵。条条水巷游人如织,条条河道轻舟荡漾,坐在船上游览,穿桥过洞,颇有情趣。
③水乡之美,美在桥。周庄是水的世界,狭窄的青石板街道两侧,错落有致的是明清时代留下来的民居,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富安桥、双桥、贞丰桥等古桥,将老镇连为一体。周庄至今仍保存着的14座石桥,大多建自元、明、清三代,它们古意朴拙,形态各异,耐人寻味。最古老的一座是富安桥,修建于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桥身四周都建有桥楼,并且保存完整,这在江南水乡十分罕见,另外,有五块江南一带罕见的武康石,石面布有细小的蜂窝眼,颜色深赭,不易磨损。几百年来不知走过了多少脚步,仍基本保持原状,雨雪天也不打滑。
④而周庄的双桥,则是一首立体的诗。双桥,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联袂而筑,显得十分别致。因为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它为“钥匙桥”。这两座石桥,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入街巷;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桥栏由麻条石建成,最能体现古镇神韵。碧水泱泱,绿树掩映,只只小船在桥洞中穿过,牵着牯牛的老农走上桥阶,谁家的主妇在桥边的河埠搓衣洗菜。临河的小楼粉墙黛瓦,虚掩的蠡壳窗中飘出弦乐叮咚……
⑤1984年,旅美画家陈逸飞以周庄双桥为素材,创作了一幅题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连同他的多幅作品,在纽约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所属的画廊展出。当年11月,阿曼德·哈默访问中国时,将《故乡的回忆》高价购下,并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次年,这幅油画又成为当年世界联合国协会的首日封。钥匙桥不是钥匙胜似钥匙,它开启了国际交往的友谊之门。
⑥从此,周庄在恬静地沉睡了千年后,以优雅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让越来越多的人领略到了“中国第一水乡”——周庄的旖旎风情。
(1)阅读选文③~⑤段,思考作者在介绍周庄的桥时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2)阅读全文回答:周庄的桥有哪些特征?
(3)选文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圆圆小镇,四面环水,宛如漂在水面上的一朵睡莲。
(4)“周庄至今仍保存着的14座石桥,大多建自元、明、清三代,它们古意朴拙,形态各异,耐人寻味”一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8.(2020八上·舒兰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向生命鞠躬
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②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③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④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⑤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⑥“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⑦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
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⑧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⑨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⑩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1)第②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的哪一个细节最能表现蚂蚱生命力的顽强
(3)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
答:对害虫轻视→ → →鞠躬
(4)怎样理解小说结尾“鞠躬”一词的含义
(5)在“我”看来,蚂蚱是害虫,专吃庄稼,因此用草秆穿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你对“我”的做法是否赞同 为什么
9.(2020九上·舒兰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走散的炊烟
唯一不变的是炊烟。
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
炊烟可以自由散去,但根是散不去的。它的根无处不在,在故乡的天空中,在故乡的大地上,在那浓得化不开的云彩下,在一块鹅卵石与另一块鹅卵石的缝隙里。
天空是不会散的,大地也不会散,就像母亲,那么忠贞,那么坚韧,在游子的心中,在鱼尾纹的最深处。
就是那一地的炊烟哟。从树梢上绕出来,从房脊上站起来,爬上草垛上的几片枯叶,轻轻淡淡地笼住天空的几声鸟鸣,然后就走了。
只留下鸟鸣,只留下草垛,只留下房脊,只留下树梢。
还有母亲,还有一村的房子。就像我一样走了,走得缠绵悱恻,走得荡气回肠,走得脚底越来越虚,越来越浅。我知道,这是我和炊烟所无法把握的,因为我和炊烟都把根丢了。把根丢在了村庄。
其实,只要我摸着炊烟回去,我就会找到我的村庄,我的房子,还有那一地的鸟声,还有站在大门口,手搭凉棚,向远方遥望的白发苍苍的母亲。
我无法活得像浮萍一样潇洒,它可以连根都不要,但是我无法做到。
九岁那一年,母亲让我好好学习,她手指炊烟,她说人活着就要像这炊烟,要不停地向上走。那一年我就记住了炊烟,记住了头顶湛蓝的天空,记住了母亲的话,记住了炊烟的方向。于是,我就发奋读书,我知道自己很笨,但我仍坚韧不拔地向前走,冥冥之中被一种东西手臂一般地召唤着。
后来,我就考上了。后来,我就游走了,就像一缕炊烟一样,从村庄的上空,从母亲的眼神里,从我所钟爱的鸟声中,游走了。
从此,我在村庄的那一片天空的背影里,寂静地消失。
但草垛上的一片枯叶,自家院里的一块土坷垃,以及村旁近头的一棵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悄悄地扔一些东西过来。咔的一声,打得我生疼。解开上衫,我发现,打疼我的全是乡愁。
一缕缕飘得太远的炊烟,远过了母亲呼唤的声音,远过了村庄的温暖,远过了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距离。
从村庄走出去,你就是在漂泊,你就注定是在漂泊了。走自己的路,却是在别人的土地上,说自己的话,却包围在陌生的方言中,除了被村庄捂热的心,你正在一点一点地被融化,被异地的风,被异地的水。可是,我却无法学得像浮萍一样,可以随遇而安,可以随意地在一处地方驻扎下来,并且把它作为自己的家园。
所以,我还是村庄的,我只能是我的村庄的。
我不过是那一缕走散了的炊烟哟。
(选自北方文艺出版社《生活对爱的奖赏》一书)
(1)文章前五节,抓住了炊烟的什么特点写的?有什么象征意?
(2)文中第十节,母亲手指炊烟向儿子诉说的一段,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3)文中两次提到没有家、没有根的浮萍,其用意是什么?
(4)“但草垛上的一片枯叶,自家院里的一块土坷垃,以及村旁近头的一棵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悄悄地扔一些东西过来。”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结合全文,试分析结尾句“我不过是那一缕走散了的炊烟哟”的作用和含义。
10.(2020九上·舒兰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微公益
①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和民间组织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我们把这种平民公益叫做“微公益”。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微公益”行动,让人如沐春风,心生暖意。
②参与“微公益”行动的人能力虽微,但其散发的人格魅力芬芳远播。八十多岁的甘肃老人陈尚义靠捡垃圾的微薄收入,二十多年收养了45个弃婴;天津老汉白芳礼几十年蹬三轮车挣钱助学,惠及学生三百多人;新疆维吾尔族大叔阿里木靠烤羊肉串的收入,八年中资助贫困学生上百名……他们都是普通人,像大地上的一粒粒微尘,像大海里的一滴滴水珠。也许有人认为他们渺小,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他人,诠释良知。他们灵魂深处溢出的芬芳,散发出人性的光辉,彰显着普通人平凡中的伟大和崇高。
③发起“微公益”行动的民间组织力量虽微,但其产生的“正能量”却不可低估。他们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催生爱心、传递善良,带给人们崇善向上的希望;他们以爱传爱,以善扬善,汇聚成一股股爱的暖流。在湖北钟祥,“小红帽义工”集合起一群个体劳动者,他们坚持走街串巷做好事,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风景;在江西丰城,活跃着一群“萤火虫”志愿者,他们以“萤火虫虽小,也要为社会送去微弱的光亮”的执著,将爱心传递。“众人拾柴火焰高”,当个人的想法上升为一个群体的意识的时候,当个体的行为演变为一个群体的自觉行动的时候,它的影响就会变得巨大而深远。
④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早已深深融进我们的血脉,成为有口皆碑的道德美谈。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的人对此产生了疑虑、困惑。他们看不到个人力量对社会的影响,变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看客,在他人需要帮助、遇到危难时态度冷漠。其实,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爱心、有责任感,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就能积小善为大善,变小德为大德。孟子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微公益”,____________。
⑤在当今社会,倡导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微公益”是非常必要的。随着“微公益”行动的滚雪球效应,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美德必将传遍神州大地,结出丰硕的果实。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析文章第①-④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
首先 (不超过12字),
其次 (不超过24字),
然后 (不超过18字)。
(3)请在第④段结尾横线处填写一句话,阐明“微公益”与孟子的话之间的联系。
11.(2020九上·永吉期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人为什么不冬眠
徐风
①我们知道,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许多动物到了寒冷的冬天都要冬眠,为什么我们人类不冬眠呢?
②动物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动物冬眠其实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冬眠使得它们的身体机能减慢,体温下降,正在进行冬眠的动物,体内温度相当低。有时甚至与外界温度一样,随着它们体温的降低,它们的新陈代谢也会变慢。这也就降低了它们对氧的需求,因此呼吸会变慢,有时每分钟仅呼吸1-5次,心跳速度也相应变慢。所有这些都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能量。
③人类为什么无法冬眠呢?首先,我们人类大脑似乎已经失去一些关键性的能力。科学家发现,能进行冬眠的动物,大脑细胞中含有一种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看起来非常像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蛋白分子。大脑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在冬眠期间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当春天来临时,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退化的神经元会重新自我修复,看不出有任何的创伤。如果是人类的话,大脑中的神经元会有不可逆转的永久伤害。其次,人类的心脏在太冷的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它会对钙产生收缩反应,如果钙太多的话,最终结果就是心脏骤停。在一定的温度下,人的心脏不能去除多余的钙,因此,当中心血液的温度在28℃以下的时候,就会停止工作。相比之下,冬眠动物的心脏即使在1℃的环境下也能继续跳动,因为它们的心脏可以自动去除多余的钙,这是人类所做不到的。
④那人类为什么没有成为可以冬眠的动物?其实,我们所处地区的天气和食物供应决定了我们不需要通过冬眠来躲避恶劣的生存环境。而同样重要的一点是,人类是顶级的捕食者,可以对付比自己大得多的猎物。我们也没有通过冬眠来躲避天敌的需求。
(1)选文第③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运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2)文章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如果是人类(冬眠)的话,大脑中的神经元会有不可逆转的永久伤害”中的“不可逆转”可否删除?为什么?
12.(2020九上·永吉期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
我的高中是在文革中度过的。说到这个时候,大家很快会想到一个词,叫“荒漠”。因为这是一个一望无际的荒漠的时代。可是你们大概谁都不能想到,本人受到的最好的教育恰恰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为什么?因为当时有批苏州城无锡城名校里头的名师,下放在江苏盐城那大片芦苇荡里,他们到了我所在的中学,做了我的老师,其中就有我的语文老师。
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位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
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语文”。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春天是春天的雨,夏天是夏天的雨,秋天是秋天的雨,冬天是冬天的雨。”
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傍晚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一大片荷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正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花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晚上,我回到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兴兴然漫步校园,看到天上月亮特别好,清澈的月光铺在校园里头,值得我一生铭记。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
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选自2017年第11期《初中生世界》,有删改)
(1)文章开篇作者从被人们看成“荒漠”的文革写起有何作用?
(2)作者的语文老师是怎么样阐释“语文”的?
(3)作者去找老师时是“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而离开时是“兴兴然漫步校园,看到天上月亮特别好,清澈的月光铺在校园里头,值得我一生铭记”,你怎样理解这种心理的变化?
(4)“有才气”应该是值得骄傲的事,可是文中的老师为什么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呢?请谈谈老师对作者说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13.(2020九上·大安期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父亲的背影
①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今天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1)本文写了父亲哪几次背影?
(2)请从人物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
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3)课文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父亲的背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本文通过“背影”描写父亲,表现父爱的主题,在我们的初中课本中也有一篇这样的文章,请写出文题及作者。再描述一个你的父亲最让你感动的瞬间。
14.(2023九下·吉林月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去寻找你的亲人
麦 家
①你是如此孤独,所以你更要用心去找到你的“亲人”做伴相随, 让他们用与你相 似的孤独来温暖你, 活泼你,照耀你,点燃你。
②我的大部分“工作时间”像只病猫一样蜷在床上,或沙发上,不是读书, 就是发 呆。其中小部分时间是在胡乱翻看, 什么书刊都翻,只要身边有的;然后大部分时间是 在读少数的几位作家的作品,卡夫卡、加缪、海明威、福克纳、博尔赫斯、纳博科夫、 黑塞等。他们是在我乱翻中一眼钟情,结下盟约, 至今不弃不离的。由于反复读, 加上 有些作品短悍, 易记,也许还要加上我受过一定特别训练的记忆力,这些作家的总有几 篇作品我可以背下来。二十年前,我甚至可以连场背诵五十首博尔赫斯的诗——现在想来,那真是我荣光的记忆。
③不管你记忆力好坏与否,作为一个写作者(首先是阅读者) 随着年岁的递增,你 脑海里会列出一排长长的书目, 那些经典名著是很容易上榜的,即使只是偶尔翻过,甚 至没看过。这就是名著的魅力, 正如那些名川大山,那些凸现在史海里的著名人、事, 你无须去亲眼, 他们会自动钻入你的记忆库, 排队等着你去光顾、领受。忘记了是谁— —也许是圣奥斯丁—— 曾这样说过: 经典作品并不是一部必须具备某种优点的作品,而 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并传存的“幸运者”。因为幸运名扬天下,流芳百世, 对后人来说或许就是不幸。
④这是一部分。
⑤还有一部分, 我一方面相信他们是了不起的,他们写出了他们的伟大,另一方面 我总觉得他们跟我无关, 形同陌路, 温暖不了我, 无法给我输氧传力, 无法让我燃烧起 来。与此同时, 别有一些作家, 如卡夫卡,加缪等(如前所述)他们的作品如同貌美楚 楚的女子一样吸引着我, 诱惑着我, 让我神魂颠倒,神经衰弱,同样的脑筋在他们面前 似乎也变得灵异起来,智慧起来,水生风起, 见风如雨, 过目不忘,念念不忘。我就这 样并不费尽心力地记牢了他们笔下的人物、故事、句式、语录。包括他们本人的生平、 长相、趣闻等等。我对他们的兴趣和敏感,正如兄弟一般,亲人一样, 道法自然, 无须 苛求。
⑥我告诉自己: 停留在你的“亲人”身边吧, 反复聆听他们, 就会听到吉祥而美妙 的天簌之音。
⑦人头攒动,市声喧哗, 世相是如此热闹繁华,然而人依旧孤独。因为亲爱文学, 我们宿命地变得更加孤独。文学是一项孤独的事业。文学以宣扬人道、活泼灵魂为己任,但对创作者本人却提出了非人道、反人性的要求:只有走窄门,只有沉浸在黑暗和孤独中,才能到达彼岸。
⑧文学的大树只能生长在孤独的心底里。这份孤独,父母,兄弟, 姐妹,好友,所有爱你的人,都无力驱散。
⑨这是一份属灵的孤独, 根子扎在更大的孤独上。哦,你是如此孤独, 所以你更要用心去找到你的“亲人”做伴相随, 让他们用与你相似的孤独来温暖你,活泼你, 照耀 你,点燃你。正如你总有父母亲人一样, 任何作家都有各自的“亲人”,不同的是, 他 们不像你的父母亲人一样与你同生俱来, 他们淹没在“茫茫人海”中, 需要我们用心、 用孤独、用时间、用运气去寻找。运气属于敏灵和执着的人。
⑩因为孤独,文学其实就是一份最需要敏灵和执着的事业。
有删改
(1)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2)文中作者说:“与此同时,别有一些作家, 如卡夫卡, 加缪等(如前所述)他们的 作品如同貌美楚楚的女子一样吸引着我, 诱惑着我,让我神魂颠倒,神经衰弱,同 样的脑筋在他们面前似乎也变得灵异起来。”试着赏析这句话。
(3)如何理解作者说的“ 因为亲爱文学, 我们宿命地变得更加孤独。”
(4)即使人前所有的微笑都发自内心,人后, 你都有如影随形的空虚和孤寂。作者慰藉 孤独的方法是反复诵读名家作品,记牢相关内容。生活中,读书能给你带来什么积 极的影响?
15.(2023九下·吉林月考)阅读
青少年需要什么样的偶像观
①最近,有这样一件“新鲜事”:一个三年级的小女生很喜欢一位明星, 不仅看了 所有跟他有关的综艺节目、影视剧, 还花了上万元买了那位明星的周边产品,明信片、 抱枕、雨伞、背包、笔盒、手链,能买到的全买了,而钱自然掏自她父母的钱包。那个 女生洋洋自得, 向同学们炫耀自己的“收获”。这个时候, 一位同学说了几句那位明星 的不是,那位女生立刻对其大打出手,直到老师出面,场面才得以控制。
②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成长中一般都要经历的过程。从个体层面看, 一个人崇拜什么 样的偶像, 往往暗示着他(她) 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从群体层面看, 青少年群体 的偶像观, 反映的是时代的价值取向,并包含着一个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密码。 因此, 青少年需要树立健康向上的偶像观。
③第一,青少年大都喜爱娱乐, 所以产生了对娱乐明星的崇拜,但青少年追星不应 只图感官层面碎片化的快感爽感,不应只表现为金钱、时间、精力的巨大付出,更不应 因爱而起、以爱为名,结果却滋生出敌对、仇恨、暴戾等负面情绪和行为。
④第二,__________________青少年有激情、易冲动,对于偶像往往仅窥其一而不 及其余,总以为自己的偶像千好百好,容易忽视偶像的节操品行。可很多明星最后都败 在“德”上。青少年如果总把德不配位的明星当作偶像, 既是对明星的纵容,也是对自 己的不负责任。不跟风、不溢美、不捧杀,勇于担负客观评价、积极监督偶像言谈举止 的责任,应是青少年追星路上的应有之举。
⑤第三,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 要矫正盲目浅薄的偶像观,多学习偶 像的真功夫,见贤思齐, 苦练内力, 一步一个脚印,为自己未来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 础。很多青少年把明星艺人当作偶像,但他们看到的只是明星在聚光灯下的光鲜时刻, 看不到的是明星在幕后的艰辛、努力与付出。为了拍摄电影《我是谁》,成龙从 70 多米 高的大楼上一跃而下;拍摄过电影《战狼》的演员吴京, 拍戏几乎从不用替身,而是真 打真摔,据说身上前后缝了 100 多针。无论是成龙还是吴京,“拼命”才是他们的真功 夫。正是由于肯吃苦、敢拼命, 他们才获得了那么多的荣誉和光环,成为很多青少年的 偶像。青少年学习偶像, 就应多了解一下偶像成功之前付出了什么而不是偶像成功后获 得了什么。青少年崇拜偶像,就应该与其建立健康平等的情感纽带,多从其身上吸取精 神养分,并转化为自身前进的动能。
⑥第四,青少年社会人格的养成,不仅来自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也与他们所追 逐的偶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密不可分。目前, 青少年群体的偶像认知有一种偏狭短视的 倾向, 以为只有演艺明星才值得崇拜。这种认知必须纠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任何行业的出类拔萃者都可以成为青少年的偶像。 奥运会上摘金夺银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抗疫一线默默奉献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医护人员,空间站中为人类探索太空之路的航天英雄, 他们都是值得青少年崇拜追逐的偶像。
⑦未来属于青少年, 希望寄予青少年。新时代的青少年应树立健康向上的偶像观, 将各行各业具有闪光道德品质、精湛能力技艺和突出社会贡献的人视为榜样和楷模,不 断从他们身上汲取成长成才的力量。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选出下列放在选文第④段横线处的观点最恰当一项( )
A.我们要正确的选择追星的目的,不要变成非理性的追捧和盲从。
B.我们在面对追星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不要过于痴迷。
C.追求明星的优点和长处,要分清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标准。
D.应秉持以德为先的评价标准, 追逐德行高洁、遵纪守法、人格高尚的偶像。
(4)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6.(2023九下·吉林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人的名、字与号
寒鲲
①中国人注重姓氏,以姓氏为自己的根基和归属;同时,中国人也注重名字,因为名字才是自我的存在。古代中国人为了表示自己的某种理念和追求,还往往要取一个或几个“号”。
②“名”的概念极早,恐怕在原始氏族社会就已经出现了。据《说文解字》云:“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这种“以口自名”的“名”,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名”(乳名),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交往的扩大,才产生了后世通行的“大名”(学名)。
③自古以来,中国人很讲究命名,而命名的出发点与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已知的商代社会迷信盛行,社会生活十分单纯,人们都以生日命名,最突出的就是30个商王几乎全以天干命名,其他人以地支为名。汉代国力强盛,祈求长生不老,人们取名也多用“安国”“延寿”等。到魏晋南北朝,由于受士大夫们清高风气的影响,人们取名喜欢用“之”字,如祖冲之、王羲之、顾恺之等;其时又因佛教盛行。命名又多佛语,如王僧智、崔僧佑等。以后数代,取名均受时代影响。近世即以新中国成立而言,人们取名多用“建国”“爱国”等。
④古代的中国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字由名演化而来,所以就称为“名字”。由于古人注重礼仪,因此称名称字大有讲究。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于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而字则用于下对上、少对长或对他人尊称,在大多数情况下,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从历代的取字情况来看,名与字有密切关系,也可以说是“因字取名”,古人称为“名与之字,义相比附”,这“义相比附”正是取字的一条原则。
⑤古人在名字之外还有“号”,这又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号的起源虽然很早,但其流行乃是唐宋以后,明清时为盛。这与唐宋以来的文学发达不无关系,也与儒道化对文人的性格影响直接相关。一方面,即社会对文人学士有一种推崇和敬佩的心理;另一方面,是骚人墨客企图用一种委婉曲折的手法表达自己超然物外的理想和情趣。正因为如此,“自号”极为流行,取号方式皆由文人士大夫的性情、爱好及其居处环境而定。但其含义不外乎追求旨趣,祈求自勉,表明环境,显示收藏,描述形貌,取自文学意境,表现自身才能和专业等。这些自号,或用于本人,或用于斋名。唐代大诗人李白因生长于青莲乡而号“青莲居士”,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号“山谷道人”,清代刘庠以其治经学而号“十三经老人”,清代诗人朱彝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而明代画家唐寅号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
⑥时至今日,我们现在说的“名字”,其实只是古代的“名”,现在社会已不大流行“字号”在日常生活中也少了。随着网络流行,博客、微信兴起,五花八门的博客名称微信名称其实就是当今的“号”。
(1)关于选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人的名、字、号的由来及其意义。
B.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小名”(乳名)的由来。
C.本文运用了空间顺序,先分别介绍了中国人的名、字、号,再总体从名、字、号三方面介绍,最后介绍今人的名字。
D.第④段中“在多数情况下,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一句中“在多数情况下”删去后,说明语言表达会不严谨、不准确。
(2)分析下面句子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近世即以新中国成立而言,人们取名多用“建国”“爱国”等。
(3)请根据上文中有关名、字、号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小曦没上学之前的名字叫“水牛”,是奶奶起的。上学时爸爸妈妈给他改名为“何晨曦”。
分析奶奶给小曦起名为“水牛”和父母改名为“何晨曦”的用意。
17.(2023九下·吉林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先生本姓朱
王祥夫
我的父亲好客也好酒,那时候总是有人找上门来和父亲喝酒,总是已经很晚了,父亲和他的朋友还在喝,我嫌他们话多,夸夸其谈。而我父亲的朋友中有一位很瘦,北京口音,后来成了我的老师,便是朱可梅先生。那时候的朱先生穿着中山装,衣服口袋里总好像装着什么,鼓鼓囊囊的。有一次他从口袋里掏出两个果子,我以为他要吃或给我吃,但他看了看又放回口袋。
我跟朱先生学画的时候已经十三岁。去了,也只是看他画画而已,不画素描,也不画速写,去了,可以翻翻书,都是些老画谱。窗台上,还有那两个衣柜上都放着些书,衣柜上还有个青花的胆瓶,里边插着一把掸子。朱先生对我说,我画画,你看就行,我就站在那里看。朱先生画画一般都站着,但画草虫就必坐下。他用生纸画草虫,一边画一边说第一遍勾线要淡,笔上的水分要最少。我就站在那里看朱先生勾线,朱先生勾很细很淡的线,很快。然后是施色,用一支小号羊毫,一手使笔,一手是一块叠成小方块的宣纸,火柴盒那么大一块,一边施色,一边马上就用这小纸块在纸上轻轻按一下,不让颜色跑出去。朱先生画工虫很快,但颜色总是要上好几遍,一只虫子就在纸上了,然后再用深一点的颜色把线勾出来。如画蚂蚱,须子是最后画,从须子的根部朝外挑。朱先生的这两条线勾得很好,他自己也得意:说你看看这线。
后来,朱先生让我给他磨墨,我磨好,他试一下,用墨铤再磨一下,说还不行,我就再磨。朱砂也要研,先把水兑进去再不停地研,研得差不多,先生说别研了,再研就坏了,然后他再把胶兑进去,一边兑一边用笔在朱砂里蘸一蘸,再一会儿说好了,或说你看这就不行。用朱砂画雁来红,画完朱先生就会把纸马上反扣过来,说这样颜色就不会往后边跑。有时候画干了,朱先生会在纸的背后再把笔一跳一跳地补些朱砂。朱先生的雁来红很好看,颜色好,但不是一大片,通透。朱先生对我说,别画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朱先生把叶子与叶子的空隙留白处叫“气眼”。
朱先生画桃子,先在纸的背后用藤黄和赭石调好的颜色打一下底,然后再用胭脂从正面画,一笔,两笔,三笔就成。朱先生画的桃子很饱满,他反对学中国画画素描,朱先生自己就不画素描。朱先生画葫芦,总是从葫芦屁股那边开始画,画蝈蝈从不画绿蝈蝈,只用赭石画麦秆儿颜色的蝈蝈,朱先生说绿蝈蝈红肚皮不好看。朱先生的小小画案上放着一个火柴盒子,火柴盒子上用大头针扎着一只蝈蝈,这个蝈蝈在朱先生的画案上放了许多年。朱先生画画总是先看纸,把白纸挂在立柜旁边墙上的那根铁丝上,一看就是老半天,嘴一动一动的。朱先生对我说,要把纸上的画看出来再画,画完这张画,还要把它再挂在那根铁丝上再看。朱先生说画平放着看有时候是虎,挂起来却是一只猫。
我跟朱先生学画,是从帮着裁纸、磨墨、兑颜色开始的。朱先生最喜欢的画家是齐白石,不怎么喜欢王雪涛。他说吴昌硕太灰;任伯年笔好但没意境;徐渭是个疯子,容易让人学坏;八大的鸟是漫画,总是在那里瞪人也不好。而朱先生说自己画了一辈子都没着落,我不知道他要着落到什么地方去。
朱先生画紫藤的老干用一种笔,画紫藤的花又是一种笔,用大笔画很细的线、很小的叶片,而落款却是用小衣纹,用小笔写比较大的字,写两三个字,墨就没了,蘸墨再写。朱先生的题款总是浓浓淡淡直至枯干,很好看。朱先生画画,工作却在邮电局。朱先生没事拉京胡,嘴跟着动,忽然他不拉了,过来看我,说:“这地方交代清,这些叶子是这根上的呢还是那一根上的?画画别复笔,别描,一描就臭了。”“写字不能描,画画也不能描。”朱先生的单位正月十五出灯,单位要他给灯笼上画些东西,他也照画,很认真。灯挂出去,有人说不好,先生说:“你懂个啥!”
后来,我已经大了,但还是经常去朱先生那里看他画画,给他磨墨兑颜色。朱先生用的时候总是说:“合适。”有一次,朱先生忽然很高兴,说花鸟能行了。我不知道这话什么意思,后来就看到了那张《毛竹丰收》,朱先生很兴奋,说还是竹子好看。
朱先生教我画画,从来没什么理论。朱先生说,中国画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又说:“齐白石就不画素描!”又说:“学中国画就要先学会磨墨兑颜色裁纸。”朱先生把蜜蜂叫作“眼睛”,画紫藤时总是说:“眼睛在哪儿?眼睛在哪儿?”朱先生把蚂蚱也叫“眼睛”,说:“怎么‘眼睛’在那儿啊,不对!瞎了。”记得有一次,朱先生把父亲的人参酒拿起来对着光看,看来看去就看那根酒瓶里的人参。父亲说你又不画人参你看什么,喝酒吧。朱先生不高兴了,说不画就不能看了?朱先生的口袋里,总放着些七七八八的东西。有一次他一手掏手绢,一手从另一个口袋里掏出个树上结的那种柿子,黄黄的很好看。他把柿子擦了又擦,我以为他要吃或者给我吃,但他把柿子擦完看了好一会儿,又把它放回了口袋。
我们那地方不长柿子树,不太好活,活了也不会结柿子。
怀念朱先生。
(有删改)
(1)分析开篇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2)你认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你看看这线”中最应该重读的一个词是哪个?请说出理由。
(3)阅读文章,试着完成有关“照应”的学习任务。
照应:指文章中某些内容和意思在不同位置上的互相关照,达成前后说明一个意思。
示例1:“去了,也只是看他画画而已,不,也不画速写……”与“朱先生反对学中国画画素描,朱先生自己就不画素描”前后照应。突出朱先生对学中国画理解,对画中国画都有文化的坚守,使文章结构更严谨、明确。
示例2:“他从口袋里掏出两个果子,我以为他要吃,或给我吃,但他看了看,又放回口袋”与“▲”前后照应,突出朱先生村所画物品反复细心观察,使文章结构前后一致,关联紧密。
结论:文章(作品)中前后照应的作用是▲。
(4)概括朱先生是如何教“我”学中国画的。
(5)分析结尾处作者“怀念朱先生”的原因?
18.(2022九下·朝阳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这个世界需要你
①千年前,你曾奋笔疾书,犯颜直谏;你曾啸聚竹林,诗酒弹唱;你曾周游列国,风尘仆仆;你也曾对月题诗,笔力峥嵘。而如今,我在茫茫人海中踮足眺望,却望不到你峨冠博带的身影,为什么看不到一个正心诚意、上下求索的读书人?这个世界需要真正的读书人!
②这世界需要为真理而读书的人。为真理而读书,就会勇敢无畏、坚韧执着。像那被烈火焚身的“异教徒”布鲁诺,宁可以身殉道也绝不放弃“日心说”;像那率领船队穿越好望角的麦哲伦,用生命为人类走出一条新路;像那“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面对柏拉图这样的巨擘也敢于说“不”。而放弃了对真理追求的读书,就免不了被凡尘中的物欲干扰、诱惑,丧失做人的底线,陷在“名利”的染缸里不能自拔,失去了铮铮傲骨,迷失了人生方向,活得自私又狭隘,粗俗又劣质。
③这世界需要为梦想而读书的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啊!可是现如今大批的人为金钱、为名利而忙碌在书山文海中,没有梦想的读书人,是多么悲哀啊!“伪读书人”看到大学生就业难,研究生工资低,就匆忙地移开脚步,不肯为知识造一个梦想的外壳,他们也终究会被梦想抛弃。“大衣哥”朱之文,用浑厚的男中音,从破败的小屋,一路唱到“星光大道”的周冠军。他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凝神静思读乐谱的那一刻,谁能说他不是一个有梦想的读书人呢?梦想似飞鸟,读书恰似为梦想插上了闪光的翅膀,让梦想载着丰硕的知识在浩瀚的苍穹中自由翱翔。
④这世界需要为修养而读书的人。“内圣外王”是读书的境界,或许一般人难以企及,但是加强自身的修养,让生命焕发出应有的光彩却是大多数人可以做到的。商鞅市门立木的诚信可以从书中读到;钱伟长的赤子之心可以从书中读到;郭明义当代雷锋的精神,更能够从书中读到。不仅如此,太史公毁身扬志、挥笔疾书的身影,史铁生生死煎熬、大笔如椽的身姿更能让我们在品读唏嘘中了悟生命的坚韧。温家宝说:“读书可以改变人。”我想,他强调的就是修身吧。
⑤熙熙攘攘的世界,多需要一些真正的读书人啊!如余秋雨一般用千百年的梦想踏出一条文化苦旅,如李敖一般用犀利的笔调勾勒出一副铮铮傲骨,如刘墉、毕淑敏一样,将生命打磨得玉润珠圆。
⑥这个世界需要你,真正的读书人!
(1)选文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选出下列名言中最适合充当选文④段论据的一项( )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B.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D.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雨果)
(3)结合选文谈一谈,要想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应该如何努力?
19.(2023九上·长岭期末)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读书与静心
刘小兵
①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曾对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有过生动的诠释。作为一个以读书为乐的人来说,要真正达到以上三种境界,都绝非易事。在我看来,读书的境界完全不必刻意求之,心静了,便好读书了。
②相对于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在我们的内心葆有一种优雅读书的静气,显得十分重要。这就好比足球场上防守角球,只有球员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才能有效防止对方球员从容进球一样。读书也是如此,想要从书本中真正学到知识,并深入领会到它的精髓,为我所用,在读书的过程中,就必须时刻保持专注。
③然而,许多人不是不懂得读书的妙处,他们在内心也时常渴望用多读书来充实自己。但真正到了八小时之外,或是到了余暇的时间,一些人在读书的问题上,却又表现出叶公好龙的态度来。有的人一拿起书,读着读着,就忍不住会想起白天职场中的事来。单位人事的安排,自己工资的多寡,领导意味深长的“敲打",同事神秘兮兮的耳语,让他们常常心猿意马,身在曹营心在汉,越想越走题....彼时的看书,仿佛倒变成了回忆职场之事的由头,如此读书,焉能上心乎?
④更有甚者,常把读书挂在嘴边,左一个读书好,右一个读书长智慧,可真给其大把的时间让他们沉浸于书香时,他们又往往会拿出各种各祥的理由和借口把读书让位给生活中的其他爱好。比如,有的人闲暇时,宁肯泡在牌桌上,游走于酒席上也不愿独处一室,好好地去读书。在他们看来,读书固然好,但现代社会,保持与领导和同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似乎更加重要。这样的思维,不能说不对,只可叹他们仅看到了眼前利益,而对于读书背后的社会价值却置若罔闻。这些人,把社会关系高悬于个人的读书之上,汲汲于名利,热衷于迎来送往,如此功利,又岂能开展好一场场高效的读书活动?更别提从中求真知、长学问了。
⑤以上两种读书的心态,都是应该极力避免的。其根子在于,秉持这种作派的人心浮气躁,缺乏一种沉潜下来的定力。而要根除这种读书上的弊端,就必须首先学会让自己的心气静下来。正如诸葛孔明所言“非宁静无以致远",心一静了,神思便单一了,注意力必然就会集中到一处;而心一旦做到专一了,人自然就会心无旁骛。此时读书,五官的功能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读书的效果想不生动有趣都难!在渐入佳境中,人的思想、学识、境界也自然会逐步得到升华,在如此语境下读书,就好比是与先贤智者在对话,物我两忘间,读书者的胸襟、气度、眼界,亦是越读越旷达宏远,读书至此,既快哉又乐哉,真的是夫复何求!
⑥说句实话,在读书的问题上,我们不是没有时间,也不是缺乏多少读书技巧,实在是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在建设书香社会的进程中,太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把自己的心真正沉静下来,从一页页书册中去汲取力量了。果能做到如此,则依靠读书去赢得工作和事业上的成功,便指日可待。
(选自《界首时讯》)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三则材料哪则适合做本文的事实论据?请说明理由。
A.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为此他用圆木头做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史学家,写出了《资治通鉴》。
B.由于战乱,年轻的李政道只得在人声鼎沸的茶馆独辟一角。开始,嘈杂的声音闹得他头昏目眩,但他强使自己的思想在物理的天国遨游,日久天长,再吵的环境都不能把他的注意力从书中引开。经过多年的奋斗,他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C.鲁迅先生认为:“如果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不管到多久都不懂的,直接跳过去向前进,反而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
(4)下列各项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相对于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在我们的内心葆有一种优雅读书的静气,显得十分重要。
B.把社会关系高悬于个人的读书之上,汲汲于名利,热衷于迎来送往,这样是不能开展好一场场高效的读书活动的,更别提从中求真知、长学问了。
C.“读书固然好,但现代社会,保持与领导和同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似乎更加重要”。作者认为这一-观点仅看到了眼前利益,而对于读书背后的社会价值却置若悶闻,因此,是绝对错误的。
D.在读书的问题上,我们不是没有时间,也不是缺乏多少读书技巧,实在是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
20.(2023九上·长岭期末)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次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担任此次课堂的主讲老师。他们在崭新的教室“问天实验舱",介绍了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展示了在中国空间站开展的水稻和拟南芥种植研究情况,进行了手套箱剪株操作。在地面课堂,约400名中小学生代表通过视频通话形式,聆听讲解、争相提问。从一次次的科学演示和讲述中,孩子们能切实感受到科学的奥妙,并从中感叹航天科技的成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
(选自《北京晚报》)
【材料二】“天宫课堂”的内容要从约400公里外的宇宙空间传回地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背后离不开一些高科技航天设备的支持。高速通信处理器是天地通信的“利器”之一,它在中国空间站与地球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鹊桥",使得中国空间站上的图像、话音数据以及其他载荷用户数据,能实时地、准确地在这个无形“桥梁"上通过,传送到地球。以往,由于技术所限,天地通信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而今,中国空间站和地面的通信却是一条实实在在的高速公路,图像、话音数据都是这条路上的车辆。在“天宫课堂”的授课中,航天员老师们与地面的学生交流。离不开空间站话音处理器。据介绍,该话音处理器能实现中国空间站舱内、舱间、天地、出舱,以及核心舱和神舟飞船之间的音频通话,天地间实时通话的时延在1秒以内。此外,“天宫课堂”连线中使用的摄像机种类繁多,有用于舱内环境监视的广角定向摄像机,有用于细节监视的变焦云台摄像机,还有用于直播授课的便携无线手持摄像机。机位众多、视角各异、远近兼顾,保证了全过程画质的细腻和流畅。
(选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祥调查结果(中国科协供图)
【材料四】青少年是国家科技创新人才的后备力量。一个国家的崛起,从青少年热爱科学开始。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对科学的兴趣,对后续学习以及是否从事科学领域工作有重要作用。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但A,而且,B,C。因此,在推动科普资源均衡发展过程中,要探索建立覆盖中小学的教育平台,让不同区域都可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天宫课堂”利用科技的力量,让科普“下沉”的做法值得长期坚持。共赴星辰大海不是神话,无论是身处繁华喧闹的都市,还是偏远寂静的乡村,每个青少年都拥有仰望浩瀚星空的权利,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把科普做得更接地气,把科学教育做得更加扎实,青少年奔跑的步伐才会更加有力。
(1)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材料一】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科技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一堂科学课也是一堂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课。
B.“天宫课堂”的内容要从约400公里外的宇宙空间传回地球,必须依靠一些高科技航天设备的支持。
C.【材料二】中“利器”“鹊桥”“羊肠小道”“高速公路”等词语的运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高速通信处理器能够保障天地通讯畅通的特点,易于理解。
D.据介绍,该话音处理器能实现中国空间站舱内、舱间、天地、出舱,以及核心舱和神舟飞船之间的音频通话,天地间实时通话的时延大约1秒。
(2)请结合【材料三】内容,分析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状况,并将分析结论填入选文A、B、C三处,使【材料四】内容完整、行文流畅。
A.
B.
C.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