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三 中国近代史
大概念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程
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
中国近代史时空坐标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时空】
【考情回放】
时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题型 选择题 选择题 — 选择题 —
分值 2 2 — 2 —
小切口 — 在位皇帝 — — —
考查热度 ★★★
趋势分析 本单元的考点是河北中考常考内容,命题素材以图片和材料为主,考查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其考查角度有:直接考查基础知识,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等 2024年重点关注: (1)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虎门销烟(185周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60周年)相关内容
【回归教材】
知识点1:鸦片战争
2022年版课标 通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林则徐禁烟
背景 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原因 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概况 1838年年底, 派林则徐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至25日, 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影响 对中国: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对英国:使英国在中国的鸦片贸易受到抑制
2.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时间 1840年6月—1842年8月
原因 根本原因:为了打开 ,倾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 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损害了英国走私鸦片的非法利益
经过
结果 及其 原因 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英 《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原因 ①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 ②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 ③经济落后,旧式武器不敌英军新式武器
性质 是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用武力打开封建主义国家(中国)大门的侵略战争
影响 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鸦片战争成为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政治: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②经济: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外交:由闭关锁国被迫走向开放 ④思想:刺激一些官员和有识之士开始了解国际形势,寻求御敌之道 ⑤社会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双重矛盾) ⑥革命任务:由反对封建主义变为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使命
3.《南京条约》
时间 1842年8月 签约双方 清政府与英国
主要 内容 及对 中国 的危害 主要内容 对中国的危害
通商 开放 、福州、厦门、宁波、 五处为通商口岸 加剧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破坏了中国贸易主权
割地 割 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赔款 赔款2100 万银元 开创赔款先例,增加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
协定 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
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影响 对中国 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终结,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造成严重危害,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被迫融入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的潮流之中
对英国 ①使英国获得了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 ②大量战争赔款进一步刺激了英国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答案】道光帝 林则徐 中国市场 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广州 上海 香港岛
知识点2:第二次鸦片战争
2022年版课标 通过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英法发动侵华战争
时间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原因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交战双方 英法联军(主凶)、俄美(帮凶) 清政府
进程
结果 清政府战败,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影响 是鸦片战争的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政治:①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②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经济: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方便了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廉价劳动力 (3)思想文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心理都造成了沉重打击,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从而开始了洋务运动
2.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分布 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
概况 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共割占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特点 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
影响 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答案】继续和扩大
知识点3:太平天国运动
2022年版课标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时间 1851—1864年 领导者 洪秀全
背景 (1)内忧:随着剥削的加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外患: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斗争对象 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
发展历程
地位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影响 (1)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失败原因 主观:由于 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重要文献 主要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评价:①进步性: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②局限性: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作者:洪仁玕 主要内容: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地位: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结果: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答案】农民阶级
【课标拓展】
课标延伸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指中国近代社会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开始于鸦片战争,结束于新中国成立。
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是独立国家,但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半封建社会是指形式上仍然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但实际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已经受到资本主义的冲击。
2.通商口岸分布特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并深入内地和清朝统治的中心地区。
火烧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而不是八国联军,时间是1860年而不是1856年。但八国联军和英法联军都曾侵占过北京。
2.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考情小专题
1.不平等条约签订的共同国际背景:世界联系加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对外扩张加剧。
2.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共同影响
①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②社会进程: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对人民:加重了百姓的负担;④社会变化:阶级矛盾激化;⑤民族危机加深。
3.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的变化
素养跟踪
唯物 史观 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法等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西方列强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
时空 观念 本单元内容主要涉及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主线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开始提出向西方学习
家国 情怀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虎门销烟唤醒了中国人的爱国意识,禁烟英雄林则徐被中国人尊为民族英雄,其清廉、刚正不阿的品质也甚为后人传颂
部分有识之士自鸦片战争后开始向西方学习,林则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制《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材料研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中国被迫签署中英《南京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三次战争中国遭到失败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丧失了哪些国家主权
(3)据上述材料,概括19世纪列强侵华的特点。
【答案】
(1)清政府闭关自守、骄傲自满。
(2)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自主权。
(3)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署不平等条约,获取在华特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