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雨巷》课件31张《再别康桥》课件3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诗两首》(《雨巷》课件31张《再别康桥》课件3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7 10:43:58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青春如歌一个中国诗人的爱与死一个从剑桥开始的中国诗人的爱情故事八十多年前古老的中国就和英国这样接近一个生来就为追寻感动的浪漫中国诗人 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充满了奇幻色彩和盎然的生命力震动了保守的中国社会少年是诗诗人档案姓名:徐志摩
别名:云中鹤
生辰:1897年1月15日
忌日:1931年11月19日
星座:魔羯座
婚姻状况:原  配:张幼仪
     灵魂伴侣:林徽音
     夫  人:陆小曼
地区:浙江海宁
职业:新月派代表、著名诗人
诗集:《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云游》康桥情结康桥cambridge,即剑桥,邻近康河,以剑桥大学闻名于世.诗人1920年秋到伦敦在剑桥大学学习,1922年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23年发表了第一首回忆康桥的诗--《康桥再会吧》。1925年7月再次访问伦敦,1926年1月写下了为人熟知的现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诗人第三次漫游欧洲.在一个明媚的夏日午后,诗人独自悄悄来到康河,徜徉于昔日的校园,在那一木一花中寻觅当年的欢声笑语和那洒落其间的青春年华.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他的诗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再别康桥》.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再 别 康 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走进康桥: 1.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朗 读时语调柔和、舒缓.
2.欣赏诗歌优美的语言.感受诗人对母校的深情.
3.朗读时力求做到抑扬顿挫身临其境、声情并茂.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运用优美抒情的语言,以自己回到母校康桥,在河中泛舟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对母校热爱、依依惜别的深情.感受康桥:品读康桥:把自己欣赏的诗句朗读给同学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诗歌的意象美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云彩
 金柳
 青荇
 潭水
 长篙
 星辉
新娘
招摇
彩虹
寻梦
放歌
(比喻)别情依依(拟人)永驻其间(比喻)梦境永留快乐之情悄悄笙箫别情清丽而淡雅(客观物象)+(主观情意)= 意象
这些意象都是清新、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意境)。
这些意象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诗歌的画面美阅读下面几首诗歌,从离别诗的角度进行多方面比较。诗歌的构思之美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1、离别的对象人 间(人)天 空2、营造的气氛沉 重洒 脱3、意象的选择社 会 景 物自 然 景 物(云彩)(轻轻、悄悄、沉默)(金柳、青荇、水潭)跳出了一般“执手相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避开了高楼大厦等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第一节
“轻轻的” 反复使用,奠定了难舍难分的基调
第二、三、四、五节
康河泛舟 康桥美好的回忆 ,深深的眷恋 永远的回忆,进而产生“寻梦”的幻想
第六、七节
又从美丽幻想中回到现实,呼应开头,抒发别离的惆怅与哀思 诗歌的情感之美主线:离别情“愁——乐——愁” 轻 轻 的 作 别悄 悄 的 离 去无比 挚爱 淡淡哀愁建筑美——
音乐美——
绘画美——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节奏轻快,韵律柔和,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云彩、金柳、青荇、清泉、星辉、夏虫。完美体现新月派诗的“三美”主张走出康桥—志摩的诗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毋须欢喜,? 转瞬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是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 ??????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志摩的诗挑战康桥(2、3任选一)
1. 诗歌的音乐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请用200字左右的文章进行探讨。
2.用散文的语言改写其中的一节诗.
3.以《童年的————》为题创作一首
小诗表达对童年美好时光的留恋.寄语同学们:
少年是诗,青春如歌.
让我们去读诗吧!
让心灵徜徉在诗歌的花园,
让思绪飞扬在缪斯的殿堂.
含英咀华,化育灵魂,
提高你的文学素养,
绽开你生命的纯美之花! 徐志摩再别康桥诗人档案作品解读课堂练习歌曲欣赏朗诵欣赏 云彩
 金柳
 青荇
 潭水
 长篙
 星辉
 ……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娘
招摇
彩虹
寻梦
放歌
……
依恋之情(客观物象)+(主观情意)= 意象意象美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诗的画面美   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
   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构思美   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转移向天空,跳出了一般“执手相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第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清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独特的构思,来自诗人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人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
  ——(谢榛《四溟诗话》)康桥情结  康桥,即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922年,诗人曾游学于此,这个时期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8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诗人档案姓名:徐志摩
别名:章垿、南湖、云中鹤
生辰:1897年1月15日
忌日:1931年11月19日
星座:魔羯座
婚姻状况:原  配:张幼仪
     灵魂伴侣:林徽音
     夫  人:陆小曼
地区:浙江海宁硖石
职业:现代诗人、散文家
优点:新诗创作
诗集:《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云游》康桥情结徐志摩与陆小曼林徽音徐志摩与张幼仪课件31张PPT。第2课 诗两首—雨巷 “雨巷诗人” 戴望舒(1905——1950),笔名戴梦鸥等。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戴望舒,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表达真挚的感情。 象征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
暗示
特定的人物或事理象征全诗中有哪些具体的形象的事物?雨巷 油纸伞 丁香这些形象暗示着什么?它们能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寓意呢?雨 巷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细雨,意境充满了朦胧美。 不做具体的描写,却给读者以想像空间。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接合起来了。时间是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的氛围,撑着一伞风雨独立销魂的形象,在独特的环境中产生独特的意象。油纸伞 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开花为白色或紫色。丁香 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美丽 高洁 冷艳 愁怨 哀婉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浣溪沙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 赠 》当年曾绾同心结,
此日春风为剪开.
——许邦才《丁香花 》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雨巷 油纸伞 丁香“我”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表现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表面上是说姑娘,实际上是在说诗人自己。他因为理想难以实现,心情是冷漠,凄清又惆怅的。“她”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仍然怀着对理想的追求和憧憬。
虽然理想渺茫难以实现,但诗人诗人继续追寻着丁香一样的姑娘“我”时间:地点:情景:道具:故事:人物:她美丽 忧郁 哀怨 凄婉我我喜欢你彷徨中的美丽
我铭记你遗憾时的忧伤尽情地抒发着自己的伤感忧愁和迷惘暮春 凄婉 伤感小巷 悠长 幽深 寂静 颓圮细雨 空蒙 迷离 油纸伞 复古 怀旧 神秘 我在雨巷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主题:《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本 诗 主 题 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 原因探究 作者用雨巷、油纸伞、丁香等典型的意象,准确的传达出了“忧伤”这种典型情绪。那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呢? 忧伤?1、失恋的痛苦: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他爱恋着同学施蜇存的妹妹,后来恋爱失败了,戴望舒十分痛苦。?2、现实的黑暗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 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 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 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 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 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 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艺术特色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1、它采用了象征手法:丁香一样的姑娘
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
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2、优美的音乐旋律。
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舒缓悠扬的旋律。正如叶圣陶所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1)和谐的韵脚,押韵;
(2)双声叠韵词的运用;
(3)句式上的回环复沓;
(4)节和词的反复出现 。3、复沓句式的妙用

第三节:“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
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4、词的重叠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
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
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雨巷》在音节运用上又是灵动、变化而富有生命力的。 5、压韵的位置错综变化 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使得音节舒缓悠扬。?6、变幻文法结构,经过巧妙组合,实现由散文到诗的转化。?? 《雨巷》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作者绝妙地切割散文式长句而又浑然天成组成了现代诗的神形兼备的能力。以第一节为例:“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如此排列即成了散文。?是否会有丁香一样的女孩
盛开 在今日的雨巷
移我入她清纯的伞下
任无休的凄雨
也 诗一般美丽
但如果就这样迷失雨海
我愿化做一尾文昌
寻觅童话中的那朵沫花
如果累死在半道
佛啊 我祈求你
将我的羸骨嵌入石中
千百年后
让我高悬在山间
和日月作伴 ——徐 潘 淼
守望爱情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蓉偶 然 徐志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而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也无须欢欣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那交会时互放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