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1课《老王》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凹凼(dàng) 门槛(kǎn) 涎水(yán) 摔跤(jiāo)
B.头颅(lú) 着落(zhuó) 淌汗(tǎng) 磨破(mó)
C.旺盛(shèng) 黏性(nián) 尴尬(gān) 胯骨(kuà)
D.醒悟(xǐng) 晌午(shǎng) 嘎吱(gā) 扁担(dan)
【答案】A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A “涎”应读“xián”;BCD无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字音和字义判断字形,根据字形和字义判断字音。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客人们都走了以后,只剩下夫妇俩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他们就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说起了办工厂的事。
B.他做的事情虽然微不足道,但温暖了我们的心。
C.最近,他总喜欢胡思乱想,每天都一副若有所失的样子。
D.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答案】A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A“大庭广众”指人很多的公开场合。A项所写的环境是只有两个人的客厅,不能称为“大庭广众”。B微不足道:
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C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D 低眉顺眼:
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运用。正确运用词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清词语的感彩。③注意词语运用的范围。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⑤注意区分同义词语。⑥注意某些词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父亲执意要走,他说他惦念屋边的塘, ,惦念那条跟他一起串东家串西家的大黑狗。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富康车开到父亲身边,但一生都没有坐过小汽车的父亲却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 。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服侍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 ,他在为儿子的举 止而激动啊。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 。我顿时百感交集。
A.一脸尴尬 憨憨地笑着 惦念塘边的田 他一脸的幸福
B.憨憨地笑着 惦念塘边的田 一脸尴尬 他一脸的幸福
C.惦念塘边的田 一脸尴尬 他一脸的幸福 憨憨地笑着
D.他一脸的幸福 憨憨地笑着 惦念塘边的田 一脸尴尬
【答案】C
【知识点】衔接仿写
【解析】【分析】通读语段,抓住提示性词语,从语言的连贯、内容的衔接等角度恰当判定。如第一处横线前后“他说他惦念屋边的塘”“惦念那条……大黑狗”,那么中间也应该采用“惦念……”的内容来衔接,据此可确定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语句的衔接,关键是要抓住对应关系,抓住能体现这种对应关系的语境中的关键词与选项中的关键词。抓住了这个关系,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做好此类题目,要注意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话题的统一。要符合时间、空间或逻辑等顺序。要考虑语句对应、词语的照应。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语言十分口语化,作者好像在为我们讲述一个平常的邻家的故事。
B.文中的“父亲”一年都在辛勤劳作,是一个淳朴、厚道、吃苦耐劳的人。
C.父亲一生劳作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台阶,表现了父亲好强、爱慕虚荣的特点。
D.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和希望受到尊重的思想性格。
【答案】C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艺术特色
【解析】【分析】ABD说法正确。C“表现了父亲爱慕虚荣的特点”说法错误,父亲是一个勤劳、踏实、好强、有追求的人。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解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枝叶茂盛了,而且生了根。
B.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判断一个人能否为社会多作贡献的前提。
C.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斤左右重。
D.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重复啰嗦;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语序不当,“不仅枝叶茂盛了,而且生了根”改为: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B前后不一致,应在句首加上“是否”。
C语义重复,应删去“大约”或“左右”。
D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辨析及修改病句的能力。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巷,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C.(父亲)觉得这脚轻飘飘的没着落,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D.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答案】B
【知识点】比喻
【解析】【分析】A这句话吧那极短的发比作是刚收割过的庄稼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C把父亲踩在青石板上的感觉比作是踩在棉花上的感觉。
D把父亲古铜色的脸比作是一块青石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学生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常用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语等,答题时要结合语言环境判断使用的修辞手法。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____________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____________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____________。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传播 恪守 规则
B.传承 保守 规则
C.传承 恪守 准则
D.传播 保守 准则
【答案】C
【知识点】近义词;台阶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区分。首先理解词意,可通过词义的范围、程度的轻重、感彩和语体色彩几个方面结合语境辨析选择。
第一空,“传播”一般指消息、信息等散播开来,“传承”一般指学问、技艺、教义、美德等传授和继承,这里应用“传承”;第二空,“保守”指保持使不失去,“恪守”指严格遵守,这里应该用“恪守”;第三空,“准则”指言论、行动等所依据的原则,“规则”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准则”侧重人的言论、行动,这里应选“准则”。
故答案为:C
【点评】做好本题要多积累近义词的意思,区分近义词的细微之处,学会结合语境准确,恰当的使用词语。
二、语言表达
8.提炼为人之道。
父亲为造新屋,可谓是终年辛苦,铣积寸累,在艰苦之中终于造成新屋。从父亲造台阶这件事,你明白了哪些人生道理 谈谈你的感悟。
【感悟示例】
①花一辈子的时间,干一件事,总能干成的,无论这件事是大事还是小事。
②树立远大的目标,踏实走好脚下每一步,理想总会实现。
③自尊自强是为人之本。
我的感悟:
【答案】示例: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是成功的重要途径。
【知识点】台阶;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依据课文内容,父亲为造新屋,可谓是终年辛苦,铣积寸累,在艰苦之中终于造成新屋。从父亲造台阶这件事,体会到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是成功的重要途径。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读后感悟能力。围绕“从父亲造台阶这件事”,并联系自己的体会来谈论。
三、现代文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
父亲的木犁
江旺明
①小树幼嫩时,被风雨吹弯了腰,父亲上山将其进一步扳弯扭曲。三年后的春天,小树长成大碗口粗,父亲将其锯来,说,装犁楔耙,不是滥砍滥伐。接着,便请来木匠制木犁。犁用亲身经历,解释了“犁弯从小曲”的俗语。
②犁乃农具之首,父亲说, 一位农人驾驭不了犁,就算不上合格的农人; 一户农家如果没有犁,就够不上标准的农家; 一块土地,如果没有犁的翻耕,就长不出好庄稼。犁与农人、农家、土地、庄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父亲说,木犁像牛一样,对人忠实、亲近。犁铧入土很锋利,但其刃口很钝,对人构不成半点威胁。人在扛木犁下田时,总是将犁铧贴在腰间,不用害怕它刺破皮肉。父亲在歇息或收工时,总是轻轻抚摸它,捋草根为它刷尘土,如同侍弄自己的孩子。
④我学耕时,父亲告诉我,弯弯的木犁,是人与牛协作劳动的组织者。犁的一端是人,另一端是牛。牛不直直地行走,犁就会耕出弯弯曲曲的沟,所以要让牛直行;人抬起犁梢柄,犁铧就深深刺入土层,所以要告诉牛用力慢行;牛时进时退、时快时慢,犁耕的地就时浅时深,翻出的土块有大有小,所以人扶犁撑柄用力要均匀,要和谐。人、犁、牛团结一条心、拧成一股劲地翻耕,才有那沟是沟、厢是厢、深浅一致的田地。
⑤父亲一生,都在与木犁打交道。
⑥春节刚过,村里村外还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父亲就开始了新春第一犁。田间翻起一排排、 一圈圈土块,如同深潭里揪起一层层黑浪,散发阵阵泥土的芬芳。偶尔,从泥土里跳出一两条泥鳅,惹来山雀将其叼去。山雀将新春第一犁的喜讯带至山上,山也变得热闹起来。
⑦插秧季节,艳阳高照,漠漠水田,白鹭翻飞。父亲翻耕水田。他驾起牛,扶起木犁,紧握犁梢柄,扬起牛鞭,吆喝一声,牛奋力前进,犁翻起一块块泥土,掀起一道道水波。木犁如舰,浪花滚滚。天说变就变,雷声隆隆,雨声淅沥。父亲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继续耕田。雨点打在水田上溅起一朵朵水花,父亲挥舞的牛鞭发出“叭叭”的响声。牛鞭声与雷电声、风雨声、水花声连成一片,合奏着一曲风雨中耕耘的乐章。
⑧丹枫似火,野菊飘香。父亲驾牛秋耕秋播。尖尖的犁铧不停地破土,光光的犁壁沙沙地翻出一块块土坷垃。父亲与犁、牛一道,在田间开出了一条直直的路,如同喷气式飞机在天上划出的一条直线。父亲称此为“局迹”。然后围绕这条“局迹”,来来去去,环环绕绕。不大会儿,田间出现一厢又一厢的块地。犁完一丘,父亲扛着木犁,赶着耕牛,迎着夕阳回家。他的脸被映得像喝醉酒似的,肩上的木犁也映染得像抹上了一层金。
⑨父亲的木犁, 一生听从种子的呼唤,把深深的足迹留在了田野上。
⑩父亲寿终正寝,两位村民将父亲从床上“请”出入殓时,细叔迅速将父亲的木犁放在了床上。我问细叔其中缘由,细叔只回答一句:“木犁是你父亲的魂。”我细细琢磨,明白了细叔的用心:父亲离我们远去了,要让他的魂留下,守护我们的家园。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5月14日)
9.文章第⑥—⑧段叙述了有关“父亲”和“木犁”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10.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说说文章第②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1.请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父亲在歇息或收工时,总是轻轻抚摸它,捋草根为它刷尘土,如同离开自己的孩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②山雀将新春第一犁的喜讯带至山上,山也变得热闹起来。(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2.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细叔说的“木犁是你父亲的魂”这句话的理解。
1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具体说说本文中的父亲与材料中的父亲有何相似之处。
【链接材料】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摊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节选自李森祥《台阶》)
【答案】9.春节刚过,父亲开始了新春第一犁|插秧季节,父亲翻耕水田|秋天,父亲驾牛秋耕秋播。
10.内容方面:写父亲对犁的评价,表现了父亲对犁的推崇和赞美 之情;结构方面:为下文写父亲一生与犁打交道的事情做铺垫。
11.①运用动作描写,通过“抚摸”“捋”“刷”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抚摸犁、捋草根、为犁刷土的情形,表现了父亲对犁的爱护和珍惜之情。;②“热闹”指(景象)繁盛活跃,用在这里,将山人格化了,生动 形象地写出山雀给寂静的山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12.①“木犁”是在父亲双手中诞生的,他一直跟随父亲,见证了父亲勤劳的一生;②“木犁”像牛一样,对人忠实、亲近,父亲待它如同孩子,木犁象征了父亲忠厚质朴的精神品质;③“木犁”是 人与牛协作劳动的组织者,人、犁、牛团结一心,拧成一股劲才 能更好地翻耕土地,“木犁”体现了父亲对劳动和土地的热爱;父亲带着木犁一年四季在田间不辞劳苦地耕作,“木犁”寄托了父亲对生活的希望。
13.①都吃苦耐劳、老实厚道。本文中的父亲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耕耘,材料中的父亲为建造新屋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劳作;②都执着坚守。本文中的父亲一生都在与犁打交道,把深深的足迹留在了田野上,材料中的父亲为建成“有高台阶的新屋”,用大半辈子做着准备。
【知识点】梳理、概括文章情节;文章开头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动作描写;拟人;小说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考生应通读文章,理解文意,理清层次,对相关的情节进行归纳概括。
(2)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分析段落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内容上的作用就是这句话内容上写了什么,有没有手法之类;结构上的作用,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句的作用。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中间: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结尾:点题、前后照应,总结全文。
(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解答该题,首先确定写作方法;接着确定写作手法的作用;最后明确其表达效果。
(4)本题考查语句理解。解答此题,要熟读并了解整篇文章内容,在对这篇文章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在原文中寻找该句所处位置,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
9.本题要求概括事件。根据第⑥段“春节刚过,村里村外还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父亲就开始了新春第一犁。田间翻起一排排、一圈圈土块,如同深潭里掀起一层层黑浪,散发阵阵泥土的芬芳”可概括出:春节刚过,父亲开始了新春第一犁;
根据第⑦段“插秧季节,艳阳高照,漠漠水田,白鹭翻飞。父亲翻耕水田”可概括出:插秧季节,父亲翻耕水田;
根据第⑧段“丹枫似火,野菊飘香。父亲驾牛秋耕秋播。尖尖的犁不停地破土,光光的犁壁沙沙地翻出一块块土坷垃”可概括出:秋天,父亲驾牛秋耕秋播。
故答案为: 春节刚过,父亲开始了新春第一犁;插秧季节,父亲翻耕水田;秋天,父亲驾牛秋耕秋播。
10.本题要求分析段落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内容上:第②段中的“犁乃农具之首,父亲说,一位农人驾驭不了犁,就算不上合格的农人,一户农家如果没有犁,就够不上标准的农家,一块土地,如果没有犁的翻耕,就长不出好庄稼”,将犁居于农具的榜首,表现了父亲对犁的推崇,父亲对犁的评价表现了他对犁的赞美之情。
结构上:第②段中的“犁与农人、农家、土地、庄稼有着丝万缕的联系”为下文写父亲一生都在与犁打交道春节刚过,父亲开始了新春第一犁;插秧季节,父亲翻耕水田;秋天,父亲驾牛秋耕秋播做铺垫。
故答案为:内容方面:写父亲对犁的评价,表现了父亲对犁的推崇和赞美 之情;结构方面:为下文写父亲一生与犁打交道的事情做铺垫。
11.本题要求赏析语句。
① 根据”抚摸”“捋”“刷”等动词,说明该句运用动作描写。“抚摸”的意思是指用手轻轻摩,“捋”的意思是用手握住条状物向端滑动。“刷”的意思是擦拭。这三个动词均慢而轻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对犁的珍惜和爱护之情。
②“热闹”指(景象)繁盛活跃,这里用来形容山,可知运用了拟人修辞。“山雀将新春第一犁的喜讯带至山上”,这赋予山雀以人的情态,将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山雀给寂静的山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故答案为:①运用动作描写,通过“抚摸”“捋”“刷”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抚摸犁、捋草根、为犁刷土的情形,表现了父亲对犁的爱护和珍惜之情。;②“热闹”指(景象)繁盛活跃,用在这里,将山人格化了,生动 形象地写出山雀给寂静的山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12.本题要求理解语句。根据第①段“小树幼嫩时,被风雨吹弯了腰,父亲上山将其进一步扳弯扭曲。三年后的春天,小树长成大碗口粗,父亲将其锯来说,装犁楔把,不是滥砍滥伐。接着,便请来木匠制木犁”,可知木犁是在父亲双手中诞生的,它一直跟随父亲,见证了父亲勤劳的一生;
根据第③段“父亲说,木犁像牛一样,对人忠实、亲近”和“父亲在歌息或收工时,总是轻轻抚摸它,抨草根为它刷尘土,如同传弄自己的孩子”,可知木犁像牛一样,对人忠实、亲近,父亲待它也如同孩子,木犁象征了父亲忠厚质朴的精神品质;
根据第④段“人、犁、牛团结一条心、拧成一股劲地翻耕,才有那沟是沟、厢是厢、深浅一致的田地”,可知木犁是人与牛协作劳动的组织者,人、犁、牛团结一条心,拧成一股劲才能更好地翻耕土地,木犁体现了父亲对劳动和土地的热爱;
根据第⑥段“春节刚过,村里村外还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父亲就开始了新春第一犁”和第⑧段“丹枫似火,野菊飘香。父亲驾牛秋耕秋播”,可知父亲带着木犁一年四季在田间不辞劳苦地耕作,木犁寄托了父亲对生活的希望。
故答案为:①“木犁”是在父亲双手中诞生的,他一直跟随父亲,见证了父亲勤劳的一生;②“木犁”像牛一样,对人忠实、亲近,父亲待它如同孩子,木犁象征了父亲忠厚质朴的精神品质;③“木犁”是 人与牛协作劳动的组织者,人、犁、牛团结一心,拧成一股劲才 能更好地翻耕土地,“木犁”体现了父亲对劳动和土地的热爱;④父亲带着木犁一年四季在田间不辞劳苦地耕作,“木犁”寄托了父亲对生活的希望。
13.本题要求分析人物形象。根据本文第⑥段“春节刚过,村里村外还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父亲就开始了新春第一犁”,第 ⑦ 段“插秧季节,艳阳高照,漠漠水田,白鹭翻飞。父亲翻耕水田”和第⑧段“丹枫似火,野菊飘香。父亲驾牛秋耕秋播”,这些内容写出了父亲一年四季都在田间耕耘。
根据《台阶》“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可见父亲为建造新屋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劳作。因此两位父亲都吃苦耐劳、老实厚道;
根据本文第⑤段“父亲一生,都在与木犁打交道”和第⑨段“父亲的木犁,一生听从种子的呼唤,把深深的足迹留在了田野上”可知父亲一生都在与犁打交道,把深深的足迹留在了田野上。根据《台阶》“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可见父亲为了建成有九级台阶的新房,用大半辈子做着准备。因此两位父亲都执着坚守。
故答案为:①都吃苦耐劳、老实厚道。本文中的父亲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耕耘,材料中的父亲为建造新屋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劳作;②都执着坚守。本文中的父亲一生都在与犁打交道,把深深的足迹留在了田野上,材料中的父亲为建成“有高台阶的新屋”,用大半辈子做着准备。
四、写作题
14.父爱如山!大爱无声!读完《台阶》这篇文章,文中“父亲”的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请写一则1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把你的感悟联想表述出来。
【答案】示例:《台阶》中的“父亲”是努力的,并且于分要强或许,原来的旧台阶更适合那一家人,也或许,“父亲”当初就不应总想着换个新房一子、新台阶。即使如此,我同样感觉“父亲”十分伟大,他的朴实深深感动了我,他那一点一滴的积攒,难能可贵的朴实,都为我们树立了人生的榜样。父母之爱重如泰山,父母之情深似大海!我们何以为报 唯有感恩!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台阶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父爱如山!大爱无声!读完《台阶》这篇文章,文中“父亲”的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把你的感悟联想表述出来。
比如:《台阶》中的“父亲”是努力的,并且于分要强或许,原来的旧台阶更适合那一家人,也或许,“父亲”当初就不应总想着换个新房一子、新台阶。即使如此,我同样感觉“父亲”十分伟大,他的朴实深深感动了我,他那一点一滴的积攒,难能可贵的朴实,都为我们树立了人生的榜样。父母之爱重如泰山,父母之情深似大海!我们何以为报 唯有感恩!
【点评】选定内容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1课《老王》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凹凼(dàng) 门槛(kǎn) 涎水(yán) 摔跤(jiāo)
B.头颅(lú) 着落(zhuó) 淌汗(tǎng) 磨破(mó)
C.旺盛(shèng) 黏性(nián) 尴尬(gān) 胯骨(kuà)
D.醒悟(xǐng) 晌午(shǎng) 嘎吱(gā) 扁担(da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客人们都走了以后,只剩下夫妇俩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他们就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说起了办工厂的事。
B.他做的事情虽然微不足道,但温暖了我们的心。
C.最近,他总喜欢胡思乱想,每天都一副若有所失的样子。
D.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父亲执意要走,他说他惦念屋边的塘, ,惦念那条跟他一起串东家串西家的大黑狗。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富康车开到父亲身边,但一生都没有坐过小汽车的父亲却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 。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服侍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 ,他在为儿子的举 止而激动啊。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 。我顿时百感交集。
A.一脸尴尬 憨憨地笑着 惦念塘边的田 他一脸的幸福
B.憨憨地笑着 惦念塘边的田 一脸尴尬 他一脸的幸福
C.惦念塘边的田 一脸尴尬 他一脸的幸福 憨憨地笑着
D.他一脸的幸福 憨憨地笑着 惦念塘边的田 一脸尴尬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语言十分口语化,作者好像在为我们讲述一个平常的邻家的故事。
B.文中的“父亲”一年都在辛勤劳作,是一个淳朴、厚道、吃苦耐劳的人。
C.父亲一生劳作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台阶,表现了父亲好强、爱慕虚荣的特点。
D.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和希望受到尊重的思想性格。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枝叶茂盛了,而且生了根。
B.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判断一个人能否为社会多作贡献的前提。
C.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斤左右重。
D.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巷,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C.(父亲)觉得这脚轻飘飘的没着落,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D.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____________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____________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____________。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传播 恪守 规则
B.传承 保守 规则
C.传承 恪守 准则
D.传播 保守 准则
二、语言表达
8.提炼为人之道。
父亲为造新屋,可谓是终年辛苦,铣积寸累,在艰苦之中终于造成新屋。从父亲造台阶这件事,你明白了哪些人生道理 谈谈你的感悟。
【感悟示例】
①花一辈子的时间,干一件事,总能干成的,无论这件事是大事还是小事。
②树立远大的目标,踏实走好脚下每一步,理想总会实现。
③自尊自强是为人之本。
我的感悟:
三、现代文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
父亲的木犁
江旺明
①小树幼嫩时,被风雨吹弯了腰,父亲上山将其进一步扳弯扭曲。三年后的春天,小树长成大碗口粗,父亲将其锯来,说,装犁楔耙,不是滥砍滥伐。接着,便请来木匠制木犁。犁用亲身经历,解释了“犁弯从小曲”的俗语。
②犁乃农具之首,父亲说, 一位农人驾驭不了犁,就算不上合格的农人; 一户农家如果没有犁,就够不上标准的农家; 一块土地,如果没有犁的翻耕,就长不出好庄稼。犁与农人、农家、土地、庄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父亲说,木犁像牛一样,对人忠实、亲近。犁铧入土很锋利,但其刃口很钝,对人构不成半点威胁。人在扛木犁下田时,总是将犁铧贴在腰间,不用害怕它刺破皮肉。父亲在歇息或收工时,总是轻轻抚摸它,捋草根为它刷尘土,如同侍弄自己的孩子。
④我学耕时,父亲告诉我,弯弯的木犁,是人与牛协作劳动的组织者。犁的一端是人,另一端是牛。牛不直直地行走,犁就会耕出弯弯曲曲的沟,所以要让牛直行;人抬起犁梢柄,犁铧就深深刺入土层,所以要告诉牛用力慢行;牛时进时退、时快时慢,犁耕的地就时浅时深,翻出的土块有大有小,所以人扶犁撑柄用力要均匀,要和谐。人、犁、牛团结一条心、拧成一股劲地翻耕,才有那沟是沟、厢是厢、深浅一致的田地。
⑤父亲一生,都在与木犁打交道。
⑥春节刚过,村里村外还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父亲就开始了新春第一犁。田间翻起一排排、 一圈圈土块,如同深潭里揪起一层层黑浪,散发阵阵泥土的芬芳。偶尔,从泥土里跳出一两条泥鳅,惹来山雀将其叼去。山雀将新春第一犁的喜讯带至山上,山也变得热闹起来。
⑦插秧季节,艳阳高照,漠漠水田,白鹭翻飞。父亲翻耕水田。他驾起牛,扶起木犁,紧握犁梢柄,扬起牛鞭,吆喝一声,牛奋力前进,犁翻起一块块泥土,掀起一道道水波。木犁如舰,浪花滚滚。天说变就变,雷声隆隆,雨声淅沥。父亲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继续耕田。雨点打在水田上溅起一朵朵水花,父亲挥舞的牛鞭发出“叭叭”的响声。牛鞭声与雷电声、风雨声、水花声连成一片,合奏着一曲风雨中耕耘的乐章。
⑧丹枫似火,野菊飘香。父亲驾牛秋耕秋播。尖尖的犁铧不停地破土,光光的犁壁沙沙地翻出一块块土坷垃。父亲与犁、牛一道,在田间开出了一条直直的路,如同喷气式飞机在天上划出的一条直线。父亲称此为“局迹”。然后围绕这条“局迹”,来来去去,环环绕绕。不大会儿,田间出现一厢又一厢的块地。犁完一丘,父亲扛着木犁,赶着耕牛,迎着夕阳回家。他的脸被映得像喝醉酒似的,肩上的木犁也映染得像抹上了一层金。
⑨父亲的木犁, 一生听从种子的呼唤,把深深的足迹留在了田野上。
⑩父亲寿终正寝,两位村民将父亲从床上“请”出入殓时,细叔迅速将父亲的木犁放在了床上。我问细叔其中缘由,细叔只回答一句:“木犁是你父亲的魂。”我细细琢磨,明白了细叔的用心:父亲离我们远去了,要让他的魂留下,守护我们的家园。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5月14日)
9.文章第⑥—⑧段叙述了有关“父亲”和“木犁”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10.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说说文章第②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1.请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父亲在歇息或收工时,总是轻轻抚摸它,捋草根为它刷尘土,如同离开自己的孩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②山雀将新春第一犁的喜讯带至山上,山也变得热闹起来。(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2.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细叔说的“木犁是你父亲的魂”这句话的理解。
1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具体说说本文中的父亲与材料中的父亲有何相似之处。
【链接材料】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摊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节选自李森祥《台阶》)
四、写作题
14.父爱如山!大爱无声!读完《台阶》这篇文章,文中“父亲”的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请写一则1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把你的感悟联想表述出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A “涎”应读“xián”;BCD无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字音和字义判断字形,根据字形和字义判断字音。
2.【答案】A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A“大庭广众”指人很多的公开场合。A项所写的环境是只有两个人的客厅,不能称为“大庭广众”。B微不足道:
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C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D 低眉顺眼:
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运用。正确运用词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清词语的感彩。③注意词语运用的范围。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⑤注意区分同义词语。⑥注意某些词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
3.【答案】C
【知识点】衔接仿写
【解析】【分析】通读语段,抓住提示性词语,从语言的连贯、内容的衔接等角度恰当判定。如第一处横线前后“他说他惦念屋边的塘”“惦念那条……大黑狗”,那么中间也应该采用“惦念……”的内容来衔接,据此可确定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语句的衔接,关键是要抓住对应关系,抓住能体现这种对应关系的语境中的关键词与选项中的关键词。抓住了这个关系,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做好此类题目,要注意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话题的统一。要符合时间、空间或逻辑等顺序。要考虑语句对应、词语的照应。
4.【答案】C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艺术特色
【解析】【分析】ABD说法正确。C“表现了父亲爱慕虚荣的特点”说法错误,父亲是一个勤劳、踏实、好强、有追求的人。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解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5.【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重复啰嗦;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语序不当,“不仅枝叶茂盛了,而且生了根”改为: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B前后不一致,应在句首加上“是否”。
C语义重复,应删去“大约”或“左右”。
D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辨析及修改病句的能力。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6.【答案】B
【知识点】比喻
【解析】【分析】A这句话吧那极短的发比作是刚收割过的庄稼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C把父亲踩在青石板上的感觉比作是踩在棉花上的感觉。
D把父亲古铜色的脸比作是一块青石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学生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常用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语等,答题时要结合语言环境判断使用的修辞手法。
7.【答案】C
【知识点】近义词;台阶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区分。首先理解词意,可通过词义的范围、程度的轻重、感彩和语体色彩几个方面结合语境辨析选择。
第一空,“传播”一般指消息、信息等散播开来,“传承”一般指学问、技艺、教义、美德等传授和继承,这里应用“传承”;第二空,“保守”指保持使不失去,“恪守”指严格遵守,这里应该用“恪守”;第三空,“准则”指言论、行动等所依据的原则,“规则”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准则”侧重人的言论、行动,这里应选“准则”。
故答案为:C
【点评】做好本题要多积累近义词的意思,区分近义词的细微之处,学会结合语境准确,恰当的使用词语。
8.【答案】示例: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是成功的重要途径。
【知识点】台阶;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依据课文内容,父亲为造新屋,可谓是终年辛苦,铣积寸累,在艰苦之中终于造成新屋。从父亲造台阶这件事,体会到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是成功的重要途径。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读后感悟能力。围绕“从父亲造台阶这件事”,并联系自己的体会来谈论。
【答案】9.春节刚过,父亲开始了新春第一犁|插秧季节,父亲翻耕水田|秋天,父亲驾牛秋耕秋播。
10.内容方面:写父亲对犁的评价,表现了父亲对犁的推崇和赞美 之情;结构方面:为下文写父亲一生与犁打交道的事情做铺垫。
11.①运用动作描写,通过“抚摸”“捋”“刷”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抚摸犁、捋草根、为犁刷土的情形,表现了父亲对犁的爱护和珍惜之情。;②“热闹”指(景象)繁盛活跃,用在这里,将山人格化了,生动 形象地写出山雀给寂静的山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12.①“木犁”是在父亲双手中诞生的,他一直跟随父亲,见证了父亲勤劳的一生;②“木犁”像牛一样,对人忠实、亲近,父亲待它如同孩子,木犁象征了父亲忠厚质朴的精神品质;③“木犁”是 人与牛协作劳动的组织者,人、犁、牛团结一心,拧成一股劲才 能更好地翻耕土地,“木犁”体现了父亲对劳动和土地的热爱;父亲带着木犁一年四季在田间不辞劳苦地耕作,“木犁”寄托了父亲对生活的希望。
13.①都吃苦耐劳、老实厚道。本文中的父亲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耕耘,材料中的父亲为建造新屋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劳作;②都执着坚守。本文中的父亲一生都在与犁打交道,把深深的足迹留在了田野上,材料中的父亲为建成“有高台阶的新屋”,用大半辈子做着准备。
【知识点】梳理、概括文章情节;文章开头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动作描写;拟人;小说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考生应通读文章,理解文意,理清层次,对相关的情节进行归纳概括。
(2)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分析段落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内容上的作用就是这句话内容上写了什么,有没有手法之类;结构上的作用,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句的作用。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中间: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结尾:点题、前后照应,总结全文。
(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解答该题,首先确定写作方法;接着确定写作手法的作用;最后明确其表达效果。
(4)本题考查语句理解。解答此题,要熟读并了解整篇文章内容,在对这篇文章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在原文中寻找该句所处位置,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
9.本题要求概括事件。根据第⑥段“春节刚过,村里村外还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父亲就开始了新春第一犁。田间翻起一排排、一圈圈土块,如同深潭里掀起一层层黑浪,散发阵阵泥土的芬芳”可概括出:春节刚过,父亲开始了新春第一犁;
根据第⑦段“插秧季节,艳阳高照,漠漠水田,白鹭翻飞。父亲翻耕水田”可概括出:插秧季节,父亲翻耕水田;
根据第⑧段“丹枫似火,野菊飘香。父亲驾牛秋耕秋播。尖尖的犁不停地破土,光光的犁壁沙沙地翻出一块块土坷垃”可概括出:秋天,父亲驾牛秋耕秋播。
故答案为: 春节刚过,父亲开始了新春第一犁;插秧季节,父亲翻耕水田;秋天,父亲驾牛秋耕秋播。
10.本题要求分析段落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内容上:第②段中的“犁乃农具之首,父亲说,一位农人驾驭不了犁,就算不上合格的农人,一户农家如果没有犁,就够不上标准的农家,一块土地,如果没有犁的翻耕,就长不出好庄稼”,将犁居于农具的榜首,表现了父亲对犁的推崇,父亲对犁的评价表现了他对犁的赞美之情。
结构上:第②段中的“犁与农人、农家、土地、庄稼有着丝万缕的联系”为下文写父亲一生都在与犁打交道春节刚过,父亲开始了新春第一犁;插秧季节,父亲翻耕水田;秋天,父亲驾牛秋耕秋播做铺垫。
故答案为:内容方面:写父亲对犁的评价,表现了父亲对犁的推崇和赞美 之情;结构方面:为下文写父亲一生与犁打交道的事情做铺垫。
11.本题要求赏析语句。
① 根据”抚摸”“捋”“刷”等动词,说明该句运用动作描写。“抚摸”的意思是指用手轻轻摩,“捋”的意思是用手握住条状物向端滑动。“刷”的意思是擦拭。这三个动词均慢而轻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对犁的珍惜和爱护之情。
②“热闹”指(景象)繁盛活跃,这里用来形容山,可知运用了拟人修辞。“山雀将新春第一犁的喜讯带至山上”,这赋予山雀以人的情态,将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山雀给寂静的山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故答案为:①运用动作描写,通过“抚摸”“捋”“刷”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抚摸犁、捋草根、为犁刷土的情形,表现了父亲对犁的爱护和珍惜之情。;②“热闹”指(景象)繁盛活跃,用在这里,将山人格化了,生动 形象地写出山雀给寂静的山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12.本题要求理解语句。根据第①段“小树幼嫩时,被风雨吹弯了腰,父亲上山将其进一步扳弯扭曲。三年后的春天,小树长成大碗口粗,父亲将其锯来说,装犁楔把,不是滥砍滥伐。接着,便请来木匠制木犁”,可知木犁是在父亲双手中诞生的,它一直跟随父亲,见证了父亲勤劳的一生;
根据第③段“父亲说,木犁像牛一样,对人忠实、亲近”和“父亲在歌息或收工时,总是轻轻抚摸它,抨草根为它刷尘土,如同传弄自己的孩子”,可知木犁像牛一样,对人忠实、亲近,父亲待它也如同孩子,木犁象征了父亲忠厚质朴的精神品质;
根据第④段“人、犁、牛团结一条心、拧成一股劲地翻耕,才有那沟是沟、厢是厢、深浅一致的田地”,可知木犁是人与牛协作劳动的组织者,人、犁、牛团结一条心,拧成一股劲才能更好地翻耕土地,木犁体现了父亲对劳动和土地的热爱;
根据第⑥段“春节刚过,村里村外还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父亲就开始了新春第一犁”和第⑧段“丹枫似火,野菊飘香。父亲驾牛秋耕秋播”,可知父亲带着木犁一年四季在田间不辞劳苦地耕作,木犁寄托了父亲对生活的希望。
故答案为:①“木犁”是在父亲双手中诞生的,他一直跟随父亲,见证了父亲勤劳的一生;②“木犁”像牛一样,对人忠实、亲近,父亲待它如同孩子,木犁象征了父亲忠厚质朴的精神品质;③“木犁”是 人与牛协作劳动的组织者,人、犁、牛团结一心,拧成一股劲才 能更好地翻耕土地,“木犁”体现了父亲对劳动和土地的热爱;④父亲带着木犁一年四季在田间不辞劳苦地耕作,“木犁”寄托了父亲对生活的希望。
13.本题要求分析人物形象。根据本文第⑥段“春节刚过,村里村外还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父亲就开始了新春第一犁”,第 ⑦ 段“插秧季节,艳阳高照,漠漠水田,白鹭翻飞。父亲翻耕水田”和第⑧段“丹枫似火,野菊飘香。父亲驾牛秋耕秋播”,这些内容写出了父亲一年四季都在田间耕耘。
根据《台阶》“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可见父亲为建造新屋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劳作。因此两位父亲都吃苦耐劳、老实厚道;
根据本文第⑤段“父亲一生,都在与木犁打交道”和第⑨段“父亲的木犁,一生听从种子的呼唤,把深深的足迹留在了田野上”可知父亲一生都在与犁打交道,把深深的足迹留在了田野上。根据《台阶》“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可见父亲为了建成有九级台阶的新房,用大半辈子做着准备。因此两位父亲都执着坚守。
故答案为:①都吃苦耐劳、老实厚道。本文中的父亲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耕耘,材料中的父亲为建造新屋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劳作;②都执着坚守。本文中的父亲一生都在与犁打交道,把深深的足迹留在了田野上,材料中的父亲为建成“有高台阶的新屋”,用大半辈子做着准备。
14.【答案】示例:《台阶》中的“父亲”是努力的,并且于分要强或许,原来的旧台阶更适合那一家人,也或许,“父亲”当初就不应总想着换个新房一子、新台阶。即使如此,我同样感觉“父亲”十分伟大,他的朴实深深感动了我,他那一点一滴的积攒,难能可贵的朴实,都为我们树立了人生的榜样。父母之爱重如泰山,父母之情深似大海!我们何以为报 唯有感恩!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台阶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父爱如山!大爱无声!读完《台阶》这篇文章,文中“父亲”的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把你的感悟联想表述出来。
比如:《台阶》中的“父亲”是努力的,并且于分要强或许,原来的旧台阶更适合那一家人,也或许,“父亲”当初就不应总想着换个新房一子、新台阶。即使如此,我同样感觉“父亲”十分伟大,他的朴实深深感动了我,他那一点一滴的积攒,难能可贵的朴实,都为我们树立了人生的榜样。父母之爱重如泰山,父母之情深似大海!我们何以为报 唯有感恩!
【点评】选定内容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