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 3.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知识回顾2.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分类二.判断
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克。
20℃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二)1.说出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学习目标2.会用曲线解决相关问题 3、溶解度曲线上的点、交点、上方的 点、下方的点分别代表什么意义?1.什么是溶解度曲线?5. 溶解度曲线有哪些应用?自学问题 2、溶解度曲线的陡、缓、下降说明了? 4、什么是结晶?结晶的方法有哪些?如何从饱和硝酸钾溶液、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晶体?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在t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a克(1)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点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两曲线相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线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每条曲线表示该物质受温度影响的情况(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就越大…….)面溶解度曲线下面所示表示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不包括曲线)溶解度曲线上面所示表示的溶液为饱和溶液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物质的溶解 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例如:食盐。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面减小,如:氢氧化钙(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其溶解性(2)不同物质在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比较(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3)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规律)结晶 方法蒸发结晶 (蒸发溶剂)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 如:食盐降温结晶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体物质 如:硝酸钾(3)现将t3 °C 时A、B、C三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到t1 °C _有晶体析出,__变成不饱和溶液。1.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 物质的溶解 度曲线,试根据曲线图填空: (1)在t2°C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克。 (2)在t1°C时,三种物质按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ABCA.甲溶液
B.乙溶液
丙溶液
D.甲、乙混合溶液2.甲、乙、丙三种溶液都接近饱和(溶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其中分别通过加溶质、蒸发(温度不变)、升温均可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甲乙丙03.如图 (1)在t1 。C时A、B、C的溶解度关系为___;分离A 和B的混合____法。
(2) t2 。C时,A、B、C相同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 。C时, 无晶体 析出的是____,析出晶体 较多的是____。4.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t3℃时,在三只烧杯中各装入100g水,分别充分溶解A、B、C三种物质,其中可以溶解最多的物质是 ;
2) ℃时,配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3)t4℃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3℃,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ABCO溶解 度(克)温度(。C)Ot1 t2 t3 t43aa2a学生 自由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