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6课《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基础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6课《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基础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9 22:52:26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6课《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填空题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lǎn
恩惠 缠着 契约 招   
    xiè dū yǐ
循环    却 监    死而后   
【答案】huì;chán;qì;揽;xún;卸;督;已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最苦与最乐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汉字注音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注意此题中的“招揽”的“揽”的正确书写。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2.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其意义。
①如(   )重负:   。
②任重(   )远:   。
③悲天(   )人:   。
④心安(   )得:   。
【答案】释;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道;比喻责任重大;悯;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理;自认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知识点】词义理解;最苦与最乐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识记与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根据平时的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从词语的含义、对象、程度、范围、感彩等方面加以积累。如释重负: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悲天悯人: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心安理得:自认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3.文学常识填空。
《最苦与最乐》的作者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   ,广东新会人,   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   》。
【答案】梁启超;饮冰室主人;思想;饮冰室合集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 饮冰室合集 》、《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 饮冰室合集 》、。
故答案为:梁启超;饮冰室主人;思想;饮冰室合集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及基本的介绍。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贫吗 不是。失意吗 不是。老吗 死吗 都不是。(   )
(2)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3)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 (   )
(4)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
【答案】(1)设问、排比
(2)引用
(3)反问
(4)对比
【知识点】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对比
【解析】【分析】(1)这句话先提出“贫是最苦的吗”“失意是最苦的吗”“老是最苦的吗”“死是最苦的吗”这几个问题,然后自己做出回答,“这些都不是”,属于设问的修辞手法。“贫吗 不是。失意吗 不是。老吗 死吗 都不是”这几个句子把句式相同内容相关的几个句子排在一起,构成排比的修辞手法。
(2)这句话引用孔子的名言,属于引用的修辞手法。
(3)“如何能躲 ”意思是不能躲,属于反问的修辞手法。
(4)这句话把“尽得大的责任”和“尽得小的责任”获得的快乐进行对比,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手法。
故答案为:⑴ 设问、排比;⑵引用;⑶反问;⑷对比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学生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常用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语等,答题时要结合语言环境判断使用的修辞手法。
二、问答题
阅读《最苦与最乐》,回答下列问题。
5.作者说的“海阔天空,心安理得”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6.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许多哲人志士写下了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名言。请你写出这类名言中的任意两句。
7.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
【答案】5.尽责任之后的快乐。
6.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7.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知识点】开放性默写;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语句的含义。 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⑵本题考查名人名言的积累。从平时的积累中写出有关读书的名言一则即可。
⑶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
5.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的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围绕作者的发表的观点来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内容,找到“海阔天空,心安理得”的位置——第三段,从尽到责任的感受这点来理解即可。
故答案为: 尽责任之后的快乐。
6.本题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抓住题干中提示信息“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根据平时的积累写出能体现“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名言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故答案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7.本题考查学生对论题的把握能力。认真阅读原文,根据“最苦与最乐”“苦与乐”两短语意义的区别,结合作者所阐述的“负责任”和“尽责任”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 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三、语言表达
8.学完本文后,你所在的班级打算开展以“承担责任,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为此次班会设计三种活动方式。
(2)请围绕“责任体现在生活细节中”这一主题说一段话。
(3)请你为这次班会写一段结束语。
【答案】(1)①设计宣传标语②举行演讲比赛③列举有责任感的名人事例
(2)我看到很多同学的父母每天都在校门口,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我想他们肯定是把这种等待当成了一种责任;晚上孩子放学回家,他们必然会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这是把对孩子的照顾当成了一种责任;每天早上,他们又把洗干净的衣服放在孩子的床头,这是把对孩子的关爱当成了一种责任。责任并不是抽象的,它其实体现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
(3)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如果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我们这个集体将变得更加优秀!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生活中尽职尽责,健康成长,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知识点】活动设计;主题活动;语言连贯;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1)这次班会的主题是“承担责任,健康成长”,围绕这个主题可以设计很多的活动,比如举行演讲比赛,讲名人故事,吟诵有关名人名言,设计宣传标语,设计对联等,另外注意语言要简洁。其实很多的主题班会活动的形式都是相同的,关键还在于平时的多多参与与积累。
(2)本题要求围绕“责任体现在生活细节中”这一主题说一段话。 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写一段话,首先引用有关责任的名言引入话题,然后以责任体现在生活细节中这句话引出生活中的事例,最后进行总结即可,注意语言连贯、准确。
(3)结束语的答题要点:首先要围绕活动主题“承担责任,健康成长”展开,但不宜过长,两三句话即可,然后围绕这个主题提出希望,如: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生活中尽职尽责,健康成长,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故答案为:⑴ ①设计宣传标语②举行演讲比赛③列举有责任感的名人事例
⑵ 我看到很多同学的父母每天都在校门口,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我想他们肯定是把这种等待当成了一种责任;晚上孩子放学回家,他们必然会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这是把对孩子的照顾当成了一种责任;每天早上,他们又把洗干净的衣服放在孩子的床头,这是把对孩子的关爱当成了一种责任。责任并不是抽象的,它其实体现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
⑶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如果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我们这个集体将变得更加优秀!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生活中尽职尽责,健康成长,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点评】⑴本题考查设计活动的能力。此类题型属开放性试题,做题时要根据活动主题,展开想像,设计相应的活动形式,力求各种形式能突出主题,具有可操作性。
⑵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⑶本题考查写活动结束语的能力。这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结束语也要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可以概括活动的取得的成果或活动的意义,还要提出希望,注意语言表达要通顺、连贯,具有号召力和鼓动性。
四、综合题
9.判断对错。
(1)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
(2)课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
(3)课文第五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土和诸圣诸佛。(  )
(4)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
【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知识点】最苦与最乐;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1)正确。(2)错误。课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点,曾子的话引作论据。(3)正确。(4)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分析能力。
五、微写作
10.写作技法:列举生活情境,充分论证论点。
《最苦与最乐》多处列举生活情境来论证论点,如“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举这样的例子来论证论点,既具体生动,又能使读者感同身受,从而充分地论证论点。请你写一段文字,通过列举生活情境来论证自己的某个观点。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撒谎很累,因为一旦撒一个谎,就需要撒更多的谎来圆这一个谎。周末贪玩没有完成作业,老师询问原因时,你说自己生病了,老师关心地问,什么病?好了吗?还在吃药吗?需要打针吗?结果,这些问题又让你编出更多的谎话。然后,会有更多的人询问,也许老师还会和家长沟通。于是,你发现撒谎真累,还不如实话实说。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这道题主要训练考生运用列举生活情境,充分论证自己的中心论点的方法。重点是生活情境的再现,然后围绕自己的论点进行展开,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片段即可。注意借鉴 《最苦与最乐》多处列举生活情境来论证论点的方法。作答时,先抛出论点,比如“撒谎很累,因为一旦撒一个谎,就需要撒更多的谎来圆这一个谎”。然后情境再现,比如“周末贪玩没有完成作业,老师询问原因时,你说自己生病了……”通过情境再现,说明撒谎完全没有必要。
故答案为: 示例:撒谎很累,因为一旦撒一个谎,就需要撒更多的谎来圆这一个谎。周末贪玩没有完成作业,老师询问原因时,你说自己生病了,老师关心地问,什么病?好了吗?还在吃药吗?需要打针吗?结果,这些问题又让你编出更多的谎话。然后,会有更多的人询问,也许老师还会和家长沟通。于是,你发现撒谎真累,还不如实话实说。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微写作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看清楚题干的要求,然后选取必要的表达方式,看是抒情还是说明,还是议论性的文字;是扩写,缩写还是续写?总之,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字数限制等等。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6课《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填空题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lǎn
恩惠 缠着 契约 招   
    xiè dū yǐ
循环    却 监    死而后   
2.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其意义。
①如(   )重负:   。
②任重(   )远:   。
③悲天(   )人:   。
④心安(   )得:   。
3.文学常识填空。
《最苦与最乐》的作者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   ,广东新会人,   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   》。
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贫吗 不是。失意吗 不是。老吗 死吗 都不是。(   )
(2)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3)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 (   )
(4)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
二、问答题
阅读《最苦与最乐》,回答下列问题。
5.作者说的“海阔天空,心安理得”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6.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许多哲人志士写下了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名言。请你写出这类名言中的任意两句。
7.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
三、语言表达
8.学完本文后,你所在的班级打算开展以“承担责任,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为此次班会设计三种活动方式。
(2)请围绕“责任体现在生活细节中”这一主题说一段话。
(3)请你为这次班会写一段结束语。
四、综合题
9.判断对错。
(1)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
(2)课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
(3)课文第五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土和诸圣诸佛。(  )
(4)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
五、微写作
10.写作技法:列举生活情境,充分论证论点。
《最苦与最乐》多处列举生活情境来论证论点,如“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举这样的例子来论证论点,既具体生动,又能使读者感同身受,从而充分地论证论点。请你写一段文字,通过列举生活情境来论证自己的某个观点。10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huì;chán;qì;揽;xún;卸;督;已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最苦与最乐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汉字注音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注意此题中的“招揽”的“揽”的正确书写。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2.【答案】释;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道;比喻责任重大;悯;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理;自认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知识点】词义理解;最苦与最乐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识记与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根据平时的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从词语的含义、对象、程度、范围、感彩等方面加以积累。如释重负: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悲天悯人: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心安理得:自认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3.【答案】梁启超;饮冰室主人;思想;饮冰室合集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 饮冰室合集 》、《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 饮冰室合集 》、。
故答案为:梁启超;饮冰室主人;思想;饮冰室合集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及基本的介绍。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4.【答案】(1)设问、排比
(2)引用
(3)反问
(4)对比
【知识点】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对比
【解析】【分析】(1)这句话先提出“贫是最苦的吗”“失意是最苦的吗”“老是最苦的吗”“死是最苦的吗”这几个问题,然后自己做出回答,“这些都不是”,属于设问的修辞手法。“贫吗 不是。失意吗 不是。老吗 死吗 都不是”这几个句子把句式相同内容相关的几个句子排在一起,构成排比的修辞手法。
(2)这句话引用孔子的名言,属于引用的修辞手法。
(3)“如何能躲 ”意思是不能躲,属于反问的修辞手法。
(4)这句话把“尽得大的责任”和“尽得小的责任”获得的快乐进行对比,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手法。
故答案为:⑴ 设问、排比;⑵引用;⑶反问;⑷对比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学生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常用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语等,答题时要结合语言环境判断使用的修辞手法。
【答案】5.尽责任之后的快乐。
6.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7.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知识点】开放性默写;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语句的含义。 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⑵本题考查名人名言的积累。从平时的积累中写出有关读书的名言一则即可。
⑶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
5.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的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围绕作者的发表的观点来分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内容,找到“海阔天空,心安理得”的位置——第三段,从尽到责任的感受这点来理解即可。
故答案为: 尽责任之后的快乐。
6.本题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抓住题干中提示信息“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根据平时的积累写出能体现“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名言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故答案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7.本题考查学生对论题的把握能力。认真阅读原文,根据“最苦与最乐”“苦与乐”两短语意义的区别,结合作者所阐述的“负责任”和“尽责任”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 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8.【答案】(1)①设计宣传标语②举行演讲比赛③列举有责任感的名人事例
(2)我看到很多同学的父母每天都在校门口,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我想他们肯定是把这种等待当成了一种责任;晚上孩子放学回家,他们必然会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这是把对孩子的照顾当成了一种责任;每天早上,他们又把洗干净的衣服放在孩子的床头,这是把对孩子的关爱当成了一种责任。责任并不是抽象的,它其实体现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
(3)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如果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我们这个集体将变得更加优秀!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生活中尽职尽责,健康成长,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知识点】活动设计;主题活动;语言连贯;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1)这次班会的主题是“承担责任,健康成长”,围绕这个主题可以设计很多的活动,比如举行演讲比赛,讲名人故事,吟诵有关名人名言,设计宣传标语,设计对联等,另外注意语言要简洁。其实很多的主题班会活动的形式都是相同的,关键还在于平时的多多参与与积累。
(2)本题要求围绕“责任体现在生活细节中”这一主题说一段话。 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写一段话,首先引用有关责任的名言引入话题,然后以责任体现在生活细节中这句话引出生活中的事例,最后进行总结即可,注意语言连贯、准确。
(3)结束语的答题要点:首先要围绕活动主题“承担责任,健康成长”展开,但不宜过长,两三句话即可,然后围绕这个主题提出希望,如: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生活中尽职尽责,健康成长,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故答案为:⑴ ①设计宣传标语②举行演讲比赛③列举有责任感的名人事例
⑵ 我看到很多同学的父母每天都在校门口,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我想他们肯定是把这种等待当成了一种责任;晚上孩子放学回家,他们必然会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这是把对孩子的照顾当成了一种责任;每天早上,他们又把洗干净的衣服放在孩子的床头,这是把对孩子的关爱当成了一种责任。责任并不是抽象的,它其实体现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
⑶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如果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我们这个集体将变得更加优秀!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生活中尽职尽责,健康成长,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点评】⑴本题考查设计活动的能力。此类题型属开放性试题,做题时要根据活动主题,展开想像,设计相应的活动形式,力求各种形式能突出主题,具有可操作性。
⑵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⑶本题考查写活动结束语的能力。这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结束语也要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可以概括活动的取得的成果或活动的意义,还要提出希望,注意语言表达要通顺、连贯,具有号召力和鼓动性。
9.【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知识点】最苦与最乐;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1)正确。(2)错误。课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点,曾子的话引作论据。(3)正确。(4)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分析能力。
10.【答案】示例:撒谎很累,因为一旦撒一个谎,就需要撒更多的谎来圆这一个谎。周末贪玩没有完成作业,老师询问原因时,你说自己生病了,老师关心地问,什么病?好了吗?还在吃药吗?需要打针吗?结果,这些问题又让你编出更多的谎话。然后,会有更多的人询问,也许老师还会和家长沟通。于是,你发现撒谎真累,还不如实话实说。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这道题主要训练考生运用列举生活情境,充分论证自己的中心论点的方法。重点是生活情境的再现,然后围绕自己的论点进行展开,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片段即可。注意借鉴 《最苦与最乐》多处列举生活情境来论证论点的方法。作答时,先抛出论点,比如“撒谎很累,因为一旦撒一个谎,就需要撒更多的谎来圆这一个谎”。然后情境再现,比如“周末贪玩没有完成作业,老师询问原因时,你说自己生病了……”通过情境再现,说明撒谎完全没有必要。
故答案为: 示例:撒谎很累,因为一旦撒一个谎,就需要撒更多的谎来圆这一个谎。周末贪玩没有完成作业,老师询问原因时,你说自己生病了,老师关心地问,什么病?好了吗?还在吃药吗?需要打针吗?结果,这些问题又让你编出更多的谎话。然后,会有更多的人询问,也许老师还会和家长沟通。于是,你发现撒谎真累,还不如实话实说。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微写作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看清楚题干的要求,然后选取必要的表达方式,看是抒情还是说明,还是议论性的文字;是扩写,缩写还是续写?总之,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字数限制等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