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一、判断题
1.(2022五上·泉山期末)通常我们把哪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月亮、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都是光源。( )
2.(2022五上·泉山期末)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时光线能一致保持原方向传播。( )
3.(2022五上·泉山期末)光的反射现象不会给我们带来不便和危害。( )
4.(2023五上·邹平期末)我们能看到试卷上的字,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射到了试卷上。( )
5.(2022五上·泉山期末)做模拟实验是一种很好地科学研究方法。( )
6.(2022五上·泉山期末)戈壁滩、沙漠的形成与风有关。( )
7.(2022五上·巨野期中)过度放牧、滥砍乱伐等行为会减少植物覆盖,导致水土流失。( )
8.(2022五上·泉山期末)地形地貌的改变主要是地球内部的力量,与地球外部的力量无关。( )
9.(2022五上·泉山期末)在“观察水流的度”实验中,水的速度先慢后快。( )
10.(2022五上·泉山期末)我们做广播体操伸展运动时,曲臂、伸臂动作的力量来自手臂内的骨骼。( )
二、选择题
11.(2022五上·泉山期末)想获取第一手信息,不能借助于( )
A.实地调查 B.查找原始资料 C.听相关评论
12.(2022五上·泉山期末)解决问题需要一定的方法,你最赞成的观点是( )
A.用复杂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B.用简单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C.用复杂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13.(2022五上·泉山期末)假如你是一位科学家,在实验收集数据时,发现助手中有一位的小部分数据测算不准确,但是实验整体结果却是符合预期的,你觉得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说明这个实验的设计肯定出了问题,必须重新设计
B.只有一位助手的小部分数据测算不准确,不妨碍实验结果的得出
C.可能是助手工作失误,需要重新进行数据测算
14.(2022五上·泉山期末)一光能够被反射( )
A.一次 B.两次 C.很多次
15.(2022五上·泉山期末)制作潜望镜时,我们使用的两面镜子都是( )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凹面镜
16.(2023五上·陵城月考)彩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17.(2022五上·泉山期末)地球由表及里可以分为三个圈层其中间层是( )
A.地壳 B.地慢 C.地核
18.(2022五上·泉山期末)地震灾区的防震棚应搭建在( )为安全
A.交通要塞两侧 B.较为开阔地带 C.河边、水源地附近
19.(2022五上·泉山期末)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在楼房里面,应( )避震。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墙角或小开间
B.去阳台或楼道
C.乘坐电梯快速撤离
20.(2022五上·泉山期末)根据下面科普内容进行概括:要把火山进行系统的分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而出现某些学者偏重以火山的构造形态分类;另一些学者则根据火山的喷发特征,主要是爆发的猛烈程度来分类。这段话说明了( )
A.科学分类很困难 B.科学分类很混乱 C.科学分类讲维度
21.(2022五上·泉山期末)我们常能看到地表有沟壑,这是由于( )造成的。
A.风的作用 B.水的作用 C.动物活动
22.(2022五上·泉山期末)小红为了研究“土地坡度的大小对侵蚀的影响”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最科学的是( )
A.
B.
C.
23.(2022五上·泉山期末)根据摆的( )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计量误差更小。
A.经济性 B.易加工性 C.等时性
24.(2022五上·泉山期末)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有一定的顺序,从不准确到准确的一组是( )
A.水钟→日晷→摆钟→石英钟表
B.日晷→水钟→摆钟→石英钟表
C.日晷→水钟→石英钟表→摆钟
25.(2019四上·婺城期末)我们在体育课上做运动,需要身体各器官的协调配合。其中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活动的器官是( )。
A.肌肉 B.骨骼 C.关节
26.(2022五上·泉山期末)图甲是医生常用的听诊器,当医生想检查病人的心跳情况时,应该把“听头”放在图乙中人体的( )
A.①号位置 B.②号位置 C.③号位置
27.(2022五上·泉山期末)小科同学在操场上看同学打篮球,突然篮球朝他飞来,他快速伸出手接着篮球。这是由人体的( )来指挥他做出反应。
A.脑 B.心脏 C.眼睛
28.(2022五上·泉山期末)实现感觉、思维、情绪等心理功能的系统是( )。
A.神经系统 B.运动系统 C.循环系统
29.(2022五上·泉山期末)我们主要依靠( )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A.脑 B.脊椎 C.神经
30.(2022五上·泉山期末)下列行为中,( )有助于保护我们的身体。
A.上午在小区内慢跑
B.中午为了减肥而不吃午饭
C.晚上吃过饭后马上睡觉
三、实践探究题
31.(2022五上·泉山期末)将光的现象与原理用线连接起来
杯弓蛇影 海市蜃楼
凿壁偷光 光的直线传播 立竿见影
镜花水月 光的折射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 光的反射 水中折筷
日食月食 形影不离
32.(2022五上·泉山期末)将图上的序号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并将地形与其特点用线连起来。
山地 平原 盆地 丘陵 高原
33.(2022五上·泉山期末)探究分析题
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荡秋千,小丽先帮小玲和小红分别荡起来。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三人对此问题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重量有关;
猜想二: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猜想三: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荡起的幅度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们找来刻度尺、秒表、细线(细线无弹性)、小球,依照科学课中的实验方法进行验证,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实验序号 小球重量(克) 从0点到小球重心的距离(米) 小球摆动时距中心最大距离(米) 小球往返摆动10次所用时间(秒) 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时间(秒)
① 20 0.8 0.10 18.0 1.80
② 20 1.0 0.14 20.0 2.00
③ 20 1.2 0.10 22.0 2.20
④ 30 1.0 0.14 20.0 2.00
⑤ 30 1.0 0.10 20.0 2.00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要验证猜想一,应选择序号 和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要验证猜想二,应选择序号 和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3)要验证猜想三,应选择序号 和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4)实验结论:小球往返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与 和 无关,与 有关,由此可验证猜想 是正确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太阳是地球上最大最重要的光源。题目说法正确。
2.【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有的光能通过阻碍,有的光不能通过阻碍。当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时光线无法继续传播。题目说法错误。
3.【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光的反射现象对我们既有利也有弊,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不便和危害,如:城市高楼的玻璃幕墙会造成光污染,影响行人。题目说法错误。
4.【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我们能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光遇到周围的物体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才看到了这个物体。我们能看到试卷上的字,是因为试卷上的字反射的光射到了眼睛里。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5.【答案】正确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模拟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基本类型,也是一种很好的科学研究方法。题目说法正确。
6.【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风的作用”会对地形地貌产生影响,风能卷起大量尘土和沙粒,磨蚀岩石的表面,也能将尘土和沙粒搬运到其他地方堆积起来。风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的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题目说法正确。
7.【答案】正确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会破坏森林和草场,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沙尘暴频繁出现。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的力量:一是地球内部力量,如火山和地震等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二是来自地球的外部力量,如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也会改变地形地貌。题目说法错误。
9.【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水位的高低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会滴得越来越慢。在“观察水流的速度”实验中,水流的速度先快后慢。题目说法错误。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所以我们做广播体操伸展运动时,曲臂、伸臂动作的力量来自手臂内的肌肉。题目说法错误。
11.【答案】C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查阅资料、分类整理、制作卡片是重要的学习方法想获取第一手信息,可以借助于实地调查、查找原始资料,不能借助于听相关评论。故选C。
12.【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要遵循科学原则,即方法要简单,过程要简洁,效率要高。所以要学会简单思维,没有简单,就没有复杂。复杂的事情实际上是由简单的事情组成的。复杂问题用简单方法解决,简单化并不是不认真去解决,而是要从简单入手,揭开复杂的外衣,找到问题的本质,然后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故选B。
13.【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反复实验和不断改进的过程。对新的改进方案,需要再次用实验来验证其可行性,多试几次,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A、在实验收集数据时,发现助手中有一位的小部分数据测算不准确,但是实验整体结果却是符合预期的说明这个实验的设计没有问题,不需要重新设计,A错误;
B、科学探究数据必须准确,即使只有一位助手的小部分数据测算不准确,也会妨碍实验结论的得出,故B错误;
C、只有一位助手的小部分数据测算不准确,可能是助手工作失误,需要重新进行数据测算,获取准确的数据,故C正确。
故选C。
14.【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只要有镜面,光可以反射很多次。故选C。
15.【答案】A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制成的,外面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两块相对的45°角放置的平面镜的反射,射入到人的眼睛中,从而看到物体。故选A。
16.【答案】B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 彩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光的色散,太阳光 通过小水珠会分解成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七色光。
17.【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结构分为 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是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故选B。
18.【答案】B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如地面毁坏,山体等自然物的毁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地震灾区的防震棚应搭建在较为开阔地带较为安全,避免余震造成二次灾害。故选B。
19.【答案】A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当地震发生时,在家里,应尽快躲到坚固的桌椅下、小开间的墙角,不能去阳台或楼道,避免发生危险。在野外,应尽量躲避在无树木、无电线的空旷地带。在教室,听从老师指挥,有序撤离,避免发生踩踏事故。不能使用电梯逃生,因为电梯随时会停电。故选A。
20.【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分类和排序是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其中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新事物。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火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也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一般会在地表上形成锥状的高山。火山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活火山。要把火山进行系统的分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而出现某些学者偏重以火山的构造形态分类;另一些学者则根据火山的喷发特征,主要是爆发的猛烈程度来分类。这段话说明了科学分类很困难。故选A。
21.【答案】B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都会对土地有影响,对土地都有侵蚀作用。流水可以把风化的岩石、土壤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这个过程称为侵蚀。由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它们汇集在一起又会成为大的河流。流水和风可以使地球表面缓慢的发生变化。故选B。
22.【答案】B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研究“土地坡度的大小对侵蚀的影响”这个实验属于对比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即土地坡度的大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故选B
23.【答案】C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故选C。
24.【答案】B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是日晷、水钟、摆钟、石英钟、原子钟。故选B。
25.【答案】B
【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
【解析】【分析】人或动物体内或体表坚硬的组织叫做骨骼。分两种,人和高等动物的骨骼在体内,由许多块骨头组成,叫内骨骼;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体外的硬壳以及某些脊椎动物(如鱼、龟等)体表的鳞、甲等叫外骨骼。
26.【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我们的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宽下窄,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重量约250克。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的心跳情况时应该把“听头”放在胸腔左侧即图中②号位置。故选B。
27.【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通过庞大的神经网络与身体中的每一个部分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指挥并协调着人体的每一个动作。因此,大脑被喻为人体的“司令部”。小科同学在操场上看同学打篮球,突然篮球朝他飞来,他快速伸出手接着篮球。这是由人体的脑来指挥他做出反应。故选A。
28.【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组成。实现感觉、思维、情绪等心理功能的系统是神经系统。故选A。
29.【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心理状态,也是大脑面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如高兴、愤怒、惊奇、悲伤等。我们主要依靠脑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故选A。
30.【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注意个人卫生、合理膳食、充足的睡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科学用脑、不吸烟、远离吸烟人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清晨,在小区内慢跑,有助于保护我们的身体,为了减肥不吃午饭、吃完晚饭后马上睡觉,不利于保护我们的身体。故选A。
31.【答案】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凿壁偷光、一叶障目、日食月食、立竿见影、坐井观天、形影不离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杯弓蛇影、镜花水月由于光的反射原理;海市蜃楼、水中折筷由于光的折射原理。
32.【答案】山地①:起伏很大,坡度陡峭;平原⑤:地貌宽广、平坦、海拔较低;盆地④: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丘陵②:坡度较缓,海拔不高;高原③:边缘陡峭,中间地面开阔,海拔较高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多种地形地貌。平原的特点:地貌宽广、平坦、海拔较低;高原:边缘陡峭,中间地面开阔,海拔较高;山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峭;丘陵:坡度较缓,海拔不高;盆地: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
33.【答案】(1)②;④
(2)①;③
(3)④;⑤
(4)小球的质量;摆幅大小;摆绳的长度;二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研究“秋千(摆)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属于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
(1)要验证猜想一: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重量有关,只改变小球的重量,应选择序号②和④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要验证猜想二: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只改变绳长,应选择序号①和③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3)要验证猜想三: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荡起的幅度大小有关,只改变秋千荡起的幅度大小,应选择序号④和⑤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4)小球往返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与小球的质量、摆幅大小无关,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由此可验证猜想二是正确的。
1 / 1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一、判断题
1.(2022五上·泉山期末)通常我们把哪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月亮、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都是光源。(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太阳是地球上最大最重要的光源。题目说法正确。
2.(2022五上·泉山期末)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时光线能一致保持原方向传播。(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有的光能通过阻碍,有的光不能通过阻碍。当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时光线无法继续传播。题目说法错误。
3.(2022五上·泉山期末)光的反射现象不会给我们带来不便和危害。(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光的反射现象对我们既有利也有弊,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不便和危害,如:城市高楼的玻璃幕墙会造成光污染,影响行人。题目说法错误。
4.(2023五上·邹平期末)我们能看到试卷上的字,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射到了试卷上。(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根据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我们能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光遇到周围的物体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才看到了这个物体。我们能看到试卷上的字,是因为试卷上的字反射的光射到了眼睛里。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5.(2022五上·泉山期末)做模拟实验是一种很好地科学研究方法。(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模拟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基本类型,也是一种很好的科学研究方法。题目说法正确。
6.(2022五上·泉山期末)戈壁滩、沙漠的形成与风有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风的作用”会对地形地貌产生影响,风能卷起大量尘土和沙粒,磨蚀岩石的表面,也能将尘土和沙粒搬运到其他地方堆积起来。风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的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题目说法正确。
7.(2022五上·巨野期中)过度放牧、滥砍乱伐等行为会减少植物覆盖,导致水土流失。(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会破坏森林和草场,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沙尘暴频繁出现。
8.(2022五上·泉山期末)地形地貌的改变主要是地球内部的力量,与地球外部的力量无关。(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的力量:一是地球内部力量,如火山和地震等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二是来自地球的外部力量,如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也会改变地形地貌。题目说法错误。
9.(2022五上·泉山期末)在“观察水流的度”实验中,水的速度先慢后快。(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水位的高低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会滴得越来越慢。在“观察水流的速度”实验中,水流的速度先快后慢。题目说法错误。
10.(2022五上·泉山期末)我们做广播体操伸展运动时,曲臂、伸臂动作的力量来自手臂内的骨骼。(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所以我们做广播体操伸展运动时,曲臂、伸臂动作的力量来自手臂内的肌肉。题目说法错误。
二、选择题
11.(2022五上·泉山期末)想获取第一手信息,不能借助于( )
A.实地调查 B.查找原始资料 C.听相关评论
【答案】C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查阅资料、分类整理、制作卡片是重要的学习方法想获取第一手信息,可以借助于实地调查、查找原始资料,不能借助于听相关评论。故选C。
12.(2022五上·泉山期末)解决问题需要一定的方法,你最赞成的观点是( )
A.用复杂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B.用简单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C.用复杂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要遵循科学原则,即方法要简单,过程要简洁,效率要高。所以要学会简单思维,没有简单,就没有复杂。复杂的事情实际上是由简单的事情组成的。复杂问题用简单方法解决,简单化并不是不认真去解决,而是要从简单入手,揭开复杂的外衣,找到问题的本质,然后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故选B。
13.(2022五上·泉山期末)假如你是一位科学家,在实验收集数据时,发现助手中有一位的小部分数据测算不准确,但是实验整体结果却是符合预期的,你觉得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说明这个实验的设计肯定出了问题,必须重新设计
B.只有一位助手的小部分数据测算不准确,不妨碍实验结果的得出
C.可能是助手工作失误,需要重新进行数据测算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反复实验和不断改进的过程。对新的改进方案,需要再次用实验来验证其可行性,多试几次,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A、在实验收集数据时,发现助手中有一位的小部分数据测算不准确,但是实验整体结果却是符合预期的说明这个实验的设计没有问题,不需要重新设计,A错误;
B、科学探究数据必须准确,即使只有一位助手的小部分数据测算不准确,也会妨碍实验结论的得出,故B错误;
C、只有一位助手的小部分数据测算不准确,可能是助手工作失误,需要重新进行数据测算,获取准确的数据,故C正确。
故选C。
14.(2022五上·泉山期末)一光能够被反射( )
A.一次 B.两次 C.很多次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只要有镜面,光可以反射很多次。故选C。
15.(2022五上·泉山期末)制作潜望镜时,我们使用的两面镜子都是( )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凹面镜
【答案】A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制成的,外面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两块相对的45°角放置的平面镜的反射,射入到人的眼睛中,从而看到物体。故选A。
16.(2023五上·陵城月考)彩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答案】B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 彩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光的色散,太阳光 通过小水珠会分解成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七色光。
17.(2022五上·泉山期末)地球由表及里可以分为三个圈层其中间层是( )
A.地壳 B.地慢 C.地核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结构分为 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是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故选B。
18.(2022五上·泉山期末)地震灾区的防震棚应搭建在( )为安全
A.交通要塞两侧 B.较为开阔地带 C.河边、水源地附近
【答案】B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如地面毁坏,山体等自然物的毁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地震灾区的防震棚应搭建在较为开阔地带较为安全,避免余震造成二次灾害。故选B。
19.(2022五上·泉山期末)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在楼房里面,应( )避震。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墙角或小开间
B.去阳台或楼道
C.乘坐电梯快速撤离
【答案】A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当地震发生时,在家里,应尽快躲到坚固的桌椅下、小开间的墙角,不能去阳台或楼道,避免发生危险。在野外,应尽量躲避在无树木、无电线的空旷地带。在教室,听从老师指挥,有序撤离,避免发生踩踏事故。不能使用电梯逃生,因为电梯随时会停电。故选A。
20.(2022五上·泉山期末)根据下面科普内容进行概括:要把火山进行系统的分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而出现某些学者偏重以火山的构造形态分类;另一些学者则根据火山的喷发特征,主要是爆发的猛烈程度来分类。这段话说明了( )
A.科学分类很困难 B.科学分类很混乱 C.科学分类讲维度
【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分类和排序是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其中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新事物。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火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也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一般会在地表上形成锥状的高山。火山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活火山。要把火山进行系统的分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而出现某些学者偏重以火山的构造形态分类;另一些学者则根据火山的喷发特征,主要是爆发的猛烈程度来分类。这段话说明了科学分类很困难。故选A。
21.(2022五上·泉山期末)我们常能看到地表有沟壑,这是由于( )造成的。
A.风的作用 B.水的作用 C.动物活动
【答案】B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都会对土地有影响,对土地都有侵蚀作用。流水可以把风化的岩石、土壤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这个过程称为侵蚀。由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它们汇集在一起又会成为大的河流。流水和风可以使地球表面缓慢的发生变化。故选B。
22.(2022五上·泉山期末)小红为了研究“土地坡度的大小对侵蚀的影响”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最科学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研究“土地坡度的大小对侵蚀的影响”这个实验属于对比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即土地坡度的大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故选B
23.(2022五上·泉山期末)根据摆的( )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计量误差更小。
A.经济性 B.易加工性 C.等时性
【答案】C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故选C。
24.(2022五上·泉山期末)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有一定的顺序,从不准确到准确的一组是( )
A.水钟→日晷→摆钟→石英钟表
B.日晷→水钟→摆钟→石英钟表
C.日晷→水钟→石英钟表→摆钟
【答案】B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是日晷、水钟、摆钟、石英钟、原子钟。故选B。
25.(2019四上·婺城期末)我们在体育课上做运动,需要身体各器官的协调配合。其中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活动的器官是( )。
A.肌肉 B.骨骼 C.关节
【答案】B
【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
【解析】【分析】人或动物体内或体表坚硬的组织叫做骨骼。分两种,人和高等动物的骨骼在体内,由许多块骨头组成,叫内骨骼;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体外的硬壳以及某些脊椎动物(如鱼、龟等)体表的鳞、甲等叫外骨骼。
26.(2022五上·泉山期末)图甲是医生常用的听诊器,当医生想检查病人的心跳情况时,应该把“听头”放在图乙中人体的( )
A.①号位置 B.②号位置 C.③号位置
【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我们的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宽下窄,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重量约250克。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的心跳情况时应该把“听头”放在胸腔左侧即图中②号位置。故选B。
27.(2022五上·泉山期末)小科同学在操场上看同学打篮球,突然篮球朝他飞来,他快速伸出手接着篮球。这是由人体的( )来指挥他做出反应。
A.脑 B.心脏 C.眼睛
【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大脑通过庞大的神经网络与身体中的每一个部分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指挥并协调着人体的每一个动作。因此,大脑被喻为人体的“司令部”。小科同学在操场上看同学打篮球,突然篮球朝他飞来,他快速伸出手接着篮球。这是由人体的脑来指挥他做出反应。故选A。
28.(2022五上·泉山期末)实现感觉、思维、情绪等心理功能的系统是( )。
A.神经系统 B.运动系统 C.循环系统
【答案】A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组成。实现感觉、思维、情绪等心理功能的系统是神经系统。故选A。
29.(2022五上·泉山期末)我们主要依靠( )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A.脑 B.脊椎 C.神经
【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心理状态,也是大脑面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如高兴、愤怒、惊奇、悲伤等。我们主要依靠脑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故选A。
30.(2022五上·泉山期末)下列行为中,( )有助于保护我们的身体。
A.上午在小区内慢跑
B.中午为了减肥而不吃午饭
C.晚上吃过饭后马上睡觉
【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注意个人卫生、合理膳食、充足的睡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科学用脑、不吸烟、远离吸烟人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清晨,在小区内慢跑,有助于保护我们的身体,为了减肥不吃午饭、吃完晚饭后马上睡觉,不利于保护我们的身体。故选A。
三、实践探究题
31.(2022五上·泉山期末)将光的现象与原理用线连接起来
杯弓蛇影 海市蜃楼
凿壁偷光 光的直线传播 立竿见影
镜花水月 光的折射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 光的反射 水中折筷
日食月食 形影不离
【答案】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凿壁偷光、一叶障目、日食月食、立竿见影、坐井观天、形影不离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杯弓蛇影、镜花水月由于光的反射原理;海市蜃楼、水中折筷由于光的折射原理。
32.(2022五上·泉山期末)将图上的序号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并将地形与其特点用线连起来。
山地 平原 盆地 丘陵 高原
【答案】山地①:起伏很大,坡度陡峭;平原⑤:地貌宽广、平坦、海拔较低;盆地④: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丘陵②:坡度较缓,海拔不高;高原③:边缘陡峭,中间地面开阔,海拔较高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多种地形地貌。平原的特点:地貌宽广、平坦、海拔较低;高原:边缘陡峭,中间地面开阔,海拔较高;山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峭;丘陵:坡度较缓,海拔不高;盆地: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
33.(2022五上·泉山期末)探究分析题
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荡秋千,小丽先帮小玲和小红分别荡起来。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三人对此问题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重量有关;
猜想二: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猜想三: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荡起的幅度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们找来刻度尺、秒表、细线(细线无弹性)、小球,依照科学课中的实验方法进行验证,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实验序号 小球重量(克) 从0点到小球重心的距离(米) 小球摆动时距中心最大距离(米) 小球往返摆动10次所用时间(秒) 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时间(秒)
① 20 0.8 0.10 18.0 1.80
② 20 1.0 0.14 20.0 2.00
③ 20 1.2 0.10 22.0 2.20
④ 30 1.0 0.14 20.0 2.00
⑤ 30 1.0 0.10 20.0 2.00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要验证猜想一,应选择序号 和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要验证猜想二,应选择序号 和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3)要验证猜想三,应选择序号 和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4)实验结论:小球往返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与 和 无关,与 有关,由此可验证猜想 是正确的。
【答案】(1)②;④
(2)①;③
(3)④;⑤
(4)小球的质量;摆幅大小;摆绳的长度;二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研究“秋千(摆)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属于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
(1)要验证猜想一: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重量有关,只改变小球的重量,应选择序号②和④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要验证猜想二: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只改变绳长,应选择序号①和③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3)要验证猜想三: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荡起的幅度大小有关,只改变秋千荡起的幅度大小,应选择序号④和⑤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4)小球往返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与小球的质量、摆幅大小无关,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由此可验证猜想二是正确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