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导学案(含解析)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导学案(含解析)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2 23:2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程标准:
1.结合列宁主义形成过程,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
2.通过二月革命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事件,识记十月革命的过程;
3.结合史料认识并分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对俄国和世界的历史意义;
4.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的体制内容和影响,探究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
【知识梳理】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1.背景:
⑴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沙皇专制统治却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⑵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2.过程:
⑴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⑵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3.内容:
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⑵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⑶“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⑷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4.评价:
⑴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⑵在20世纪俄国和世界革命进程中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1.“二月革命”:
⑴爆发:一战的失利使俄国经济全面崩溃,国内矛盾空前激化,1917年3月(俄历2月)8日,彼得格勒工人和市民示威游行,旋即转变为武装起义,史称“二月革命”。
⑵结果:
①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②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工人和士兵建立起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⑶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十月革命的背景:
⑴二月革命胜利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将政权交给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但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一直没有满足人民群众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要求,并镇压人民的反抗;
⑵1917年4月,列宁回国,发表了题《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3.革命过程:
⑴1917年11月7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⑵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这次大会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
4.革命意义:
⑴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⑵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
⑶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4)从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⑴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内忧外患。
外部:俄国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支持俄国境内的叛军,妄图把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国内: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⑵目的: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⑶时间:1918年夏--1920
⑷内容:
①农业方面:实行余粮征集制
②工业方面: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③流通方面: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④分配方面: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其中最重要的是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
⑸特点:
在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⑹评价:
①积极方面: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②消极方面: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引起新的经济政治危机;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根本问题:生产关系的调整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评价余粮收集制:
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⑴背景:
直接原因: ①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府急需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
②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
③国家暂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深层原因: 列宁对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新思考
根本原因: 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调整
⑵目的: ①直接目的: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②根本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⑶时间:1921年3月---1928年
⑷内容:
①农业方面: 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余粮由农民自己支配。
②工业方面: 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矿山、森林、油田等),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以租让的方式);恢复私人小企业。
③流通方面: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允许自由贸易
④分配方面: 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⑸特点:
①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②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⑹历史意义:
①俄共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②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3.苏联成立: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组成)。
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
※概念阐释: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它把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及文化科学事业等决策权集中在党中央的最高层。它的特征是经济高度计划性,政治高度集权化。
⑴背景:
①外部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威胁
②内部原因:
A.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小生产者占优势)和历史传统的制约;
B.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C.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
⑵方式(途径):
①工业: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农业:实行“农业集体化”,建立集体大农庄
③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经济计划
⑶成就:
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苏联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
⑷形成标志:
1936年,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成,这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⑸表现:
①经济上: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排斥市场的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②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
⑹影响:
积极:
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消极:
①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④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课中探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1月,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要求农民按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政府组织征粮队下乡,以确保征粮任务的完成,并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列宁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以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政府允许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把自己的劳动产品拿到市场自由买卖。粮食税政策受到农民的欢迎。
——摘编自吴于、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年代苏俄粮食政策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编自《列宁全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冲击”“围攻”所对应的政策,分别指出这两种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并对此作简要评价。
材料二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课后巩固】
1.1921年,苏俄人民委员会会议决定,采取必要措施发展私营企业形式和合作社形式的手工业和小工业,并尽力发展农业合作社,鼓励小生产者的合作化要求,鼓励一切形式的农业合作社,实行自愿入社的原则。据此推断,这一决定( )
A.有利于民众生活的改善 B.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在全国的推广
C.表明私有制度全面恢复 D.动摇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有学者在评价苏俄(联)的一项经济政策时说:“无产阶级专政被理解成不受法律限制的直接强制,依靠行政强制手段和普遍的军事管理与集中化来发展错综复杂的经济。从大工厂到只有一个理发匠的理发铺,都要实行国有化,导致国家不堪重负。”这一政策的历史意义在于( )
A.集中力量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B.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促进了经济恢复和政权巩固 D.奠定了战胜法西斯的经济基础
3.1907~1913年俄国在世界粮食出口中所占份额为45%,1963年以后苏联却成了粮食的净进口国,到70年代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80年代中期,每3吨粮食食品中就有1吨是用进口的粮食加工出来的。从美国进口的粮食要比苏联自己生产的粮食便宜一半。由此可知( )
A.完成工业化的苏联生产领先世界 B.斯大林模式弊端明显
C.两极格局美苏争霸逐渐走向缓和 D.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4.1922年热那亚会议,是一战后第一次大规模讨论欧洲经济问题的国际会议。会议期间,苏俄代表团声明:准备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把部分森林、矿产资源甚至肥沃耕地租让给外国经营,但拒绝任何不平等交易。这表明当时苏俄( )
A.与西方国家的矛盾已消除 B.工业化建设急需大量资金
C.对西方国家作出重大妥协 D.致力于恢复发展国内经济
5.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最主要的不同在于( )
A.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 B.参加起义的力量不同
C.性质不同 D.以暴力革命为主
6.下面不属于在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文件是( )
A.《共产党宣言》 B.《土地法令》
C.《和平法令》 D.《四月提纲》
7.如图反映的是苏俄(联)新经济政策实行初期农业公社的主要分配方式。这反映出当时苏俄(联)( )
A.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集体经济存在平均主义倾向
C.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D.农业集体化遭遇到较大挫折
8.1928—1934年苏联谷物生产总量和谷物征购量(单位:百万公担)
时间 谷物生产总量 谷物征购量
1928年 733.2 107.9
1929年 717.4 160.8
1931年 694.8 228.3
1934年 676 269.6
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B.余粮收集制引起农民的不满
C.大危机影响农业生产 D.工业化与农民利益存在矛盾
【参考答案】
课中探究
1、变化: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从粮食配给制到自由贸易。
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余粮收集制严重束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内战争结束,恢复发展经济的需要;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布尔代维克党的领导,列宁的正确探索。
2.(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举措: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评价: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固定粮食税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政府主导(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两点即可)影响: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牺牲农民利益,农业长期落后;造成经济发展比例失调;僵化实行计划指令,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两点即可)
课后巩固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1年(苏联)。据本题材料“发展私营企业形式和合作社形式的手工业和小工业”,“鼓励小生产者的合作化要求,鼓励一切形式的农业合作社”可得出,这一决定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民众生活的改善,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是在集体农庄时期,排除B项;私有制得到部分恢复,而不是全面恢复,排除C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斯大林模式,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现代的苏俄。根据材料“无产阶级专政被理解成不受法律限制的直接强制,依靠行政强制手段和普遍的军事管理与集中化来发展错综复杂的经济。”及所学可知,苏俄(联)这一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具有强制性、军事性、集中性,另外大中小企业都收归国有,这符合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征,A项正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属于斯大林模式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促进了经济恢复和政权巩固”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排除C项;“奠定了战胜法西斯的经济基础”属于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俄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07~1913年俄国在世界粮食出口中所占份额为45%说明俄国具有较为出色的粮食生产能力,而1963年以后苏联却成为粮食的净进口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因为苏联实行斯大林模式,农工业结构畸形,农业生产不受重视,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明显,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苏联生产领先世界,排除A项;材料内容不涉及美苏争霸的内容,无法说明美苏争霸是否走向缓和,排除C项;材料内容和经济全球化内容无关,无法体现进程是否加速,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2年(苏俄)。从热那亚会议时间1922年和苏俄代表团声明的内容“把部分森林、矿产资源甚至肥沃耕地租让给外国经营”,可以知道,题干材料与苏俄新经济政策有关,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要促进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D项正确。一战结束后,苏俄与西方国家的矛盾并没有消除,排除A项;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1925年,与会议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苏俄“拒绝任何不平等交易”说明苏俄并没有对西方国家作出重大妥协,C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苏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的不同点是革命性质不同,前者是社会主义革命;后者是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性质不同,C项正确;不管是二月革命还是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都起到了领导的作用,排除A项;二月革命还是十月革命参加起义的力量,都是工人阶级,排除B项;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都是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 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与材料题意不符,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土地问题的《土地法令》,排除B项;《和平法令》是苏维埃俄国政府于1917年11月8日(俄历10月26日)由全俄工农兵苏维埃第2次代表大会通过并同时颁布的法令,排除C项,《四月提纲》是列宁在1917年4月17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的布尔什维克代表的会议上作的报告,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21年(苏俄)。据材料“苏俄(联)新经济政策实行初期农业公社的主要分配方式”,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新经济政策实行初期,农业公社按人口平均分配占比较高,说明集体经济存在平均主义倾向,B项正确;仅从分配方式,无法判定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分配方式,并未提及对农民的损害,排除C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8—1934年(苏联)。据材料信息可知,1928年至1934年谷物的生产总量呈现下降趋势,但谷物的征购量却呈现上升趋势,这反映了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体现了工业化与农民利益存在矛盾,D项正确;1924年列宁去世后,苏联逐渐取消了新经济政策,排除A项;苏俄建立初期实行余粮征集制,1921年就废除了余粮征集制,排除B项;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几乎波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但对苏联基本没有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