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在烈日和暴雨下导学案(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在烈日和暴雨下导学案(两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7 14:41:31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 题 《在烈日和暴雨下》导学案第二课时 课 型 预习 展示 课堂研讨1、午后一时,这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他又拉了个买卖,这时他的心情如何?(记录)天气的酷热已使他强壮的身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招架不住,但迫于生活,又希望能够多拉一趟车。这时心情是拉也苦不拉也苦,极其矛盾、痛苦,进退两难,万般无奈。就如白居易的“卖碳翁”中写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2、作者描绘暴雨来临时的情景从哪儿落笔?具体说明其描绘顺序(找出写柳树、柳枝的语句)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尘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不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天气又干又热“路旁的枝条,的确是微微地动了两下。”——有了凉风“路旁的柳树忽然变成了天使似的,传达着上天的消息。”——有了凉风“那半天没动的柳条像猛得到了什么可喜的事,飘洒地摇摆,枝条都像长出一节来。”——风渐大“只剩下柳枝随着风狂舞。”——大风“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暴风雨来临前吓人的情景“柳树横着飞”——狂风
学 习目 标 1.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故事的情节,把握人物形象。2.体会景物描写的魅力,把握其特点和作用;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3.认识旧社会劳动人民痛苦不幸的生活遭遇,激发对新社会的热爱。
学 习重 点 认识自然环境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与表达中心的关系。
学 习难 点 写祥子在烈日、暴雨下拉车所受的煎熬及其心理活动,以及自然环境描写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学 法指 导 自主学习 探讨研究 合作交流
3、具体分析作者是怎样描绘暴雨下来时的过程?学生找出:风带着“雨星”乱撞-→极硬的“雨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砸起许多土-→“雨点”停了-→“雨道”往下落-→“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只是那么一片,一阵”,“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一个水世界”。4、课文写风云乍起到暴雨倾泻中过程中除了写风雨之外还抓住了暴雨哪些天气变化?学生找出:乌云、闪电。狂风、暴雨、乌云、闪电、飞扬的尘土、狂舞的柳条,混合出华北一带夏季暴雨的特点 5、读11—16段:作者怎样描绘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情景?坐车的怎样?拉车的怎样?找出描写拉车人的语句。 拉车的欲躲避风雨不得,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拉车的已顾不过命来。找出描写坐车人的语句。坐车的冷醒无情,拉车的痛苦、矛盾、挣命、“像风雨中的树叶一样无法自控”。分析“像风雨中的树叶一样无法自控”:一语双关。写出了祥子当时冷的状态;暗示祥子的命运像风雨中的树叶无法自己掌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 题 《在烈日和暴雨下》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 型 预习 展示 旧中国城市洋车夫生活长篇小说《 骆驼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 》最为著名。剧本有《 龙 须 沟 》《荼 馆》等,1951年他获得“人 民 艺 术 家”的光荣称号。二、预学导学 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1)腻烦:这里指感觉心烦。 (2)汲水:从下往上打水(3)打盹:打瞌睡 (4)漾:这里是胃里的东西向上涌的意思三、初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思考:祥子在哪两种环境下拉车? 在烈日和暴雨下(2)理清课文结构。第一部分(1— 6 ): 祥子在烈日下拉车 第二部分( 7 —16):祥子在暴雨下拉车 四、课堂互动探究
学 习目 标 1.能概括出祥子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悲苦的生存环境,体会其悲惨命运。2.认识旧社会劳动人民痛苦不幸的生活遭遇。
学 习重 点 1.理解祥子在烈日、暴雨下拉车所受的煎熬及其悲惨命运。2.体会景物描写的魅力,把握其特色和作用。3.细致的心理描写。
学 习难 点 写祥子在烈日、暴雨下拉车所受的煎熬及其心理活动,以及自然环境描写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学 法指 导 自主学习 探讨研究 交流合作
导 学内 容 一、文学常识积累《在烈日和暴雨下》选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 《骆驼祥子》 ,作者 老舍 ,原名 舒庆春 ,字 舍予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以描
(一)了解《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了解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次得车,三次失车的经历。节选情节:祥子已经成了家,有了家庭负担,而且妻子怀了孕,他不得不更加卖力地拉车挣钱,维持两口人的生活,并且准备小生命的出世。祥子的心理和生活的急剧变化,痛苦生活的无望、无聊,就是从此开始的。(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干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文中描写了祥子哪几种环境下拉车的经历? 拉车 烈日和暴雨2.文章题目有何作用?突出( 恶劣 )的自然环境,衬托( ( http: / / www.21cnjy.com ) 箱子拉车生活的痛苦和遭遇的悲惨)表现了作者( 对旧社会黑暗、残酷的憎恨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 1.第一部分还有哪里对环境作了细致的描绘?引入分析第5节。从哪些角度运用了那些方法?角度:从“空中”“屋顶”“墙壁”“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上”“从上至下”着力写阳光暴烈,烈日的威力无处不在,祥子心理畏缩与烦躁。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写阳光的声、色、味。作用:渲染了天气的酷热,突出祥子在死亡线上为生活而卖命。2.在这一部分怎样刻画祥子的矛盾心情的?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板书:忧郁——胆怯——腻烦——后悔——难受补充:祥子既痛苦又矛盾,饱含着多少辛酸与无奈,承受着多少痛苦,文中以夸张的语言,贴切传神的写出人们在炎热天气的感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