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 成功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 成功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7 14:5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成功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观点,结合自身及他人经验对成功有自己的看法。
2.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语言,学习牛吃草的读书方法。
3.学习作者旁征博引、逐层深入地把观点完善起来的论证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著名文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语言学家、教育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季羡林始终将学术视为自己的第一生命。在德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留学时正值二战,他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中专心研究;在“文革”中,他历经磨难,偷偷翻译篇幅宏大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年逾八旬后,他开始撰写80万字的学术巨著《糖史》,还出版了《牛棚杂忆》《病榻杂记》等多部著作。
2006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央电视台给他的颁奖词是这样的: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二、关于勤奋的事例和名言
1.【贾岛苦吟】唐代诗人贾岛作诗以苦吟著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诗《送无可上人》中的“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琢磨了3年时间。众所周知的“推敲”的典故,也能够说明他的苦吟。
【曹雪芹落魄写红楼】清代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家曹雪芹晚年饥寒交迫,靠朋友周济和卖画度日。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仍矢志不移,勤奋地撰写长篇小说《红楼梦》。他写作有一个奇特的办法:在铜笔帽里放着几块小碎墨,把墨泡开,连同毛笔一起插入笔帽里,把书写纸订成本子,跟笔裹在一起,用一块大包袱包着,往腰里一扎,外边罩上长衫,一点露不出来。在家闲坐,出门访友,想写就写。他花了10年心血,增删5次,才完成了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红楼梦》。
2.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导学提纲】
一、朗读课文,用红色笔圈点出自己还不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掌握的生字词,借助课文下注释、《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词典》等工具书或其他参考资料掌握其音、形、义。
1.给加点字注音。
浩劫(  )  日晷(  )  言简意赅(  ) 膏油(  ) 囊萤映雪(  )
蓦然回首(  ) 兀兀(  )    众说纷纭(  ) 烦琐(  ) 灯火阑珊(  )
答案:浩劫(jié )  日晷( guǐ] )  言简意赅(gāi  ) 膏油(gāo  )囊萤映雪(náng  )
蓦然回首(mò  )兀兀(wù]  )    众说纷纭( yún] ) 烦琐(suǒ  )灯火阑珊(lán shān )
二.文学常识积累
1.文中引用了许多典故,请将下列典故的序号填入相应的人物后面。
A. 囊萤 B. 映雪 C. 悬梁 D. 刺股
①战国时苏秦( ) ②晋代的孙康( )
③晋代的车胤( ) ④汉代的孙敬( )
答案:DBAC
2.请把名句补充完整并解释大意。
① ,恒兀兀以穷年。
②昨夜西风凋碧树, 。
③ ,为伊消得人憔悴。
④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
⑤业精于勤荒于嬉, 。
答案:①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语出韩愈的《进学解》。点上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全年都勤奋不懈。
②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的《蝶恋花》,这首词是写离别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痛苦。这句写的是闺中人直接登场。她一夜难眠,晨起登高,极目远眺,西风黄叶,天涯路长,想和思念的人通个音信,却因山长水阔而不知道他在何处。这句词富有哲理,王国维以此说明第一境界:高瞻远瞩,选定目标。故也称为“立志”。作者解释为“预期”。
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这首诗写作者独自登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楼,心中的愁苦难言。想借酒浇愁,强扮欢颜,终觉无味。最后两句点题:原来在思念一个女子,为了她,自己一天天憔悴下去也在所不惜。王国维以此比喻为第二境界: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故也称为“追求”。作者解释为“勤奋”。
④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这首诗写上元之夜,灯月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辉、车马喧闹。观灯女郎,笑语幽香,飘然而过。意中人千寻万觅,杳无踪影,似乎已经绝望了。谁料蓦然回首,竟看见他在灯火阑珊之处。悲喜交集,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王国维以此比喻为第三境界:豁然开朗,妙手得之。故也称为“获得”。作者解释为“成功”。
⑤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学业的精进由于勤奋,而荒废由于游荡玩乐;为人做事的成就由于思考,而败坏由于因循随便。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列阅读提纲:读课文,列出段落层次提纲,理清作者论证的思路,把握观点。
答案: 讨论并归纳:
一、提出成功=天资+勤奋+机遇的观点。(1-4)
二、作者承认“天资”、“机遇”的作用、但更强调
“勤奋”是决定因素。(5-9)
第一层(5-6):要客观对待天资。
第二层(7):如果不勤奋,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
第三层(8):机遇是存在的,有时对人影响极大。
第四层(9):分析成功的三个条件,说明勤奋的重要性。
三、指出王国维的疏漏,突出勤奋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课堂展示】
一、速读文章5-9小节,小组合作讨论:
1.作者对成功的三个条件各持什么态度?是如何论证的?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天资:承认有天资,但需客观一点。——举例论证
勤奋:非常重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机遇:确实存在,有时影响极大。——举例论证
2.成功的三个条件用“+”连接,论证时是否可以前后调换顺序?为什么?
不能调换顺序,首先论证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的顺序要与公式的顺序相符合。其次,根据这三个条件的特点决定。因为天资是先天的,也可以看成是成功的前提条件或基础,所以放在第一个。勤奋是后天的,但是最重要,所以紧接着就要讲勤奋。而机遇是人们无能为力的,所以放在最后。
3.有同学认为文章的第9小节纯属多余,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能否从内容和结构上作点分析。
不赞同。从内容上说,第9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强调了只有勤奋是我们自己决定的,这是作者观点中最重要的一点。从结构上说,这一节也是全文的重点,在三个条件都阐述完毕之后,重提勤奋,文章也显得很有节奏,重点突出。
二、细读文章第10节,小组合作讨论:
用自己的话清楚连贯地阐述王国维的“境界说”,体会作者引用这几句话的作用。
学生自由朗读王国维的“境界说”,然后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背诵,接着四人小组讨论并发表小组见解,师概括:第一境——立志:对成功的渴望;第二境——追求:为成功付出艰辛;第三境——获得:成功悄然而至。
【拓展文本】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阅读体验等谈谈你对成功的看法。
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W(成功)=X(艰苦劳动+Y(正确方法+Z(少说空话)
李嘉成认为成功靠3Q:IQ(理性智商)EQ(情绪智商)SQ(心灵智商)。
师小结:有同学认为成功需要创新,需要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有同学认为成功需要持之以恒,需要不断探索;也有同学认为成功是一种感受:难题攻克了是成功,考试进步了是成功,得到别人的赞扬是成功,得到他人的感谢也是成功……,相信每位同学对成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迁移创新】
1.画出文中你不理解的句子,提出质疑;或画出你很欣赏的句子,说说你的感悟。
2.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阅读体验等谈谈你对成功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