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 3课时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 3课时大单元备课(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12 19:1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结构化思维课堂课时教学设计表
(教师个体备课表)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备课教师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题 因数和倍数
学习目标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2.掌握有序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达成评价 1.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能准确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先行组织:了解“相互依存”的关系。
新知建构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 嵌入评价
任务一:探究因数和倍数的意义(重点)(例1)活动1.观察算式并分类。观察表中算式,根据“商不是整数和有没有余数”进行分类。活动2.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活动3.举例说明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活动4.明确0的特殊性。任务二:找一个因数和倍数的方法(难点)(例2)18的因数有哪几个?30的因数有哪些?36呢?活动1:理解题意。要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看这个数是哪两个整数相乘的积,也可以根据因数的意义,即找这个数除以哪些整数(0除外)的结果是整数。活动2:方法探究。方法一:列乘法算式。根据因数的意义及因数与倍数的关系,看哪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8,这两个数就是18的因数。方法二:列除法算式。根据因数的意义,被除数18不变,改变除数,得到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则除数和商都是18的因数。活动3:表示18的因数。方法一:列举法。把18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没两个因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用句号结束。方法二:集合法。先画一个椭圆,在椭圆的上面写上“18的因数”,同样按从小到大排列,每两个因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写完后,不用加句号。活动4:探究一个因数的特征。活动5:方法总结。任务三: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难点)(例3)2,3,5的倍数有哪些?活动1:探究找2的倍数的方法。方法一:列乘法算式找。2与非0自然数的积都是2的倍数。方法二:列除法算式找。看哪个数除以2,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这个数就是2的倍数。活动2:表示2的倍数。方法一:列举法。2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从2本身开始,依次写出,每两个倍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其他的倍数用省略号代替,如2,4,6,......方法二:集合法。先画一个椭圆,在椭圆上写上“2的倍数”再把2的倍数按顺序有规律地写在椭圆里。活动3:3和5的倍数。根据找2的倍数的方法去找3和5的倍数。活动4:探究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活动5:方法总结。 探索算式的共同特点(都是整数除法)引导学生最终分为两类,知道分类是比较的结果提示:强调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列除法算式时,除数要从1开始试除一般地,列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倍数比较简单,但在给出的一些自然数中找一个数的倍数,或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时,用除法计算比较简单。提示:一个非0的自然数,即是它本身的因数,又是它本身的倍数。
迁移运用:了解什么是完全数,介绍完全数的概念,引起学生探索整数奥秘的兴趣。
成果集成: 因数和倍数1.探究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列乘法算式找 3.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列除法算式找
作业设计:1.练习二第2题、第4题2.P9做一做3.练习三第5题、第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