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结构化思维课堂课时教学设计表
(教师个体备课表)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备课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题 质数和合数
学习目标 1.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感受1的特殊性。2.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达成评价 1.能找出100以内的质数,熟记20以内的质数。2.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先行组织:找出1--20各数的因数,看看它们的因数的个数有什么规律。
新知建构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 嵌入评价
任务一:质数、合数的意义(重点)活动1:理解题意先找出1--20各数的因数,再观察它们的因数的个数有什么规律。活动2:找出1--20各数的因数。活动3:按因数的个数分类。活动4:明确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或素数)。如:2,3,5,7都是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作合数。如:4,6,15,49都是合数。活动5:自然数的分类。 1:只有一个因数自然数 质数:只有两个因数 合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任务二:找100以内质数的方法(难点)(例1)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活动1:理解题意。活动2:找质数。方法一:定义法。根据质数的定义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找出所有质数。方法二:筛选法。通过画一画,把100以内的合数和1画掉,剩下的就是质数。活动3:质数表。100以内的质数表(25个)任务三:两数之和的奇偶性(难点)(例2)活动1:阅读与理解。奇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与奇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偶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从题目中可以知道是按要求对偶数、奇数进行探索。活动2:分析与解答。方法一:举例法。方法二:奇数、偶数的特性。方法三:图示法。活动3:方法总结。奇数和偶数之差的奇偶性。奇数和偶数的乘积的奇偶性。 把1--20各数按照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体现分类思想。质数只有两个因数,合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提示:一直画完7的倍数(7除外)为止
迁移运用:运用对比法解决奇偶性的问题。
成果集成: 质数和合数1.探究质数和合数的意义2.找100以内质数的方法:①定义法 ②筛选法3.掌握两数之间的奇偶性:①举例法 ②奇数偶数的特性 ③图示法
作业设计:练习四第2题、第3题练习四第6题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