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错 过
1.诵读课文,熟悉内容,把握文章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
2.理解“错过”产生的原因,体会本文所揭示的人生哲理: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
3.品味本文鲜明、生动、含蓄的语言,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获取人生的体验。
●重点:学习本文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
刘心武(1942- ),当代作家。笔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出版有短篇小说集《 班主任 》《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长篇小说《 钟鼓楼 》《 风过耳 》《四牌楼》等,还出版8卷本《刘心武文集》。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2.给加点字注音。
斑斓(lán) 侥幸(jiǎo) 贻误(yí) 情愫(sù) 惆怅(chóu)(chàng)
驾驭(yù) 憬悟( jǐnɡ) 渊薮(sǒu) 颟顸(mān)( hān)
滞涩(zhì)( sè)
拓展:辨析下列形近字并注音组词。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
贻误:错误遗留下去,使受到坏的影响。
情愫:真实的情意。
驾驭:使服从自己的意志而行动。
憬悟:醒悟。
颟顸:糊涂,不明事理。
渊薮: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
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失掉好机会。
4.自读课文,根据下面图示填空。
问题一: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示例:这是一篇杂文,作者以辨证的观点阐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过错”的正确认识。论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及意义,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到达“人生的终点”。
2.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文章的结构,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请具体分析。
示例:全文由15段组成,可分为四部分: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分(1~2),提出问题,摆出事实:大小错过真不少。第二部分(3~6),分析问题,论述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的“错过”。第三部分(7~13),具体论述怎样正确对待“错过”。第四部分(14~15),总结全文,强调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到达终点站”深化论述中心。
问题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细读课文,说说作者从“错过”中感悟到了什么,对待“错过”的观点是什么。
感悟:(1)错过的是人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态;(2)有的错过,还有机会 感受 会有高度的应变力和把握力;(3)有的错过,时不复返 咀嚼 惆怅中升华出憬悟;(4)错过可以转化为掌握,错过亦可几近于过错;(5)对待“错过”,一要习惯,二要品味;(6)含笑对待“错过”,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
观点:一要习惯,二要品味
2.对待不同类型的错过,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呢
示例:在方法上,对待还有机会相遇的错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冷静而成熟的驾驭。对待时不复返、机不再来的错过时,细细咀嚼苦果,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仅醒悟了还不行还要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多半还可以化错过为为掌握。
*拓展:某个同学因病错过了中考,失去了一次宝贵的机会。面对这样的“错过”,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
示例:不能自怨自艾,一蹶不振,而是应该在奋斗中默默地寻找下一次机会。
3.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其作用是什么
第2段:事实论证,举例说明“错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事真不少;第7、8段:对比论证,“意识到错过”与“没有意识到错过”正反对比,强调突出“意识到错过”的意义;第9、10段:对比论证,如何正确对待还有机会相遇的“错过”和如何对待机不再来的“错过”,也形成对比,强调对不同的“错过”,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待;第14、15段:比喻论证,把人生比作奔驰的列车,机遇就如同窗外的景色。
问题三:重点研读,品味哲理。
本文语言优美精练,有概括力,生动形象,富含哲理。试赏析下列句子。
(1)人生的路啊,为什么,为什么总是充满了这样多的错过 然而细想,可有“万无一失”的人生
示例:这段文字将设问与反问句连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用设问句提出问题,然后再用反问句作答。这样不仅明确肯定地否定了设问中提出的困惑和不解,否定了一般人内心存在的没有“错过”的希望,而且还能引起人们对人生的深层思考。
(2)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是人生的经纬线,见证着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
示例:情真意切的人生警策。作者以“人生的经纬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作比喻,进一步说明“没错过”与“错过”的屡见不鲜,并把“经纬线”拟人化,说它“见证着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也就是说,正因为有了“没错过”与“错过”,我们的生活才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它们本就是与生活融在一起的。
(3)*“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示例:把那些“不是多么不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的错过比作“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比作“七彩鲜花”,从而形象地揭示了人生的道路上正因为有了“绿叶”,“七彩鲜花”才变得格外鲜艳夺目的哲理。
*问题四:请你根据本文对“错过”的辩证分析认识,为徐本禹写一段颁奖词。
徐本禹,2004年感动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人物。1999年考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02年7月开始到贵州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义务支教。在许多人眼中,这个23岁的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本来会有令人羡慕的美好前程。他以372分的高分考取了本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如果顺着这条路子走下去,这个学业优异的年轻人今后还可以攻读博士学位,或者出国留学。然而,2003年4月16日,徐本禹却做出了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离开了繁华的都市,去岩洞小学教书……
示例:徐本禹,这个让所有国人湿润眼睛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轻人,毅然离开繁华的城市,只身来到贫困的农村义务支教,用自己年轻的肩膀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顶住了贫穷。用他的行动灼痛了我们的眼睛,他错过了繁华的都市,错过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然而,他没有错过心中那神圣的季节,没有错过孩子的眼光。虽错过城市的风景,他却给山区带去希望、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