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7分)
吃完là bā zhōu( ),人们还来不及回味,新年就来临了。贴春联,rán fàng( )鞭炮,守岁的人们tōng xiāo( )不睡觉,不jiàn duàn( )地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qīn qi( )之间bǐ cǐ ( )zhù hè( )着新春快乐。
二、选择。(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正月(zhēnɡ) 掺和(cān) 水浒传(hǔ)
B.骡马(lǘ) 似的(shì) 吞咽(yàn)
C.榛子(zhēn) 汤匙(chí) 嘟囔(nɑnɡ)
D.搅和(huo) 火炽(zhì) 王妃(fēi)
(2)下列各组中字形、加点字词的意思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沸腾 日幕 悬灯结彩(挂)
B.蜜践 彩绘 札札弄机杼(梭子)
C.拖延 解释 泣涕零如雨(零散)
D.燃放 娴熟 万象更新(改变)
(3)阅读《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搅和”的解释,选择正确答案。(填序号)
①混合;掺杂:惊奇和喜悦的心情~在一起。②扰乱:
事情让他~糟了。
A.这件事情让他们一搅和,全乱套了。( )
B.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 )
(4)一位外国朋友用汉语表达了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赞赏,
但用词不够准确,请你帮他修改。下面替换加点词“漂亮”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的诗词很漂亮,语言漂亮,内容漂亮,读完后给人的感觉也很漂亮。
A.优异 凝练 优雅 回味无穷
B.优美 凝练 丰富 回味无穷
C.优异 多彩 丰富 无穷无尽
D.优美 多彩 优雅 无穷无尽
三、完成句子练习。(7分)
(1)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填入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四字词语。
(3分)
“五一”期间,全国各大景区迎来了大批游客,长城脚下人头攒动,泰山山路上________________,杭州西湖________________,云南丽江________________。
(2)袁隆平说:“我是一个农民,我有一个心愿,就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改为转述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运用句中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和积累填空。(14分)
1.本单元,我们欣赏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我们跟随老舍的脚步来到了老北京,这里的春节真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天中的民俗活动,给人的印象颇深。我们追随沈从文的步伐来到了八儿家,通过八儿______粥、______粥的过程,我们感受到了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藏戏更具特色,它的开山鼻祖是____________。
2.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不同的节日吟诵不同的诗句。寒食节时人们会吟诵韩翃的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___”;七夕节时人们会吟诵《迢迢牵牛星》中的诗句:“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重阳节人们赏菊时会吟诵孟浩然的诗句:“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___”;中秋节人们赏月时会吟诵王建的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好好学习,虚度光阴,你可以用《长歌行》中的两句诗来劝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为弘扬传统文化,了解传统节日,六(1)班开展了以“传统节日我知道”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7分)
(1)【识节日】很多古诗与传统节日有关,以下古诗与节日不对应的一项是( )(2分)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
B.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端午节)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
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节)
(2)【知民俗】你了解传统节日习俗的吉祥寓意吗?请你连一连。(3分)
过年时吃鱼 寓意辞旧迎新
过年大扫除 寓意团团圆圆
中秋吃月饼 寓意年年有余
(3)【说观点】端午节的中午,家人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过节,可是弟弟却一直低头玩手机。爸爸妈妈批评他,他却说:“年年都围在一起吃粽子,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玩手机呢!”对此事你怎么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11分)
文段一: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北京的春节》老舍
文段二: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②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腊八粥》沈从文
1.文段二中,作者提到了“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对此,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三个词语都在写孩子,所以语义重复,可进行删减。
B.这三个词语替代了不同年龄段的人,表现出腊八粥老少咸宜的特点。
C.这三个词语用得既风趣俏皮,又亲切可爱,表现出老老少少对腊八粥的喜爱,使读者倍感生活的温馨。
2.比较阅读这两个文段,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两个文段都在写腊八粥。文段一主要是从食材的角度进行介绍的;文段二则从食材、香味、口感等方面进行描写。
B.两个文段都表现出作者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文段一融喜爱于平实之中;文段二则加入了饱满的感情,将喜爱之情表露无遗。
C.两个文段的语言都特色鲜明。文段一的语言感情充沛;文段二的语言平实自然。
3.文段中画线的两个句子,作者都将自己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融入其中,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5分)
我更喜欢第________句。(填序号)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12分)
童年的春节(节选)
①童年时,我家住在烟台海军学堂后面的山窝里,附近只有几个村落,进烟台市还要越过一座东山,算是最冷僻的一角了。但在我的童年生活中,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春节。
②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然后给父母和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包里的压岁钱,都请母亲替我收起来。
③最有趣的还是从各个农村来耍“花会”的,演员们都是各个村落里冬闲的农民,节目大多是“跑旱船”和“王大娘锔缸”之类,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搽着很厚的脂粉。鼓乐前导,后面簇拥着许多小孩子。他们边走边唱,有乐器伴奏,歌曲大多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声不断。这个村的“花会”刚走,那个村的又来了,真是热闹极了。
④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从腊月二十三起,大家就忙着扫房,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忙着写春联,贴在门上。
⑤新年里,我们得到许多好东西,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里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我一只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只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
⑥我家所住的那条街,本是个灯市,那条街上大多是灯铺。我家门口的店里兼卖各种灯,元宵节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⑦元宵节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本文描写了作者童年时在烟台和福州过年的景象。
B. 文章开头写作者在烟台时住得很冷僻,是为了和下文过春节的景象形成对比,突出春节的热闹。
C. 从第④段作者介绍在福州过年时说“又热闹多了”,可以看出作者喜欢在福州过年,不喜欢在烟台过年。
2.体会文章的写法,完成练习。(4分)
(1)本文描写过年的习俗时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请把下面表格所缺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地点 详写 略写
烟台 耍“花会” a.
福州 b. 扫房、准备食物、写春联、贴春联、赏灯
(2)本文的内容有详有略,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作者在第⑥段写元宵节之夜赏灯时,引用了“花市灯如昼”这句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结尾说“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30分)
我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相信这些节日一定曾留给你许多美好的回忆。请选择一个传统节日,把节日中发生的某件难忘的事写下来。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腊八粥 燃放 通宵 间断 亲戚 彼此 祝贺
二、(1)C (2)D
(3)② ① (4)B
三、(1)示例:人流如潮 人山人海 人流如织
(2)袁隆平说,他是一个农民,他有一个心愿,就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
(3)示例:今天的太阳好害羞,躲在云层后面不肯露面。
四、1.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等 喝 唐东杰布
2. 寒食东风御柳斜 脉脉不得语
还来就菊花 不知秋思落谁家
3.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五、(1)B
(2)
(3)示例:我认为弟弟不应该玩手机,因为一家人在一起过节、吃粽子,可以使亲情融洽,拉近家人之间的距离,这比玩手机重要。
六、1.A
2.C
3.示例一:① 第①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腊八粥食材丰富的特点。
示例二:② 第②句不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而且语言风趣俏皮,感情充沛。
七、1. C
2. (1)a. 穿新衣新鞋、拜祖宗、拜年、领压岁钱 b. 送灯
(2)使文章显得主次分明,作者通过详细描写自己印象深刻的春节活动,突出春节的热闹气氛和自己欢乐的心情
3. 这样写既形象地写出了灯市上的灯多且亮的特点,又增添了文章的文采。
4. 因为孩子们对过年时热闹、欢乐的气氛恋恋不舍,为“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的完结感到惆怅寂寞,所以觉得“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八、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