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 读 欣 赏
1.朗读、欣赏、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2.整体感知作品的思想感情。
●重点:体味诗歌的感情,学习赏析诗歌。
1.查阅有关资料,完成下面知识卡片。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 杜牧 合称“小李杜”,与 温庭筠 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作品收录为《 李义山诗集 》。
赵翼(1727—1814),清代文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学家。字 云崧 ,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 三半 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李商隐像 赵翼像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风骚(sāo) 搔首弄姿(sāo) 涨秋池(zhǎng)
3.用原诗句填空。
(1)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2)战国雄辩之士,魏晋清谈名流,汉唐辞赋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家等都曾在各自的时代独领风骚,正如清朝赵翼在《论诗》中所说: 江山代有才人出 , 各领风骚数百年 。
4.自读两首古诗,完成下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问题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说说这两首诗的主题分别是什么。
示例:《夜雨寄北》:此诗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尾重复出现,荡气回肠。“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论诗》:全诗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提出诗歌创作的主张:诗歌创作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问题二:再读诗歌,合作探究。
1.《夜雨寄北》诗题中的“寄北”,有的选本作“寄内”。“内”即内人、妻子。你的看法如何
示例: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释很合适,解为寄给住在北方的友人也可以。
2.《夜雨寄北》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 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是否相同
示例:还起着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场景不相同。前一处是实写眼前的场景,后一处是虚写想象中的和妻子团聚后烛光下共话当日巴山夜雨的情景。
3.“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从这两句看,诗人是不是在故意贬损李、杜
示例:不是。这里所谓“不新鲜”,是从读者的审美感受的角度说到。尽管李、杜的诗篇万口传诵,人们仍然需要欣赏新的作品。
问题三:精读感悟,品味情感。
1.《夜雨寄北》一诗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你如何理解诗人的观点
示例:诗人认为,各个历史时代都会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杰出的诗人,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李、杜之后,白居易、李贺、杜牧、李商隐,宋代的王安石、苏轼、陆游等著名诗人,都以富有创造性的诗篇,开创一代新的诗风。
*问题四:拓展延伸,辨思哲理。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部分人说现在的年轻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前人”;另一部分人则说现在的年轻人是“一代不如一代” ,说以独生子女为主的“80后”“90后”被外界批评为“自私”“娇气”“好高骛远”“缺乏责任心”的一代……你的看法呢 说说你的理由。
示例:我反对“一代不如一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法。举个实例吧,汶川大地震时,人们突然发现在志愿者和献血的队伍里充斥着大量年轻的面容,才发出一声惊叹:原来80、90后也是同样具有责任感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上百万以大学生为主力的青年志愿者活跃在奥运场馆、繁华街道、公园景区,这群外语流利、技能出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80、90后在奥运会的舞台上,展现出了吃苦耐劳、业务精通、具有国际视野的一面。通过这些实例,我们可以看到,这批具有才华和爱国心的一代,将快速成长为中国建设与发展的栋梁之才。我们也有自己的信念,也有自己的理想;我们也自信、乐观,从不轻易认输;我们也喜欢尝试之后得出自己新的结论;我们也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我们微笑地面对生活;我们也是满腔热血、充满激情;我们更知道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也表示:当代中国青年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