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诵读欣赏 写作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 诵读欣赏 写作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8 15:4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诵读欣赏 写作
1.学习烘云托月的手法,学习抓住人的眼睛描写揭示人物性格的方法。
2.学习知识短文《写人记事突出中心》,学习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
3.学会运用多种形式,突显文章中心。
●重点:选取最足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详细地写。
1.《一双明亮的眼睛》选段出自《 家 》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巴金,他是一位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他的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  等。
2.什么是文章的中心
中心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即文章的灵魂。
3.*简要说说写人的作文与记事的作文的联系与区别 。
联系:写人离不开写事,因为思想品德不是架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定要通过写出主人公的具体事情来表现;写事也离不开写人,因为事情的发生、发展和人的活动是紧密联系的,事情是人做的,写事就不能不写到有关的人物。
区别:写事文章是以事件为记叙描写的对象,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揭示事件的实质及其对人、对社会所具有的意义为目的的;写人文章则以人为写作对象,以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为目的的。简单地说,如果文章的中心思想着重表现事件的思想意义,可以说它是以写事为主的作品。如果文章的中心思想着重表现主人公的思想品德,则可以说它是以写人为主的作品。
4.什么是详写,什么是略写 怎样处理二者关系
示例: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
  问题一:复习课文,拓展延伸。请在本单元文章中选取一篇为例,说说这篇文章所体现的中心是什么。
示例:《孔乙己》这篇文章塑造出一个深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落魄知识分子形象——孔乙己,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问题二:赏析精品,领悟精髓。阅读文笔精华《一双明亮的眼睛》,回答问题。
试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人物的眼睛。
示例:文段描绘了琴这个人物形象,着重描写了她的一双明亮的眼睛,热情歌颂了这位先进的女性。
手法:第一、二、三句采用了烘云托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写法,用衣着打扮、发式脸型、眉毛鼻子来烘托所要描写的眼睛。从粗到细进行勾画,以美烘托美,把琴的一双大眼睛突出地显现在读者面前。第四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这眼睛不仅给她脸庞增加了光彩,而且使整个房间“明亮”多了。通过眼睛之亮,实写了她思想、智慧的闪光。语意含蓄隽永。这句为选段的中心句,最后一句以众人的视线加以渲染,得以强化。这优美而传神的语言,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句子,读来真是妙不可言。
  问题三:加深理解,解决疑难。
1.怎样确立文章的中心
(1)正确:中心思想要积极向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2)新颖:即要求不落俗套,不老调重弹,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3)集中:中心始终如一。若有多个中心,文章就会紊乱,读者就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作者到底要说什么。
2.写人记事如何突出中心
要把文章中心意思表现得鲜明突出,必须分清材料的主次。选取那些最足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详细地写。
总的来说,写人记事突出中心可分三步:动笔之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思熟虑,确定中心。动笔之时,心中有数,紧紧围绕中心。写成之后,根据中心需要,推敲修改,无关内容一概删除。
3.如何围绕中心选材
示例:(1)写有用的,不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用的。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2)写典型的,不写一般的。要选用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典型材料。这样的材料最有说服力和表现力。
(3)写新颖生动的,不写陈腐呆板的。如写学生学习刻苦都以“开夜车”作材料、写老师的奉献精神总是写“带病上课”,就未免太俗,没有新意。
(4)要详略得当。
  *问题四:一篇文章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突出中心,一个语段也往往需要突出本段的某个中心意思。下面这个语段中,加线的句子没有提炼好,影响了全段中心意思的表达。你能对这一句提出修改的建议,并说说理由吗
大森林里居住着许多松鼠。松鼠是一种精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干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身段修长。玲珑的小脸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擦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可以一直翘到头顶上,显得格外漂亮。
示例:这个语段说明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给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印象,相当生动,可是概括整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第二句),提出的却是“松鼠是一种精明强干的小动物”。读整段文字,可以看出“精明强干”用得不恰当,因为这并不是本段所写的松鼠的特点,也就是说,用这个中心句并不能概括本段的中心意思,要作必要的修改。如果改成“松鼠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动物”,用“美丽可爱”替代“精明强干”,就能比较准确地总起下文和概括这个语段的中心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