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通过了解欧洲的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欧洲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1.结合罗马与希腊化地区之间的战争碰撞、文化交流,认识古典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的特点和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两幅世界地图的相关文献,认识中古早期欧洲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理解其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对比中古西欧不同区域文化的异同点,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自主预习·悟新知】
【时空坐标】
【知识梳理】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1.古希腊的成就
哲学 (1)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 (2)柏拉图创建的“① ”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几何学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 (3)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著作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学 (1)《② 》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2)雅典城邦时期的戏剧是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
雕塑 与建筑 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史学 (1)③ 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2)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2.古罗马的成就
法律 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的《④ 》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虽然其内容以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为核心,但明文公示,按律量刑,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来陆续颁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
文学 与史学 (1)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是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 (2)李维的《罗马史》和⑤ 的《编年史》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
建筑 万神殿、大竞技场等是古罗马建筑中的代表
历法 凯撒时期制定的⑥ 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二、中古西欧文化
形成 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将罗马周围地区交给教皇统治,建立“教皇国”,并使教会介入⑦ 权力。欧洲逐渐形成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在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竞争共存
基督教 的影响 (1)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神学家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教义,他们源自古希腊哲学的思维方式对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⑧ 》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为西欧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
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拜占庭 文化 查士丁尼在位时编纂的《⑨ 》为传承罗马法作出了贡献;拜占庭帝国的建筑和雕塑艺术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并有所发展,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其罗马式穹顶而闻名
俄罗斯 文化 深受⑩ 文化影响,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创作于12世纪,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
【答案】 ①学园 ②荷马史诗 ③希罗多德 ④十二铜表法 ⑤塔西佗 ⑥儒略历
⑦世俗 ⑧圣经 ⑨罗马民法大全 ⑩拜占庭
【拓展延伸】
1.地理环境对区域文化形成的影响
(1)一般而言,地理环境是通过生产方式这一中介作用于人类文化并影响其发展的。
(2)同样的地理环境,在不同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力的条件下,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所以在人类社会早期,当人类基本上还只能被动地适应现成的地理环境时,地理环境对人类各方面的活动几乎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多样化,人类开始能动地利用地理环境,因而地理环境对人类具体活动的决定性作用逐渐减弱。
(4)生产力越发达,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能力就越强,但这一切都是以地理环境所提供的条件为前提的,并且是以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为限度的。
2.古希腊文化的特征
特征 阐释
理想 主义 古希腊人很早就提出“黄金比例”的美学观点,并运用于绘画雕刻。文学作品中,男性大多具有非凡的力量,女性则有惊世的容貌,而神其实与人一样拥有情感和缺点
人文 主义 希腊人重视个人价值,追求自由、享乐。希腊神话中经常出现半神般的英雄,追求荣誉、财富和美色等,争强好胜
理性 主义 希腊人理性色彩比较突出,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可以为真理喝下毒酒;哲学家思考世界的本原,探讨悖论的逻辑
悲剧性 自身的追求与命运的矛盾,就形成悲剧。《荷马史诗》就是悲剧的代表。阿喀琉斯和赫克托尔是两种典型的悲剧人物
雄伟性 希腊的史诗、戏剧大多体现英雄主义色彩,抒情性较强;希腊建筑帕特农神庙高大壮观;雕塑《掷铁饼者》形象健美
3.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西欧是基督教获得最充分发展的地区之一,基督教文化与西欧社会,乃至西方文化的关系十分复杂。基督教被视为西方精神文明的支柱,基督教文化更是对西方世界的价值观、文学艺术、政治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基督教文化增强了欧洲统一的意识。欧洲统一是今日西欧的一种意识,欧洲内在一致性在于欧洲各国文化都是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从罗马帝国的分裂和崩溃,到法兰克王国的形成、壮大,再到查理帝国分裂为德、法、意三国,虽历经日耳曼人迁徙入侵的冲击,但基督教精神仍然存续。
(2)基督教文化影响了西方法学的传统。“摩西十戒”等教会法规是欧洲中世纪法律、伦理、道德法规的基础,《圣经》释文成为整个中世纪法庭判案的依据,长期的教权与主权之争,双方为了阐述自己的权力高于对方,都组织各自的法学家进行论述,进而推动了罗马法的复兴,这对后世西方法律与政府机构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基督教文化影响了西方哲学、文学和艺术。中世纪的哲学探讨的诸如宇宙的起源、宇宙本体、人生价值、善恶伦理观念等,都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西方的艺术诸如绘画、建筑、雕刻、音乐等无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督教的思想。
(4)基督教影响了西方社会的日常生活。基督教的圣诞节和复活节两大节日已成为西方全社会的节日。无论城市或乡村,教堂已成为各种社会活动的中心。神职人员是社会群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圣经》中的人物名常被用于现实社会中男或女之姓氏或名字。
【教材问题】
学思之窗 从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中了解古希腊戏剧的表演形式和教育功能。
解题关键:理解古希腊悲剧与喜剧的形式和功能差异。
思路引领:首先,提取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定义的相关信息;然后,从表演形式和教育功能等方面加以分析归纳。
答案提示: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定义提供了两方面的信息:(1)戏剧表演的基本形式是通过表演者对“行动”和“动作”的模仿、“语言”(人物之间的对话)、“悦耳之音”(音乐),来表达一定的内容和主题的。(2)悲剧的内容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表达严肃、崇高的主题。剧作家和表演者通过塑造悲剧性的人物,展现其命运,让观众产生“怜悯与恐惧”等情感,以达到抑恶扬善、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喜剧的题材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剧作家和表演者以诙谐、幽默的表达方式来反映社会现象,讽刺、抨击社会的阴暗面,用另一种方式发挥了教育功能。
思考点 拜占庭帝国的地理位置对拜占庭文化的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解题关键:拜占庭文化的特点。
思路引领: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影响拜占庭文化发展的因素进行思考分析。
答案提示:由于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代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并融汇了西欧的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探究与拓展】
问题探究 结合所学,想一想:古典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与中古时期的欧洲文化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解题关键:古典时期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与中古时期欧洲文化的关系。
思路引领:结合所学知识,从传承和发展,时间、空间和类型特征,经济与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归纳总结。
答案提示:从传承和发展的角度看: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和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奠定了中古时期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基础;古罗马的法律体系是中古时期欧洲法律制度演进的起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学、艺术、史学对中古时期欧洲的人文精神传统和文化载体风格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从时间、空间和类型特征的角度看:民族迁徙和交融及欧洲地缘政治的变化、基督教会地位的上升及王权和教权的并立、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城市的复兴等因素,使中古时期的欧洲文化呈现出基督教文化和封建文化并存的特征。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复兴,中古时期的西欧也产生了与古希腊、古罗马城邦文化不同的城市文化。
学习拓展 比较希罗多德《历史》和司马迁《史记》的撰写宗旨,思考东西方史学传统之异同。
解题关键:东西方史学的传统、特点。
思路引领:引导学生讨论,联系所学知识,从希罗多德《历史》与司马迁《史记》的撰写宗旨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
答案提示:本题是开放性思考题,不设统一答案,教师可给予思路引导,并组织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提升历史思辨和历史解释能力,进一步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传统。
【合作探究·提素养】
任务1 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互动探究】
材料 罗马卷入希腊化世界导致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之间的一种复杂遭遇局面。
事例
史学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作为人质被从希腊带到罗马,对罗马历史的编纂作出了贡献。他撰写的《历史》以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分析传统来书写,追溯了罗马在仅仅53年之内就迅速崛起为世界霸主的历程,还对滥用权力的行为进行了道德评判
戏剧两位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泰伦斯从希腊化时代的新喜剧中获得灵感,把一些欢乐的因素注入罗马文学之中。他们的作品提供的场景既可以让人看到日常生活常见的错误中有趣的一面,也让人看到了罗马统治者在巨大新帝国里的贵族政治的价值
哲学对罗马人最具吸引力的希腊化时代的伦理哲学是斯多葛主义,因为这一学说鼓励积极的公共生活,强调政治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同时也鼓励达到广泛教育这一目的
艺术希腊化艺术影响罗马的公共品位。希腊艺术家不久移居罗马,分享富有的罗马人的自主。在罗马的富裕和希腊艺术风格影响下的修辞、文学出现了。特别是在人物塑像方面所表现出的风格,大胆地表现出面孔上的皱纹,令人尊敬的雕塑——罗马祖先半身像的传统就是这样与希腊艺术融合在一起的
人们常说被俘虏的希腊世界征服了捕捉者。以“罗马的希腊化”为核心内容,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史有关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语言简练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参考答案】 示例
论题:罗马与希腊的战争碰撞、文化交流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承。
论证:罗马对希腊化地区的大规模战争,征服了希腊各城邦,并逐渐在地中海世界建立了帝国的绝对统治。在罗马征服希腊和管理希腊的过程中,希腊的思想文化所散发出的巨大气息感染了罗马,促使罗马在历史、戏剧、哲学和艺术等领域实现了希腊化。战争之后文明的碰撞和文化的融合过程,就是希腊文化征服罗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人自身的保护、对政治的关注、对公共生活的关注以及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雕塑作品等,都将希腊文化中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因素注入罗马帝国的文化基因中,促使罗马所统治的广大地区实现了希腊化。
总之,罗马与希腊化地区之间的战争碰撞、文化交流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审题步骤】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试题主旨初步设计“问题”(论点)以“罗马的希腊化”为核心内容,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史有关知识进行论证。(试题主题不明确——自拟论题)
读相关素材(文字、图片、表格等) 有效信息 “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作为人质被从希腊带到罗马,对罗马历史的编纂作出了贡献”“两位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泰伦斯从希腊化时代的新喜剧中获得灵感,把一些欢乐的因素注入罗马文学之中”
时空定位 世界古代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罗马对外扩张对古希腊的影响、希腊文化对古罗马的影响及双方文化交融的影响
层次鲜明 罗马对希腊—希腊对罗马—双方交融
其他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 罗马与希腊的战争碰撞、文化交流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承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罗马征服希腊和管理希腊
希腊文化征服罗马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罗马与希腊化地区之间的战争碰撞、文化交流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任务2 欧洲中世纪文化的特点
【互动探究】
材料一 保存于英国赫里福德教堂的《世界地图》,创作于1300年。赫里福德《世界地图》被称为“历史”,其顶端是《圣经》中耶稣复活和审判的整个场景。该地图将世界分为欧洲(左下方)、亚洲(上方)、非洲(右下方)三个部分。以东为上位,中央是耶路撒冷,耶稣受难的画面被绘在城市上方,圣城用圆形的城墙表示,很像一个巨大的神学齿轮。越往地图上方看,聚落分布得越稀疏,长相奇特的怪物和人像也开始渐渐出现。地图底部的一座岛屿矗立着两根圆柱——赫拉克勒斯之柱,标志着古代已知世界的最西端。
1507年德国地理学家瓦尔德泽米勒绘制了《世界全图》。瓦尔德泽米勒自称《世界全图》为“宇宙学”——一种描述地与天的科学,他宣称受惠于托勒密(公元2世纪倡导地心说的希腊学者)的理论性、学术性地图和投影法,以及15世纪航海家制作的地图。地图以北为上,因为航海上采取了以北方为主要方向的罗盘方向。地图有清晰的海岸线和陆块、经纬线,顶端供奉的是托勒密和亚美利哥(首次确认美洲是新大陆的航海家)。地图右下角的图例上说“尽管许多古人热衷于测量世界的周长,但他们仍然对很多事情知之甚少;例如,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的亚美利哥洲(后改为亚美利加),曾经不为西方所知,现在已经知道是世界的第四部分”。
——摘编自[英]杰里·布罗顿《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材料二 中古早期的动乱在毁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文化。这时的教育和文化知识为人数不多的教士所垄断。教会学校教授的内容是源自古典文化的“七艺”,但教会并不热衷于在学理上和精神上理解古典文化,学术活动集中在为读通《圣经》而进行的烦琐考证上。当时的哲学和神学是两位一体的,完全脱离实际,被称为“经院哲学”,许多哲学家沉迷在炼金术和星象学之中。建筑方面盛行哥特式教堂建筑物,高耸入云的教堂尖塔和透过彩色玻璃从高处射进教堂内部的阳光象征着教徒期望接近上帝并最终进入天堂的愿望。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材料所述的两幅世界地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早期欧洲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示例
中世纪,基督教盛行于西欧,赫里福德《世界地图》依据基督教教义以及神话、想象等,突出耶稣、圣城耶路撒冷等神学内容;由于中世纪欧洲与其他地区联系有限,地图只涉及欧亚非三洲,且欧洲以外区域与真正的地理状况差异大。该地图是由神学而非地理学界定的一幅世界图像,展现了中世纪基督徒眼中的世界。
16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瓦尔德泽米勒《世界全图》借鉴古典时代的地理学成就,肯定人类的理性与探索;而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新发现为制图提供了更广阔、准确的地理信息,因此地图中有了清晰的海岸线、经纬度,以及增加了美洲地区;受航海技术进步影响,地图由以东为上改为以北为上。该地图是在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以及人文精神复兴的影响下,对世界的重新认识,增强了地图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地图体现了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制图者的世界观和它所处时代的产物。
(2)特点:遭到战争的破坏而陷入停滞;文化教育被教会垄断;文化的神学色彩浓厚;侧重为《圣经》考证,脱离实际。
原因: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以及中古早期的战争严重破坏了文化;经济的破坏和长期落后;基督教势力的膨胀;世俗政权的衰弱。
【审题步骤】
“四读”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得出重要信息: 材料一:从“英国赫里福德教堂的《世界地图》,创作于1300年”“1507年德国地理学家瓦尔德泽米勒绘制了《世界全图》”,可得出两幅世界地图的基本情况。 材料二:从“中古早期的动乱在毁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文化”“这时的教育和文化知识为人数不多的教士所垄断”“教会并不热衷于在学理上和精神上理解古典文化,学术活动集中在为读通《圣经》而进行的烦琐考证上”“当时的哲学和神学是两位一体的,完全脱离实际”可概括中古早期欧洲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限定词(时间、空间、角度): 第(1)问,内容限定——两幅世界地图。第(2)问,时空限定——中古早期欧洲;内容限定——欧洲文化的特点、形成的原因
定位词(原因、特点、影响): 第(1)问主要考查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世界观。根据材料,从两幅地图的时间1300年和1507年,可以判断赫里福德《世界地图》绘制于中世纪晚期,瓦尔德泽米勒绘制的《世界全图》处于文艺复兴时期。赫里福德《世界地图》只涉及欧亚非三洲,以欧洲基督教为中心,对欧亚非三洲以外的世界基本无了解,且欧洲以外区域与真正的地理状况差异大。该地图是由神学而非地理学界定的一幅世界地图,展现了
“两定” 中世纪基督徒眼中的世界。瓦尔德泽米勒《世界全图》有了清晰的海岸线、经纬度,并增加了美洲地区;地图由以东为上改为以北为上。该地图是在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以及人文精神复兴的影响下,对世界的重新认识,增强了地图的实用性。(注意做题时要结合材料中所描述的内容和所学知识,紧扣两个时代的特征进行评析。既要有分析,也要有评述。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中古早期的动乱在毁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文化”“这时的教育和文化知识为人数不多的教士所垄断”“教会并不热衷于在学理上和精神上理解古典文化,学术活动集中在为读通《圣经》而进行的烦琐考证上”“当时的哲学和神学是两位一体的,完全脱离实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思维导图】
【随堂检测·精评价】
1.亚里士多德说:“城邦虽在发生程序上后于个人和家庭,本性上却先于个人和家庭。……我们确认自然生成的城邦先于个人,就因为每一个隔离的个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必然共同集合于城邦这个整体。”这说明以城邦为载体的希腊民主的价值取向是( )。
A.集体主义 B.个人主义
C.平等主义 D.自由主义
【解析】 依据材料“城邦先于个人”等信息可以判断,亚里士多德主张城邦至上,希腊民主的价值取向是集体主义,非个人主义,A项正确,排除B项;平等主义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平等,而自由主义强调人的自由,两种价值取向均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D两项。
【答案】 A
2.罗马法学家认为,法官进行司法裁判时应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查士丁尼在编纂《法学阶梯》时也明文规定:“一个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这体现的原则是( )。
A.己法自守 B.程序正义
C.无罪推定 D.形式主义
【解析】 “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是为了维护司法公正,体现出程序正义,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司法过程的公正,与“己法自守”强调的严格守法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无罪推定原则,排除C项;材料措施是为了保证司法过程的公正,与“形式主义”无关,排除D项。
【答案】 B
3.在“罗斯受洗”后,罗斯主教由君士坦丁堡牧首直接任命。基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建筑形式、技术、细节处理等方面都借鉴了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风格。这反映了( )。
A.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影响
B.俄罗斯文化融合了多元文化
C.宗教成为俄罗斯君主专制的工具
D.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
【解析】 据材料“基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建筑形式、技术、细节处理等方面都借鉴了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风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文化在宗教、建筑、绘画、文学等方面都受到了拜占庭文化的影响,A项正确;俄罗斯文化主要融合了拜占庭文化,材料无法体现融合“多元文化”,排除B项;材料只是说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影响,“君主专制”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但材料主旨是拜占庭文化对俄罗斯文化的影响,排除D项。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