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缺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缺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13 09:3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标要求】
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理解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这一时期的政治新变化。
【课标解读】
1.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历史解释,认识宋治国的特点与影响。
2.结合两宋民族交融的史实,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3.结合王安石的生平经历,对王安石变法进行合理的解释,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必然性。
4.运用地图,了解“北宋、辽、西夏对峙”与“南宋、金、西夏对峙”的相对空间位置和时间更迭,指出两宋疆域范围的变化并分析影响。
【时空坐标】
【导入】宋朝真的“积贫积弱”吗?
材料一:
材料二:北宋末,人口达到一亿多。宋代的垦田面积达到7亿多亩,农业生产力提高,粮食商品率达40%,使得大批农业人口脱离土地束缚,进入城市生活。北宋的城市人口占20.1%,东京少说有100万人。“城郭之人,日夜经营不歇,流通财货,以售百物,以养乡村”。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通晓不绝。城市配备有公共性专业消防机构:“潜火队”,东京设置专门的“街道司”,用来管理城市的环境卫生。
——摘编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材料一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必需的吗?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可以从哪些方面深化我们对该问题的认识?把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重点探究】
困局——治国之困 定都之困 边防之困
1、结合以上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对宋初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评析。
2、、
开封:仅据天下之冲,还是奠万世之基?
材料三
(976年,宋太祖西巡洛阳,有意迁都于此,甚或迁都长安,并就此与大臣展开了一场讨论。)
李怀忠曰:“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洛阳),将安取之 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开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
晋王亦曰:“迁都未便。”
宋太祖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晋王又曰:“在德不在险。”
宋太祖曰:“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
材料四
图3 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 图4黄泛区示意图
——据邓小南等《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
分析说明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
材料五:
辽人自称炎黄子孙,自称“北朝”,称北宋为“南朝”,“北朝”与“南朝”是一家……金人进入中原以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
——赵永春《“中国多元一体”与辽金史研究》
材料六:
元朝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 ,“中国”一词的地域意义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 ,人民意义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其文化意义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变化,乃是“中国”主权行使,可以是汉族政权,也可以是少数民族和汉人的联合政权。元朝同时承认了辽、宋、金“各与正统”的地位。
——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观发生巨大变化的表现。
二、变局——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时间 活动
1021年 王安石出生。他是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1042年 王安石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授淮南节度判官。
1051年 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勤政爱民,治绩斐然。
1058年 王安石调为度支判官,王安石进京述职,作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在此次上疏中,王安石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地方官经历,指出国家积弱积贫的现实:经济困窘、社会风气败坏、国防安全堪忧,进而提出了自己的人才政策和方案的基本设想,建议朝廷改革取士、重视人才
1067年 宋神宗即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从此,王安石深得神宗器重。
1069年 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跻身执政之列。王安石提出当务之急在于改变风俗、确立法度,提议变法,神宗赞同。
1070年 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开始大规模的改革运动。。
1085年 神宗去世,宋哲宗即位,哲宗即位后, 高太后立即起用司马光为相。司马光提出“以母改子”,全面废除新法。史称“元祐更化”。
1086年 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太傅,葬于江宁半山园。
根据材料,请你为王安石撰写个人简介。要求:充分利用历史年表,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人物进行分析、综合,在时代与个人关系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读
三、终局——靖康之变 南宋临安
从北宋到南宋,地理形势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这些变化会产生哪些影响?
【本课小练】
1.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这说明宋朝(  )A
A.确立了崇文抑武的统治方略 B.结束了重文轻武的五代风尚
C.形成了三教并行的统治政策 D.出现了积贫积弱的社会状况
2.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惟恐不迨。”司马光的评价(  )C
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