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诵读欣赏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诵读欣赏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8 15:5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诵 读 欣 赏
1.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了解蒲松龄的有关常识。
2.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大意。
3.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境。
●重点: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探究精神和想象能力。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补充完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  蒲松龄(1640-1715),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 留仙 ,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 聊斋先生 ,清代文学家,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才补为贡生。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了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连亘(gèn)        窗扉(fēi)        遂不可见(suì)
倏忽(shū) 高插青冥(míng) 逾时(yú)
禅院(chán) 高垣睥睨(yuán) 邑(yì)
莽莽(mǎng) 黯然缥缈(àn)(piāo)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相顾惊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 ( http: / / www.21cnjy.com )3)连亘六七里:连绵不断
(5)见山上人烟市肆:店铺
 (2)往来屑屑:匆匆
(4)或凭或立:有的;靠着
(6)尘气莽莽然:广大的样子
4.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1)表明山市可遇不可求的一句是 奂山山市,邑以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
(2)文中以虚代实、以略代详,粗笔勾勒了一个庞大城市的规模和轮廓的一句话是 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
(3)写楼上各人的活动,细腻地点染了楼中人物的风姿和神态的一句是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
(4)印证奂山确有“山市”景观的句子是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
  问题一:一读,读通文章,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然/数 年/恒/不 一 见
2.孙 公 子 禹 年/与/同 人/饮 楼 上
3.念/近 中/无 此 禅 院
问题二:二读,通文意,掌握以下重点词句。
1.解释下列多义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
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一切乌有: “乌”同“无”,没。  
(2)裁如星点: “裁”同“才”,仅仅。   
3.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危  古义: 高             今义: 危险         
直接 古义: 一直接入,不经过中间事物的 今义: 与“间接”相对      
(2)不可计其层次矣。
层次 古义: 楼的层数         今义: 说话、作文的次序     
4.*翻译下列句子。
(1)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不断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市了。
(2)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巷的,都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3)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问题三:整体感知。
1.作者描绘山市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从文中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并说明其作用。
时间顺序。表时间顺序的词语:忽、无何、未几、忽、既而、逾时、倏忽。
作用:清楚地显示了文章的层次,即山市景物的变化。
2.请按顺序写出在山市中出现的八种景物。
示例:孤塔、宫殿、城郭、楼、堂、坊、危楼、楼上人。
  问题四:奂山的山市蜃楼有四个主要的特点,现已给出两个,请仿照例句填写。
①规模宏大,如“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②变化迅速,如“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③形象逼真,如“中有楼若者……历历在目”“人烟市肆,与世无别”。
④色彩艳丽,如“碧瓦飞甍”。
问题五: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说说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主要采用了以下修辞方法:
夸张: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比喻: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排比: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以上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简洁而形象,且富有表现力。
*问题六: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它蕴藏着无穷的奥秘。请查阅有关资料,对山市的成因作一个科学的说明。
示例:大气中光线存在着折射作用,当空气中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层的密度有较大的差异时,远处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就发生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物体的影像。这种现象多在夏天出现在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古人误以为是蜃(大蛤蜊)吐气而成,所以叫海市蜃楼。山市,指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