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卷(二)
理综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K39 S32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有着五千年历史,下列是一些在历史文化中出现的现象或传说及其化学解释,其中解释合理的一组是
A. 《西游记》中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其乃“腾云驾雾”而行,其中的云不是胶体,雾是胶体
B. 《水浒传》中经典片段——智劫生辰纲中,晁盖等人用蒙汗药药倒杨志等人,其使用的蒙汗药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C.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擒拿南王孟获时路遇哑泉,人饮用了哑泉水后,一个个说不出话来,其主要成分是,智者指教,饮安乐泉水可解毒,安乐泉水主要成分可能是氢氧化钙
D. 《红楼梦》中有经典语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水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而质软,泥因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质硬,这句话借此形容男女的性格差异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云和雾都是气溶胶,A错误;
B.蒙汗药不能使人致命,氰化钠有剧毒,能直接致人死亡,B错误;
C.由题意知哑泉有毒,说明哑泉溶有有毒性的物质,分析给出的物质,有毒的是硫酸铜;安乐泉能解毒,说明安乐泉溶解的物质能与硫酸铜反应,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饮用含氢氧化钙的泉水能解毒,C正确;
D.该经典语句实际含义是指男子俗气,追求功名利禄,没有女子洁净清爽,不是指性格的软硬,而且水质软与氢键无关,D错误;
故选D。
2. 已知在有机化合物中,吸电子基团(吸引电子云密度靠近)能力:,推电子基团(排斥电子云密度偏离)能力:,一般来说,体系越缺电子,酸性越强;体系越富电子,碱性越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碳原子杂化轨道中s成分占比:
B. 羟基的活性:
C. 酸性:
D. 碱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碳三键中C原子杂化方式为sp杂化,碳碳双键中C原子杂化方式为sp2杂化,故碳原子杂化轨道中s成分占比:,A正确;
B.苯环为吸电子基团,乙基为推电子基团,故羟基的活性:苯甲醇>乙醇,B正确;
C.吸电子能力Cl>Br,故酸性,C正确;
D.甲基为推电子基团,故 中六元环的电子云密度大,碱性强,D错误;
故选D。
3. 为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完整的是(不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试剂
A 组装实验室制乙烯发生装置 圆底烧瓶、温度计、酒精灯、导管 浓硫酸、无水乙醇、碎瓷片
B 粗盐提纯中将最后所得的滤液蒸发结晶 表面皿、玻璃棒、酒精灯 粗盐提纯中最后所得的滤液
C 除去新制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分液漏斗、烧杯 混有乙酸的乙酸乙酯、饱和NaOH溶液
D 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量筒、玻璃棒 蒸馏水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实验室制备乙烯时,在圆底烧瓶中放入浓硫酸、无水乙醇和碎瓷片,将温度计的水银球伸入液面以下,用酒精灯进行加热,烧瓶口连接导管,A项正确;
B.蒸发结晶要用到蒸发皿而不是表面皿,B错误;
C.乙酸乙酯在碱性溶液中会发生水解,不能用饱和NaOH溶液进行乙酸的除杂,C错误;
D.配制稀硫酸要用到蒸馏水和一定浓度的浓硫酸,D项试剂缺少给定浓度的浓硫酸,D错误。
本题选A。
4. 乙氰(CH3CN)斋液中麟配体依配合物电催化还原CO2为甲酸(HCOOH)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中原子利用率为100%
B 反应过程中Ir成键数目保持不变
C. 乙氰溶液用作反应介质,CH3CN不参与反应
D. 电催化还原CO2为甲酸的反应为3CO2+2H2O+2e-=HCOOH + 2HCO
【答案】C
【解析】
【详解】A.对比与可知,此反应为化合反应,原子利用率100%,A正确;
B.观察图示可知,Ir周围键数始终为6根键,B正确;
C.观察图示可知,中羧基与CH3CN反应,C错误;
D.由图示可知,反应中反应物为CO2与H2O,生成物为和HCOOH,结合电荷守恒和元素守恒得反应为:,D正确;
故答案选C
5. 一种钙镁矿的四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该晶胞的参数为apm、apm、bpm,1号原子的坐标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号原子的坐标为(,,)
B. 距离硫原子最近的硫原子数目为4
C. 硫原子的配位数为4
D. 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坐标系及1号原子的坐标可得,2号原子的坐标为(,,),A正确;
B.以硫原子为顶点,构成的立方晶胞结构中硫原子的位置位于顶点和面心,所以距离硫原子最近的硫原子数目为12,B错误;
C.与硫原子距离最近的有2个Ca原子和2个Mg原子,则硫原子的配位数为4,C正确;
D.该晶胞中,位于棱上和面上Ca原子个数为,位于顶点、面上和体心的Mg原子个数为,位于晶胞内部硫原子个数为8,则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g/cm3,D正确;
故选B。
6. 用一种具有“卯榫”结构的双极膜组装电解池(如图),可实现大电流催化电解溶液制氨。工作时,在双极膜界面处被催化解离成和,有利于电解反应顺利进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卯榫”结构的双极膜中的移向电极a
B. 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 电解过程中,阳极室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D. 每生成,双极膜处有16mol的解离
【答案】C
【解析】
【分析】催化电解溶液制氨,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硝酸钾发生还原反应,则电极a为阴极,电极b为阳极,双极膜界面产生的移向阴极,而移向阳极,阴极反应式为,阳极反应式为。
【详解】A.由分析可知,“卯榫”结构的双极膜中的移向阴极,即电极a,A项正确;
B.由分析可知,b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B项正确;
C.由分析可知,每生成,转移8mol电子,双极膜处有8mol的解离,产生的移向电极b所在的阳极室且全部放电,阳极室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而阳极产生水,所以阳极室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C项错误;
D.由分析可知,每生成,转移8mol电子,则每生成,双极膜处有16mol的解离,D项正确;
故选C。
7. 天然溶洞的形成与水体中含碳物种的浓度有密切关系。已知Ksp(CaCO3)=10-8.7,某溶洞水体中lgc(X)(X为、或Ca2+)与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曲线①代表HCO,曲线③代表Ca2+
B. a=-4.35,b=-2.65
C. 由图中的数据计算得Ka2(H2CO3)=10-10.3
D. pH=10.3时,c(Ca2+)=10-6.5mol L-1
【答案】D
【解析】
【分析】碳酸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以第一步为主;随着pH增大,平衡右移,先是浓度增加,随后浓度增大,随着浓度增大,溶液中浓度降低。
【详解】A.由题可知,碳酸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以第一步为主;随着pH增大,平衡右移,先是浓度增加,随后浓度增大,故曲线①代表,曲线②代表,故A正确;
B.由图可知,曲线②和曲线③交点可根据碳酸钙的溶解平衡进行计算,根据可得,交点处两离子浓度相等,即==,则a=4.35;由曲线①和曲线③的交点,、pH=10.3,可得=,当pH=8.6时,,即==,则b=-2.65,故B正确;
C.由曲线①和曲线③的交点,、pH=10.3,可得=,故C正确;
D.pH=10.3时,=,根据,可得== mol/L,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突破点在于计算出碳酸的耳机电离常数
8. 湿法炼锌综合回收系统产出的萃余液中含有Na2SO4、ZnSO4、H2SO4,还含有Mn2+、Co2+、Ni2+、Cd2+、Fe2+、Al3+等,一种将萃余液中有价离子分步分离、富集回收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时,Mn2+、Fe2+均发生反应。后者发生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调pH”时,所得“滤渣1”中除含有MnO2和外,还有_______。
(3)“除镉”时,发生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
(4)“除钴镍”时,有机净化剂的基本组分为大分子立体网格结构的聚合物。其净化原理可表示为:
反应时,接受电子对的一方是_______;Ni2+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5)“沉锌”时有气体生成,则生成碱式碳酸锌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沉锌”时,所得滤液经硫酸酸化后,用惰性电极电解可制备Na2S2O8,从而实现原料的循环利用,该电解过程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7)氧化锌有多种晶体结构,其中一种晶胞结构及晶胞参数如图所示。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氧化锌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g 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答案】(1)1:2 (2)、
(3)置换反应 (4) ①. 、 ②. 3d8
(5)
(6)
(7)
【解析】
【分析】萃余液中含有Na2SO4、ZnSO4、H2SO4,还含有Mn2+、Co2+、Ni2+、Cd2+、Fe2+、Al3+等,加入Na2S2O8,将Mn2+、Fe2+氧化为MnO2和Fe3+,加入CaCO3调节溶液的pH,使Fe3+、Al3+转化为Fe(OH)3、Al(OH)3沉淀、同时还生成了CaSO4沉淀;过滤后,往滤液中加入Zn,将Cd2+还原为Cd;过滤后,往滤液中加入有机净化剂,将钴镍等离子转化为沉淀;过滤后,往滤液中加入Na2CO3,将Zn2+转化为ZnCO3 2Zn(OH)2 H2O沉淀;过滤后,将沉淀煅烧,从而得到氧化锌。
【小问1详解】
“氧化”时,Fe2+被Na2S2O8氧化,发生反应为2Fe2++S2O=2Fe3++2SO,S2O为氧化剂,Fe2+为还原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故答案为:1:2。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调pH”时,所得“滤渣1”中除含有MnO2和Fe(OH)3外,还有Al(OH)3、CaSO4;
故答案为: Al(OH)3、CaSO4。
【小问3详解】
由分析可知,“除镉”时,发生反应为Zn+Cd2+=Zn2++Cd,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置换反应。
【小问4详解】
由题干流程图可知,除镍和钴步骤中,Co2+和Ni2+能形成配合物时,中心原子提供能接受孤电子对的空轨道,配位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则反应时,接受电子对的一方是Co2+、Ni2+;Ni为为2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故Ni2+价电子排布式为3d8;
故答案为:Co2+、Ni2+;3d8。
【小问5详解】
“沉锌”时有气体生成,则此气体为CO2,生成碱式碳酸锌的离子方程式为3Zn2++3CO+3H2O=ZnCO3 2Zn(OH)2 H2O↓+2CO2↑;
故答案为:3Zn2++3CO+3H2O=ZnCO3 2Zn(OH)2 H2O↓+2CO2↑。
【小问6详解】
“沉锌”时,所得滤液经硫酸酸化后,用惰性电极电解可制备Na2S2O8,从而实现原料的循环利用,该电解过程中,Na2SO4在阳极失电子生成Na2S2O8,H2SO4在阴极得电子生成H2,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H2SO4Na2S2O8+H2↑;
故答案为:Na2SO4+H2SO4Na2S2O8+H2↑。
【小问7详解】
图中所示晶胞中,含O原子个数为1+8×=2,含Zn原子个数为1+2×+2×=2,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氧化锌晶体的密度为 g cm-3= g cm-3;
故答案为:。
9. 硫氰化钾(KSCN)俗称玫瑰红酸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药品。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制备硫氰化钾的方法,设计实验如图:
已知:CS2是一种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的非极性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I.制备NH4SCN溶液
(1)装置A用于制备NH3,圆底烧瓶内的固体a是_______(填名称)。
(2)三颈烧瓶内盛放有CS2、水和固体催化剂,发生反应。实验开始时,打开K2和K1,水浴加热装置B,反应发生。三颈烧瓶左侧导管口必须插入CS2中,其目的是_______。
(3)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三颈烧瓶内_______时,停止通入气体,反应完成。
II.制备KSCN溶液
(4)关闭K1,将三颈烧瓶继续加热至100℃,待NH4HS完全分解后,再打开K3,继续保持水浴温度为100℃,缓缓滴入稍过量的KOH溶液,制得KSCN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酸性K2Cr2O7溶液除可以吸收NH3外,还能将H2S气体氧化成硫酸,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III.制备KSCN晶体
(5)先除去三颈烧瓶中固体催化剂,再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氰化钾晶体。该提取过程中一定不用的仪器有_______(填序号)。
①坩埚②蒸发皿③分液漏斗④玻璃棒⑤烧杯
(6)测定晶体中KSCN的含量:称取5.0g样品,配成500mL溶液。量取25.00mL溶液加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硝酸,再加入几滴铁盐溶液作指示剂,用0.1000mol/LAgNO3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三次滴定平均消耗AgNO3标准溶液21.00mL。
①滴定时发生的反应:,则指示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②晶体中KSC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9. 碱石灰(或生石灰或氧化钙或氢氧化钠)
10. 使反应更充分且防倒吸
11. 液体不出现分层现象(或下层CS2层消失)
12. ①. ②.
13. ①③ 14. ①. D ②. 81.5%
【解析】
【分析】装置A中浓氨水在固体a作用下制备NH3,装置B中NH3和CS2在固体催化剂和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H4CSN和NH4HS,待充分反应后关闭K1,加热三颈烧瓶使NH4HS完全分解,再打开K3,滴入的KOH溶液与NH4CSN共热反应制备KSCN,装置C中用酸性K2Cr2O7溶液吸收NH3和H2S气体进行尾气处理,其中多孔球泡可防倒吸,据此解答。
【小问1详解】
装置A中浓氨水在固体a作用下制备NH3,则固体a应能与水反应放热或溶于水时放热,且不与NH3反应,所以圆底烧瓶内的固体a是碱石灰(或生石灰或氧化钙或氢氧化钠);
【小问2详解】
NH3极易溶于水且会发生倒吸,则三颈烧瓶左侧导管口必须插入CS2中,其目的是使反应更充分且防倒吸;
【小问3详解】
CS2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两者将出现分层,且下层为CS2,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三颈烧瓶内液体不出现分层现象(或下层CS2层消失)时,停止通入气体,反应完成;
【小问4详解】
由题意可知,滴入的KOH溶液与NH4CSN共热反应制备KSCN,同时生成NH3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酸性环境下,H2S气体被氧化成硫酸,K2Cr2O7被还原生成Cr3+,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先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氰化钾晶体。该提取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普通漏斗、玻璃棒,烧杯、蒸发皿,则一定不用的仪器有坩埚、分液漏斗,故选①③;
【小问6详解】
①与Fe3+发生显示反应使溶液呈红色,当溶液中被沉淀完全时,溶液红色褪去,用铁盐溶液作指示剂,又因Cl-、、均会与Ag+反应,则指示剂的化学式为Fe(NO3)3,故选D;
②根据题意,晶体中KSCN的质量分数为。
10. 二甲醚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采用催化加氢可合成二甲醚,发生的反应如下:
I.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 ,则______;
(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和,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I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c.
d.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3)在压强、和的起始投料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I、Ⅱ,实验测得(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的选择性)
其中表示平衡时的选择性的曲线是______(填“①”或“②”);温度高于300℃时,曲线②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原因是______。
(4)对于反应Ⅱ的反应速率其中、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p为气体的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a.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b.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的反应Ⅱ,按照n(CO2):n(H2)=6:7投料,当CO2转化率为50%时,用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5)二甲醚—氧气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若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时,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
【答案】(1)
(2)bd (3) ①. ① ②. 温度高于300℃时,反应Ⅱ起主导作用,反应Ⅱ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升高【或反应I的,反应Ⅱ的,温度升高使转化为CO的平衡转化率上升,转化为的平衡转化率下降,且上升幅度超过下降幅度。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减小0.75或
(5)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盖斯定律知反应Ⅰ=Ⅲ+2×Ⅱ得,所以;
【小问2详解】
a.反应Ⅰ全部是气体,气体总质量不变,体积恒容,密度一直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项错误;
b.反应Ⅰ正向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即压强减小的反应,故压强不变可以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项正确;
c.由可得,,不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c项错误;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气体质量不变,但气体总物质的量变化,则M也变化,当M不变时可判定达到平衡状态,d项正确;
故选bd;
【小问3详解】
升高温度,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即△H>0的方向),所以反应I向逆向进行,Ⅱ向正向进行,CH3OCH3变少,CO2增多,故CH3OCH3选择性应一直减小,故表示平衡时CH3OCH3选择性时曲线①;
当T>300℃时曲线②(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的原因为:反应I的△H>0,Ⅱ的△H<0,升高温度使CO2转化为CO的平衡转化率上升,使CO2转化CH3OCH3的平衡转化率下降,且上升幅度超过下降幅度,故温度T>300℃时反应Ⅱ占主导;
【小问4详解】
①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进行(即△H<0的方向),所以本题逆向进行,故k正-k逆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设初始物质的量n(CO2)=6mol,n(H2)=7mol,当二氧化碳转化率为50%时,列三段式:
恒温恒容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P(CO2)= P(CO)= P(H2O)=P(总),P(H2)= P(总),;
【小问5详解】
二甲醚燃料电池中,燃料二甲醚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解质环境是碱性的,故电极反应式为:。
【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11. 驱除白蚁药物J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G为OH或OR')
②
③
回答下列问题:
(1)B→C反应类型为_______,“一定条件Ⅰ”具体是_______。
(2)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E→F的转化在后续合成中的目的是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G→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D的同分异构体中,存在苯环且只有三种化学环境氢原子的结构有_______种。
(5)根据上述信息,写出以戊二酸二甲酯为主要原料(其它原料任选),制备合成的路线_______。
【答案】(1) ①. 取代反应 ②. 浓硫酸、加热
(2) ①. 酯基、醚键 ②. 保护酮羰基,防止其被还原
(3) ①. ②.
(4)4 (5)
【解析】
【分析】根据A的结构简式和反应条件可知,B为,B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为,C发生信息②的反应生成D为,D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E,根据F的结构以及E的分子式可知E为,F发生信息①的反应生成G为,G发生醇的催化氧化生成H为,H发生还原反应生成I,I最终生成J。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B→C为羧酸的酯化反应,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酯化反应的条件为浓硫酸、加热。
【小问2详解】
根据流程图可知,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酯基、醚键。根据分析可知,E→F的转化在后续合成中的目的是保护酮羰基,防止其被还原。
【小问3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E的结构简式为。G生成H的反应为醇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为 。
【小问4详解】
D的同分异构体中,存在苯环且只有三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若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则不可能出现只有三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的情况,若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则满足条件的结构为,若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则满足条件的结构为、 ,苯环上有4、5个取代基时无法出现只有3种化学环境的氢的情况,苯环上有6个取代基时,满足条件的结构为 ,故满足条件的结构一共有4种。
【小问5详解】
发生信息②的反应生成,与乙二醇发生信息③的反应生成,发生信息①的反应生成,最终生成,合成路线为 。2024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卷(二)
理综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K39 S32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有着五千年历史,下列是一些在历史文化中出现的现象或传说及其化学解释,其中解释合理的一组是
A. 《西游记》中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其乃“腾云驾雾”而行,其中的云不是胶体,雾是胶体
B. 《水浒传》中经典片段——智劫生辰纲中,晁盖等人用蒙汗药药倒杨志等人,其使用的蒙汗药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C.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擒拿南王孟获时路遇哑泉,人饮用了哑泉水后,一个个说不出话来,其主要成分是,智者指教,饮安乐泉水可解毒,安乐泉水主要成分可能是氢氧化钙
D. 《红楼梦》中有经典语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水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而质软,泥因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质硬,这句话借此形容男女的性格差异
2. 已知在有机化合物中,吸电子基团(吸引电子云密度靠近)能力:,推电子基团(排斥电子云密度偏离)能力:,一般来说,体系越缺电子,酸性越强;体系越富电子,碱性越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碳原子杂化轨道中s成分占比:
B. 羟基的活性:
C. 酸性:
D. 碱性:
3. 为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完整的是(不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
实验目 玻璃仪器 试剂
A 组装实验室制乙烯的发生装置 圆底烧瓶、温度计、酒精灯、导管 浓硫酸、无水乙醇、碎瓷片
B 粗盐提纯中将最后所得滤液蒸发结晶 表面皿、玻璃棒、酒精灯 粗盐提纯中最后所得的滤液
C 除去新制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分液漏斗、烧杯 混有乙酸的乙酸乙酯、饱和NaOH溶液
D 配制100mL一定物质量浓度的稀硫酸 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量筒、玻璃棒 蒸馏水
A. A B. B C. C D. D
4. 乙氰(CH3CN)斋液中麟配体依配合物电催化还原CO2为甲酸(HCOOH)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中原子利用率为100%
B. 反应过程中Ir成键数目保持不变
C. 乙氰溶液用作反应介质,CH3CN不参与反应
D. 电催化还原CO2为甲酸的反应为3CO2+2H2O+2e-=HCOOH + 2HCO
5. 一种钙镁矿的四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该晶胞的参数为apm、apm、bpm,1号原子的坐标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号原子的坐标为(,,)
B. 距离硫原子最近的硫原子数目为4
C. 硫原子的配位数为4
D. 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
6. 用一种具有“卯榫”结构的双极膜组装电解池(如图),可实现大电流催化电解溶液制氨。工作时,在双极膜界面处被催化解离成和,有利于电解反应顺利进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卯榫”结构的双极膜中的移向电极a
B. 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 电解过程中,阳极室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D. 每生成,双极膜处有16mol的解离
7. 天然溶洞的形成与水体中含碳物种的浓度有密切关系。已知Ksp(CaCO3)=10-8.7,某溶洞水体中lgc(X)(X为、或Ca2+)与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曲线①代表HCO,曲线③代表Ca2+
B a=-4.35,b=-2.65
C. 由图中的数据计算得Ka2(H2CO3)=10-10.3
D. pH=10.3时,c(Ca2+)=10-6.5mol L-1
8. 湿法炼锌综合回收系统产出的萃余液中含有Na2SO4、ZnSO4、H2SO4,还含有Mn2+、Co2+、Ni2+、Cd2+、Fe2+、Al3+等,一种将萃余液中有价离子分步分离、富集回收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时,Mn2+、Fe2+均发生反应。后者发生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调pH”时,所得“滤渣1”中除含有MnO2和外,还有_______。
(3)“除镉”时,发生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
(4)“除钴镍”时,有机净化剂的基本组分为大分子立体网格结构的聚合物。其净化原理可表示为:
反应时,接受电子对的一方是_______;Ni2+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5)“沉锌”时有气体生成,则生成碱式碳酸锌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沉锌”时,所得滤液经硫酸酸化后,用惰性电极电解可制备Na2S2O8,从而实现原料的循环利用,该电解过程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7)氧化锌有多种晶体结构,其中一种晶胞结构及晶胞参数如图所示。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氧化锌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g 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9. 硫氰化钾(KSCN)俗称玫瑰红酸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药品。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制备硫氰化钾的方法,设计实验如图:
已知:CS2是一种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的非极性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I.制备NH4SCN溶液
(1)装置A用于制备NH3,圆底烧瓶内的固体a是_______(填名称)。
(2)三颈烧瓶内盛放有CS2、水和固体催化剂,发生反应。实验开始时,打开K2和K1,水浴加热装置B,反应发生。三颈烧瓶左侧导管口必须插入CS2中,其目是_______。
(3)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三颈烧瓶内_______时,停止通入气体,反应完成。
II.制备KSCN溶液
(4)关闭K1,将三颈烧瓶继续加热至100℃,待NH4HS完全分解后,再打开K3,继续保持水浴温度为100℃,缓缓滴入稍过量的KOH溶液,制得KSCN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酸性K2Cr2O7溶液除可以吸收NH3外,还能将H2S气体氧化成硫酸,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III.制备KSCN晶体
(5)先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氰化钾晶体。该提取过程中一定不用的仪器有_______(填序号)。
①坩埚②蒸发皿③分液漏斗④玻璃棒⑤烧杯
(6)测定晶体中KSCN的含量:称取5.0g样品,配成500mL溶液。量取25.00mL溶液加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硝酸,再加入几滴铁盐溶液作指示剂,用0.1000mol/LAgNO3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三次滴定平均消耗AgNO3标准溶液21.00mL。
①滴定时发生的反应:,则指示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②晶体中KSC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0. 二甲醚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采用催化加氢可合成二甲醚,发生的反应如下:
I.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 ,则______;
(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和,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I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c.
d.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3)在压强、和的起始投料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I、Ⅱ,实验测得(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的选择性)
其中表示平衡时的选择性的曲线是______(填“①”或“②”);温度高于300℃时,曲线②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原因是______。
(4)对于反应Ⅱ的反应速率其中、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p为气体的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a.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b.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的反应Ⅱ,按照n(CO2):n(H2)=6:7投料,当CO2转化率为50%时,用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5)二甲醚—氧气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若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时,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
【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11. 驱除白蚁药物J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G为OH或OR')
②
③
回答下列问题:
(1)B→C反应类型为_______,“一定条件Ⅰ”具体是_______。
(2)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E→F的转化在后续合成中的目的是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G→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D的同分异构体中,存在苯环且只有三种化学环境氢原子的结构有_______种。
(5)根据上述信息,写出以戊二酸二甲酯为主要原料(其它原料任选),制备合成的路线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