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8 16:0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诵 读 欣 赏
1.赏析《杨柳》,学习杨柳永不忘本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独具慧眼的联想。
2.赏读三首咏鸟诗,体味作者的审美情趣,领会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3.初步了解“鸟”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引发对鸟类的探究兴趣和关注。
●重点:
1.赏析《杨柳》,学习杨柳永不忘本的高尚品质。
2.赏读三首咏鸟诗,了解“鸟”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
1.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忽见陌头杨柳色。      陌头:路上,路旁。
(2)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 凡几:共计多少。
(3)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 贪婪:贪得无厌(含贬义)。
2.*默写古诗中字面上含有“鸟”的诗句。(不少于三句)
  示例: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 ( http: / / www.21cnjy.com )浩然《春晓》)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③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问题一:读杨柳——悟品质。
1.自古以来写杨柳的作品有很多,人们常常把杨柳作为春的象征,作者认为以杨柳为春的原因是什么
  示例:作者认为杨柳的下垂美与和平美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光十分调和,因此它是春的代言人。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常以杨柳为题来赞美春天,作者却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杨柳为春”加以阐释,那就是杨柳的“下垂”所显现的谦逊,它懂得大地是其生命的源泉,因而它“高而不忘本”,最能象征春天的神意。
2.*《杨柳》是美的,你认为文章“美”在何处
  示例:“美”在作者的独具慧眼。选段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写春的一种主要题材”的原因说起,突出杨柳“下垂”的姿态,接着用对比手法提出问题并加以回答,然后用画龙点睛之笔点出自己的感悟所在。
  “美”在歌颂了永不忘本的高尚品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
  问题二:观鸟——展示台
  鹤是一种珍贵的水鸟,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有飞则高远、鸣则响亮、体羽白洁和身高出众的特点,并由此引申出多种比喻义。古人将它视为仙人的坐骑而称之为仙鹤。观看右边鹤图,你联想到什么
  示例:想到了唐朝崔颢的七律《黄鹤楼 ( http: / / www.21cnjy.com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想象仙人乘鹤飞翔的情景;想到了“风声鹤唳”“鹤立鸡群”等成语及故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拓展:同学们一定熟悉“鸿雁传书”这个故事吧。请仔细观察中国邮政的标志,谈谈你对这标志的理解。
  示例:其基本元素是中国古写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字,在此基础上,设计师根据 “鸿雁传书”这一典故,将大雁飞行的动势融入标志的造型中。该标志以横直的平行线为主构成,表达了服务于千家万户的企业宗旨,以及快捷、准确、安全、无处不达的企业形象。
  问题三:咏鸟——积累库
1.韦应物的《闻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请具体分析。
  韦应物的《闻雁》抒发了思乡(秋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之情。诗中写到雁,雁是候鸟,春秋迁移。秋天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借雁抒情,寄托浓浓乡愁。
2.如果将诗歌后两句“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前置,与原诗有什么区别
  效果不如原诗好:①原诗前两句思乡情已浓烈 ( http: / / www.21cnjy.com ),听到雁声加重思乡情。而改后却是触景生情,情须景触方才生出,那思乡却是淡的。②原诗闻雁来戛然而止,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意韵绵长。而改后却已将思乡情几乎说尽。
3.《池鹤》一诗中,从哪些诗句可见这只鹤的品格个性 是怎样的品格个性 诗人借此表达怎样的情感
  示例:(1)首联使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想到成语“鹤立鸡群”,鹤的品格与仪表在一群鸡里显得突出。鹤是不会甘于永远生活在竹笼子里面的。(2)颈联虽没正面写鹤,却也能表现品格:它采用反衬手法,写池鹤不仅风姿超凡,而且不会“语声娇”,去讨好别人;池鹤的毛色本身是鱼鹰不能比的,且它更不会替人捕鱼,去事权贵。通过对比,池鹤的品格就更突出。(3)尾联写池鹤的鸣声美。池鹤鸣声洪亮,有极强穿透力。
  作者借鹤的怅惘,表达自己对邀宠献媚事权贵的仕途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向往而不可得的无奈。
4.品读《迎燕》一诗,说说百姓为何喜欢燕子呢。
  示例:燕子在百姓屋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做窝会给生活增添自然之趣,同时,燕子的生活也给人带来启示,而文学作品中燕子形象也反映百姓对生活的态度。如诗的尾联写新巢筑就,雏燕成长,燕子一家快乐幸福地过着日子,这是百姓最理想的生活图景。百姓为幸福生活而艰苦付出,同时也希求付出不会落空,勤勉劳作能换来家庭幸福快乐的生活。而燕子本身就是一种勤劳的鸟,所以,百姓喜欢燕子。
*拓展:读了《咏鸟诗三首》后,你认为“咏鸟”诗有哪些共同特征
  大凡咏鸟诗都有这样一些特征:(1) ( http: / / www.21cnjy.com )抓住鸟的特征进行描写,或状其外形,或写其特性,而这些描写都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2)托物言志,借咏鸟来抒发自己的感怀。
  问题四:读鸟——阅览室
1.《鸽子》中“鸽子”有什么精神 作者借“鸽子”想寄托什么思想
  鸽子具有坚毅、勇敢、相互救助的精神。作者借“鸽子”寄托人类能像鸽子一样过着安宁生活的愿望。
2.《空山鸟语》一文,作者虽然认为山上的花、树、石、风、云都令人“神迷”,他最喜欢的事却是听鸟声。产生这种“偏爱”的原因是什么
  “偏爱”听鸟声的原因:①听鸟声能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的心灵贴紧山的心灵;②作者从小就喜欢听鸟声,希望通过听鸟声来重温“旧梦”;③作者从鸟的“美妙的清音”中,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④鸟鸣是自由自在的,作者向往这种自由生活,甚至自己“想做一只鸟”。
  问题五:议鸟——问题屋
1.本专题的一组文章,有中国作家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有外国作家写的;有古代作家写的,有现代作家写的。作者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你认为他们在对人和鸟的关系方面,有什么共同的看法
  示例:天高任鸟飞,万古人类情。鸟是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的益友。古往今来,鸟的色泽和灵巧,矫健和辛劳,啼声和灵性,赋予文人骚客多少情思和灵感。人们也在对鸟的感悟、移情、联想中,以鸟为审美对象,在“人与鸟”这一命题下,谱写出一篇篇以鸟为题的华章。所以说,人与鸟是共存的,人与鸟的心灵是相通的。
2.*思考鸟给人类科学、生活上带来哪些启发 (不能与课本中的材料重复)
  鸟给人类科学上的启发:①鸽子在仿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学方面有很大贡献。它腿上有个小巧而灵敏的感受地震的特殊结构,人们根据其原理仿制出新的地震仪,使地震预报更准确。②海鸥、信天翁等海鸟可通过眼睛附近的盐腺把喝下去的海水中的盐分排出,一旦完成此功能的模拟,人类利用海洋的前景将会更广。
  鸟给人类生活上的启发:①人类受到燕子的启发,制造燕尾服;②受到孔雀的启发,发明孔雀舞;③受到仙鹤的启发,发明武术中的鹤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