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 陋室铭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 陋室铭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08 16:1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陋 室 铭
1.对照注释并利用工具书读懂课文,理解文言大意;了解“铭”的特点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味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学习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重点:
1.在理解文意、流利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文。
2.明确本文借物喻理、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
1.结合课文注释及相关资料,补充下面卡片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 唐 朝文学家、 哲学 家,有“ 诗豪 ”之称。曾任监察御史,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革新 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在被贬为朗州司马期间写了著名的《 汉寿城春望 》。
2.结合你知道的文体知识,完成下面填空。
  古代刻在 金属等器物 上用来 警戒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者称述功德 的文字,叫“铭”,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特点是 形式短小 ,文字简洁。
3.整体感知,填写下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问题一:一读(感受音韵美),标节奏,读通文章。
山/不 在 高,有 仙/则 名。水/不 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 深,有 龙/则 灵。斯/是 陋 室,惟 吾/德 馨。苔 痕/上/阶 绿,草 色/入/帘 青。谈 笑/ 有 鸿 儒,往 来/无 白 丁。可 以/调/素 琴,阅/金 经。无/丝 竹 之 乱 耳,无/案 牍 之 劳 形。南 阳/诸 葛 庐,西 蜀/子 云 亭。孔子 云:“何 陋 之 有 ”
问题二:二读,通文意,合作翻译全文,掌握以下重点词句。
1.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参照课文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使两耳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
(4)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
  问题三:三读(学生自由读),明内容,理解文章。
1.本文统领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其中最重要的词语又是什么
中心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重点词:“德馨”。
2.这段文字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 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
(1)自然环境清幽。(室中景)
(2)交往人物不俗。(室中人)
(3)生活情趣高雅。(室中事)
  问题四:美读,体会作者的生活情趣。 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值得称颂的是:品格(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是高尚的。
需要批评的是:逃避世俗,脱 ( http: / / www.21cnjy.com )离劳动人民,缺少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抵制腐败,不能培养自己的意志。这种人在现代生活中,简直无立足之地。
  问题五:悟读,品味本文写法之妙。
1.作者为何以陋室与古贤的居室作比较 为什么文章结尾说“何陋之有”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此处引用孔子的话引证陋室,说明“有德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这个“陋”字彻底翻过来,达到不陋的完美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 有什么作用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作用是增添了文章的艺术魅力,使语言更加生动传神,更加突出文章的主题。
  *问题六:请你给刘禹锡的陋室起一个雅称,或者给刘禹锡送一块匾额,并说说你的理由。
示例:(1)雅称:清心斋。因为我觉得刘禹锡志趣高雅,心神宁静,从来不被世俗的名利所烦扰,所以想了这个名字。
(2)匾额:室陋德馨。这是对本文内容和主题的提炼,突出了刘禹锡的高贵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