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烛之武
退秦师
左传
我们的目标是
壹
贰
叁
了解《左传》及本文时代背景,掌握相关的虚词、实词及重点语句的翻译 。
分析烛之武的形象特点
把握文章的叙事脉络,准确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领悟烛之武高妙的劝说艺术,感悟《左传》语言的魅力。
文化常识
壹
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裁。如《国语》《战国策》等。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史记》《汉书》等。
编年体
国别体
纪传体
中国古代史书体例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最大的编年体史书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第一部诗歌总集
第一部词典
第一部神话集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春秋》
《资治通鉴》
《史记》
《汉书》
《诗经》
《尔雅》
《山海经》
《论语》
一部精彩纷呈的史书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相斫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是中国最为优秀的史书之一。
写作背景
贰
春秋时期形势简图
郑国地处中原:北临晋国,南接楚地,西通周王,东邻群雄。齐楚秦晋争霸,郑国首当其冲。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事实上都是为自己称霸诸侯而扩大势力。
内容梳理
叁
贰:本意是“副”的意思,比如“贰相(副相)” 。“贰,两属也。”一分为二 ,同时从属二主
第一段
1、文言知识:贰、军、倒装句、省略句
“逆子贰臣”(娶了秦淮名妓柳如是的明朝文人钱谦益明亡后降清,因为痛恨钱谦益,乾隆皇帝下令在《明史》中增列《贰臣传》。贰臣就是指在前一个朝代做官,投降后一个朝代又做官的人。不孝的儿子,不忠的臣子。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二。”——《左传·隐公元年》
2、思考:晋、秦两国围攻郑的理由有哪些?
理由之一:无礼于晋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於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理由之二:贰于楚国
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
真正目的:灭掉郑国,扩张势力
1、文言知识
臣之壮也、无能为也已、是寡人之过也
动之以情:诚恳道歉
晓之以理:陈明利害
烛之武在说秦伯之前,为郑三朝老臣,但只是郑国的一个小小的养马官,且年已七十。
第二段
2思考: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蜀之鄙有二僧。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孔子鄙其小器。
鄙夫寡识。
越国以鄙远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邑,边疆:边~
见识浅薄,行为低下
轻蔑,看不起:~视
自称的谦词
第三段
鄙: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
1、文言知识
边邑,意动用法,以…为边邑
本义:疆界;田界:~疆。~域。~界,
古代帝王打胜仗筑土坛以祭天也叫封:~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坟堆;土堆 :而五人者亦得以加其土封。——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故步自封
封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名词使动用法,使 … 成为边境
名词:边界
比喻保守,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步:旧的步子。封:限制住,停止。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阙
què
宫阙万间都成了土。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城阙辅三秦。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
皇帝居处,借指朝廷:~下
京城,宫殿
jué
若阙地及泉。
挖掘
quē
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
缺点;错误
豁口,空缺
削减;毁坏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东道主
行李
.以为
古义:东边 道上招待客人的主人
今义:主人
古义:外交使节 今义:行装
古义:把… …作为,今义:认为
“共”通”供”,供应
如果放弃攻打郑国,把郑国作为东方道上招待客人的主人,供应
那些缺少的东西,对你也没有坏处。
2、夫晋,何厌之有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厌:餍,本义:吃饱,满足
何陋之有
出处∶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
以退为进,欲擒故纵
投其所好,陈明利害
挑拨离间,瓦解联盟
灭郑之弊:陪邻
存郑之利:利秦
灭郑之弊:利晋
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穆公退兵的?
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
只有永恒的利益。——(英)本杰明·迪雷斯利
学习文言文还可以学习古人的雄辩口才,提高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烛之武退秦师而救郑;邹忌巧言纳谏而强齐;触龙说赵太后而拒秦;晏平仲出使不辱,诸葛亮舌战群儒。他们犀利的口才,高超的语言技巧决不逊色与马丁·路德·金的著名讲演《我有一个梦》,也决不下于林肯的就职演说,完全称得上“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胜于百万之师”。 ——刘勰《文心雕龙》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老靠圆密。
——魏僖《左传经世钞》
“须发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至朝堂之上,
左右莫不含笑。”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秦伯——秦穆公
秦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开始了秦国的崛起。
他非常重视人才,九方皋相马和五张羊皮换大夫(百里奚)的故事都源出于他。
鲁文公六年(公元前621 年),秦穆公死去,用了177 人为他殉葬,这是自西周以来用人殉葬最多的一次,反映了秦国社会的落后、野蛮一面。秦国很有才干的子车氏"三良":奄息、仲行、针虎也在殉葬人群之列。这样大量毁灭人才,秦人非常哀伤,作诗《黄鸟》三章来哀悼他们,也是对用人殉葬制度的愤怒。
秦穆公死后,人才被用来殉葬毁灭,他的继承者们也都平平无大作为。终春秋之世,秦国再没有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有过上乘的表演。
见利忘义
1、文言知识:
微、夫人、敝、与、知、武、其
微
微小,轻微
地位低下,卑贱
偷偷地,暗暗地
轻微
深奥,微妙
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不显露的
精妙
夫人:那个人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动刀甚微
其文约,其辞微
微斯人,吾谁与归?
桓公微服而行于民间。”
微言大义
第四段
1、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装。
2. 勇猛,猛烈:英~。威~。~断。~夫。
3. 半步,泛指脚步:步~。踵~。
4. 姓
胜之不武
武:勇也,不武,意为:不是凭勇气(引申可理解为:智慧、能力等等)
胜之不武,意为:胜过对方,不是凭勇气、智慧等因素 ,即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胜利 。
武
正确~错误。
~虎谋皮。生死~共。
~人方便。
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人为善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吾与点也
yù
蹇叔之子与师
yú
同“欤”。
多用于轻微的疑问。吗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战国策·魏策》
与
yǔ
连词,和
介词,跟
给:赠~
交往,友好
赞助,赞许
等候,等待
赞成
参加
分析:这一段主要交代什么?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说明了晋文公什么特点?
烛之武见秦伯的结果:晋师撤离
不仁、不知、不武
多谋善断
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后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漂泊19年后终复国。文公对内,拔擢贤能:以狐偃为相;先轸为帅;赵衰、胥臣辅其政。晋民各执其业;吏各司其职。晋国由此大治。对外,联秦合齐,保宋制郑,尊王攘楚。作三军六卿,勤王事于洛邑、败楚师于城濮,盟诸侯于践土,开创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文治武功,昭明后世,显达千秋,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为后世儒家、法家等学派称道。
人物形象
肆
烛之武
不计前嫌
深明大义
只身赴秦
娓娓陈词
智谋深广、
能言善辩
勇敢无畏
危难之时挺身行,
宝刀未老入敌营.
但凭三寸不烂舌,
说退秦师留美名
有义有勇有智谋的爱国之士
伍
写作特点
2、伏笔与照应,结构紧凑
晋秦围郑的理由说明秦与郑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只是为利而来,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游说秦伯埋下伏笔;佚之狐的话设计了悬念,微夫人之力与“且君尝为晋军赐矣”照应。
3、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秦晋围郑:起
佚之狐荐:落
烛之武辞:起
烛之武许:落
烛之武出:起
秦穆公说:落
子犯请击:起
晋文公去:落
1、详略得当,主次分明